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宋史-岳飞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文言文阅读:《宋史•岳飞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3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飞至孝,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玲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日:“主上宵阡,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玲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日:“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日:“文臣不褰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日:“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
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兀术趋杭州,飞专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
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
金所籍兵有谓曰:“此岳爷爷军。
”争来降附。
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
飞大喜,语其下日:“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
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日:“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兀术遗桧书日:“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已必及祸,故力裱杀之。
以谏议大夫万俟寓与飞有怨,风禹劾飞,又风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交章弹论。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
桧日:“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奏,以为金人所畏服者惟飞。
诸首闻其死,酌酒相贺。
绍兴十一年岁暮,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飞在狱,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并言飞无罪,离俱劾去。
宗正卿士保请以百口保飞,离亦劾之,窜死建州。
布衣刘允升上书讼飞冤,下棘寺以死。
凡傅成其狱者,皆迁转有差。
飞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卒以此得祸。
《宋史•岳飞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宋史·岳飞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
”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
”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
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参考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岳飞出生时,有天鹅般的大鸟,在屋顶上飞过并鸣叫,因此父母便为他取名“岳飞”。
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他派人去探望母亲,并且把母亲迎接归来。
宋史·岳飞传阅读答案及翻译(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岳飞天生神力,尚气节,他的父亲以之为义,赞他以后定会为义而死B.岳飞的军队在常州多次打败金军的进攻,受到老百姓的欢迎,百姓牵牛拉车,载着粮食送给义军。
C.正要渡河直捣黄龙之时,秦桧却主张议和,当岳飞退军后,原来收复的失地,不久又被金人占领了。
D.秦桧构陷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把岳云丢弃到市场上,把岳飞家流放到岭南。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成现代汉语。
(10分)(1)未弥月,河决,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
(2)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
译文:。
【答案】1.A2.B3.D4.(1)还没有满一个月,决口,大水突然到了,母亲姚氏抱着岳飞坐在大瓮中,随着波涛冲到岸边得以免除淹死。
(2)秦桧也认为岳飞不死,终究会妨碍议和,祸患必将到自己身上,所以极力谋求杀害他。
【解析】1.试题分析:贳:租借,赊。
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根据语言环境加以判断。
文言实词的考查,注意平时积累,熟练记忆文言实词清单, 并注意拓展。
2.试题分析:B前后都是介词,来,表目的;A于是,副词/沿袭,动词;C连词,就,表因果/连词,而,表转折;D代词,他的/代词,我们。
3.试题分析:原文表述为云弃市。
籍家赀,徙家岭南,其中弃市是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曝尸街头的一种刑法,而不是丢弃到市场上。
4.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要有得分点意识,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还要充分考虑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的情况。
得分点(1) 弥决及异、句意通顺(2) 以梗故、宾语前置句式、句意通顺。
【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祖上世代务农。
父亲岳和,常能节省粮食用以接济饥贫的人。
有人的庄稼侵入他的田地,收割后归还那人;别人借贷他钱财的他不要求偿还。
原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勇略,喜读兵书,尤好《左氏春秋》。
既长,学于周同,遂为奇士。
宣和四年,应募从军,隶留守宗泽。
泽奇其才,荐之朝。
高宗即位,飞自言:“陛下亲征,臣愿为前驱。
”帝曰:“尔何敢妄言?”飞对曰:“飞虽匹夫,犹知忠臣之事。
陛下不图恢复,臣恐燕、赵之地,终为他人所有。
”帝大怒,欲斩之。
张所谏曰:“飞忠勇,不可斩。
”帝乃释之。
飞遂辞归,宗泽固留之,乃从。
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帝幸南京。
飞上疏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
今不速战,后必为患。
”帝不从。
金人遂破京师,掠二帝北去。
飞乃上疏请战,曰:“陛下诚用臣为将,必破金人。
”帝乃召飞,问以方略。
飞对曰:“金人无礼,当以礼破之。
今宜选精兵,直捣黄龙府。
”帝大悦,即命飞为东京留守,兼河北路宣抚使。
飞至东京,招募士卒,训练有方,号令严明。
一日,敌骑数千至城下,飞令将士曰:“吾闻良将之所以战者,先计而后战,故能全胜。
今敌骑虽多,但一战可破。
尔等勿惧,随我出战。
”将士皆应。
飞身先士卒,率兵出战,大破敌骑。
自此,金人不敢窥东京。
绍兴元年,飞破金人于汴京。
帝闻之,大喜,赐飞金帛。
飞不受,曰:“臣所以破金人者,非为陛下,实为天下生灵。
”帝益喜,遂拜飞为节度使。
飞自东京留守,累迁至太尉。
飞性刚直,不附权贵。
一日,秦桧当国,飞入见,桧问飞曰:“尔所以破金人者,何术也?”飞对曰:“臣所以破金人者,以忠义之心,鼓舞士卒,使之致死。
非有奇术也。
”桧怒,欲加罪飞。
赖张所救,得免。
飞虽屡立战功,然以秦桧之故,终不得志。
绍兴十年,飞帅师北伐,大破金人于郾城。
桧忌飞功高,乃构飞谋反。
帝信之,下诏削飞官爵。
飞闻之,怒曰:“吾何罪?吾何罪?”遂以疽发背,卒于风波亭。
翻译: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汤阴人。
年轻时就以勇猛有谋略著称,喜欢阅读兵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
成年后,跟随周同学习,于是成为了一位奇才。
宣和四年,他应征入伍,隶属于留守宗泽。
宗泽对他的人才非常赏识,向朝廷推荐了他。
【高中文言文阅读】《岳飞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岳飞传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为农。
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岳飞传岳飞来自湘州汤阴,名叫彭炬。
