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1.08 MB
- 文档页数:42
《中国的民族》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选自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的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初步了解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号召学生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
3、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难点:对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资料能力的培养二、说教法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的同时,采取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竞赛抢答、讲练结合、歌谣总结等方法组织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本节课以知识结构为主线,用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创设情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学习、信息反馈、拓展延伸等六个环节组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3、教学具体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图文结合自主学习“56个民族”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大杂居小聚居”4、直观演示引导学习“独特的民族风情”5、信息反馈6、延伸拓展四、说教学反思本节教学我是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程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小组合作、竞赛抢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具体可感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设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不适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一、多民族的大家庭1、民族的构成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8%。
据此,我们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二、民族的分布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正如谚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我们必须了解尊重他们,共同缔造一个前途似锦的强国。
讨论:民族问题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前苏联的解体苏联是在俄罗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各民族国家共同体,一些民族地域是沙皇俄国以武力兼并的。
1922年苏联建国后,实行联邦制,全国包括15个民族加盟共和国,下面还有自治共和国、自治州、自治区等民族自治实体,但是联邦制理论并不完善,而且长期与实践脱离。
30~40年代,联盟政府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冲击到民族问题,甚至对十几个民族包括车臣人、卡尔梅克人、鞑靼人、日耳曼人等采取集体性强制流放措施,剥夺他们基本的公民权和人身自由。
此外,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工作中强调社会发展过程,忽视民族过程,甚至混淆二者的区别,对民族融合理论有错误认识,大俄罗斯主义泛滥,这些都是后来民族危机的致因。
1986年12月,哈萨克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爆发的民族骚乱拉开了苏联民族危机的序幕。
1990~1991年,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1991年12月,前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最终瓦解。
民族问题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解体对整个世界格局及民族关系状况影响巨大。
“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制崩溃了,列宁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散了,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高涨。
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一、教学目标.1、是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 ,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三、教学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过程。
播放影片《爱我中华》,导入新课。
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6%,55个少数民族约占9.4%)2.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民族?3.你家乡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这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解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完成活动题1:联系世界地理学过的知识比较我国和日本、美国民族构成的异同?(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先让学生看动画,认识一些民族的文字的字样。
再让学生们看一组图片,猜一猜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活动?再结合图片对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解说,这是蒙古族集体舞,这是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习惯,这是瑶族长鼓舞,这是蒙古族的摔交,这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呢?让同学们相互讨论然后补充说明。
分布: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哪些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4.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大杂居,小聚居”)这样处理的作用有二:一是突出重点,层层设问,各个击破,学生容易理解记忆。
二是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4《中国的民族》教案《中国的民族》地位和作用:我国民族数量多,分布不均,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在衣、食、住、行、节日等方面,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这些都是中国人文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本部分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民族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结构分析:在第一章第四节中的民族中蕴涵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课文通过图片以及设计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一,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散局、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少数民族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虽小,集中分◆教学目标布在边疆地区,但对祖国建设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教材限于篇幅,只选择了部分图片用以说明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建筑、生产等方面的差异。
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民族的风土民情,我以此为切入点,设计制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教师准备: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课前音乐】歌曲“爱我中华”MTV。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1.经过教材P16 活动和教材文字的阅读,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由56 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并认识当前汉族和少量民族人口所占的比率,以及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量民族。
知识与技术2.阅读教材P17 图 1- 14“中公民族散布”,剖析归纳出我公民族散布的特色和主要少量民族散布的地域。
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要点难点3.经过教材 P18~19 活动和教材文字的阅读,认识我国主要少量民族的民族风情。
1.学会阅读“中公民族散布图”,能说出我公民族散布的特色及主要少量民族的散布地域。
2.经过采集资料和检查,谈谈我国主要少量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惯。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一致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公民族政策的认识,建立各民族一律同等、相互尊敬、团结友善,共同保护祖国一致的看法。
1.让学生经过读“中公民族散布图”,总结出我公民族散布的特色和少量民族散布的特色。
2.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
让学生经过读“中公民族散布图”,总结出我公民族散布的特色和少量民族散布的特色。
建议教课中采纳自主学习、角色饰演、小组研究和展现、教师点拨等多教课建议种形式,创建宽松和睦的讲堂教课气氛,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能力。
课题中国的民族知识点教课过程设计企图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珠穆朗玛》“你高耸在人心中中,你矗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养格国桑花。
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我多想利用多媒体展现有关民族文化形的弹起奇特的弦子,向你倾吐着不老的情话,式,能够调换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我爱你珠穆朗玛。
心中的珠穆朗玛我多有益于讲堂教课的顺利进行。
族想挑起热忱的锅庄,为你献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你,珠穆朗玛,圣洁的珠穆朗玛”。
多媒体展现以下图片。
(续表 )课题中国的民族知识点教课过程设计企图同学们依据歌词内容及图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这是什么民族?学生: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