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西城一模题目一《根深叶茂》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16.66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古诗文作者所处朝代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大漠孤烟直B.荡胸生曾云C.衡阳雁去无留意D.谁家新燕啄春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历代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一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诰,音gào,“诰辞”是古代的一种告诫性的话或文章),从此绵(yán)接续数千年。
好的家训(甲)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价值追求,(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丙)逐渐成为国人“修身”“齐家”“治国”的标准,乃至_ ①_ 。
例如,“一粥一饭,当思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于家于国都有着积极意义。
当然,家训并非_ ②_ ,它也随着文明的进步,不断发展与深化。
在思想多变、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________的基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这面家国同在的千年旗帜凝聚民族精神,除旧貌,换新颜,引领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1. 从文意及字义解释来看,上文画波浪线词语中“yán”字的字形和加点字“载”的注音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延(意义为“延长”)________ 载(zǎi,意义为“记载”)B. 延(意义为“延长”)________ 载(zài,意义为“装载”)C. 沿(意义为“顺着”)________ 载(zài,意义为“装载”)D. 沿(意义为“顺着”)________ 载(zǎi,意义为“记载”)2. 在文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规范千篇一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规范一成不变C. 典范一成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典范千篇一律3. 在第一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则对偶句式的家训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一粥一饭,当思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2019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作文分类汇编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一、作文。
(共16小题,共100分)1.(6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在“伴我成长”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题目二:请以“小荷才露尖尖角”为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要求:(1)请将完整的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6分)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题目一:匆匆四年,初中生活弹指一挥间流过。
回首四年的时光,青涩懵懂少年变身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
学校生活留下了你怎样的足迹?老师、同学结下了怎样的友谊?读书天地,放飞了怎样的梦想?……以“这些年,我们的青葱岁月”为题完成作文。
题目二: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题,发挥想象,按要求完成作文。
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
3.(6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以“夜空中最亮的星”为题,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目二:目前,科学家在用人工智能(AI)和X射线解密古代社会。
他们利用巨大的数据库想让“时光机器”拥有地图功能,以帮助历史学家更直观地看到人如何在时空中移动,思想如何在时空中传播。
假如你也拥有这台时光机器,你最想做什么?请以“社会”为题,在文中用上“历史学家”“时光机器”“跨越”这三个词语,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文章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如选择题目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字数600~800字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
4.(6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简单的想法,可寄寓深情,饱含深意。
一个看似简单的符号,背后却有着一段难以忘杯的往事;一种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却是充满人生智慧的选择……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中考模拟)作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那菊花正如母爱般灿烂浓烈;鲁迅的《藤野先生》中,那先生身上诸多可贵的品质闪耀着灿烂的光华;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里,那段童年往事也成为作者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灿烂经历……人生的旅途中,“灿烂”无处不在:或人,或事,或物……请以“那灿烂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④字迹工整、书面整洁;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参考例文那灿烂的笑容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感动不已,难以忘却。
在我记忆的深处,有那么一张灿烂的笑脸,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要去新课堂上作文课,由于自己太马虎,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我赶紧冲出了家门赶往新课堂。
在快上天桥时,我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奶奶坐在天桥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眼神中充满了对路人的乞盼,那双干枯的手,颤抖地举着一个破碗,向来往的行人乞讨。