世界是农民。
父母可以节食来帮助饥饿的人。
有些人耕种土地并开垦;失去财富的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当飞行时,有像天鹅一样的大鸟在房间里唱歌,因为它们的名字。
月亮还没过,河水就会变成黄色,河水会变得猛烈。
姚妈妈会飞起来坐在骨灰缸里。
与其他情况不同,汹涌的海浪和河岸将被豁免。
他不够正直,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家里的机械技术也很差。
他尤其擅长左宗棠的《春秋》和孙武的《兵法》。
生来就有神力,没有王冠,画一张三百斤八石的弓。
学习向周彤射击。
全力以赴,左右射击。
当王朔一起去世时,他向坟墓献祭。
父亲的公义说: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七、皇帝平静地问道:卿得良马否?”飞行日: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皇帝说这是好事,并说:卿今议论极进。
”飞到孝顺,母亲留在河北,派人参观,欢迎回家。
如果母亲患有慢性病,诱饵会亲吻她。
母亲去世了,水泥浆三天没有进口。
家里没有仆人。
吴?便衣飞,愿与你做爱,饰以舒的名字。
飞行日: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但不受影响,?易景福。
不要喝太多。
皇帝说: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所以永远不要喝酒。
在皇帝统治初期,费慈说:敌未灭,何以家为?”或者问世界什么时候会和平,然后飞去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每次师休息时,班上的官兵都会注意斜坡,跳进战壕,他们都穿着重甲学习。
2021年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宋史•岳飞传》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
父义之,曰: "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康王(赵构)至相,飞因刘浩见,补承信郎。
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
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
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 当及其未定击之。
”乃独驰迎敌。
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
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
"因授以件图。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
书闻,以越职夺官归。
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
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
飞独引所部麋战,夺其零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
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土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二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
杜充将还残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充不听,遂与俱归。
时命充守建康,金人与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
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
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己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
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
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令夜斫营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
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
宋史岳飞传文言文及翻译
宋史岳飞传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号鹰父,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和民族英雄。
他在抵抗金朝侵略中表现出色,被赞为“武学宗师”和“忠武侯”。
岳飞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武将家庭,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他精通兵法,善于指挥战争,并且对国家的忧患有着深刻的认识。
岳飞认为金朝的侵略是对中国的侮辱,他决心投身抗金事业。
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最著名的是他在黄河边上建立的“陈桥驿”。
这座驿站使得宋军能够截断金军的补给线,给
予金军沉重的打击。
岳飞还领导宋军攻占了许多被金军占据的要塞,为宋朝保住了一方安宁。
然而,岳飞却因为他的威望和功劳而招致了北方贵族的嫉妒和谗言。
1127年,岳飞被朝廷以叛乱罪名逮捕,并被囚禁在京城。
尽管
岳飞被软禁,但他的忠诚和勇气从未动摇。
他在囚禁期间仍然积极思考抗金策略,并写下了著名的《岳家军》。
他的妻子和家人也被迫跟
随他一同被软禁。
1142年,岳飞被释放,并被任命为守卫边疆的将领。
然而,他
在不久后被陷害,被奸臣秦桧所害。
岳飞在享年40岁时被处决,但
他的忠诚和英勇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岳飞被视为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并成为数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榜样。
他的忠诚、正直、勇敢和智慧,都是中国
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岳飞的故事也被多次改编成戏剧、电影和歌曲,深受人们喜爱。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力农。
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家贫力学。
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拾薪为烛,调习达旦,不寐。
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家。
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
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又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
有张威武者不从,飞单骑入其营,斩之。
避地者赖以免,图飞像祠之。
金人再攻常州,飞四战皆捷;尾袭于镇江东,又捷;战于清水亭,又大捷。
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
夜,令百人黑衣混全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
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
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
飞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静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
”帝嘉纳。
兀术归,飞邀击于静安,败之。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尤好.《左氏春秋》(喜爱)B.父义.之(认为……合乎正义)C.宜兴令迎飞移屯.焉(驻扎)D.仍益.兵守淮(更加)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能节食以济饥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不以物喜C.策之不以其道D.徐以杓酌油沥之9、翻译下列句子。
(6 分)(1)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
(3 分)(2)元术奔淮西,遂复建康。
(3 分)10、有学者称,无锡宜兴是岳飞的“第二故乡”,是“岳家军”的发祥地。
宜兴还有岳飞的衣冠冢,有关部门拟在衣冠冢旁设立四个彰显岳飞形象的宣传栏,第一栏取名为“出生神奇”。
请依据选段,拟写另外三个栏目的名称。
