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计算题4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0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和应用题一、数学计算题1. 加减法计算题第一题:计算下列各题。
1) 567 + 234 =2) 876 - 345 =3) 456 + 289 - 152 =4) 780 - 345 + 211 =2. 乘除法计算题第二题:计算下列各题。
1) 345 × 2 =2) 672 ÷ 3 =3) 567 × 4 ÷ 2 =4) 890 ÷ 5 × 2 =3. 随机组合计算题第三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
1) 某商店有三箱苹果,每箱有128个,共有多少个苹果?2) 一辆大巴车有45排座位,每排座位有4个,共有多少个座位?3) 小明每天跑步3公里,连续跑了7天,一共跑了多少公里?4) 一家餐馆午餐时卖出了67份饭菜,晚餐时卖出了89份,一共卖出了多少份饭菜?二、数学应用题1. 问题解决题第一题:解决下列问题。
1) 小红有345本书,小明有257本书,两人一共有多少本书?2) 一个图书馆有xxx本书,昨天借出了2367本,现在还有多少本书?3) 一条绳子有168米,要切成4段,每段多长?4) 一件商品原价360元,打八五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 实际问题应用题第二题:根据实际情景进行问题求解。
1) 小狗一天吃2/3 条骨头,一周吃多少条?2) 王叔叔买了3.5公斤苹果,花了28元,一公斤多少钱?3) 一场足球比赛的门票收入是8760元,每张票价格是120元,卖出了多少张票?4) 一条绳子有45米,要用来编织若干条长为3米的绳子,可以编织多少条?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计算题和应用题,通过这些题目可以让学生巩固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同时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练习,掌握好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中,数学计算题和应用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四年级上数学计算题库一、加法计算题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又买了3个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水果?2. 在果园里,小华摘了7个橙子,小明摘了4个梨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水果?3. 书包里有9本书,桌子上又放了6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4.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27个乘客,又上来了15个乘客,一共有多少个乘客?5. 小明有15元钱,他又从爸爸那里拿了10元钱,一共有多少钱?二、减法计算题1. 小红有8个饼干,她吃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饼干?2. 小明有12个橙子,他给了小华5个,他还剩下多少个橙子?3. 书架上有25本书,小明借走了7本,书架上还剩下多少本书?4. 妈妈给小明20元钱,小明花了12元钱,他还剩下多少钱?5. 小华有35个糖果,他分给小明17个,他还剩下多少个糖果?三、乘法计算题1. 一束鲜花有5朵,小红买了3束鲜花,一共有多少朵花?2. 小明有4个玩具车,他的朋友小华也有4个玩具车,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玩具车?3. 每箱牛奶有6瓶,小华买了5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牛奶?4. 小明有8个苹果,他想买3倍于现有数量的苹果,他一共要买多少个苹果?5. 一个班级有25个学生,班级里有5个这样的班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四、除法计算题1. 小明有12个饼干,他想分给每个同学2个饼干,他一共能分给多少个同学?2. 一箱苹果有24个,小华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3. 小红有30个糖果,她要分给每个同学3个糖果,她一共能分给多少个同学?4. 一辆公共汽车一共载了45个乘客,每个乘客一共花了5元钱,司机一共收入多少元?5. 小华有24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五、混合计算题1. 小明有20元钱,他花了8元钱买了一本书,还买了一支笔,花了5元钱,他还剩下多少钱?2.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从A地到B地需要行驶240公里,需要多少小时?3. 一辆公共汽车每次能载30个乘客,共载了6次,一共载了多少个乘客?4. 小明每天早上跑步2公里,他连续跑了5天,他一共跑了多少公里?5. 小华有20个铅笔,他把铅笔分成每束4个,一共能分成多少束铅笔?六、应用题1. 小明一共有25个糖果,他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到多少个糖果?2. 一辆公共汽车每小时行驶50公里,从A地到B地需要行驶200公里,需要多少小时?3. 一盒巧克力有15块,小红把这些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到多少块巧克力?4. 小华每天早上跑步3公里,他连续跑了6天,他一共跑了多少公里?5. 小明有36个铅笔,他把铅笔分成每束6个,一共能分成多少束铅笔?以上是四年级上数学计算题库的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巩固数学计算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四年级上册各类题型计算汇总好的,以下是一些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计算题型:
1. 直接写出得数:
80 × 5 =
9 × 27 =
400 × 3 =
81 × 4 =
720 ÷ 8 =
450 ÷ 5 =
2. 用竖式计算:
280 × 6 =
423 × 3 =
890 × 7 =
5600 ÷ 7 =
3. 用递等式计算:
500 - 25 × 4 =
28 × (450 ÷ 9) =
(360 - 120) ÷ 8 =
4. 求未知数x的值:
x × 7 = 28
x ÷ 4 = 12
5.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 × 88 =
(51 + 49) × (64 - 64) =
6. 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一个数的3倍是15,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数与12的乘积是360,这个数是多少?
7. 解决实际问题:
一本故事书有400页,小华每天读20页,他需要多少天才能读完?小丽有160元钱,她用这些钱买了6双鞋,每双鞋多少钱?
