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把作文写成流水账
- 格式:docx
- 大小:23.03 KB
- 文档页数:5
10个方法避免流水账式作文一写外貌不用“有”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例如:“XX可漂亮啦。
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
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
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二写说不出现“说”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张三无可奈何地说:“……”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干巴巴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
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但我们可以这样做,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就是不用成语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
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
”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怎样写文章才能避免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记叙文写成流水账,议论文写成“四不像”,这是学生写作文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初中的作文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高中的作文主要是以议论文为主,虽然不同的文体在考试时要求是不同的,但是不论何种文体,要想写好作文,都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用力。
结构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也会着重强调。
比较常见的结构,比如像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结构。
除了常见的结构之外,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表达技巧,会让文章更加出彩。
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铺垫,点面结合等。
结构方面的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只要稍加练习一般都能够熟练的掌握,而真正影响写作的还是在内容方面。
初中的作文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并且记叙文也非常容易写成流水账,就借助这个题目重点说一下,如何避免把记叙文写成流水账。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定义在课本上或者是在网上都可以查,在这里不再详细的赘述。
对于写作来说,记叙文重点要把握住两个字,一个是记,另外一个是叙。
记就是记述,叙就是叙述。
如果用水来做比喻,记述文就相当于是静止的水,叙述文就相当于水流动的水。
而流动,对应的就是变化、变迁、经过,任何的变化都离不开时间,所以记叙文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时间。
记叙文的写作肯定是离不开时间,如果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东扯一下西扯一下,作文肯定显得比较混乱。
比如像我的一天肯定先要写早晨,后写中午,午后以及临睡前。
再比如写旅行,肯定要先写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到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然后见到了什么,或者中途遇到了什么事情?而时间这种东西又是无始无终、连绵不断的,如果严密起来看,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另外一件事情的起因。
那么到底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哪个地方应该重点些?哪些地方应该一笔带过?如果这些处理的不当,就会让文章成为流水账。
记叙文内容上的三对关系。
1.取与舍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就相当于跟别人谈话一样,如果我们经常说一些别人早就知道的或者是老生常谈的东西,别人肯定会感到厌烦。
如何解决写作文流水账的问题1、首先要告诉孩子,写文章是有目的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如下概念的认识:什么就是作者,什么就是读者,什么就是表明,什么就是叙述,什么就是结构,什么就是材料,什么就是文学创作目的,什么就是条理,什么就是因果诸如此类。
使孩子对文学创作存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可以使他在时程的文学创作自学中处在有意识的状态,否则,孩子就可以在你谈一些写作技巧的时候莫名其妙,不晓得为什么必须使用这样写下。
2、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文章的开头有的孩子一已经开始写文章,就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在结尾写下出。
结果越说道越多越写下越短,第一段读完,后面的内容,也就交代一下情况便完结了。
要改掉这个不足,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开头并不一定要交代那么多东西,只要它能实现两个目的就够了:第一,能让自己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二,它能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
