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存货 练习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8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的管理和核算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存货练习题及答案,以帮助理解存货会计的相关概念和处理方法。
练习题1:某企业在2023年3月31日的存货账面价值为500万元,4月份购入存货价值为200万元,4月份销售存货价值为150万元。
假设没有其他存货的变动,计算4月末的存货账面价值。
答案:4月末存货账面价值 = 3月末账面价值 + 4月份购入存货价值 - 4月份销售存货价值= 500万元 + 200万元 - 150万元= 550万元练习题2: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计算存货成本。
某企业在2023年1月1日的存货为100件,每件成本为10元。
1月份购入存货200件,每件成本为12元。
1月份销售了150件。
计算1月份的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答案:1月份的销售成本 = 1月1日存货成本 + 1月份购入存货成本 - 期末存货成本由于采用FIFO法,先售出1月1日的存货,所以:销售成本 = 100件 * 10元 + (150件 - 100件) * 12元= 1000元 + 60 * 12元= 1000元 + 720元= 1720元期末存货成本 = 1月份购入存货剩余部分成本= (200件 - 150件) * 12元= 50件 * 12元= 600元练习题3:企业在2023年1月1日的存货为100件,每件成本为10元。
1月份购入存货200件,每件成本为12元。
1月份销售了100件。
如果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存货成本,计算1月份的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答案:1月1日存货成本 = 100件 * 10元 = 1000元1月份购入存货成本 = 200件 * 12元 = 2400元1月份总存货成本 = 1000元 + 2400元 = 3400元1月份总存货数量 = 100件 + 200件 = 300件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3400元 / 300件) = 11.33元/件(保留两位小数)1月份的销售成本 = 100件 * 11.33元/件 = 1133元期末存货数量 = 300件 - 100件 = 200件期末存货成本 = 200件 * 11.33元/件 = 2266元练习题4:某企业在2023年1月1日的存货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先进先出法B. 后进先出法C. 具体识别法D. 平均成本法答案:B2.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是什么?A. 存货的账面价值B.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C. 存货的购买成本D. 存货的重置成本答案:B3. 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A.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B. 计入其他业务成本C. 调整存货账面价值D. 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存货的确认条件?A. 企业拥有存货的所有权B. 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C. 存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D. 存货的购买价格高于市场价值答案:D5. 存货的期末计量应遵循什么原则?A. 历史成本原则B. 公允价值原则C. 净实现价值原则D. 重置成本原则答案:C二、判断题1. 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正确)2.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3. 存货的盘盈盘亏必须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错误)4. 存货的所有权转移,即使存货尚未交付,也应确认存货的减少。
(正确)5. 存货的期末计量应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不考虑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存货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存货通常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
原材料是指企业用于生产产品的各种物资;在产品是指正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成的产品;库存商品是指企业生产完成并准备出售的产品;周转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运输等的辅助材料。
各类存货的特点不同,如原材料和周转材料通常成本较低,而库存商品则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2. 存货的盘存方法有哪些?答案:存货的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法和账面盘存法。
实地盘存法是通过实地清点存货数量来确定存货的实存数量;账面盘存法则是通过账簿记录来确定存货的数量。
实地盘存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情况,但成本较高;账面盘存法操作简便,但可能存在误差。
存货练习试题及含答案讲解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存货的成本基准?()A)先进成本法B)移动平均成本法C)先进价格法D)后进价格法答案:C) 先进价格法解析:存货的成本基准包括先进成本法、移动平均成本法和后进价格法,先进价格法不属于存货的成本基准。
2.下列哪项不属于计算存货净实值的必备条件?()A)存货的可替换性B)存货的实际发出价格C)存货的购入价格D)存货的原始成本答案:B) 存货的实际发出价格解析:计算存货净实值的必备条件包括存货的可替换性、存货的购入价格和存货的原始成本,存货的实际发出价格不属于必备条件。
二、填空题1.根据账面存货和购入价计算存货净实值的公式为:存货净实值 = 账面存货 - 购入价2.存货净实值低于原始成本时,应该计提__存货跌价准备__3.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存货的成本计量方法包括__先进成本法__、__移动平均成本法__和__后进价格法__三、问答题1.存货净实值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存货净实值是指存货的净值,即存货的实际价值减去存货的跌价准备。
