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三单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54 KB
- 文档页数:13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单元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P18——P44二、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行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难点是体积和表面积两个概念的建立。
四、单元教学安排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知识结构】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1课时长方体一、讲授内容:长方体的认识(课本第18~19页的内容落第21~22页练五的1、2、3、6、7题)。
二、讲授方针: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造就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究、善于协作交换的研究品格。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讲授过程:(一)复导入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举例:在一样平常糊口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甚么特性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综合性学习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汉字的发展历程,感受汉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汉字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知识,对汉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汉字学习枯燥无味。
此外,学生在汉字书写、字义理解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
2.难点: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字。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汉字发展历程的PPT、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汉字故事素材,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汉字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演变过程。
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汉字有什么认识?汉字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呈现(10分钟)介绍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0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3、让学生感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在数射线上放一放下面各数,并选两个数比一比大小。
__52、在○里填上“=”○○○3、揭题:小数的大小比较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数射线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这是四(3)班同学在进行跳远比赛呢?徐夏豪的成绩是:2.90米。
沈珺的成绩是:3.60米。
夏陈的成绩是:3.45米。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学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3、练一练:用数射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小数,并比较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二)、脑子里比大小。
1、出示沈佳妮的成绩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绩是:2.89米。
顾雨菲的成绩是:3.05米。
(2)、离开数射线,把三张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3)、交流说出她们排列的名次。
(三)、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1、还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吗?2、小组讨论3、交流并出示: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小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三、巩固运用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3.14○4.130.473○0.465.0192○5.01297.281○8.0012、综合运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决赛真激烈!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刘翔的成绩是12.97秒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1).提问:刘翔(中国)、加西亚(古巴)、特拉梅尔(美国)跑在前三位,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独立思考:有哪些好办法能很清楚地比较出这三个小数的大小?(3).学生交流。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案精选5篇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难度。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
这节课要在此基础上掌握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这是下一步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容积的基础。
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须掌握熟练。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操作,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
三、教法与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
而他们的思维特点又一般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以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探究为主,教师同时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原有知识体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来为新课做好铺垫。
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用学具手势或其他方式描述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1 一、教学目的: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能会计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3、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操作才能及分析^p 综合和抽象概括的才能,开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4、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长方体实物模型两个〔其中一个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长方体的框架一个。
五、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和一把尺子。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了几位老朋友,同学们看,你们认识它们吗?〔屏幕上显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生:逐个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前面所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今你们再看这些图形,和前面那些图形一样吗?〔屏幕上显示: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指着图〕像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今天,我们一块来研究立体图形中的一种图形〔屏幕上显示:一个长方体〕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面的认识:师:根据同学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谁能说说长方体的大概样子呢?生:它的大概样子是长长的,方方的。
师:请同学们在这些图中,找出长方体〔出示课件〕第几个是长方体?生:答复。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生甲:烟盒,牙膏盒,药盒等。
生乙:电冰箱,收音机,微波炉等。
生丙:砖,床,衣柜,教室等。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是长方体,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很多。
如今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跟着老师一块儿摸一摸〔老师拿着长方体教具引导学生摸长方体的面〕你摸到了什么?生:我摸到了长方体的面。
PEP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Cars》为主题,围绕汽车这一话题展开,通过单元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常用的汽车术语,以及学会使用简单的汽车电子设备,提高学生对汽车的认识和兴趣。
本单元教学重点:1.学习汽车相关的术语和知识;2.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4.通过文化比较,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文化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汽车相关的术语和知识;3.学会使用简单的汽车电子设备;4.掌握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基本用法;5.掌握数词序数词的读法和用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国际视野。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Unit 1: Cars2.Grammar Focus:比较级和最高级3.Vocabulary:汽车相关术语和数词序数词2.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设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