文章的开头并不是越长越好,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它可以只是一句话、几个字。
3、必须学会采用连接词和链接句,使文章层次分明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有必然或因果的联系,看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要重点说什么。
也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下了多少字,都可以分成三个自然段,结尾一段带出要说的内容,中间一段写下人或故事情节,再领一段结尾。
如果比喻成人的话,除了头和脚外,其他地方都连成一片了。
层次不明,段落未明,读者要么没有冷静看看下去,要么看过后头昏眼花,显然分不清前词后句。
我们要在文章中学会使用过度句或者词,将整个文章的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
4、必须努力做到存有详存有略、合理分段作文中,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只有做到有详有略,才会容易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
一篇文章中可以发生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必须详尽地描绘呢?确实不是。
一篇文章必须想要中心注重,就一定必须著重征引得宜。
那如何确认文章材料的征引呢?能够轻易整体表现中心思想的必须详写;间接彰显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必须Steno。
【写作技巧】如何避免作文像流水账?写了半天没重点?综合整理和编辑:梅语文总有人问,作文写不长、不会写怎么办?或者说我的作文总是没得写,七拼八凑的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和写作态度有关;二、真的不会写,还没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今天,大师君就特地为大家送上一篇关于写作技巧的小细节,专治作文写不长写不好的毛病,各位同学一起来看看吧!「作文要想写得好,细节描写不能少。
各种感官来写景,方能惟妙又惟肖。
事情经过精细准,一招一式要写到。
人物刻画要形象,神动心语和外貌。
」01怎样进行细节描写1、描写上讲台发言A、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B、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
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
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
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 ——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2、描写淑女的吃相A、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原文)B、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改文)3、描写粗汉的吃相A、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
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
(原文)B、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
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改文)你看出了什么?02如何进行细节描写1、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A、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记事作⽂杜绝记“流⽔账”,我有办法!中⼩学⽣应试作⽂中最常考的是记事作⽂,记事作⽂虽然不像写景作⽂那样让⼩学⽣感到词穷句少,但要得⾼分却很难。
原因之⼀就是,⼩学⽣的记事作⽂往往多数呈现“流⽔账”式。
叙述事情的经过时,事⽆巨细⼜毫⽆重点,前⽆悬念铺垫,后⽆照应⾼潮,整篇内容⽆重⼼,没有情感的集中宣泄。
这样的作⽂怎么会打动⼈呢?那么怎样写记事作⽂才能杜绝写“流⽔账”呢?试试我的办法。
要想叙事⽂章不写成“流⽔账”关键在于找好⽂章切⼊点。
作⽂的切⼊点,⼀般有两处:⼀在开头,⼆在叙事的起点。
记事作⽂的开头,最讲究的是“扣题”。
也就是说,写⼀篇作⽂之前,已经构思好了要写作事情中⼼,和要表达的感情基调。
对于⼩学⽣的命题作⽂和“半命题”作⽂来说,开头要⽤三五句话简明准确地告诉读者三点内容:⼀、点明题⽬;⼆、点明事情中⼼;三、定下感情基调。
⽐如:《⼀件快乐的事》的开头可以这样写:“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春风⾥放飞的风筝,快乐是夏⽇⾥飘洒的⼀场⼤⾬,快乐是秋天飞舞的落叶,快乐是冬天堆起的雪⼈……是啊,快乐⽆处不在,⽽对于我来说,给我⽆限快乐,让我每每想起都会开怀⼤笑的却是今年学校开展的”亲⼦运动会“。
这个开头紧扣题⽬“快乐”,并告诉读者他要写⼀件有关亲⼦运动会上的事,感情的基调是特别快乐,让他每次想起都开怀⼤笑。
再如:《⼀件难忘的事》的开头要注意表明,⼀点题“难忘”,⼆表明是⼀件发⽣在什么时间或者什么地点的事情,三想起这件事,你的⼼情是怎样的。
可以这样写:“时间如流⽔⼀般匆匆⽽逝,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模糊不清了,唯有前年暑假经历⼀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愧疚不已!”像这样的开头,既做到了点题,点明事情的中⼼,⼜从事件和情感上找到了切⼊点,不⾄于让作者写起来离题万⾥,也吸引读者读下去。
写完开头,在叙述事情经过时⼀定要找好事情的切⼊点,有些同学,作⽂只所以把作⽂写成了“流⽔账”就是因为没有找好叙事的切⼊点。
那么,叙事的切⼊点在哪⾥好?叙事的切⼊点最忌,离事情的⾼潮远,离作者要集中表达的情感远。
写作文怎样才不算记流水帐考场作文一、细审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作文考试中,第一关就是作文的审题。
尽管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
