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58.00 KB
- 文档页数:9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B.反应热的单位kJ·mol-1表示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C.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成热能D.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焓变与逆反应焓变相等(★★★) 2.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风能、潮汐能、天然气等为清洁能源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C.化石燃料的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D.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燃烧效果好(★★★) 3. 25℃、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H=-57.3kJ∙mol -1,,石墨的燃烧热△ H=-393.5kJ∙mol -1,乙醇的燃烧热△ H=-1366.6kJ∙mol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 4.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B.CaCO 3(s)CaO(s)+CO2(g),平衡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一半,新平衡的浓度与原平衡相同C.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可快速制取氨气D.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 5. 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 2O(g) CO(g)+H 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①增加C的量;②增加CO的量;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以增大压强;⑤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以增大体积。
A.②③B.①④C.①⑥D.④⑥(★★★) 6.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①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A.②⑧B.①⑥C.②④D.③⑧(★★★) 7.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2NO 2(g)N2O4(g),开始时充入1molN2O4,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D.,若改变温度使平衡常数增大,则该反应一定是往正反应方向移动(★★) 8. 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O5(g)=4NO2(g)+O2(g) ΔH>0B.2H2(g)+O2(g)=2H2O(l) ΔH<0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0D.2CO(g)=2C(s)+O2(g) ΔH>0(★★★) 9.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可能偏小B.a、b、c三点,a点时醋酸溶液中H+浓度最小C.b点时,醋酸电离程度最大D.可通过微热的方法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 10. 氢碘酸(HI)可用“四室式电渗析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合格性考试试题(选修)留意: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其次部分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Co —59 Ni —59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纯碱溶液除去油污:CO 32-+2H 2O H 2CO 3+2OH -B .H 2S 的水溶液呈酸性:H 2S2H ++S 2-C .饱和Na 2CO 3溶液与CaSO 4固体反应:CO 32-+CaSO 4 CaCO 3+SO 42-D .钢铁发生原电池反应的负极反应式:Fe −3eˉ=Fe 3+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说明的是A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量增多B .工业生产硫酸,通入过量的空气,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C .久置氯水pH 变小D .温度上升,Kw 增大3.肯定条件下,将NH 3与O 2以体积比1∶2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5v 正(O 2) = 4v 逆(NO) B .NO 和H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保持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更4.下列试验原理或操作正确,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玻璃片湿润pH 试纸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MgCl 2溶液FeSO 4标准溶液待测酸性KMnO 溶液A .测pHB .蒸发制无水MgCl 2C .滴定D .制备少量F e (O H )2 5.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K +、Fe 2+、NO 3—、Br —B .含有大量Al 3+的溶液中:Na +、Mg 2+、HCO 3—、SO 32—C .常温下,水电离产生c (H +)=1×10-14的溶液中:K +、Na +、Cl —、SO 42—苯 石墨Fe饱和 NaCl 溶液D.()()c Hc OH+-=10-12的溶液中:NH4+、Fe3+、Cl—、SO42—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X、Y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是AgNO3溶液,X、Y均为Pt,Y电极上有O2产生B.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Y旁边能得到氢氧化钠C.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溶液D.电镀工业中,X是待镀金属,Y是镀层金属7.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HCOOCH3):CH3OH(g)+CO(g)===HCOOCH3(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CH3OH和CO,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更如图所示。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选项离子组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发生的离子方程式A Fe2+、NO3-、NH4+NaHSO4溶液3Fe2++NO3-+4H+═3Fe3++NO↑+2H2OB Ca2+、HCO3-、Cl-少量NaOH溶液Ca2++2HCO3-+2OH-═2H2O+CaCO3↓+CO32-C AlO2-、HCO3-通入少量CO22AlO2-+3H2O+CO2═2Al(OH)3↓+CO32-D NH4+、Al3+、SO42-少量Ba(OH)2溶液2NH4++SO42-+Ba2++2OH═BaSO4↓+2NH3•H2OA.A B.B C.C D.D2、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强电解质的是A.NaOH、KNO3、BaSO4B.NH4Cl、CH3COOH、K2SC.NH3·H2O、KOH 、CaCO3D.HClO、NaCl、KOH3、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的熔点很高,可作优良的耐火材料,工业上也用其电解冶炼镁B.明矾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C.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D.