4.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步骤与重点1. 教学步骤1.1 Lead-in1.Greet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say hello to the class.2.Show pictures or video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r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name them and their features.1.2 Presentation1.Introduce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of the unit.2.Play a video or show pic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rs and discuss it with the students.3.Introduce the basic use of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forms.4.Read and explain the usage of numbers and ordinal numbers.1.3 Practice1.Play matching games or online quizze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grammar.2.Provide exercises on comparing and ordering numbers and ordinal numbers.1.4 Production1.Let the students use the new vocabulary, grammar, and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in an actual situation, such as describing a car or ordering cars by their features.2.Have the students share their work with the class.1.5 Wrap-up1.Summarize the lesson and encourage participation and interest in the next lesson.2. 重点1.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3.通过实际运用,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篇一」Unit 1 This Is My DayLanguage systems:1. Lexis: 有关描述一天中的生活起居以及周末活动的语言。
2.Grammar: 有关询问别人一天中的生活起居以及周末活动的句型如:When do you ? 和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的提问和回答。
3.function: 学会描述一天中的生活起居以及周末活动的语言。
4.phonology: 字母组合ai/ay在单词中发【ei】以及gr、gl的发音训练。
同时在教授新单词和let’s chant时渗透一些发音规律。
Language skills:1. Listening: 听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单句、对话和一段完整的语篇,根据关键信息完成一些相应的听力练习。
2. speaking:能和他人交谈自已一天中的生活起居以及周末活动的一些情况。
3. reading:读懂对话或短文,培养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如何快速查找关键信息,根据上下文猜词等。
4. writing:规范书写四会单词和句子,并能根据图片和提示语写一段话描述一天中的生活起居以及周末活动的情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作习惯。
Objectives:1. 能力目标(1) 能够使用频度副词问答作息时间,如: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I usually do morning exercises at 8:30。
(2) 能够使用频度副词问答周末活动,如: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often go shopping。
(3) 能够听说读写与日常作息有关的动词及介词短语,如:eat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篇二」一:知识目标:1:能够听,说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 cow。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五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
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培养学生语文修养,提高语文素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如果说知识是语文的外在形式,那么语文修养和语文素养则是语文的内在品质。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提高语文素养,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1.鼓励学生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推荐好书、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爱上阅读。
同时可以通过讲解故事情节、角色关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读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2.讲解课文我们在教授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更要讲解课文的背景、含义和翻译等。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并爱上语文。
语文的魅力在于它的含义,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其中的美好。
3.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培养的方面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口语练习、实验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练习。
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技巧。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写作作业和进行作文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感受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强化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词汇、语法和表达能力等。
只有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深度掌握,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让学生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其语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语文学习是一项涉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综合性的学习。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广泛接触各种文化形式,如电影、音乐、绘画等,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拓展视野。
【导语】正⽅体的学习是以长⽅体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时可以将两者联系在⼀起,便于学⽣的学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体》教案 ⼀、学习⽬标 (⼀)学习内容 “正⽅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做。
本节内容是在学⽣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体、正⽅体等⽴体图形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学⽣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正⽅体,知道正⽅体有6个⾯,每个⾯都是正⽅形。
在教学正⽅体时,应激活经验,回顾特点,对⽐长⽅体特点,感知“正⽅体是特殊的长⽅体”。
(⼆)核⼼能⼒ 能运⽤迁移类推的学习⽅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体,建⽴空间观念,提⾼分析对⽐,抽象概括的能⼒。
(三)学习⽬标 1.在认识长⽅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正⽅体、动⼿操作折正⽅体,⾃主探究正⽅体关于⾯、棱、顶点的特征,建⽴空间观念。
2.通过对⽐分析长⽅体和正⽅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体和正⽅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掌握正⽅体的特征,理解长⽅体和正⽅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建⽴空间观念,形成⽴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正⽅体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各种正⽅体实物,长⽅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体展开图。
⼆、学习设计 (⼀)课前设计 (1)长⽅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来认识它的?请⾃⼰整理出来。
(2)请找找⽣活中的正⽅体物品,并思考:关于正⽅体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课堂设计 1.谈话导⼊ 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活中的正⽅体物品,谁来和⼤家分享⼀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是正⽅体,正⽅体也叫⽴⽅体,这节课我们⼀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活实际,学⽣对正⽅体已有⼀定的认识,因此通过分享学⽣在⽣活中找到的正⽅体,使学⽣对正⽅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步学习正⽅体的兴趣。
】 2.问题探究 (1)观察模型,探究特征 师:长⽅体和正⽅体都属于⽴体图形,回想⼀下,我们是从⼏⽅⾯来认识长⽅体的? (⾯、棱、顶点,长宽⾼) 师:对于正⽅体,你们准备从⼏⽅⾯来认识? ⽣⾃由发⾔。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篇1)教材分析:一、课文简析作者在阔别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触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对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甜蜜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母校无比热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行进的地点:进校门--到操场--出校门为线索分为三大段。
第二段为重点内容,第一段与第三段前后呼应为点题之笔。
*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时的所见所闻及由此引起的回忆与感想,随着所见所闻的变化,作者产生多种感情,先是兴奋,后是喜悦,最后是留恋。
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织在一起。
*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即将告别的五年级学生的共鸣。
二、语句简析1.“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把学生们欢笑着走向操场的场面生动地比喻成开闸时的潮水,且把喻体置前,强调学生们走向操场时的热闹场面。
2.“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在操场上,作者由所见所闻把自然联想到的五年小学生活感受生动地比喻成天鹅扇动着双翼翩翩飞来。
使上下文连接自然。
教学目标:1、按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2、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动词并体会准确用动词的重要性,积累有关的语句。
3、能根据语言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写比喻句。
4、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读准下列黑体字的音,读通课文。
弧度( )石砌( )甬道( )迤俪( )( )松柏()2、词语积累①写出带有“情”字的成语,并理解词语、、、②表示心理十分依恋不舍的词语、、、3、读课文,口头填上恰当的动词,把句子熟读通顺①大门,石砌的甬道,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花园,宽宽的石阶,了宽阔的操场。
202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202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天然动物园神奇几作者对人与动物和谐的赞叹。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板书设计:16. 游天然动物园长颈鹿亭亭玉立基马猴挤眉弄眼河马庞然大物有恃无恐大象横行霸道狮子自由快乐和谐之美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板书:16、游动物园师读课题,学生指出漏掉的“天然”二字。
师:“游天然动物园”和“游动物园”没啥区别呀!如果是缩句不是很好。
(“天然动物园”的动物是野生放养的,而“动物园”的动物是圈养的。
)2、游动物园的感觉是比较愉快的,那游天然动物园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书本上有这么一句话。