话题往往是由材料引出的,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篇考场作文题目,凝结着命题专家的大量心血,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许多深刻的内涵。
我们要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绳——体现主旨的关键词语。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命题的意图吃准,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材料,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顾此失彼。
如果仅仅因为时间紧,我们视而不见,或走马观花,就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想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就非常困难了。
另外,要认真研究作文要求。
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文体你可以自由选择。
但不是没有要求!你如果选择了记叙文的体裁,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按照记叙文的规矩去写,如果你选择了议论文,你就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老老实实地写下去。
千万不要分不清楚说明和记叙,抒情和议论乱搅和。
写诗歌必须要有形象和意境,写戏剧一定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不怕题老虎,只怕小马虎”。
我们要在审题的时候,把作文要求认真研究,仔细看清,发挥自己写文章的长处,注意扬长避短。
二、走熟路许多下笔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他们心里装的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块块观点材料统一的“预制构件”。
应考前也应当造点“预制构件”,即围绕一个中心,先做片断练习,适当记忆,熟练掌握。
考试时可以在已有的“预制构件”的基础上,变换角度,组成新的文章,使之与考试的命题要求相符合。
这些“预制构件”如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样需要走熟路,即建立起熟悉的结构框架。
尽可能选择自己所了解的新角度,新形式,新体裁,搭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的框架。
然后纵观框架,就可以领悟到全文是否紧扣题意?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话题的要求?全文的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观点是否正确、感情是否健康?段落层次是否清楚?开头结尾照应得怎样?如此,就会“胸中有全局,笔下有路数”,为文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如何解决作文流水账的方法
要解决作文流水账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确定主题和观点:在写作之前,先确定主题和观点,避免篇章杂乱无章。
主题应该明确,观点要具有独特性和深度。
2. 结构清晰:作文应该遵循一定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在正文部分,可以采用分论点的方式,每个论点都需要有明确的开头、发展和总结。
3. 使用合适的连接词:为了使文章更流畅,可以使用适当的连接词来连接每个段落和句子。
例如:因此、另外、进一步等,这样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
4. 举例说明:在文章中适度使用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观点,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例子可以是真实的案例、统计数据或者个人经历。
5. 注意语言表达: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和笼统的语言表达,尽量使用具体、生动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可以使用形象的比喻、具体的细节来增加文章的层次和亮点。
6. 多角度思考:在写作之前,可以先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多角度思考可以拓宽观点,从而使整个作文更加丰富。
7. 反复修改:写作完成后,可以反复修改文章,检查文章的逻辑是否清晰,语言是否准确,修正文章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不恰当的表达。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以上方法是可以相互结合的,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通过多次实践和积累经验,作文水平会不断提高,流水账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三招拒绝流水账写记叙文的技巧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
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1。
怎么样把一篇作文写得不像流水账?1.语言上不要写得重复啰嗦。
很多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多数类似,语句不通顺,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她们的基础不扎实,所以从语言上来说,先改掉语句上的重复啰嗦的毛病,这样会让文章看上去稍微好点。
2.作文不是讲话。
这里要稍微注意下,写一篇作文不是讲话,但是是将我们的口语变成书面语,然后把书面语用很优美的语言概括出来,这样可以解决那些小学生写不出语句的毛病。
3.尽量使用成语。
在我们的文章中,尽量使用多的成语,但是成语要用对地方,没有用对成语容易引起笑话,成语在文章中能够给文章加分,从小学的时候就要培养孩子使用成语的习惯,并且慢慢积累。
