幼儿园社会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社会)
- 格式:doc
- 大小:1.91 KB
- 文档页数:1
教学资料范本2020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目标让幼儿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初步了解北京的著名建筑及名胜古迹,萌发幼儿热爱首都的情感。
准备1.挂图:天安门广场。
2.配套幼儿用书《社会》上册。
过程1.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儿吗?请幼儿相互议论一下。
教师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
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北京居住、工作,许多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有关我们国家的重要新闻、消息也从北京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每个中国人都热爱首都--北京。
2.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天安门广场”和幼儿用书第~19页,认识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具有代表性建筑,并讲述它们的主要特点。
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教师作相应小结或介绍。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在广场的北面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
它有高大的红色城墙,顶盖是金黄色的闪闪发光的琉璃瓦。
城墙上有五个城门,中间挂着毛主席像。
城楼两边有许多面红旗。
每当重大节日时,我国的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庆节日。
广场的西面是人民大会堂。
它雄伟高大,长方形的平顶下有十二根大理石柱子,每根柱子要四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
人民大会堂是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
我国的领导人还在这里接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接待外宾。
广场的正中*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是为了纪念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而修建的。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四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一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中秋家家乐二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花八门的建筑三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四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一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目标让幼儿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初步了解北京的着名建筑及名胜古迹,萌发幼儿热爱首都的情感。
准备1.挂图:天安门广场。
2.配套幼儿用书《社会》上册。
过程1.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儿吗?请幼儿相互议论一下。
教师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
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北京居住、工作,许多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有关我们国家的重要新闻、消息也从北京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每个中国人都热爱首都--北京。
2.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天安门广场”和幼儿用书第~19页,认识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具有代表性建筑,并讲述它们的主要特点。
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教师作相应小结或介绍。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在广场的北面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
它有高大的红色城墙,顶盖是金黄色的闪闪发光的琉璃瓦。
城墙上有五个城门,中间挂着毛主席像。
城楼两边有许多面红旗。
每当重大节日时,我国的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庆节日。
广场的西面是人民大会堂。
它雄伟高大,长方形的平顶下有十二根大理石柱子,每根柱子要四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
人民大会堂是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
我国的领导人还在这里接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接待外宾。
广场的正中*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是为了纪念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而修建的。
广场的东面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那里的藏品记叙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整个历史过程。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
(l)请幼儿观察、欣赏幼儿用书第20~21页,告诉幼儿: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城市,它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的首都-北京》1. 教案内容简介•教案名称: 中国的首都-北京•适用年级: 大班(幼儿园)•学科: 社会•教学目标:–认识中国的首都-北京;–了解北京的特色和文化。
2. 教学准备•教学工具: 地图、图片、PPT等•教材准备: 有关北京的教材、绘本等•教学环境准备: 教室黑板、投影仪等3. 教学过程3.1 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可通过播放一段北京的宣传片或展示一些北京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北京的兴趣。
•教师可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哪里,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北京的讨论。
3.2 认识北京•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上的北京标志,并解释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教师通过PPT或图片展示北京的地理位置,并对北京的地理特点进行简单介绍。
3.3 了解北京的特色和文化•教师可使用图片或绘本展示北京的特色建筑物,如天安门、故宫等。
•教师可利用感官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听、看、触等方式了解北京的特色食物、民俗等文化元素。
3.4 小结与评价•教师可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北京的认识有一个简单的总结。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认识、了解和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对北京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通过利用丰富的教学工具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感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的特色和文化。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教师在导入环节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在认识北京和了解北京的环节中,教师利用了地图、图片等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建筑,让学生通过视觉接收信息。
同时,利用感官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听、看、触等多个感官了解北京的文化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过,在评价环节上,教师可以更加具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例如对学生有所提问,检查学生对北京的认知情况。
幼儿园社会我们的首都北京教案第一章:认识北京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 培养幼儿对北京的基本认识,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
2. 北京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热而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地图、天安门、故宫等图片,让幼儿对北京有直观的认识。
2. 视频播放:播放北京的风景宣传片,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美景。
第二章:北京的建筑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建筑特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北京建筑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北京的建筑风格:古代宫殿建筑、四合院、胡同等。
2. 北京的现代建筑:鸟巢、水立方、CBD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让幼儿对比欣赏。
2. 故事讲解:讲述故宫的历史故事,让幼儿了解故宫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第三章:北京的文化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幼儿对北京文化活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北京的传统艺术:京剧、皮影戏、曲艺等。
2. 北京的节日活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传统艺术表演和节日活动,让幼儿感受北京文化的魅力。
2.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京剧脸谱或节日灯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第四章:北京的美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美食文化,培养幼儿的饮食文化素养。
