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2.5分数与小数教案5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2.5《分数与小数》教案1 (新版)西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2.5《分数与小数》教案1 (新版)西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2.5《分数与小数》教案1 (新版)西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分数与小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ﻫ2。
培养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3。
通过同学们的主动探索,增强同学们的成功体验。
教具准备ﻫ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1)0.3里面有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2)0。
12里面有12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
016里面有16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
把下面各个分数写成除法算式。
2/3 5/6 8/4师: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把3/4,11/25,23/8化成小数。
师:怎样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呢?对照前面复习的内容,你觉得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来把分数化成小数呢?引导学生分析出可以把分数写成除法算式来计算。
师:我们可以试着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把分数改写成除法,再求出它的小数商。
师:用这个方法,自己选一个分数试一试。
学生完成作业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3/4=3÷4=0。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二分数《分数与小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小数的概念,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与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分数与小数的概念及互化方法2. 分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3. 分数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的概念及互化方法,分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及实际应用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和小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分数与小数的概念及互化方法(1)分数的概念: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表示分数部分。
(3)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① 分数化小数:将分数化为小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
② 小数化分数:将小数化为分数,可以将小数的小数部分作为分子,分母根据小数位数来确定,例如,0.25可以化为25/100。
3. 讲解分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1)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4. 实际应用(1)通过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分数与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与小数的概念、互化方法及四则运算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1)练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练习分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
(3)完成实际应用题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五年级数学教研组五一班:叶军锋五二班:刘飞五三班:刘银静五四班:吴成芬五五班:张璞五六班:秦国英全册内容教材分析一、五年级下册内容教材分析主备人吴成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与减法(二)图形与几何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三)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四)数学思想方法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五)数学综合运用1.探索图形2.打电话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化小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化小数》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化小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化小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化小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能够将简单的分数化成小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化小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复杂的分数化成小数,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明的生日聚会,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小明生日聚会上有5块蛋糕,他想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蛋糕?”学生回答:“每人分到1块蛋糕。
”教师进一步提问:“1块蛋糕可以怎么表示呢?”学生回答:“1块蛋糕可以表示为分数1/5。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学习内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习目标: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分数化成小数。
2、使学生知道,小数(本课是指有限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会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能运用小数与分数的互化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成功的感受。
进一步发展数感。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把分数化成小数。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学习小数除法时,已经都会计算像3÷4=0.75这样的计算,而在本单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又知道34=3÷4,明确他们都可以看成是3÷4的结果,通过两者建立起相等关系,从而理解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就是只要分子除以分母。
在上学期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已经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由此出发,例题先示范把0.3化成103,再通过“一位小数可以写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小数的意义,自主探索把0.13、0.213改写成分数的方法。
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分别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帮助他们及时巩固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为今后解决有关分数、小数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教材简析:例9教学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教材通过现实情境引出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呈现了学生可能采用的两种方法:一是基于对分数和小数意义的理解,通过估计作出判断;二是基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而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显然,后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性,是例题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材还引导他们把例题中的分数和小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借助直观进一步确认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随后的“试一试”选择259和65这两个分数,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它们化成小数,并按照要求用“四舍五人”法取其中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通过练习,帮助他们认识到: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与小数互化》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与小数互化》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为大家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与小数互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知识内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后,而对于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该如何做呢?因而必须要全都是小数或全都是分数这样才能进展计算。
这节课就在这根底上进展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总结并掌握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这样就为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根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表达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习题练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规律。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理解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②使学生认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能力目标:在学生对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过程的参与讨论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点。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观图设疑,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总结规律,形成概念,知识运用”等环节,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1.通过请同学答复说出九大行星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来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数学问题;2.结合课堂操练,逐步把握知识的本质,形成认知构造,总结规律。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往往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备课活动一直被看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小编整理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能力目标:在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总结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化小数的基本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最近,和我们同一学年的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一些关于分数和小数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解决吗同学们非常乐于助人,要想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老师先来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 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
2、填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表示分之。
表示分之。
表示分之。
表示又分之二、自主探究,孕显活力探索发现,理解题意1.同学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这些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什么难题学校手工课上教同学们编中国结,欢欢编的中国结用了米红绳,明明编的中国结用了3/5 米的红绳,谁用得红绳多为什么师:要想知道谁用得红绳多,实际就是求什么生: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怎样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以问题入手,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智慧解决问题,有没有信心让我们一起看合作要求。
探究要求: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先独立思考,把方法记录下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汇报。
因为3/5=3÷5=,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用三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下面就请第一名同学汇报根据小数的意义,在线段图上找到,明确就是6/10师:他是根据分数与小数的意义,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实在是太棒了下面就请第二名同学汇报生:因为= 6/10= 3/5,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你能说说理由吗生1:利用小数的意义,因为里有6个十分之一,表示十分之六,就是6/10,约分后是3/5。
分数与小数
教材分析
本节教科书内容包括3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七。
这3个例题的作用分别是:例1教学分数化小数;例2教学小数化分数;例3是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例1教学分数化小数,基本依据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由于学生有这方面的学习基础,教科书直接呈现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再计算出结果的分数化小数的过程,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例2是小数化分数,主要依据学生前面掌握的“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这方面的知识。
因此教科书一开始就出现了在数轴同一个点上填小数和分数,用这样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这方面的知识和前面掌握的约分的知识来探讨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例3是小数和分数互化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具体事例,通过小树高度比较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是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教科书同时呈现了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这两种比较方式,这样一方面全面应用了前两个例题掌握的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同时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课堂活动安排了对口令和分数化小数这样2个题目。
第1题通过对口令这种方式,明确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这是小数化分数的一个关键环节,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水平。
第2题在练习分数化小数方法的同时,重点让学生发现分母里只含有2或5两种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了2和5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对后面学习分数、小数的计算时,决定把分数化成小数来算或是把小数化成分数来算有帮助。
也是学生深入理解
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对这方面的思考。
练习七安排了5个习题和1个思考题。
其中第1题练习分数化小数;第2题用在数轴上同一个点填分数和小数的方式,沟通小数和分数的联系;第3题练习小数化分数;第4题用连线的方式练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第5题直接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这里学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大,学生既可以选择分数化小数来比较,也可以选择小数化分数后再比较。
思考题的难度比较大,它综合了小数与十进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
教科书主要通过这样的题目强化学生前面学习的内容,同时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