4.文章中最好引用成功人的故事。
一篇好的文章能够给别人眼前一亮,肯定是文章中有吸引石。
这就需要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积累了,写文章多引用那些经过多年努力和汗水最后终于成功的伟大人,会给文章增加分数。
5.错别字和错的标点不要有。
错别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是文章最基础的错误,文章要想写的好,最早先从语句语言开始,先要学会不写错别字,读者看到了会觉得你是一个很粗心的人。
6.多欣赏好的文章。
在空余的时间里。
一定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多欣赏那些好文章,好文章必然存在它的亮点,要学会那些作者的亮点,把那些亮点带到自己的作文里面,会让自己的文章闪闪发光。
7.多比较自己写的和别人写的区别。
取长补短,比较才会看出差距。
学会看到别人文章的长处与不足,多比较自己的文章和那些好文章的区别在那里,久而久之自己的文章会越来越好,有一天当你能够独立的认为你比他人的文章写得好时,说明进步了。
写作大致可以分成以下6个步骤:1.分析作文的主题。
仔细检查给定的作文命题或题目。
主题中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核心词。
这就是题眼。
这一步非常重要。
在理解了主题的含义之后,你才不会离题。
2.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看看给定的主题或命题。
一定要确定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此外,你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
否则,这篇文章会离题或者一团糟。
怎样避免流水账作文想避免流水账作文啊,那我可有的说了。
首先呢,咱得有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就好比你要去一个地方,得知道目的地在哪,不能瞎溜达。
比如说你写一篇关于春游的作文,如果中心思想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那你后面写的所有东西就得围绕这个转。
可别一会儿写自己带了啥吃的,一会儿又写路上看到几只蚂蚁打架,和大自然美好不沾边的事儿就别乱扯。
然后啊,在描写的时候要学会详略得当。
不能像个记账员似的,从早上起床开始,先穿左脚袜子,再穿右脚袜子,这样写就太啰嗦了。
还是拿春游来说,到了公园看到大片大片盛开的樱花,这时候就得详细描写了。
像樱花的颜色啊,粉粉嫩嫩的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花瓣的形状呢,就像小扇子一样,风一吹还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像下了一场樱花雨。
但是像你在公园门口排队等买票这种事儿,简单提一句就得了,别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笔墨。
再就是要有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别光写看到啥做了啥,得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加进去。
比如说你在春游的时候看到一棵老槐树,你就可以想这棵树在这里站了多少年了,它见证了多少人的故事呢?然后把这些想法写进作文里,这样作文就有深度了,也不会像流水账一样干巴巴的。
还有哦,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开头呢,最好能吸引人一点。
别老是“今天天气真好,我去春游了”这种老套的开头。
你可以来个悬念,像“我今天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满是春天的宝藏”,这样别人就想继续看下去了。
中间按照你之前想好的详略来写,结尾呢,要把文章的主题再升华一下。
比如说春游结束了,你可以写“这次春游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我今天一样,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好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最后啊,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啥的,就像给作文穿上漂亮的衣服。
比如说描写春天的风,你说“春天的风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这就比“春天有风”生动多了。
只要你记住这些,写出来的作文肯定不会是流水账啦。
让你的作文不再流水账_写作技巧_写作技
巧
有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作文就像是流水账,感觉写了许多故事情节,感觉作文很丰富,可是读起来却像是流水账,真是让人很苦恼,其实这种情况是没有把作文的重点给突出,下面我来教你如何突出作文的重点。
1.写好事物发展的过程
如何写好事物的发展过程?在对人物行动过程的表述中,对主人公所做的能很好表现出文章主题的行动描写,光叙述清楚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或动作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出他是怎么样完成这些行为或动作的。
简单说,我们不能光写他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必要时要写出他是怎么做的。
也就是我们说的”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怎样完成的”,只有这样,文章才会显得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2.写出人物的体验和感受
写出人物的体验和感觉,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包括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的感觉。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
把人物心理活动
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表现在作文中,文章的内容会更丰富。
