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考文学常识测试试题附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高考文学常识
1.下列作品与所述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热爱生命》是杰克.伦敦的一篇小说。
B. 《谈生命》是冰心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记叙文。
C. 《杨修之死》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的节选部分。
D. 《相信未来》是食指表达在绝望之中对人生和民族未来朦胧而坚定的希望的诗篇。
2.下列各项中,作品、体裁、作者、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托尔斯泰传(节选)》 人物传记 罗曼·罗兰 法国
B. 《咬文嚼字》 议论文 朱光潜 中国
C.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小说 海伦·凯勒 美国
D. 《五月的鲜花》 音乐评论 李皖 中国
3.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③女年甫及笄,嫋嫋有容色
④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⑤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①③⑤④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B. “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C. 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 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缤和皇子公主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代表作有《饮酒》等。
B.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果戈理。
C. 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状况。
D. 中国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
6.下列诗句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
A.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节)
B.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明节)
C.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节) D.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重阳节)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礼治”主张。
B. 《陈情表》选自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文选》又名《昭明文选》。“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D.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第一部大型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巴黎圣母院》,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报告文学就题材而言,要求必须选择真人真事;就表达而言,要求必须用文学的表现方法,真实性和文学性是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
B.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一词源于《孟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以此形容自己内心之忧虑。
C.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918年5月,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D.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
B. 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
D. 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等。
10.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
A. 籍贯 年号 谥号 字 号 官职 书房名 B. 籍贯 书房名 谥号 号 字 官职 年号
C. 书房名 籍贯 官职 号 字 谥号 年号 D. 籍贯 书房名 谥号 字 号 官职 年号
11.下列句子有关文学常识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因为写在诗集之后,故称为后序。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
B.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注》,《左传》是我国第一都记事详细完整的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和《公羊传》、《春秋》共称“春秋三传”。
C. 《品质》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浪漫主义作家。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
D. 《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明代文学家,着有《七录斋集》。碑记,又称碑志。文章有叙有议,运用正反对比,突出了五义士的“死义”精神。
12.(题文)下列各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 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
B. 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 借”六种方法。
C.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 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D.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13.小明报名参加哈三中学生选修课,选择的课题是“六朝尺素”,他的课程中不应该包括( )
A. 《与杨德祖书》 B. 《与山巨源绝交书》 C. 《与陈伯之书》 D. 《与高司谏书》
1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达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B. “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用了《诗经·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成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典故。
C. 辞,是介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 陶渊明的创作开创了山水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1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有《李太白集传世》。 B.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轻肥》就出自于其讽谕诗《新乐府》五十首之中。
C.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诗史”之誉。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D.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最著名的诗人,其诗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他和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集》。
1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散曲,俗亦成文,俚亦成趣。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类。其中元杂剧中最常见的基本构成形式是“四折一楔子”,杂剧的每一折都是由不同宫调的同一曲牌联成。
B.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它们都表现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及理想的破灭。自十九世纪始,它们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C. 《史记》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D. 楚辞是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7.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达即释道真理。
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
A. 老舍 李白 曹雪芹 韩愈 B. 鲁迅 李白 曹雪芹 欧阳修
C. 鲁迅 柳永 庄子 欧阳修 D. 老舍 柳永 庄子 韩愈
1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朦胧诗人不约而同地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梦幻、意象等表现方法,其中意象的表现法是朦胧诗人最核心的艺术手段。譬如舒婷的《致橡树》,诗中用“木棉”和“橡树”分别象征阴柔独立的女性和刚硬挺拔的男性。
B.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唐代韩愈提倡学习务实自由的先秦、两汉散文,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的文道统一、自创新词的理论。北宋时期,欧阳修、苏洵等文人,极力推崇韩愈、柳宗元,掀起新的古文运动,改变了晚唐以来浮靡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的道路。
C. 老舍熟悉北京,他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的作品里,对北京的风土人情、胡同、茶馆、四合院等都有独特角度的描绘,比如四合院,在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家》 等作品中都有像大杂院似的写真描写。
D. 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1965年凭借《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既写了索科洛夫在战争中遭遇的各种不幸,又写了他从俘虏营逃回后,一次次痛苦的挣扎,又一次次希望落空的心理,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严重的心理创伤。
19.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三方英雄各显其能,以下事迹与人物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苦肉计——黄盖;横槊赋诗——孙权;连环计——诸葛亮;诈降书——阚泽
B. 苦肉计——黄忠;横槊赋诗——曹操;连环计——诸葛亮;诈降书——赵云
C. 苦肉计——黄盖;横槊赋诗——曹操;连环计——庞统;诈降书——阚泽
D. 苦肉计——黄忠;横槊赋诗——孙权;连环计——庞统;诈降书——赵云
2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