计算存货净实值的公式为存货净实值 = 账面存货- 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条件是什么?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条件是存货的净实值低于原始成本。
当存货的净实值低于原始成本时,公司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3.存货的成本计量方法有哪些?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的成本计量方法包括先进成本法、移动平均成本法和后进价格法。
先进成本法是根据最新的购入价格计算存货的成本。
移动平均成本法是根据所有购入的存货价格的加权平均价计算存货的成本。
后进价格法是根据最先购入的存货价格计算存货的成本。
四、答案解析1.选择题1的答案是C) 先进价格法。
先进成本法、移动平均成本法和后进价格法都是存货的成本基准,而先进价格法不属于存货的成本基准。
2.选择题2的答案是B) 存货的实际发出价格。
计算存货净实值的必备条件包括存货的可替换性、存货的购入价格和存货的原始成本,存货的实际发出价格不属于必备条件。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存货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的用于生产或销售的商品或物资。
存货的管理和核算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存货相关的练习题及答案,以帮助理解和掌握存货核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练习题1:存货成本计算某公司在2023年1月1日的存货余额为100,000元。
1月15日购入存货,成本为50,000元。
1月31日,公司销售了部分存货,销售成本为80,000元。
假设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计算存货成本,请计算1月31日的存货余额。
答案:1月1日的存货余额:100,000元1月15日购入存货:50,000元1月31日销售成本:80,000元由于采用先进先出法,1月31日销售的存货成本首先从1月1日的存货中扣除,即100,000元 - 80,000元 = 20,000元。
剩余的存货成本为1月15日购入的存货,即50,000元。
因此,1月31日的存货余额为20,000元 + 50,000元 = 70,000元。
练习题2:存货评估某公司年末存货的账面价值为200,000元。
年末市场价值为180,000元。
根据存货评估原则,公司需要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
请计算年末存货的减值准备。
答案:存货的账面价值:200,000元存货的市场价值:180,000元由于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公司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金额为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即200,000元 - 180,000元 = 20,000元。
练习题3:存货周转率计算某公司在2023年的存货平均余额为150,000元,销售成本为600,000元。
请计算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
答案:存货平均余额:150,000元销售成本:600,000元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 = 600,000元 / 150,000元 = 4练习题4:存货跌价准备某公司年末存货的账面价值为300,000元。
年末市场价值为250,000元。
存货练习题答案存货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正确地计算和管理存货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存货练习题及其答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存货相关的会计处理。
练习题1:确定存货成本某企业在2023年1月1日的存货为10000元,2023年1月购入存货成本为30000元,2023年1月的销售成本为20000元。
假设该企业使用先进先出法(FIFO)计算存货成本,计算2023年1月31日的存货余额。
答案1:1月1日存货成本:10000元1月购入存货成本:30000元1月销售成本(假设先卖出1月1日的存货):10000元剩余存货成本(1月1日存货):0元1月购入存货剩余:30000 - 10000 = 20000元因此,2023年1月31日的存货余额为20000元。
练习题2:计算平均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某企业在2023年1月1日的存货为100件,每件成本为10元。
2023年1月10日购入200件,每件成本为12元。
2023年1月20日销售了150件。
假设该企业使用加权平均成本法计算存货成本,计算2023年1月20日的销售成本和存货余额。
答案2:1月1日存货总成本:100件 * 10元/件 = 1000元1月10日购入存货总成本:200件 * 12元/件 = 2400元加权平均成本:(1000元 + 2400元) / (100件 + 200件) = 12元/件1月20日销售成本:150件 * 12元/件 = 1800元1月20日存货余额:(100件 + 200件 - 150件) * 12元/件 = 300件 * 12元/件 = 3600元练习题3:计算后进先出法(LIFO)下的存货成本使用练习题2的数据,假设该企业使用后进先出法(LIFO)计算存货成本,重新计算2023年1月20日的销售成本和存货余额。
答案3:1月10日购入存货为最近购入,因此先卖出这200件,每件成本为12元。