如果在作文当中能够写好事物的发展过程,还能够写出人物的心里感受,我相信这样的作文就不像是流水账了,作文就有了重点,有了起伏。
怎样避免流水账作文《怎样避免流水账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像记流水账一样,把一天的事情从早到晚全都写下来呀?这样的作文可不吸引人哦!比如说,写“我的一天”,如果从早上起床开始,刷牙洗脸,吃早饭,上学,上课,下课,放学,回家吃饭,写作业,睡觉,这样写就太无聊啦!那怎么避免呢?我们可以挑重点的事情写。
比如有一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起参加了一场拔河比赛。
我们就重点写拔河比赛,写大家怎么准备的,比赛的时候多紧张,大家怎么用力拉绳子,谁的表情最有趣。
这样,作文就有重点,不是流水账啦!再比如,写去公园玩,不要什么都写,就写看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怎么追着它跑,最后有没有抓到。
把这个过程写详细,写有趣,大家就爱读啦!小朋友们,记住挑重点写,作文就会变得精彩哟!《怎样避免流水账作文(二)》小朋友们,写作文可不能像记账本一样,什么都往上写。
举个例子,写一次生日聚会。
要是从进门开始,谁来了,吃了什么蛋糕,玩了什么游戏,一个一个说,那就成流水账啦。
那该咋办呢?我们得抓住最有意思的部分。
比如说,吹蜡烛的时候,一口气没吹灭,大家都笑了。
或者是玩“躲猫猫”,自己藏得特别好,别人找了好久都没找到。
把这好玩的地方多写几句,写清楚大家的表情、动作、说的话。
再比如写去动物园,别把看到的动物都罗列一遍。
就写看到大象用鼻子卷东西吃,那鼻子可灵活啦,像个超级大的手。
把大象吃东西的样子写生动,这篇作文就好看啦。
小朋友们,记住抓住有趣的写,作文就能变精彩哟!《怎样避免流水账作文(三)》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写作文要是写成流水账,可不好看哟!比如说,写一次旅行。
要是从出发开始,坐了多久的车,路上看到啥,到了地方先干啥,后干啥,全都写下来,那多没意思呀!那怎么能写好呢?我们得选最难忘的事儿来讲。
像是在海边捡贝壳,捡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像小扇子一样。
或者是爬山的时候,累得气喘吁吁,但是最后终于爬到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把这些难忘的时刻详细地写出来,多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写心得体会时如何避免流水账哎呀,一提到写心得体会,好多人都容易写成流水账,自己写得费劲,别人看得也头疼。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记得有一次,公司组织我们去参加一个户外拓展活动。
活动结束后,领导让我们每个人都写一篇心得体会。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还不简单,把活动过程写一遍不就行了。
”于是,我就开始奋笔疾书。
我从早上出发开始写,“早上我起了个大早,匆匆洗漱完,随便吃了点早餐就出门了。
到了集合地点,看到好多同事已经在那等着了。
”然后写坐上车一路上的风景,“车窗外的树啊、房子啊,刷刷地往后跑。
”到了活动场地,“教练让我们先分组,然后做了一些热身运动,什么深蹲啊、高抬腿啊。
”接着就开始写各种项目,“第一个项目是攀岩,我看着那高高的墙壁,心里直打鼓。
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往上爬,爬了一半就没劲了,最后还是掉了下来。
”然后又写“第二个项目是过河,我们要踩着石头过去,我小心翼翼的,生怕掉进水里。
”就这样,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地写,完全没有重点,也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等我写完交上去,领导看了之后把我叫过去,说:“你这写的啥呀,跟流水账似的,一点深度都没有。
”我当时那个尴尬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经过这次教训,我算是明白了,写心得体会可不能这么瞎写。
要想避免写成流水账,首先得明确主题。
比如说这次拓展活动,主题可以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或者是挑战自我的勇气。
确定了主题之后,再围绕主题去选择和组织材料。
还是拿那次拓展活动来说,如果主题是团队合作,那我就重点写在哪些项目中团队成员是如何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
比如过河的时候,有人在前面探路,有人在后面保护,大家手拉手一起前进。
攀岩的时候,下面的队友给上面的队友加油鼓劲,传授经验。
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每个项目都平均用力地描述。
其次,要多写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别光是描述事情的经过,得说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内心的变化。
比如攀岩的时候,从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的鼓起勇气,再到最后掉下来的失落和反思。
怎样写文章才能避免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对于中小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当中小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增加文章的文采、有意识地把人物刻画生动、把事件写得具体细致,以巧妙的构思使文章读起来不再平铺直叙,此时,才算真正入了写作的门。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写的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呢?本人凭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简单总结如下:一、情节安排上的技巧1、倒叙法:倒叙法,是指把文章所叙事件的结果或者某一后叙重要情节提至文章开头或前部来写,使读者读来产生疑问,从而引发阅读兴趣。
例如写《友谊,天长地久》开头写道:我本以为,王倩再也不会理我了,我们的友情在昨天那一刻就永远画上休止符,然而今天我们又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相视一笑,自今天起,我们默默发誓:友谊,天长地久。