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S 溶液显酸性:H2S+2H2O2H3O++S2-B.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2+H2O+3ClO-=SO42-+Cl-+2HC1OC.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2++2HCO3-+2OH-=CaCO3↓+CO32-+2H2OD.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Fe2++Cl2=2Fe3++2Cl-5、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 。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汾湖高级中学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试卷试卷分值: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K:39Zn:65Ag:108N:14O:1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CH4,是我国能源新希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页岩气属于新能源,子孙万代可长久开采B.处理后的页岩气作为能源比煤作为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C.甲烷完全燃烧过程中,C—H键断裂而释放出热能D.利用甲烷、氧气、稀硫酸可设计燃料电池2.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3.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B.该反应的ΔH=-(E1-E2)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断裂1molA—A键和2molB—B键放出E1kJ能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将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在25℃、101kPa条件下,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故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15.下列叙述与电化学腐蚀有关的是( )A.炒过菜的铁锅不及时清洗易生锈B.在空气中金属镁、铝都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时,表面形成了蓝黑色的物质D.把铁片投入氯化铜的溶液中,在铁表面上附着一层红色的铜6.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化学试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控制无关的是( )A .使用含氟牙膏防龋齿B .洗衣服时使用加酶洗衣粉C .夏天将牛奶放在冰箱保存D .在月饼包装内放置抗氧化剂2.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②③;④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②>①=④>③D .①>④>②=③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B .少量气体通入足量NaClO 溶液中:C .和HI 的反应:D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4.可逆反应: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图像如图乙所示。
现有下列叙述:甲 乙①;②;③;④;⑤;⑥;⑦甲图与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⑧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则以上所述各项正确的组合为( )A .②④⑤⑦B .②④⑥⑧C .②③⑤⑦D.②④⑤⑧()()()()A g 3B g 2C g 2D g ++A()11A 0.45mol L min v --=⋅⋅()11B 0.6mol L s v --=⋅⋅()11C 0.4mol L s v --=⋅⋅()11D 0.45mol L sv --=⋅⋅4KMnO 224H C O 22424222MnO 5C O 16H 2Mn 10CO 8H O --++++=+↑+2SO 2224SO H O ClO Cl SO 2H---+++=++()3Fe OH ()323Fe OH 3H Fe3H O+++=+2FeI 2Cl 222I Cl I 2Cl --+=+()()()()A g B g C g D g m n p g ++Av t -v t -21a a =21a a <21b b =21b b <21t t >21t t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B .鼓入过量空气有利于转化为C .、、HI 三者的平衡混合气,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后颜色变深D .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变小,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说法正确的是()A .CO 的燃烧热是,则:B .已知1g 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 的热量,则C .,则含20gNaOH 的稀溶液与过量浓硫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 D .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充分反应后放出47.2kJ 的热量7.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目的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向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和溶液,观察气体产生的速度比较和的催化效果B,在平衡体系中加入KCl 晶体探究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 分别向盛有2g 锌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40mL1mol/L 和40mL18mol/L 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10mL 气体所用的时间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D 将球分别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A .AB .BC .CD .D8.和CO 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
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a40 Mn55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来1.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四种溶液中,NH +4浓度最小的是A .NH 4ClB .NH 4HSO 4C .(NH 4)2SO 4D .NH 4HCO 3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1816SB .Cl -的结构示意图: C . CO 2的电子式: : D .甲醛的结构简式:CH 3CHO 3.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值减小,呈中性B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不变,呈碱性C .水中H +和OH —数目增加,但浓度不变,呈中性D .水中H +和OH —离子浓度均增大,呈酸性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NH 3O 2NO 2H 2OHNO 3 B .Cu 2SO 2高温Cu稀硫酸CuSO 4(aq)C .Al 2O 3NaOH(aq)NaAlO 2(aq)蒸干NaAlO 2 D .H 2OFe Fe 2O 3盐酸高温FeCl 35.下列表示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 Na +2H 2O =Na ++2OH -+H 2↑B .醋酸洗水垢中的CaCO 3:CaCO 3+2H +=CO 2↑+H 2O +Ca2+C .