我心里只想着快点到新课堂,对老奶奶不屑一顾,当我从她身边快速经过时,我用余光瞟了一眼那只破碗——里面空空如也,我不禁鼻子一酸,摸摸兜里的五块钱,犹豫了片刻,但我还是没有停留,便快速地下天桥。
当我刚下了几个台阶时,我被一个稚嫩的声音吸引住了:“妈妈,这个奶奶好可怜啊,我们给她一些钱吧!”我回头一看,是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
只见她的妈妈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十块钱,递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双手捧着比她手掌还大的十块钱,小心翼翼地递给老奶奶,老奶奶颤微微地接过这十块钱,轻轻地抚摸,冲着小女孩感激地微笑……这时,我和小女孩刚好四目相对,我尴尬万分,可小女孩给了我一个微笑,我也冲她笑了笑,朝她竖起了大拇指,她又冲我笑了笑,笑得那么灿烂,那么纯洁,在阳光下就像一朵美丽无瑕的花朵……小女孩给我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
每当再遇到别人有困难时,我总会想起这件事,想起那个小女孩灿烂的微笑,我也像小女孩一样,伸出我的援助之手……【解析】【详解】“那灿烂的”首先,根据自己的作文材料积累补全题目。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B.⑤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⑤①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
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
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
第三,可以根据“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最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依次排序即可。
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阐述“智能高铁”的介绍。
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②句首先指出说明对象“智能高铁”故此置于首位。
⑤句紧跟上句,解释说明什么是“智能高铁”。
①句从性能的角度,③句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分别介绍“智能高铁”的情况,注意“同时”这一提示性信息。
④句总结“智能高铁”的意义。
据此,正确的语序为:②⑤①③④。
故答案为D。
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讲述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最后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这一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
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批判了摧残儿童天性的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和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根源。
C.《西游记》中孙悟空拜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用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2019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专项精选汇编【写作类题】含答案解析1北京市各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类】专题西城区五、作文(40分)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看世界,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会幸福;观历史,传统得到尊重,文化才能繁荣;审自我,现在打好基础,未来理想始成……就好像一棵大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请以“根深叶茂”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故宫管理者对传统与时尚的探索穿越古今,激活了人们创新的梦想;《沙漠奇遇》里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天马行空,打开了人们想象的天地。
请将“来到”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入时间词,如唐朝、百年后……或空间词,如火星、月球、深海……构成你的题目,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
(文章不得与《沙漠奇遇》雷同。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延庆区五、作文(40分)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请以“追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我与的一次邂逅”中国文学史星光璀璨,那些作家,如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那些作品中的人物,如诸葛亮、孙悟空、江姐、骆驼祥子……常常令我们魂牵梦萦。
假如我们能够跨越时空,与他们发生一次神奇的邂逅,会有怎样精彩的故事上演呢?请你在题目横线处填写一位作家或名著中的人物,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1.评分标准项目等级内容、表达(36分)说明书写(4分)一类卷(40—34)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富,合理;条理清楚,结构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4分书写正确、工整,。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9.4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组织同学参加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语文实践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同学了解了故宫博物院春节期间举办的特色活动后,在校刊上作了如下介绍。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①春节期间的紫禁城,道道宫门张()着年画和春联,长廊悬挂着各色宫灯,观众只要走进这里,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②故宫博物院于今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一)开始举办主题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的展览,还原了昔日皇宫过年的情景,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
③本次展览采用了多种手段,力求让文物鲜活起来。