2、抑扬法:抑扬法也是常见的一种使文章情节富有波澜的写作方法。
常用的有“欲扬先抑法”和“欲抑先扬”两种方式。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先写小时候因被蜜蜂蜇过,极讨厌这种小东西,后面再写他被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由此想到千千万万个像蜜蜂一样“要求人的极少,给予人的却极多”的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
这就叫“欲扬先抑”法,可以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伏,极大的了满足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要求。
在中小学生作文写作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写法,比如写《他,令我感动》一文,开头可以这样写:真没想到,开头第一天,就遇到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我,堂堂一班之长,竟然被安排到班上最后一桌,更糟糕的是和班上有名的“捣蛋鬼”——王小萌同桌。
3、点面结合、有详有略法大家都知道情节的安排和推进,需要选择和剪裁,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哪些不惜笔墨,哪些惜墨如金,这些安排既突出了中心,又避免了文章无波无澜、读来枯燥无味。
例如鲁迅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就运用了点面结合,有详有略的写法,读来非常有层次感:不必说碧绿的莱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如何避免把作文写成流水账我们在写文章时,要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文中各部分的内容。
学会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来写作文,让作文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尤其是叙事类作文时,特别容易出现文章写成了流水账,没有详略,没有主次。
首先,大家一起想一想什么是流水账?流水账,指的是写作文时,在叙述或描写时,将内容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使得文章的内容没有重点,主题不够突出。
还有一种情况,写作文时像录音机一样,把大事小事全都记下来,毫无紧要的一件事,也能写上一两百字,让读者根本找不出他重点要说什么。
这样的作文虽然很具体很详细,但我们仍然可以把他当成流水账。
这样写好不好,你觉得好的话请说明原因,觉得不好的话,你认为怎么样改会更好些?例如我们把作文写成这样,就是流水账:今天早上,我还是六点半七床,七点十分到了学校,上完早操和自习课后,是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下课后我们玩得很高兴,很快第二节课又上课了,是数学课,老师下课后内容没讲完就拖长了课堂,第三节英语,我挺喜欢的,第四节课文,好不容易到下课,我们一起去吃午饭,下午只有两节课,很快就上完了,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啊!那么如何让作文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呢?人在生病或睡眠不足时,可能会有头重脚轻、大脑昏昏沉沉的感觉,后来就有老师说,其实有时看学生作文,也会导致大脑昏沉,光看文章标题倒还清楚,却越看内容越迷糊,不信我们可以看以下几种情况:1、学会合理安排作文开头头重:有的同学写作文,开头第一段写得很长,好像非得把什么事都要在第一段讲明白说清楚了才肯罢体,结果越说越多越写越长,第一段写完,后面的内容,也就交代一下情况便结束了。
要改掉这个不足,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开头并不一定要交代那么多东西,只要它能实现两个目的就够了:第一,能让自己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二,它能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
所以,文章的开头并不是越长越好,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它可以只是一句话、几个字。
就像下面的这篇《爷爷的苹果》,将简洁、切题、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的作用全部融入到一句话中:我在盯着架子上的苹果发呆。
这个开头,短得甚至让人有一丝的不适应,但它的确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开头,无论是切题、还是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不要给第一段增加那么多不必要的功能。
只要它能够切题、吸引读者和引出下文,越简短越好,更多的内容,留给下文去说。
爷爷的苹果我在盯着架子上的苹果发呆。
这枚苹果自打我出生的时候就在架子上摆放着了,每次问爷爷它的来历,爷爷都会面色安详地仿佛在回忆什么,之后又笑而不语了。
我每次把那个苹果拿下来看时,爷爷总会紧盯着我,生怕给它弄坏了。
家里摆个假苹果干什么呢?我总是问这个没人回答的问题。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最忌讳头重脚轻,文章的开头内容不宜过多。
就像下面这位同学的文章开头就犯了头重的毛病。
文章开头还没有切题和引出下文。
抒情过多。
我所珍惜的时光随着年月的流走,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着;见到的人多了,经历过的事多了,我们的视线是变得更清晰了,还是变得沉重了。
在童年,这段我们所称作的“最纯粹、最美好”的时光时,那些陪我们走过的人们,是否就是你所怀念、所珍惜的呢。
我想说,是的;当我想起他们时,我的心里是有一股热流淌过的,或许我们儿时的玩耍离今日已有七、八个年头,那种感觉也并不是恍若昨日,但我首先是要感谢的是那些他们教我懂得的事。
2、让作文各部分连接紧密、层次分明脖细:人的脖子起着连接大脑指挥部和身体阵地的作用,部分同学在写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有必然或因果的联系,看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要重点说什么。