惰性电极电解MgCl 2溶液:2Cl -+2H 2O====电解2OH -+Cl 2↑+H 2↑D .Ca(OH)2溶液中加过量NaHCO 3溶液:Ca 2++2OH -+2HCO -3=CaCO 3↓+2H 2O +CO 2-3 6.向下列物质中加入少量水,溶液pH 值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 .氨水B .醋酸钠溶液C .Ca(OH)2悬浊液D .盐酸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能量2NO 2(g)N 2O 4(g)N 2O 4(l)△H 1△H 2反应过程t /sv 逆t t t c (O H -)/m o l ·L -1ab 0c (Cu 2+)t/s甲乙丙丁A .图甲为NO 2(g)转变成N 2O 4(g)、N 2O 4(l)时的能量变化,ΔH 2>ΔH 1B .图乙可表示电解法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Cu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C .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 +和OH -的浓度变化曲线,a 点对应温度低于b 点 D .图丁表示N 2+3H 22NH 3的v 逆随时间变化曲线,t 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仅升高温度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K +、Ba 2+、Cl -、Br -B . c (H +)/c (OH 一)=1012的溶液:Fe 2+、Mg 2+、NO -3、Cl -C .中性溶液中:Na +、Fe 3+、Cl -、SO 2-4D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 +、SO 2-4、S 2-、SO 2-39.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 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 2C 2O 4•2H 2O 的称量 以及用NaOH 溶液滴定等操作。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3级 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化学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2232SO (g)O (g)2SO (g)+1198kJ mol H −∆=−⋅,在25V O 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I :25223V O SO 2VO SO ()+→+快II :22254VO O 2V O ()+→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198kJ/mol B .压缩体积,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C .2mol 2SO 和1mol 2O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能放出198kJ 的热量D .25V O 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2.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 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2H 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2H O ②如NaOH 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3CH COONa 固体⑤加NaCl 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0.1mol/L 盐酸 A .③⑦⑧B .③⑤⑧C .①⑥⑦D .⑤⑦⑧3.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224H C O 溶液和酸性4KMnO 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实验温度/℃ KMnO 4溶液(含硫酸)224H C O 溶液2H O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V /mL 1/mol L c −⋅V /mL 1/mol L c −⋅V /mL 甲 252 0.023 0.1 58乙 1T2 0.02 4 0.1 1V1t 丙3020.02V0.142tA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424222MnO 5C O 16H 2Mn 10CO 8H O −−++++=+↑+ B .甲组溶液用4KMnO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12.510mol L s −−×⋅⋅ C .14V =,130T =,218t t >>D .通过实验乙、丙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图一表示反应:mA(s)nB(g)pC(g)0H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 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速率x 点比y 点时的快 B .图二是可逆反应A(g)B(g)C(g)D(g)++ 0H ∆>的速率时间图像,在1t 时刻改变条件一定是增大压强C .图三表示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 ,A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 )的变化情况,则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D .图四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V V ∞正逆 5.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2SO 和2O 反应后生成3SO ,需要催化剂 B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 .对平衡体系2242NO (g)N O (g),缩小容器的体积,混合气体的颜色突然加深D .工业合成氨时,适当增大2N 浓度,以提高2H 的转化率 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cC(g)dD(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2.1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变大了 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 .a b c d +<+7.工业上用4CH 催化还原2NO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原理为:42222CH (g)2NO (g)N (g)CO (g)2H O(g)+++ 1867.0kJ mol H −∆=−⋅。
河南安阳一中18-19 学度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 化学(奥赛班)1、某化学反响其△H=— 122kJ · mol -1, ?S=—231J·mol -1· K-1,那么此反响在以下哪一种状况下可自觉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觉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以自觉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觉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觉进行2、现有强酸甲溶液的pH= 1,强酸乙溶液的 pH= 2,那么酸甲与酸乙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行能的是 ()A、 2∶1B、 5∶1C、 10∶1D、20∶ 13、T℃时在变化如图2L 密闭容器中使X(g) 与 Y(g) 发生反响生成1 所示;假定保持其余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Z(g) 。