④首先,改变了展品“排队”的摆放方式,让文物的呈现变得更加立体,如书画和器物对照摆放、更多使用复原式陈列等。
⑤其次,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
⑥第三,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让观众真正参与进来。
⑦这些手段,还原了清代宫廷庆贺春节的盛况,让文物不仅像原来那样孤立僵化地摆放,还能够与其他文物一起构成鲜活完整的历史情态。
⑧在真切的历史场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物的温度,感受到千百年以来中国人对新年的祈()盼,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帖)祈.盼(qí)B.张(贴)祈.盼(qǐ)C.张(贴)祈.盼(qí)D.张(帖)祈.盼(qǐ)(2)文中第②句的标点符号和第⑦句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2分)标点符号修改:关联词语修改:第1 页共16 页第 2 页 共 16 页2.同学查到一些故宫收藏书法作品的资料。
以下是三幅清代书法作品及相关赏评,从中可以看出清人继承传统而又有所融合发展的特点。
阅读这些资料,回答(1)-(3)题。
(共6分)(1)这几幅作品所用字体,按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早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①③(2)第③幅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桃源行》,你还曾读过他的诗作《 ① 》。
根深叶茂作文《根深叶茂》一棵树,从破土而出的那一天起,便开始努力扎根。
它将根须深深地扎入大地,不断地延伸、拓展,只为了能够汲取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支撑着自己不断生长,最终枝繁叶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把根基扎得深,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树枝繁叶茂,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根深,意味着拥有坚实的基础。
就如同建造一座高楼大厦,没有稳固的地基,再华丽的外观也只是空中楼阁,经不起风雨的考验。
在学习上,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我们进一步探索高深学问的基石。
如果我们在小学、中学阶段没有学好基本的数学、语文、科学等知识,那么在面对大学的专业课程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难以理解和掌握。
一个连简单的四则运算都不能熟练掌握的人,又如何去研究复杂的数学模型?一个连基本的语法和词汇都没有掌握的人,又怎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在工作中,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比如,一位医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就无法准确地诊断病情,更谈不上有效地治疗疾病,拯救患者的生命。
一位教师,如果没有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方法的熟练运用,就难以传授知识,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根深,还意味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如果我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很容易就会被这些困难所打倒,半途而废。
只有那些心中有着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像深深扎根于地下的大树一样,无论风雨如何肆虐,都始终坚守自己的位置,不断向上生长。
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但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最终经过上千次的试验,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材料,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再比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几十年如一日,埋头于数学研究,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根深,更意味着要有深厚的品德修养。
一个人的品德就如同树根的品质,决定了他的人生之树能否茁壮成长,能否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2019.4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组织同学参加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语文实践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同学了解了故宫博物院春节期间举办的特色活动后,在校刊上作了如下介绍。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①春节期间的紫禁城,道道宫门张()着年画和春联,长廊悬挂着各色宫灯,观众只要走进这里,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②故宫博物院于今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一)开始举办主题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的展览,还原了昔日皇宫过年的情景,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
③本次展览采用了多种手段,力求让文物鲜活起来。
④首先,改变了展品“排队”的摆放方式,让文物的呈现变得更加立体,如书画和器物对照摆放、更多使用复原式陈列等。
⑤其次,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
⑥第三,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让观众真正参与进来。
⑦这些手段,还原了清代宫廷庆贺春节的盛况,让文物不仅像原来那样孤立僵化地摆放,还能够与其他文物一起构成鲜活完整的历史情态。
⑧在真切的历史场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物的温度,感受到千百年以来中国人对新年的祈()盼,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张(帖)祈盼(qí)B. 张(贴)祈盼(qǐ)C. 张(贴)祈盼(qí)D. 张(帖)祈盼(qǐ)(2)文中第②句的标点符号和第⑦句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2分)2.同学查到一些故宫收藏书法作品的资料。
以下是三幅清代书法作品及相关赏评,从中可以看出清人继承传统而又有所融合发展的特点。
阅读这些资料,回答(1)-(3)题。
(共6分)(1)这几幅作品所用字体,按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早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①③(2)第③幅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桃源行》,你还曾读过他的诗作《①》。