2. 培养幼儿对北京美食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北京的特色小吃:炸酱面、豆汁、糖葫芦等。
2. 北京的宫廷美食:烤鸭、鲍汁烧豆腐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特色小吃和宫廷美食,让幼儿垂涎欲滴。
2. 品尝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与北京美食品尝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分享北京的美食文化。
第五章:北京的自然景观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自然景观,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教学目标•认识中国的首都——北京。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色文化等内容。
•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们看图片,介绍一些古老、历史悠久的城市,例如:开罗、雅典、伊斯坦布尔等。
然后再给幼儿们看一张放有北京城市风光的图片,提问,“这是哪个城市?”引导幼儿们回答“北京”。
接着提问,“北京是哪个国家的城市?”引导幼儿回答“中国的首都”。
2. 讲解课程通过介绍幻灯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来介绍北京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以及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使用图表和比例尺来辅助幼儿们理解。
3. 练习活动活动1:寻找北京地图上的标志性建筑让幼儿们依次拿起牌子,依次指出地图上的标志性建筑(如天安门、故宫等),并带领幼儿们一起阅读与这些名胜古迹相关的的诗词和简单故事。
活动2:小手工制作北京特色文化艺术品利用教师准备的教具,纸张、剪刀、针线布料、贴纸等材料,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北京独特文化艺术品,例如:面具、舞狮、京剧脸谱等。
4. 总结回顾让幼儿描述他们做的作品,并再次介绍北京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色文化等内容,再向幼儿提问,“你们对这座城市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教学要点•应掌握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需注意语言的简洁、易于理解和接受,让幼儿们因读懂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且不要用过多的专有名词。
•活动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评价为了评估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可以进行以下评估:1.听力理解能力:让幼儿在教师口述“北京”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色文化等内容时,听教师讲解并做出反应,根据教师的描述,为给定的图片、名片、特色文化做出描述,深化幼儿对北京的认识。
2.实践操作能力:利用小手工制作、拼图游戏、北京一日游规划等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有关北京的知识,评估幼儿的操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认识北京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以及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
难点: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北京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北京地图、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对北京的好奇心。
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哪里吗?”“你们对北京有什么了解?”2. 讲解:向幼儿介绍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以及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
如:“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等。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北京特色文化。
如:“你们知道北京有什么美食吗?”“你们知道北京有什么传统节日吗?”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关于北京的资料,了解北京的其他特色文化。
2. 请幼儿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北京,可以是天安门、长城等标志性建筑,也可以是北京的特色美食、节日等。
3. 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北京的历史文化,如故宫、天坛等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了解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如京剧、糖人、剪纸等。
七、教学过程:1. 讲解:向幼儿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讲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
2. 互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建筑中的生活场景,让幼儿体验北京的历史文化。
3. 动手:教幼儿学习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如京剧脸谱、糖人制作、剪纸等,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
八、教学内容:1. 学习北京的地理特点,如长城、颐和园等自然景观。
2. 了解北京的生活方式,如传统市场、胡同、四合院等。
九、教学过程:1. 讲解:向幼儿介绍北京的地理特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长城、颐和园等自然景观,讲解其特点。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北京,中国的首都社会教案(四篇)目录:幼儿园北京,中国的首都社会教案一幼儿园卖玩具社会教案二幼儿园去救小动物社会教案三幼儿园各种各样的车子社会教案四幼儿园北京,中国的首都社会教案一案目标让幼儿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初步了解北京的著名建筑及名胜古迹,萌发幼儿热爱首都的情感。
准备1.挂图:天安门广场。
2.配套幼儿用书《社会》上册。
过程1.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儿吗?请幼儿相互议论一下。
教师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
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北京居住、工作,许多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有关我们国家的重要新闻、消息也从北京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每个中国人都热爱首都--北京。
2.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天安门广场”和幼儿用书第~19页,认识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具有代表性建筑,并讲述它们的主要特点。
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教师作相应小结或介绍。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在广场的北面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
它有高大的红色城墙,顶盖是金黄色的闪闪发光的琉璃瓦。
城墙上有五个城门,中间挂着毛主席像。
城楼两边有许多面红旗。
每当重大节日时,我国的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庆节日。
广场的西面是人民大会堂。
它雄伟高大,长方形的平顶下有十二根大理石柱子,每根柱子要四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
人民大会堂是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
我国的领导人还在这里接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接待外宾。
广场的正中*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是为了纪念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而修建的。
广场的东面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那里的藏品记叙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整个历史过程。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
(l)请幼儿观察、欣赏幼儿用书第20~21页,告诉幼儿: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城市,它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2)教师简要介绍一下故宫、长城和颐和园,重点告诉幼儿: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北京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瑰丽的园林。
我们的首都——北京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历史文化。
2. 使学生认识北京的城市布局和主要建筑,了解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力。
3. 培养学生对北京的了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历史文化。
2. 北京的城市布局和主要建筑。
3. 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影响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北京的城市布局和主要建筑。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影响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京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
2.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让学生理解北京的城市布局和主要建筑。
4.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影响力。
五、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北京的历史文化。
3. 北京的城市布局和主要建筑。
