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型(精简版)
- 格式:ppt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26
1 / 7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一)把握关键词句法:有的材料中有关键词句,就以这些关键词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有的材料较长,需先压缩概括材料,然后再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文眼”)进行纵横思考,反复推敲,理解意蕴,从而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典例](2017·天津高考)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二)多向辐射择一而定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多个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选择一个主体或主体间关系立意。
[典例](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
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
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
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三)由果溯因法:有的材料所述的是一个含有多重因果联系的事件,应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抓住因果关系来审题立意。
可以由果溯因,就是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源,从而确定主旨。
也就是概2 / 7括出事件的结果后,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然后向其原因上追溯思考,最后结合材料自问自答,以原因立意。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辅导1108 0640::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提炼中心法:通过……(事),表达……(看法、想法、道理、情感、态度等)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2、【材料】《华尔街》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1、【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2、【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新材料作文的主要类型及审题立意1. 具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的材料。
2. 并列相关类材料。
(言论观点、行为事件,多阐述道理)3. 人物叙事类材料。
(真人真事、传说故事,含生活事实)4. 寓言象征类材料。
(寓言故事,或具有寓意的人物场景、图片等)三、不同材料类型的审题方法1.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的材料——(方法)找寻关键,分析内涵。
怎样找到关键词句?①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③人物之间的对话。
例⑴:【材料】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
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
【审题】关键词:吸收——索取给予——奉献关键句:“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立意】讨论索取和奉献的关系。
练⑴: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关键词:下一个)【审题】【立意】提示:【审题】关键词:下一个。
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第二次“下一个”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立意】要勇于进取,奋斗拼搏。
2. 并列相关类材料——(方法)求同存异,辩证分析。
需要做到两个“同时”:①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别。
②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
例⑵:【材料】①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②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审题】相同点:怎样活着才有价值?为别人?还是为自己?不同点:材料①“不要为别人而活”强调不能被别人左右,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用引子对于众多参加各种考试的学生来说,写作文是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
尤其是对于材料作文来说,如何利用所给的材料并结合题目立意,从而写出高分的文章,更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审题立意的实用技巧,帮助大家在材料作文中更好地理解题目、把握材料,从而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一.审题:看题目要做到心中有数写作文,审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理解了题目,才能做好文章的铺垫。
而审题,不仅包括了对题目字面的理解,更需要通过分析走出一个角度,开拓思路,不走寻常路。
1.字面意思首先,我们需要从字面上来理解题目,即题目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例如:题目:坚持单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单则”。
又称“单一原则”,即“风车挥臂原则”,是追求事物简单性的哲学观点之一,强调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目的下尽可能地减少参量,以达到简化事物的目的。
因此,从字面上来看,题目即要求我们探讨坚持单则对人生的影响,从而说明单则在人生中的价值。
2.走出角度然而,一般书面题目都是有深入含义的。
因此,除了字面上的意思之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分析来走出一个独特的角度。
例如:题目: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这样的题目看上去并不难,但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意思,那么就无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其实,这道题目所说的“乡村文化资源”,并不仅仅指的是乡村文化的遗产,更包括了乡村经济的特色、乡村社会的文化传承等方面。
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深层的含义,从而思考如何挖掘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帮助乡村建设更加美丽。
二.立意:走出自己的思路与审题不同,立意更多的是希望把自己的思路融入到文章中。
但是,如何把自己的思路合理地融入文章中,又是一个让人比较纠结的问题。
因此,在立意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对材料的理解在材料作文中,题目所附的材料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对于要写作文而言,需要充分理解材料,把材料化作自己思路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