反响过程中X、 Y、 Z 的浓度T1和 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进行的前3min 内,用B、容器中发生的反响可表示为:X表示的反响速率3X(g) + Y(g)v(X)=0.3mol2Z(g)/ (L · min)C、保持其余条件不变,高升温度,反响的化学均衡常数K减小D、假定改变反响条件,使反响进度如图 3 所示,那么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4、在蒸发皿顶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以下物质的溶液而后灼烧,可获得该物质固体的是〔〕A、Al2( SO4)3B、Na 2 SO3C、KMnO 4D、AlCl 35、常温下,将 pH=1 的硫酸溶液均匀分红两等份,一份加入适当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同样的氢氧化钠溶液,二者 pH 都高升了 1,那么加入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 5:1B、 6: 1C、 10: 1D、 11: 16、常温下 amol·L-1CH3COOH稀溶液和 bmol ·L-1KOH稀溶液等体积混淆,以下判断必定错误的选项是 ()-+) ,那么 a=b B、假定 c(K+-A、假定 c(OH )>c(H)>c(CH COO) ,那么 a>b3-+) ,那么 a>b D、假定 c(K +-C、假定 c(OH )=c(H)<c(CH 3COO) ,那么 a<b7、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南京一中第二次阶段检测高二化学(强化班)2006.12命题人:高二备课组 审核人:高二备课组 校对人:高二备课组[说明]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命题范围:选修3第一、二章,第三章第1、2节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r-52 Ag-108第 Ⅰ 卷(选择题 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CaCl 2 B . Na 2O 2 C. NH 4Cl D. H 2O 2 2、下列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NO 和O 2 B .CH 4和NH 4+ C.NH 3和H 2O 2 D.HCl 和H 2O 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l 2F 2B.CH —OH ∣CH 2—OH ∣CH 2—OHC.CH 3CH 2OH D .CH 3—CH ∣OH —COOH4、下列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A.HClO B.HClO 2 C.HClO 3 D.HClO 4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A.氨气易液化B.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醛高C.实验测得的HF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理论值大 D .H 2O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6、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 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A .E (3s)>E (2s)>E (1s) B.E (3s)>E (3p)>E (3d) C.E (4f)>E (4s)>E (3d) D.E (5s)>E (4s)>E (4f)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受热熔化过程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B.原子晶体的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内只存在范德华力。
C.蓝晶石(Al 2O 3·SiO 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是由于晶体具有自范性 D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σ键的电子云分布沿键轴呈轴对称。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二化学(选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可用作新冠肺炎的消毒剂B.废旧电池含重金属需深度填埋处理C.泡沫灭火器既适用于一般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D.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碳酸的电离:H2CO32H++CO32-B.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C.明矾的净水:Al3++3H2O=Al(OH)3+3H+D.电解饱和食盐水:NaCl+H2O=NaClO+H2↑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由水电离产生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4.1000 K时,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NO2(g)2NO(g) +O2(g) ΔH>0。
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体系不.相符合的是A.压强对反应的影响B.温度对平衡时NO2体积分数的影响C.恒容到达平衡后再充入NOD.2cc到达平衡后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5.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稀硫酸A.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制备纯净的AlCl3固体B.用石墨做阳极、铁做阴极电解Na2SO4溶液制备Fe(OH)2C.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测量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mol/L NH4Cl溶液的pH=5.26.接触法制硫酸,接触室中的反应如下:2SO2(g)+O2(g)2SO3(g)ΔH<0,SO2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在实际生产中,下列条件最适宜的是A.温度400℃、压强1.01×102 kPa B.温度500℃、压强1.01×103 kPa C.温度500℃、压强1.01×104 kPa D.温度400℃、压强1.01×104kPa 7.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从a极流向d极A.a>b>c>d B.d>a>b>cC.b>c>d>a D.a>b>d>c8.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 + H2O(g)CO2(g) +H2(g) ΔH <0,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H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 中 2个H 2O 都参加了反应 B .过程I 、II 中都有化学键断裂 C .过程III 中有化学键形成 D .使用催化剂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9.1807年化学家戴维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4NaOH(熔融)====电解O 2↑+4Na +2H 2O ;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3Fe(s)+4NaO H(l)Fe 3O 4(s)+2H 2(g)+4Na (g)。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高二化学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选修4的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O-16 Cu-64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B.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C. 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2.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铝粉与氧化铁反应C. 