(3 分)参考答案:7、D8、A9、(1)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完全学会了他的射箭技艺。
(2)兀术逃跑到淮西,(岳飞或宋军、我军)于是收复(或恢复)建康。
《宋史·岳飞传》原文及译文原文:绍兴七年,(岳飞)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拜太尉。
绍兴十年,兀术①合兵万五千骑逼郾城。
飞遣子云②领骑兵直贯其阵,戒之曰:“不胜,先斩汝!”鏖战数十合,贼尸布野。
飞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
桧知飞志锐不可回,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
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初,飞每对客叹息,又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
以谏议大夫万俟禼与飞有怨,风禼劾飞,大率谓:“今春金人攻淮西,飞略至舒、蕲而不进,比张俊按兵淮上,又欲弃山阳而不守。
”又谕张俊令诱王贵、王俊诬告张宪谋还飞兵。
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使者至,飞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既而阅,实无左验,铸明其无辜。
改命万俟禼。
禼诬:飞与宪书,令虚申探报以动朝廷,云与宪书,令措置使飞还军;且言其书已焚。
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
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飞在狱,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时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绍兴末,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号忠烈。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宋史?岳飞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
”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
”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
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B.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C.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D.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岳飞文言文答案及解析关于岳飞文言文答案及解析论马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①奇之。
日啖②豆数升,饮泉一斛③,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⑤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⑦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南宋·岳飞《金陀粹编》)【注释】①故常:过去常常。
②啖:吃。
③斛:量器名,古代一斛为十斗。
④介胄:介:甲衣。
胄:头盔。
这里作动词。
⑤比:及,等到。
⑥褫(chǐ):解除。
⑦秣:吃饲料。
【译文】良马不是凭借它的力气受称赞,而是凭借它的品质受称赞。
我有两匹马,过去常常认为它们很奇特。
它们每天吃豆好几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精细的饲料洁净的水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
等到跑了将近一百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起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解除鞍甲也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
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能够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的叛乱,两匹马却不幸相继死去。
现在我所骑的马就不一样了。
每日所吃不超过几升,吃饲料也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抓紧缰绳人还没坐安稳,它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是要死去的样子。
这样的马,吃得少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容易力量枯竭跑不动,这是资质低劣的马啊。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2)比行百余里(3)而秣不择粟(4)甫百里(5)殆欲毙然(6)寡取易盈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为农。
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孙吴兵法。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B.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C.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D.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室,本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后指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为农。
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孙吴兵法。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B.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C.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D.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答案】(3分)D(原文标点: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关于岳飞文言文答案及解析论马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①奇之。
日啖②豆数升,饮泉一斛③,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⑤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⑦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南宋·岳飞《金陀粹编》)【注释】①故常:过去常常。
②啖:吃。
③斛:量器名,古代一斛为十斗。
④介胄:介:甲衣。
胄:头盔。
这里作动词。
⑤比:及,等到。
⑥褫(chǐ):解除。
⑦秣:吃饲料。
【译文】良马不是凭借它的力气受称赞,而是凭借它的品质受称赞。
我有两匹马,过去常常认为它们很奇特。
它们每天吃豆好几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精细的饲料洁净的水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
等到跑了将近一百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起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解除鞍甲也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
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能够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的叛乱,两匹马却不幸相继死去。
现在我所骑的马就不一样了。
每日所吃不超过几升,吃饲料也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抓紧缰绳人还没坐安稳,它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是要死去的样子。