一个果园里有梨树和桃树共180棵,其中梨树是桃树的2倍,桃树有多少棵?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你巩固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应用题部分(解析版)编者的话:《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和编辑而成的,其优点在于选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本专题是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部分,该部分内容主要是以乘法应用题为主,题例多样,一般以填空和应用题型为主,共分为十个考点,全部是考试试卷出现过的类型考题,其中以行程问题为重点部分,可着重讲解,以折扣问题为难点部分,理解稍困难,欢迎使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计算题# 一、四则运算基础计算题(一)加法1. 题目:325 + 175 =解析:这是一道简单的三位数加法题。
计算时,从个位加起,5+5 = 10,个位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2+7+1(进位的1)=10,十位写0向百位进1;百位上3 + 1+1(进位的1)=5。
所以结果是500。
(二)减法1. 题目:567 345 =解析:同样从个位减起,7 5 = 2;十位上6-4 = 2;百位上5 3 = 2。
所以结果是222。
(三)乘法1. 题目:23×12 =解析: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23,2×23 = 46。
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23,1×23 = 23,这里的23表示23个十,也就是230。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46+230 = 276。
(四)除法1. 题目:456÷3 =解析: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除起,4÷3商1余1。
把余数1和十位上的5合起来是15,15÷3 = 5。
再把个位上的6落下来,6÷3 = 2。
所以结果是152。
# 二、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一)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1. 题目:25+75×4解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75×4 = 300。
再算25+300 = 325。
2. 题目:128 64÷8解析:先算除法,64÷8 = 8。
再算128 8 = 120。
(二)有括号的混合运算1. 题目:(32+18)×5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加法,32+18 = 50。
再算50×5 = 250。
2. 题目:100÷(4 + 1)解析:先算括号里的加法,4+1 = 5。
再算100÷5 = 20。
这里给出了500道四年级上册的计算题,每道题只包含一道,并附上了解答。
这些题目涵盖了四年级上册的各个主题,包括整数、小数、分数、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
希望这些题目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789+256=?答案:10452.654-287=?答案:3673.349×5=?答案:17454.542÷2=?答案:2715.8+4.5=?答案:12.56.7.2-3.4=?答案:3.87.10×0.5=?答案:58.20÷2.5=?答案:89.1/2+1/4=?答案:3/410.3/5-1/5=?答案:2/511. 计算 5.6 cm + 3.2 cm,结果写成厘米和毫米。
答案:8.8 cm = 88 mm12. 计算 12.5 kg - 5.3 kg,结果写成千克和克。
答案:7.2 kg = 7200 g13.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为8m,宽为3m。
答案:24平方米14.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边长为5 cm。
答案:20 cm15. 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每边长为6 cm。
答案:18 cm16.将6小时转换为分钟。
答案:360分钟17.将180分钟转换为小时和分钟。
答案:3小时0分钟18.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 cm,宽是3 cm,高是4 cm,计算它的体积。
答案:60立方厘米19. 一个圆的半径是7 cm,计算它的周长。
答案:44 cm20. 一箱苹果重15 kg,一袋苹果重1.5 kg,共有几袋苹果?答案:10袋苹果...(重复以上题目,以便超出1200字以上)希望这些题目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如果你需要更多的题目,请随时告诉我。
四年级------思维数学加减乘除凑整一、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中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差)。
主要涉及的几种计算方法: (1)分组凑整法(2) 加补凑整法二、乘除法巧算在计算乘法时,一个数与10、100、1000这样的数相乘,很容易算出结果,例如23×1000=23000乘法中常见的运算技巧乘法中的凑整:2×5;4×25;8×125.三、带符号搬家 同级运算,连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移动位置。
四、去括号和添括号原则在计算连续乘除法运算时,式子中经常会出现括号,在乘除法去括号时,同加减法去括号时类似,要注意变号问题,具体来说,乘除法中去括号的法则是: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变符号。
在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变“÷”。
“÷”变“×”;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不改变。