(2019·浙江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待学习,你是习惯于主动探究,还是被动应付?看到垃圾,你是习惯于随手捡拾,还是视若无睹?面对困难,你是习惯于设法解决,还是绕道而走……关于习惯,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好习惯受益终生俗话说:习惯性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习惯,是一种规律,一种对待生活的状态,而一个好习惯,就如一盏盏路灯,点点灯光照亮人生道路,就如一支妙笔,在生命的画卷上点画,写下光辉的人生篇章,从而铸造就一段璀璨的生命历程,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翻开历史画卷,多少人的生命因优秀的习惯绽放光彩……好习惯能促使人获得成功。
毛泽东一生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促使他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毛主席天天不离书本,总能抓紧分分秒秒阅读和学习,当他骑在马背上时,他在阅读,当他端坐在书桌前时,他在阅读,当他在漫漫路途中行走时,他在阅读,当他在草原军帐中时,他在阅读,在血雨腥风的战争中,在欢欣鼓舞的胜利时,在大步向前的发展中,他仍在坚持不懈地阅读。
阅读,贯穿了毛主席人生的各个阶段。
因为拥有热爱阅读的了习惯,毛主席在紧张中获得放松,在失败中尝到勉励在得意中解到沉稳,让毛方席变得满腹经纶,他的诗词获得更多文人墨客的肯定与赞扬。
阅读,更是对毛主席自身情操的陶冶,对生命的充实与升华。
好的习惯,让毛泽东不仅为自己的人生,还为中国开创了一番新天地。
好习惯能帮助人赢得宝贵的机遇,李安一生养成了精益求精的好习惯,帮助他在电影事业上赢得机遇。
当观众惊叹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部了不起的视觉盛宴时,有谁知道这是李安对每个细节做到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结果。
在拍摄的电影的过程中,李安对如何控制水的波长是、浪形与节奏研究了好几个月,而为确保每个水分子的质感,每个浪头、每滴水花的颜色、反光与折射又经过长达一年的后期制作。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西城一模题目一《根深叶茂》作文
题目一:看世界,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会幸福;观历史,传统得到尊重,文化才能繁荣;审自我,现在打好基础,未来理想始成……就好像一棵大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请以“根深叶茂”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1、根深叶茂
老家门前有一棵古树,每到夏天就铺开它那茂盛的叶子,遮天蔽日,洒下一片阴凉。
从小我就喜欢去那树下玩。
那旁边有一个小胡同,古树就守在胡同口。
胡同里尽是一些卖古玩的,平日里也少有人进去光顾。
母亲说里面许多东西都是假的,但若是碰坏了,可就要赔很多钱了。
因此我也不敢向胡同里走,只是坐在古树下,看着行人来来往往。
那年夏天,胡同口的古树如往年一样茂盛,我也同往年一样前去玩耍。
可是似乎有什么变了——寂静的胡同里悠悠地传来一阵阵“叮,叮,叮”的声音——这是往日里所没有的。
耐不住好奇,我悄悄地走进胡同,四处张望着,寻找着那声音的来源。
那声音是从一家新店铺中传来的。
青绿的藤蔓沿着墙角爬上厚重的木门,缠绕在悬在中央的匾额上,轻轻的勾住房檐上的瓦片,一股古朴的气息迎面扑来,与那清脆的“叮叮”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吱呀”一声推开虚掩着的木门,我小心翼翼的探头向屋中望去。
只见一位老妇人弯着腰,埋头在工作台上敲打着什么。
她一手扶着铁钉压在洁白的瓷盘上,另一手举着小锤,一下又一下敲着铁钉。
尖锐的钉尖与磁盘相撞,留下一点黑色的小凹坑,发出“叮叮”的声响。
原来是这样啊。
我心中默叹着,慢慢跨过高高的门框,走近她。
窗外的暖阳透过古树叶,钻过窗棂上的雕花撒进小屋中,映在瓷盘上,泛着金光。
老妇人抬头看到我,惊了一下,又立刻绽放出了笑脸。
“小朋友,你要来试试吗?”说着把瓷盘推到我面前。
我摇摇头,只是仔细盯着那瓷盘。
那一点点墨色的小坑时浅时重,时密时疏,竟组成了一条小鱼,好似水墨画一般,游在盘中。
她看我看得呆了,不由得又轻笑一下,转身,递给我一块小瓷片。
“怕弄坏吗?那你在这上面试试吧,”说着她把我抱上椅子,又把钉子和小锤塞给我,“试试吧。
”她眼睛发亮,看着我说。
我学着她的样子,在瓷片上敲击着,却总是敲不好,连线条都构不成。
但她一点儿也没有不耐烦,把着我的手在瓷块上轻轻敲着。
“唉——”她突然叹了口气,我扭头看她,古树的树影印在她的脸上,摇晃着。
“我空有这门手艺,却不知道有谁能帮我继承啊…”我隐隐约约看到了她眼睛里闪烁的泪光。
“没事的,奶奶,”我仰着头说,“这么好的传统艺术一定会有人传承的!”她沉默了一会儿,笑了,摸了摸我的头。
“好孩子,谢谢你…以后没事常来奶奶这儿玩啊!”我雀跃的跳出门,古树在不远处招摇着,默默地看着我们。
我回头,大声喊着:“嗯!我会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古树的叶子绿了又黄黄的又绿,却仍深深扎根在这里,静静地立着。
去年秋天,老妇人搬走了,满树的黄叶抖动着,被风一点点卷跑。
但我知道,他们会带着种子去四处扎根,然后长成参天大树,就好像在我心中,那颗已经生根发芽的种子一样。
2、根深叶茂
有时候,让我们扎深根的,恰恰是恶劣的环境
——题记
春之播种
融入春的怀抱,感受春雨的朝气,春风的蓬勃。
播下我们的身体,埋藏在黝黑的土壤中。
等待春雨过后,如穹庐的天空架起了一座七彩斑斓的桥,如同人们脸上的微笑诱发我们的胚芽。
等待春神从这里走过,聆听山泉的滴响,如同那会奏出优美旋律的百灵鸟,唱出我们的心声。
夏之考验
夏日炎炎,在碧蓝的天空中,那无数云的精灵变幻无常,玩起气候的“魔术”。
一会儿夏雨倾下,滋润我们的嫩芽。
根是我们细嫩的脚,逃离大地的束缚,在水塘中,悠闲地洗“脚”。
一会儿酷暑灸“木”,烫红我们的身躯,蝉在我们的手腕上弹跳,吵闹,细绿的枝芽被无情地折断。
享受了夏雨的我们,怎么受得住如此的煎熬。
眼见着兄弟姐妹们一个个倒下。
守护我们的农民母亲却在一旁如无其事地漫步。
我们绝望了,任凭那太阳的灼烤。
我们相继在痛苦之中沉郁······
秋之“丰收”
我们树木之间积着半尺深的枯叶,风一吹,连同枝冠上仅存的黄叶,旋转着飞扬起来,又均匀的铺下去,掩盖了我们露出地面的“脚”。
连续一个夏季的烘烤,及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脚”不仅在地面上盘旋,还扎入缺水的土壤,寻求生的希望——水源。
那是因为大地母亲给我们的信仰,向生存进发。
于是我们又希望生存下来,而生存下来的条件就是不绝望,要有渴望与坚强,因为死是最懦弱的选择。
我们的“脚”,再一次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
我们的“脚”,离水源越来越近。
即使天这时降雨,我们也不会再安然享乐。
反而是越扎越深,不再在地表徘徊。
最后获得属于我们的胜利——地下水。
使根扎进属于它的世界。
冬之盼望
扬扬风雪,让我们明白了在生命中经历磨难后的绽放。
冬,洒满了一山的雪花,送来了寒瑟的北风。
那是在冬天中来自暴风雪的考验。
这一次,我们没有失败,坚固的地基——根,已不再是以前那样娇嫩,不然早已被风刮倒;它已不再是以前那样调皮,不然早已被雪冰冻;它已不再是以前那样柔弱,不然早已被寒冬封杀。
我们凛冽在寒风之中盼望春的来临。
四季之中不必慨叹生命的流逝。
我们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斗争,只有顽强拼搏,才可再到春天烂漫时,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