这样的马,吃得少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容易力量枯竭跑不动,这是资质低劣的马啊。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2)比行百余里(3)而秣不择粟(4)甫百里(5)殆欲毙然(6)寡取易盈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宋史·岳飞传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力农。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
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
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
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
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
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
”乃独驰迎敌。
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
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
”因授以阵图。
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泽是其言。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拜太尉,继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B.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C.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宋史·岳飞传》文言文练习题关于《宋史·岳飞传》文言文练习题阅读《宋史·岳飞传》(有节选),完成8-11题。
(14分)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俄而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注释】①舍:驻扎休息。
②课:督促。
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
此处指练兵。
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
⑤徇:示众。
⑥劳:慰劳。
⑦统制:武官名。
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8.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①皆重铠以习之()②死国者,则育其孤()③尽召诸统制与谋()④恂恂如儒生()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或王命急宣 /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B.为天下唱 / 躬为调药C.以咨诹善道 / 善以少击众 D.弗之怠 / 何功之有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俄而课将士注坡跳壕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译:⑵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译:11.结合语段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岳飞其人的认识。
(4分)参考答案:8.⑴①穿上重重的铠甲②为而死③全,都④小心谨慎的样子⑵B9.俄而 / 课 / 将士注坡跳壕10.⑴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
⑵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11.(1)治军有方:严明军纪(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岳阳楼记》和《宋史—岳飞》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①。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②,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选自《宋史.岳飞》)注释:①药饵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
①营第:建造府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居庙堂..之高( )(2)微.斯人( )(3)飞辞.曰( )(4)或.问(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请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4.选出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前两段主要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这不同的景象在迁客骚人心中的不同感受,这两段构成对比,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B.甲文写景状物言辞优美,其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动静结合,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词句整齐,音韵和谐。
C.从表达方式看,甲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乙文主要运用记叙,两文都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宋史•岳飞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飞至孝,母留河北
..,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
”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
”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
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
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
..,恂恂如书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B.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C.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D.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河”这里特指黄河。
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前面,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D.“投壶”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敌未灭,何以家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些言论,成功地塑造了岳飞高大的形象,体现了岳飞崇高的思想境界。
B.岳飞不仅治军从严,严格训练,严肃军纪,而且有情有义,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部属,朝廷颁发下的犒劳,也都平均分给部下将士。
C.岳飞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
他善于以少击众,善于发挥众人的智慧,有勇有谋,因此有胜无败。
就连他的敌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
D.虽然岳飞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但是他性格过于正直刚烈,争论时不给别人留余地,最终因此蒙受灾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5分)
译文: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5分)
译文:
【答案解析】
10.C ;解析:李宝从楚地来归附,韩世忠要留下他,李宝痛哭着要归属到岳飞部下,韩世忠写书信来告诉(岳飞),岳飞回复说:“都是为了国家,何必分你我呢?”韩世忠为此赞叹佩服不已。
11.C ;解析:“跋”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
12.D;解析:“争论时不给别人留余地”错,应是“争论时不屈服于人”。
13.(1)皇帝当初想为岳飞建造府第,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怎么能够建立自己的府第呢?”