3、出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学生齐读。
理解“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从这一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多)4、为什么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那么多呢?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原来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是无穷的)板书:乐趣无穷5、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1、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到底有哪些乐趣呢?读课文3~6自然段,把你认为充满乐趣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觉得这些地方充满乐趣?(可点击红色字体欣赏各种动物的图片及上的相关介绍。
)2、学生交流(读出充满乐趣的地方,说明原因)3、这里的动物那么多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为什么?4、你觉得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点明长颈鹿“亭亭玉立”的静态美,基马猴“顽皮可爱”的动态美,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对比。
)5、点击“回音壁”完成作业(一)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动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设计(定稿)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有较好的语音语调。
3.能够初步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4.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培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生字词的意思。
2.准确朗读课文,熟练掌握语音语调。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初步运用于写作中。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30分钟)1.热身: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入话题。
2.学习生字词:讲解并板书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3.阅读课文:全班阅读并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师生互动。
4.练习:小组合作,进行课文片段朗读。
第二课时(30分钟)1.复习生字词:快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解读课文:分段解读,讲解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3.练习:单独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进行朗读练习。
4.错题订正:让学生互相订正朗读中的错误。
第三课时(30分钟)1.知识巩固:开展小组讨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情节。
2.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完成一篇短文作文。
3.课文赏析:指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表达和文学价值。
四、教学评价1.口头答辩:随堂进行,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回答。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写作作业,并及时批改。
3.听写测试:下节课开展听写测试,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备课设计,希望能够在下一次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材料,感受文章的情感。
2.能理解材料的大意,掌握文中的重点内容。
3.能够通过课文展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能有条理的复述文章并且在校园进行表演。
5.能够运用课文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
2.课文的朗读和复述能力。
3.文章内容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表达。
2.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见解。
四、教学准备1.备课所需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教材。
2.确保教室中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学生的表演。
3.准备好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辅助材料。
4.设备:黑板、彩色粉笔、书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呈现教学主题,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3.学生跟读并且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4.学生自由讨论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的小组朗读。
2.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小组进行课文内容的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
4.学生相互评价,老师点评。
第三课时1.学生个人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小短文。
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作文。
六、课后作业1.完成文后习题。
2.准备第四课时的展示。
3.阅读相关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但是在表演环节,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需要加强引导。
以上是本节课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My School Calendar”,主要学习日常的英语表达以及学校活动的描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表示日常活动的时间表达方式,以及描述学校活动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听、说、读、写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
但是,对于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和句型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课堂上的操练和巩固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英语学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表示日常活动的时间表达方式,以及描述学校活动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关于日常活动和学校活动的英语句子。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表示日常活动的时间表达方式,以及描述学校活动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2.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学校活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通过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课件和教学道具。
2.设计好课堂活动任务。
3.准备一些关于学校活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表示时间的词汇,如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morning break, lunch time, afternoon break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My School Calendar”,让学生猜测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人教版(P E 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共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Unit 3 My BirthdayTopic: birthdayLanguage systems:1.Lexis:“四会”掌握 12个月份单词: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序数词:first, second, third, fouth, fifth, eighth, ninth, twelfth, twentieth.“三会”掌握常见的节日词组:National Day, Women’s Day, Children’s Day, Teachers’ Day, New Year’s Day…2.Grammar:有关询问别人生日和日期的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in June. What’s thedate3.It’s June 9th.4.Function:学会询问别人生日和日期,回答某人生日在哪个月份和具体日期。
5.Phonology: 字母组合ear, eer, ch, 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同时在let’s learn教授新单词时渗透一些发音规律。
Language skills:1.Listening: 听懂一些表达生日和日期的单句、对话和一段完整的语篇,根据关键信息完成一些相应的听力练习。
2.speaking: 能和他人交谈或向他人介绍有关自己和家人的生日情况; 能够询问并回答某天是几月几号.3.reading:读懂对话或短文,培养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如:如何快速查找关键信息,根据上下文猜词等。
4. writing:规范书写四会单词和句子,并能根据图片和提示语写一段话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生日情况,能介绍自己喜爱的节日及原因,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作习惯。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精选8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篇1一. Teaching Time:Date:Lesson Time:二.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一)1. Four skills: month,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2. Three skills: 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3. Lets make and talk.制作相册。
要求用以下句式进行交流:It’s January. She is skating. In March, the children plant trees.4. Lets read and chant.(二)Teaching Affection1. To promote Ss’ interest and confidence.2. To teach the Ss how to say the first month to fourth month of the year.三.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1. Words: month,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2. Sentence: 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四.Teaching methods:1.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ethod.2. Direct Teaching Method.3. Reading and writing.4. TPR.五.Teaching aids:1.准备教师卡片,图片和录音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