我们把这种情况可以理解成脖细,犯了选择材料不恰当的错误,使得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缺少真正的连接。
腰粗: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了多少字,都可分为三个自然段,开头一段引出要说的内容,中间一段写人或叙事,再留一段结尾。
如果比喻成人的话,除了头和脚外,其他地方都连成一片了。
层次不清,段落不明,读者要么没耐心看下去,要么看完后头昏眼花,根本分不清前词后句。
就像下面的这篇文章,就很好地完成了段与段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衔接过渡。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小学的六年里,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路过一个“美丽”的地点----垃圾站,对于有些人来说垃圾站是一个很脏很臭的地方,但如果你听完这样一个故事,你就会感叹:啊!原来垃圾站这个熟悉的地方也很美丽呀!“垃圾站”顾名思义,就是存放垃圾的地点,一点都不受人们的喜欢,但今天,一位年轻小伙左顾右盼的冲这边走来,他一米七左右,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手里还托着什么东西,毛茸茸的,黑糊糊的,走近一看是一只小狗。
很可爱。
忽然,年轻人放下小狗转身就跑,我在远处看着青年远去的地方,想抱起小狗追上去,回过神一看,一位骨瘦如柴,皮肤漆黑,满脸皱纹的老人从垃圾站走出来,见到被丢弃的小狗,小声嘀咕了几句便带着它走了进去……以后的每天我都来这里看看,老人总是早早的干完活,将垃圾弄好,用自己的一点零钱给小狗买一些肠,喂完后,还教它握手,叼东西,就像在教自己的孩子。
后来我偷偷问了他的同事;原来,他的另一伴与儿子早在很久之前因为车祸死去,但他却坚持不再娶,自己因有困难,无奈之下在垃圾站上班,它一个月工资的一半要给小狗买食物。
我听完十分感动。
以后的每一天我都能看到小狗与老人在玩耍,老人也满是笑容。
这里仿佛也变美了不少。
有一天,我发现小狗不见了,老人也不再笑了。
后来才知道,老人为了让小狗过得更好,将它给了有钱人家。
回想起那段快乐的日子,原来这个熟悉的地方也有一片美丽的天地呀!3、做到有详有略、合理分段体胖:有的文章写起来之后,要么记流水账,什么事都只是提一下,要么就像录音机一样,事无大小全都记下来,让读者根本找不出重点是什么。
作文中,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只有做到有详有略,才会容易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
一篇文章中会出现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要详细地描写呢?肯定不是。
一篇文章要想中心突出,就一定要注重详略得当。
那如何确定文章材料的详略呢?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间接体现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略写。
下面我们看一看中考高频作家冯骥才的《捅马蜂窝》,来体会文章的详略得当:捅马蜂窝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
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
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
”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冲撞的战斗机。
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瞬间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一疼,挨蛰了!我下意识地用手一拍,感觉我的掌心触到它可怕的身体。
我吓得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
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
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拔毒,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
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
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蛰你的那只马蜂,可能被你那一拍,拍死的。
”仔细一瞧,噢,原来是死的。
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他,它不蛰你。
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蛰我,这样它自己不也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当然要跟你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
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
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
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
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
我不由得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我”捅了马蜂窝→_______________→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爷爷后院有马蜂窝,“我”捅了马蜂窝,后悔捅马蜂窝,爷爷后院又有马蜂窝。
那这四个部分哪一部分才是我们详写的重点呢?就要找出文章的中心。
读完文章,我们发现主题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再也不能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