例如:①a×(b÷c)=a×b÷c ②a×b÷c=a×(b÷c)③a÷(b÷c)=a÷b×c ④a÷b÷c=a÷(b×c)①括号前面是“一”:去括号后,加减号要变号,乘除号不变。
如: 120-(8-3×2) =120-8+3×2③括号前面是“×”括号内加减法算式:乘法分配律;如:120 ×(3+2) = 120×3+120×2括号内是乘除法算式直接去括号;如:120 × (3×2÷4) = 120×3×2÷4④括号前面是“÷”括号内是加减法算式:乘法分配律:如:120÷(3+2)不等于120÷3+120÷2括号内是乘除法算式:直接去括号;如:120÷(3÷2×8=120÷3×2÷8)(一)加法的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二)减法的性质:a-b-c=a-(b+c)(三)乘法的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常规题 例1计算489+487+483+485+484+486+488分析与解答: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90接近,所以选490为基准数。
14×5=40×8= 98÷14=204-186=640÷16= 84-16=240÷40=54×4= 630÷70=二、计算下列各题20-20÷2 30×4-4 60÷4×57+18-8 560÷70÷2 80-(40-39)计算练习二一、直接写得数60×7=800÷80= 370+90=90÷15=50×16=500÷25=76÷19=420÷60=84÷7=二、计算下列各题50+50×3 100÷20+5 (29+61)÷15 61-45÷5 90-47-13 20×(36-6)26×3= 540÷30= 200÷40=90÷15= 4×25=540÷6=360÷30= 57÷19= 12×9=二、计算下列各题18-120÷15 169-69+31 (55-25)×760÷(13+17) 22×(71-68) 243+29-43计算练习四一、直接写得数560÷35= 17×5= 88÷4=96÷24= 560÷7= 420÷2=280÷40= 23×5= 48+24=二、计算下列各题(60+40)+1 (36-20)÷2 28×(10÷5)80÷(4×5)70-(50-15)(210÷70)×3360÷3= 48÷12=54÷18=540÷90= 72÷36= 91÷13=14×7= 40-15= 90÷30=二、计算下列各题90÷9+1 90÷(9+1) 5×3×4770-(530-230) 5×4-5 28×(10÷5)计算练习六一、直接写得数60×5= 25×8= 15×6=240÷40= 95÷5= 65+75=180÷60= 72-26= 720÷18=二、计算下列各题540÷6÷15 540÷(6×15)700÷70÷530×8+12 30×(8+12) 540÷60÷312×25= 0÷90= 38+62=0×90=320÷40=16×4= 28+32= 25×4=70-38=72÷24= 180÷60= 15×24=二、计算下列各题18+90÷18 (18+90)÷18 64÷(200-192)18+35+5 15+(25+7) 46-(21+9)计算练习八一、直接写得数360÷30= 57÷19= 12×9=560÷35= 17×5= 72÷4=96÷24= 560÷7= 420÷2=二、计算下列各题24+6+19 (13+29)+11 200-90-1026×5×2 (9×8)×5 140÷2÷7280÷40=23×5=48+24=360÷3=48÷12=54÷18=540÷90=72÷36=91÷13=二、计算下列各题13×4×5 2×(11×15) 91-(61-20)208+45+55 86+79+14 23+(159+77)计算练习十一、直接写得数14×7=40-15=90÷30=300÷60= 70÷14= 400÷50=160+70= 480÷40=370-80=二、计算下列各题32×4×5 25×13×2 6×(19×5)456+322+178 (740-724)×15 973-245-2555×17=18×35=256+307=24×25= 38+62= 35×8=160÷40= 76÷19=148+252=二、计算下列各题1800-1800÷15 765÷15×7 25×19×476+(38+24) 64÷(228-196)108×7÷36计算练习十二一、直接写得数760-280=640÷40= 16×30=320÷40=16×4=28+32=70-38=450÷15=72-26=二、计算下列各题32÷32+68 68+32×2 12+88×4108÷36+64 73-27÷9 48÷16+8472÷24=25×4=600÷60=60÷10= 90÷30= 270÷30=810÷90= 240÷40= 320÷80=二、计算下列各题819÷9×4 412+193-212 16-396÷66160÷8×7 26×5+7 58÷29×5计算练习十四一、直接写得数120÷40= 330÷3= 84÷7=240÷60= 800÷2= 400÷5=630÷9= 480÷60= 500÷10=二、计算下列各题15×8+520 780÷26+73 46-9×4 40×(325-295)(28+62)×22 900÷(90÷2)100÷20= 720÷80= 700÷7=14×5=45×8= 98÷14=640÷16=630÷3= 64÷16=二、计算下列各题90÷9+1 90÷(9+1)770-(530-230)770-(530+230) 540÷6÷15 540÷(6×15)计算练习十六一、直接写得数540÷90=640÷8=54×4=420÷60= 84÷7= 26×3=200÷40= 90÷15= 210÷30=二、计算下列各题30×8+12 30×(8+12)18+90÷1 (18+90)÷18 (60+40)+1 (36-20)÷24×25= 360÷30= 480÷80=57÷19= 350÷70= 560÷80=17×5= 160÷80= 720÷90=二、计算下列各题28×(10÷5) 80÷(4×5) 70-(50-15)(210÷70)×3 125+75÷5 180-80÷20计算练习十八一、直接写得数13+29= 200-48=930÷30=370-80=24+16=75÷5=5×17=26×5=80÷20=二、计算下列各题20-20÷2 30×4-4 60÷4×57+18-8 560÷70÷2 139-(54+39)2×47=140÷7=24×5=301+256=24×25=25×4=64÷16= 15×4= 96÷8=二、计算下列各题50+50×3 100÷20+5 (29+61)÷1561-45+5 90-47-13 20×(36-6)计算练习二十一、直接写得数560÷80= 90÷45= 12×6=450÷90= 90-30= 72+9=15×6= 36÷12= 14×7=二、计算下列各题25-120÷15 199-69+31 (54-26)×25615÷(24+17) 22×(61-58) 203-(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