4. 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影响力。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北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美丽和独特之处,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北京的历史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北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4. 展示: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北京的城市布局和主要建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京的城市面貌。
5. 分析:讲解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影响力,让学生理解北京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6.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北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7.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北京的城市风貌和文化氛围。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一、教案名称:认识地图上的北京【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 通过观察地图,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概念。
3. 激发幼儿对北京的文化和景点感兴趣。
【教学准备】1. 北京地图一幅2. 彩色笔、贴纸等绘画材料【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和作为首都的意义。
3. 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图上的主要道路、河流、公园等特征。
4. 活动:让幼儿用彩色笔在地图上标出自己熟悉的北京景点,如天安门、故宫等。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对北京的认识。
二、教案名称:了解北京的建筑风格【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传统建筑风格,如四合院、故宫等。
2.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幼儿对北京建筑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北京传统建筑图片若干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北京传统建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哪个?”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北京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如四合院、故宫等。
3. 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讨论建筑的细节部分,如屋檐、门窗等。
4. 活动:让幼儿选择一种建筑风格,用画笔或彩泥创作属于自己的北京建筑。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对北京建筑风格的认识。
三、教案名称:学习北京的传统艺术【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传统艺术,如京剧、皮影戏等。
2. 通过欣赏和表演,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 激发幼儿对北京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北京传统艺术视频或图片2. 脸谱、道具等表演材料【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北京传统艺术的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艺术形式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哪个?”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北京传统艺术的历史和特点,如京剧、皮影戏等。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祖国的首都》教案:祖国的首都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首都北京。
2. 通过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1. 北京市介绍短片和图片。
2. 北京地图和相关资料。
教学活动: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北京市介绍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谁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吗?为什么会选定北京为首都?步骤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介绍北京的历史:从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国都到清代的京城,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都。
2. 介绍北京的文化:京剧、传统建筑、皇家园林等。
3. 介绍北京的旅游景点: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颐和园等。
步骤三: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景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并准备一段简短的口头报告。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景点,并用图片或PPT进行辅助展示。
步骤四: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完毕后,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不同景点的特色和吸引力。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并展示出对首都北京的兴趣和向往。
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北京的作文,介绍自己心目中的北京。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祖国之旅”,参观学校附近的中国特色建筑或景点,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
2. 组织学生自主拍摄一段关于北京的旅游宣传短片,鼓励学生在短片中展示自己对北京的热爱和特色景点的介绍。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祖国的首都北京的了解和认识较为有限。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加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目标让幼儿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初步了解北京的著名建筑及名胜古迹,萌发幼儿热爱首都的情感。
准备
1.挂图:天安门广场。
2.配套幼儿用书《社会》上册。
过程
1.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儿吗?请幼儿相互议论一下。
教师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
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北京居住、工作,许多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有关我们国家的重要新闻、消息也从北京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每个中国人都热爱首都--北京。
2.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天安门广场”和幼儿用书第18~19页,认识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具有代表性建筑,并讲述它们的主要特点。
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教师作相应小结或介绍。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在广场的北面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
它有高大的红色城墙,顶盖是金黄色的闪闪发光的琉璃瓦。
城墙上有五个城门,中间挂着毛主席像。
城楼两边有许多面红旗。
每当重大节日时,我国的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庆节日。
广场的西面是人民大会堂。
它雄伟高大,长方形的平顶下有十二根大理石柱子,每根柱子要四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
人民大会堂是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
我国的领导人还在这里接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接待外宾。
广场的正中*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是为了纪念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而修建的。
广场的东面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那里的藏品记叙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整个历史过程。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
(l)请幼儿观察、欣赏幼儿用书第20~21页,告诉幼儿: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城市,它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2)教师简要介绍一下故宫、长城和颐和园,重点告诉幼儿: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北京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瑰丽的园林。
4.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北京、爱北京吗?为什么?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小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领导人生活、工作的地方。
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全世界都知道的名胜古迹。
我们爱首都北京。
(幼儿学说:我们爱首都北京)建议
1.在教室内布置一些有关北京的图片,丰富幼儿对北京的认识。
2.要求幼儿回家向家长介绍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