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2017年中考
- 格式:docx
- 大小:30.42 KB
- 文档页数:5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各题考点分析:1、根据:“性质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4、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5、本题考查分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知识点,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
7、本题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8、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4k(﹣1)<0,且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知识求解。
10、本题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11、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12、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相似,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3.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利用公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4.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方法。
15.此题考查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注意按键顺序与特殊键的意义。
16.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函数表示边以及三角函数的值。
17.此题考查规律性质。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边与边的关系。
18.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样,但最后系数化为1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19.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SAS 证明。
20.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
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量,然后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
2014年秋期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教师命题情况记录表年段七年级学科(理)数学考试时间2014 试卷命题教师试卷命题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章全部内容试卷难度(比例)8:1:1试卷满分 100 分审核人初一备课组估测年段学生成绩(按试卷卷面成绩估测)年段平均分70 年段及格率80% 年段优秀率35%学科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题型题号分值知识点A B C D难度系数试题来源备注识记理解理解应用综合应用填空题1 2 相反数√容易书本P21改编1 2 倒数√容易书本P55改编1 2 绝对值√容易书本P23改编2 4化简√容易书本P22P23改编3 2有理数的运算√容易同步练习册4 2有效数字√容易书本P23云图问题改编5 4有理数大小比较√容易同步练习册6 2用字母表示数√容易书本改编7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容易同步练习册8 2 近似数√中档书本练习改编9 4 相反数,绝对值√容易同步练习册10 2 有理数的乘方√容易书本P57 例题改编11 2 绝对值√中档自编12 2 乘方√中档自编13 3 负数√中档网络资源14 3 科学计数法√容易自编14 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容易自编15 3 有理数的运算√容易网络资源17 3 相反数,倒数√中档网络资源解答题18 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难题自编19 8 有理数的分类√容易书本P14第1题改编20 5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容易自编21 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容易书本P79第16题22 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容易书本P79第16题23 5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容易书本P77第8题改编24 8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档题书本P79第16题25 6 数轴√容易书本改编26 6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中档书本P35第5(2)题改编附加题110数轴√难题网络。
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考察水平内容1.有理数的意义比较有理数大小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简单的混合运算较大数字平(立)方根、算术平方根2.数与代数无理数、实数近似数、有效数字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代数式的意义及表示求代数式的值整数指数幂及基本性质科学记数法了解理解掌握题型分值题号难度3.整式与分式整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乘法乘法公式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整式与分式分式及基本性质简单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4.方程与不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方程、方程组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不等式及基本性质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运用常量、变量的意义5.函数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示方法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函数值一次函数及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正比例函数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二次函数及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公式不要求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6.几何点、线、面角、比较角的大小角度的简单换算角平分线及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补(余)角及性质、对顶角及性质空间与图形垂线,垂线段及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及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三角形有关概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XXX and Its PropertiesXXX has three medians。
and they intersect at a point called the XXX-thirds of the distance from each vertex to the midpoint of the opposite side。
初中数学内容及考点分析第一单元数1.会进行有理数、实数的运算。
2.会比较两数的大小。
第二单元代数式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简单运算(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不超过两次)。
2.会用提公因式法(字母的指数是数字)、公式法(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
3.会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简单运算。
4.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简单运算。
第三单元方程(组)1.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及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只要求会解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发方程组)。
2.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3.能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及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解应用问题。
能够发现、提出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可以利用方程(组)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正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第四单元不等式会解一元依次不等式,并会用数轴表示其解集,会解一元依次不等式组,并能用数轴确定其解集。
第五单元函数1.函数(1)会举出函数的实例,能分辨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
(2)会画出直角坐标系,并能根据坐标确定点和由点求得坐标,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
(3)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4)对解析式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会确定它们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求它们的函数值。
2.一次函数(1)理解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出它们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解决相关的问题。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会解有关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
3.二次函数(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会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会解有关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包括简单的最值问题。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各题考点分析:
1、根据:“性质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4、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5、本题考查分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知识点,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
7、本题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8、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4k(﹣1)<0,且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知识求解。
10、本题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11、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12、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相似,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3.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利用公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4.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方法。
15.此题考查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注意按键顺序与特殊键的意义。
16.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函数表示边以及三角函数的值。
17.此题考查规律性质。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边与边的关系。
18.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样,但最后系数化为1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19.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SAS 证明。
20.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
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量,然后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
21.(1)此题考查众数、中位数。
(2)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
(3)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
(4)此题考查数据统计样本估计总体。
22.(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此题考查中心对称的性质并根据反比例函数求解线段的长。
(3)此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先证明平行四边形,在证明邻边相等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90度,是正方形。
23.(1)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2)此题考查外接圆的作法。
(3)此题考查圆切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4.(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求出B点坐标后,把A、B两点坐标代入求值。
(2)此题考查由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从而表示面积,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根据点C在抛物线上设点的坐标,表示点E、D的坐标,从而表示线段OE、CD的长,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建立方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