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相同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C(s)+12O 2(g)===CO(g) ΔH 2②S(g)+O 2(g)===SO 2(g) ΔH 3 S(s)+O 2(g)===SO 2(g) ΔH 4 ③H 2(g)+12O 2(g)===H 2O(l) ΔH 52H 2(g)+O 2(g)===2H 2O(l) ΔH 6 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s)+H 2O(l)===Ca(OH)2(s) ΔH 8A .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5.已知:① 2C(s) + O 2(g) = 2CO(g) ΔH =-220 kJ·mol -1② 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C(s)完全燃烧放出110 kJ 的热量B .C(s) + H 2O(g) === CO(g)+H 2(g) ΔH =+130 kJ·mol -1C .H 2(g) + 1/2O 2(g) === H 2O(g) ΔH =-480 kJ·mol -1D .欲分解2 mol H 2O(l),至少需要提供4×462 kJ 的热量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 .500°C、30MPa 下,将0.5mol N 2(g)和1.5mol H 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 放热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 23(g) ΔH =-38.6kJ·mol-1C .由C (石墨)→C(金刚石);ΔH=+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H=+566.0kJ/mol 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 3OH(g)+H 2O(g) = CO 2(g)+3H 2(g)△H = + 49. 0 kJ·mol -1②CH3OH(g)+1/2O2(g) = CO2(g)+2H2(g)△H =-192. 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 9 kJ·mol-1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 +1/2O2(g) = CO2(g) +2H2(g) △H >-192. 9kJ·mol-8.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已知硫的燃烧热ΔH1= a kJ·mol-1 S(s)+2K(s)==K2S(s) ΔH2= b kJ·mol-12K(s)+N2(g)+3O2(g)==2KNO3(s) ΔH3= c kJ·mol-1 则x为()A.c +3a-b B.3a+b-c C.a+b-c D.c+a-b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都是物理变化B.CaO+H2O 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燃烧所放出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装置D.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10.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稀硫酸图1图2A.铜棒的质量 B.c(H+) C.c(Zn2+) D.c(SO42-)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 42—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12.右下图所示原电池工作时,右池中Y2O72-转化为Y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左池电极反应式:X4+ + 2e- = X2+ B.每消耗1mol Y2O72-,转移3mol电子C.改变右池溶液的c (H+),电流强度不变 D.左池中阴离子数目增加1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做阳极B.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做阳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做阴极D.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14.用铂作电极电解某种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小,并且在阳极得到0.56 L气体,阴极得到1.12 L气体(两种气体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由此可知溶液可能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CuSO4溶液 D.KNO3溶液15.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符合这一情况的是附表中的( )16.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只得到NaO H产品C. 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O2生成17.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下图),实现了“太阳能一电能一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
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不变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Y电极的反应:CO2+2e一+H2O=CO+2OH—第II卷(非选择题,共49分)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49分。
18.(12分)(1)在25℃、101kPa下,1 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7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2)已知反应CO (g )+2H 2(g )CH 3OH(g)∆H=-99kJ.mol -1中的相关化学键键能如下:则x= 。
(3)已知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1mol N 和3mol H 生成1mol NH 3(g )是 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
②12N 2(g)+32H 2(g)=NH 3(g); △H = ; (4)与MnO 2—Zn 电池类似,K 2FeO 4—Zn 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 2FeO 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5)直接电解吸收是脱硝的一种方法。
用6%的稀硝酸吸收NOx 生成亚硝酸(弱酸),再将吸收液导入电解槽电解,使之转化为硝酸。
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9.(15分)某同学设计一个甲醚(CH 3OCH 3)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 为阳离子交换膜,如下图所示。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通入甲醚的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石墨电极为_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
电解一段时间后(乙烧杯中还有NaCl),去掉交换膜,若要使乙烧杯中的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通入一定量的 (填化学式)(3)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氢氧化钠主要在________(填“铁极”或“石墨极”)区。
(4)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___ _ _,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在标准状况下,有1.12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石墨电极上生成的气体的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 ____;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 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