存货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存货的计量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 先进先出法B. 后进先出法C. 加权平均法D. 个别计价法2.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是什么?A. 存货的账面价值B.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C. 存货的购买成本D. 存货的重置成本3. 以下哪种情况下,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高于其账面价值?A. 存货的市场价格上升B. 存货的市场价格下降C. 存货的预计销售费用增加D. 存货的预计销售税费增加4. 存货的周转率是如何计算的?A. 存货成本 / 平均存货余额B.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余额C. 销售收入 / 平均存货余额D. 平均存货余额 / 销售收入5. 存货的期末评估是否需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存货的购买日期B. 存货的存放地点C. 存货的保险价值D. 存货的持有目的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存货的计量?A. 存货的取得方式B. 存货的存放条件C. 存货的持有目的D. 存货的市场价格7. 存货的跌价准备在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计提?A.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B. 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C. 存货的预计销售费用增加D. 存货的预计销售税费增加8. 存货的周转率分析可以反映企业的哪些经营状况?A. 存货的流动性B. 存货的管理效率C. 存货的资金占用情况D. 存货的盈利能力9. 存货的期末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存货的市场价格B. 存货的预计销售费用C. 存货的预计销售税费D. 存货的持有目的10. 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存货的计量?A. 先进先出法B. 后进先出法C. 加权平均法D. 个别计价法三、判断题11. 存货的计量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2.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只考虑存货的账面价值。
()13.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4. 存货的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越高。
()15. 存货的期末评估只需考虑存货的市场价格。
存货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种物资中,不应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是( d )A。
包装物B。
低值易耗品 C.在产品 D.工程物资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4月购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0元,税5100元,该批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
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c )元.A.29700 B。
29997 C.30300 D。
354003、某商品流通企业(一般纳税人)采购甲商品100件,每件售价2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34万元,另支付采购费用10万元(金额较大).该企业采购的该批商品的单位成本是( b )万元。
A。
2 B。
2。
1 C。
2。
34 D。
2.444、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是(c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C.库存商品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D。
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5、某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2009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2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5元;3月31日发出甲材料200公斤。
如按先进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c )元。
A 400B 500C 4000D 1 4006、在物价不断上涨时期,一个企业可以选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中,若要使会计报表中的净收益最高,可以采用的计价方法是( b )。
A。
加权平均法B。
先进先出法C。
移动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7、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企业,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 a )。
A。
期末库存升高,当期损益增加B。
期末库存降低,当期损益减少C.期末库存升高,当期损益减少D。
期末库存降低,当期损益增加8、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20元.本期购进A材料6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02000元,税17340元。
存货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存货的盘盈盘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盘盈的存货应计入当期损益B. 盘亏的存货应直接冲减当期利润C. 盘盈的存货应计入营业外收入D. 盘亏的存货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答案:B2. 存货的计价方法中,先进先出法的特点是()。
A. 存货成本与市场价格保持一致B. 存货成本与历史成本保持一致C. 存货成本与最近购入价格保持一致D. 存货成本与最早购入价格保持一致答案:D3. 对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B. 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但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原计提金额C. 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且转回金额无限制D. 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必须在下一年度转回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情况下,企业需要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