(2)诸将远征,岳飞派自己的妻子慰劳他们的家眷;战死的将领,岳飞为之哭泣并且养育他们的孤儿,或者让儿子娶阵亡将领的女儿为妻。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岳飞出生时,有天鹅般的大鸟,在屋顶上飞过并鸣叫,因此父母便为他取名“岳飞”。
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他派人去寻访,把母亲迎接回来。
他的母亲有很难治愈的疾病,要喂药一定要亲自来。
他的母亲去世之后,他三天不喝水不吃饭。
他的家里没有姬妾侍奉。
吴玠向来佩服岳飞,想要和他结交,便装扮了美女送给岳飞。
岳飞说:“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现在哪里是我们当大将的人享受安乐的时候?”推辞不肯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他了。
岳飞年轻时候喜欢大量喝酒,皇帝告诫他说:“你将来打到河朔地区,就可以痛快喝酒。
”岳飞就再也不喝酒了。
皇帝当初想为岳飞建造府第,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怎么能够建立自己的府第呢?”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就太平了。
”
岳飞的部队每次安营扎寨的时候,(他)命令将士们从陡坡上骑马急驰而下跳跃壕沟,将士们都穿着厚重的铠甲练习。
(岳飞的)儿子岳云曾经练习从陡坡上骑马急驰而下,战马
跌倒了,(岳飞)愤怒地拿鞭子抽他。
兵卒里有人拿百姓一缕麻用来绑草垛,(岳飞)立刻斩首示众。
士兵们晚上宿营,百姓开了自家的门愿意接纳他们,没有兵卒敢进入。
(岳飞部队的)军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士兵有病,岳飞亲自为他调药;诸将远征,岳飞派自己的妻子慰劳他们的家眷;战死的将领,岳飞为之哭泣并且养育他们的孤儿,或者让儿子娶阵亡将领的女儿为妻。
凡是有朝廷颁发下的犒劳,平均分给部下将士,一点也不据为己有。
(岳飞)擅长以少打多。
(他)想要有所行动的时候,就招集全部统制官来一起谋划,决定了计谋以后再战斗,所以只有胜利没有失败。
突然遇到敌人的时候,也镇定自若,所以敌人说他们是:“摇撼大山容易,摇撼岳家军困难。
”张俊曾经问(他)用兵之术,(他)说:“仁义、智慧、信心、勇气、严格,缺一不可。
”每当调配军粮,(他)一定会皱着眉头发愁说:“东南地区的民力,消耗凋敝到极点了。
”荆湖地区平定后,招募农民耕种田地,又发起军事屯田,每年节省一半的漕粮。
皇帝亲手书写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人的事迹赏赐给他。
岳飞在文章后题跋,特地指出曹操是奸贼而鄙视他,这件事特别被秦桧所恼恨。
张所死后,岳飞感念旧恩,抚养他的儿子张宗本,并举他奏为官。
李宝从楚地来归附,韩世忠要留下他,李宝痛哭着要归属到岳飞部下,韩世忠写书信来告诉(岳飞),岳飞回复说:“都是为了国家,何必分你我呢?”韩世忠为此赞叹佩服不已。
襄阳战役时,皇帝诏令刘光世增援,六郡已经收复,刘光世才率军赶来,岳飞上奏请皇帝先犒赏刘光世的部队。
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浏览经史典籍,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
岳飞每次辞谢立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将士们为国效力,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但是他忠心忧愤,壮怀激烈,发表议论坚持正义,不屈服于人,最终因此蒙受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