A. 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下跌B.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C. 存货存在明显的过时风险D. 存货存在明显的损坏风险答案:ABCD2. 存货的计量属性包括()。
A. 历史成本B. 公允价值C. 可变现净值D. 重置成本答案:ABC三、判断题1. 企业在存货盘点中发现的盘亏,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正确2.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答案:正确3. 存货的跌价准备在存货价值回升时可以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得超过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
()答案:正确结束语:以上是存货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存货相关的会计知识。
第五章存货练习题一. 单选1.()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
A.资产 B. 存货 C. 产品 D. 固定资产2. 存货属于()。
A.流动资产 B. 固定资产 C. 产品 D. 无形资产3.存货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的时点是()。
A.收到货物 B. 支付货款 C. 取得其所有权 D. 签订合同4.存货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其取得时的计价基础是()。
A.可变现净值 B.实际成本C. 重置成本D.售价5.低值易耗品是企业中使用年限在()以内,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种用具和物品。
A.一周 B. 一月 C. 半年 D.一年6. 如果企业不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应将预付的货款计入()。
A.应收账款的借方 B. 应收账款的贷方 C. 应付账款的借方 D. 应付账款的贷方7.存货计价的诸多方法中,比较符合稳健原则的是()。
A.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B.加权平均法 C.先进先出法 D.后进先出法8.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存货计价方法从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会使()。
A.期末库存成本增加,当期利润增加B. 期末库存成本减少,当期利润减少C. 期末库存成本增加,当期利润减少D. 期末库存成本减少,当期利润增加9.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可变现净值”是指()。
A.销售价格B. 估计销售价格减利润C. 估计售价减估计完工成本与销售税费用等D. 现行价格10.存货成本的估计方法是()。
A.毛利率法 B.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C. 计划成本法 D. 个别认定法11.“资产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上应作为()的减项。
A.营业利润 B. 利润总额 C. 净利润 D. 营业收入12. 采用单项比较法时,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的差额提取。
A.售价 B. 重置成本 C. 可变现净值 D. 毛利13.在物价水平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存货发出采用()可使利润达到最小。
存货练习题章节按照练习题的要求,本文将围绕存货的相关知识,提供一系列练习题,并附有详细的解答和解析。
通过学习和解答这些练习题,我们将加深对存货概念、计量、估值和处理的理解。
1. 第一题某公司报告期末存货情况如下:原材料:100,000元在制品:80,000元已完成但尚未销售的产品:120,000元已售未发出的产品:50,000元已发出但尚未到达客户的产品:30,000元请计算该公司期末存货总额。
解答:该公司期末存货总额为原材料 + 在制品 + 已完成但尚未销售的产品 + 已售未发出的产品 + 已发出但尚未到达客户的产品。
存货总额 = 100,000 + 80,000 + 120,000 + 50,000 + 30,000 = 380,000元。
2. 第二题某公司在一年内采购原材料200,000元,销售产成品160,000元,销售成本为80,000元。
问该公司期末存货的金额为多少?解答:该公司期末存货金额等于采购原材料 - 销售产成品 + 销售成本。
期末存货金额 = 200,000 - 160,000 + 80,000 = 120,000元。
3. 第三题某公司在年初存货余额为50,000元,期末存货余额为80,000元。
在年内采购原材料300,000元,销售产成品200,000元,销售成本为120,000元。
请问该公司在年内的存货成本为多少?解答:该公司在年内的存货成本等于年初存货 + 采购原材料 - 销售产成品 + 销售成本 - 期末存货。
存货成本 = 50,000 + 300,000 - 200,000 + 120,000 - 80,000 = 190,000元。
4. 第四题某公司年初存货总额为150,000元,期末为200,000元。
在年内采购原材料400,000元,销售产成品300,000元,销售成本为180,000元。
请问该公司在年内的存货利润为多少?解答:该公司在年内的存货利润等于销售产成品 - 销售成本。
第五章存货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C5.A6.B7.D8.D9.D 10.B 11.D 12.A 13.A 14.D 15.C 16.A 17.B 18.D 19.B 20.D 21.D 22.B 23.D 24.C 25.B 26.A 27.D 28.D 29.B 30.C 31.B 32.B 33.B 34.D 35.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E3.ABC4.AD5.ABCD6.AB7.ABD8.ACE9.ABCDE 10.ABCD 11.ABE 12.ACE 13.BD 14.ABCE(三)判断题1.√2.×3.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四)计算题1.解答:(1)先进先出法:销售成本=1 000×400+800×420=736 000(元)期末结存存货成本=200×420+2 000×410+1 000×400=1 304 000(元)(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0×400+1000×420+2000×410+1000×400÷(1000+1000+2000+1000)=408(元/件)销售存货成本=1800×408=734400(元)结存存货成本=3200×408=1305600(元)2.解答:(1)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8700+12710+19200+14850+6120)÷(3000+4100+6000+4500+1800)=3.17(元/件)本月发出存货成本=3.17×(2500+5500+7000)=47550(元)本月结存成本=3.17×6400=20288(元)(2)先进先出法:期初存货单价=8700/3000=2.90(元/件)10日发出成本=2500×2.9=7250(元)13日发出成本=500×2.9+4100×3.1+900×3.2=17040(元)25日发出成本=5100×3.2+1900×3.3=22590(元)本月销售成本=7250+17040+22590=46880(元)本月结存成本=2600×3.3+6120=14700(元)3.解答:按先进先出法确定的表内各个项目的填列见表5—14.解答:根据题意计算填列的内容见表5—25.解答:1月份销售A商品的成本=630 000÷(1+25%)=504 000(元)1月末结存A商品的成本=756 000÷(1+25%)×40%=241 920(元)(2)二月份销售A商品的成本=756 000÷(1+25%)=604 800(元)二月末结存A商品成本=909 000÷(1+25%)×40%=290 880(元)二月份购进A商品成本=290 880+604 800-241 920=653 760(元)6.解答:甲材料本月发出数量=350+700+350-336=1 064(件)乙材料本月发出数量=2 100+1 120+2 380-1 680=3 920(件)丙材料本月发出数量=980+700+1 120-140=2 660(件)先进先出法:甲材料发出成本=350×160+700×152+14×168=164752(元)乙材料发出成本=2 100×32+1 120×34+600×32.8=124 960(元)丙材料发出成本=980×220+700×232+980×216=589 680(元)甲材料期末结存成本=(350×160+700×152+350×168)-164 752=56 448(元)乙材料期末结存成本=(2100×32+1120×34+2380×32.8)-124 960=58 384(元)丙材料期末结存成本=(980×220+700×232+1120×216)-589 680=30 240(元)一次加权平均法:甲材料加权平均成本=(350×160+700×152+350×168)÷(350+700+350)=158(元/件)乙材料加权平均成本=(2100×32+1120×34+2380×32.8)÷( 2100+1120+2380)=32.7(元/件)丙材料加权平均成本=(980×220+700×232+1120×216)÷( 980+700+1120)=221.4(元/件)甲材料发出成本=1064件×158元/件=168112(元)乙材料发出成本=3920件×32.7元/件=128184(元)丙材料发出成本=2660件×221.4元/件=588924(元)甲材料期末结存成本=(350×160+700×152+350×168)-168112=53088(元)乙材料期末结存成本=(2100×32+1120×34+2380×32.8)-128184=55160(元)丙材料期末结存成本=(980×220+700×232+1120×216)-588924=30996(元)7.答⑴20×8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9000000-((8100000+900000)-1800000)=1800000(元)⑵20×9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11250000-((8550000-900000)-2250000)=5850000(元)⑶20×8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9000000-(8100000-(1800000-900000))=1800000(元)20×9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11250000-((8550000-900000)-2250000)=5850000(元)⑷20×9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11250000-(6300000-450000)=5400000(元)⑸20×8年D商品销售成本=6300000(元)20×9年D商品销售成本=6300000+900000=7200000(元)(五)业务处理题1.(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1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9040贷:应付账款131040(2)借:在途物资——甲材料3500贷:银行存款3500(3)借:在途物资——甲材料201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272贷:银行存款235872(4)借:在途物资——甲材料61200——丙材料33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892贷:银行存款109092(5)借:预付账款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6)借:在途物资——丁材料14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4480贷:预付账款168480(7)借:原材料——甲材料176700——乙材料201600——丙材料33000——丁材料144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176700——乙材料201600——丙材料330002.(1)根据所给资料开设账户,见表5—3表5—3 总分类账户(2)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①借:在途物资——甲材料52 000——乙材料12 000——丙材料3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6320 贷:银行存款112320②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000——乙材料500——丙材料2000贷:库存现金3500借:原材料——甲材料5300——乙材料12500——丙材料34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3500——乙材料12500——丙材料34000③借:在途物资——丙材料7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240贷:应付账款84240借:在途物资——丙材料4000贷:银行存款4000借:原材料——丙材料76000贷:在途物资——丙材料76000④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4000——乙材料10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16贷:应付账款29016⑤借:在途物资——甲材料500——乙材料900贷:银行存款1400借:原材料——甲材料11700——乙材料14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14500⑥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1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940贷:银行存款13504(3)编制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见表5—43.(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23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 200贷:银行存款133 800 (2)借:在途物资——乙材料200 9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3 320贷:应付账款234 220 (3)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76 000——丙材料8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1 480贷:银行存款303 480 (4)借:在途物资——丙材料 6 000贷:库存现金 6 000借:原材料——丙材料92 000贷:在途物资——丙材料92 0004.(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2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 760贷:应付账款——凯悦商场32 760 (2)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750贷:银行存款1750借:原材料——甲材料2975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29750(3)借:在途物资——乙材料50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86贷:银行存款85968 (4)借:原材料——甲材料16200——丙材料9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723贷:银行存款28923(5)借:预付账款——胜利工厂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6)借:原材料——丁材料7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240贷:预付账款84240借:预付账款34240贷:银行存款342405.(1)A材料的单位成本=(40 000-4 000+3 600+800+72 000+2000+99000+4000+1200)÷(4000-400+400+5900+10000+1000)=10.5元/千克(2)1月1日借:原材料——A材料4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40001月6日借:原材料——A材料4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2贷:银行存款50121月10日借:在途物资——A材料7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 240贷:银行存款86 2401月14日借:原材料——A材料74 000贷:在途物资——A材料74 0001月20日借:原材料—A材料103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83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19830借:银行存款4017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401701月23日借:原材料——A材料1200贷:生产成本12001月30日借:生产成本132000制造费用22000管理费用22000贷:原材料——A材料1760006.答(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40000——乙材料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贷:银行存款93600(2)借:在途物资——甲材料2500——乙材料2000贷:银行存款4500借:原材料——甲材料42500——乙材料42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42500——乙材料42000(3)借:原材料——甲材料6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 152贷:应付账款79 152(4)不做处理(5)借:在途物资——甲材料9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 300贷:应付票据105 300(6)借:原材料——甲材料51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510007.(1)5月份甲材料发出数量=4600+11500+8280+7820-5520=26680(件)6月份甲材料发出数量=5520+13800+4600+6900-3680=27140(件)先进先出法5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4600×465+11500×405+8280×412.5+2300×431.25=11203875(元)5月份甲材料结存成本=13584375-11203875=2380500(元)6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5520×431.25+13800×375+4600×480+3220×435=11164200(元)6月份甲材料结存成本=12765000-11164200=1600800一次加权平均法5月份甲材料加权平均成本=(4600×465+11500×405+8280×412.5+7820×431.25)÷( 4600+11500+8280+7820)=421.9(元/件)6月份甲材料加权平均成本=(5520×421.9+13800×375+4600×480+6900×435)÷( 5520+13800+4600+6900)=412.5(元/件)5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26680×421.9=11256292(元)6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27140×412.5=11195250(元)5月份甲材料结存成本=13584375-11256292=2328083(元)6月份甲材料结存成本=12712583-11195250=1517333(元)(2)先进先出法5月发出成本为11 203 875元,一次加权平均法发出成本为11 256 292元,采用先进先出法发出成本较少,企业当月利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