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类文本《是谁,在敲打我的窗》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是谁,在敲打我的窗》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是谁,在敲打我的窗》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是谁,在敲打我的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谁,在敲打我的窗

① 从前在村里住,邻家婶子来找母亲,也不进门,隔着窗户拉家常。那时觉得窗户真是个好物件,既能隔离怀疑和危险,又能对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有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的意思。邻家婶子要走,也不讲什么客套话,仿佛她是路过窗前的一只鸟或一股风,毫无定性且自然而然。下次再来,她在自言自语几句之后,会用手指关节嘣嘣地敲响窗玻璃,那时,母亲抬起头,对着她笑笑,声音被表情回应,便是彼此打了招呼。禾苗喊我去外面玩,也会敲响我家的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就像电影里的电报密码一样,我很快就能听见并明白她说了什么,作为回应,也朝她一笑,跳下炕,穿了鞋推门出去,跟她跑出院子。

②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生病时。外面的风景也就窗格大小,方方正正,齐齐整整,仿佛小手帕上的景色,一块块移来动去。看久了,人便发困。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天色暗淡。盼望有谁的手指能敲响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来自身体内部和房屋外部的声音,总是惊人的相似,有克服和超越当下困厄的力量。但似乎不过是奢望。窗外渐渐起风了。风裹着尘沙,也会叩响窗户,啪啪啪啪,时急时缓,让人心里发毛。大人们早早收拾完,钻到被窝里,在狂风不停叩击窗棂和撕扯万物的碎裂声中,渐渐陷入梦乡。

③ 早晨,窗台上落下白白的鸟粪,但并没有见哪只鸟停下来过。母亲漫不经心地说好像房檐下住了麻雀,我一遍又一遍地抬头寻找,并无麻雀的踪迹。怀疑我们睡着时,鸟雀叩响过窗玻璃。那时,它们或许是在寻求救护,也或许只是想将一些惊人的消息带给人们。燕子每年夏天都会来房檐下,修补旧巢,孵育小燕,出出进进,颇为从容。过了几天,小燕子开始练习飞翔,有只小燕落在窗台上,它好奇地盯着窗玻璃看了又看,让我以为,它会用喙去叩响。但从来没有叩响过我家的窗户。

④ 窗口是世界的出入口,而一块窗玻璃就是一面荧幕或者反射镜,会将正在发生的一切,毫无遮掩地透露给你,让你惊喜和忧郁。对于一个喜欢蜗居在家的人来说,窗口在他的生活中,无疑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同时也最具权威,它既能证明你的猜测,也能驱散你的怀疑。

⑤ 如今我住六楼,窗户有九面之多,我既看到前面的世界,又可看到房子背后的一切,生出自己的身体内有无数双眼睛的错觉。房子越透明,人越封闭。楼房住起来颇为清净,但邻居之间却不会走动,即便有特殊的事件,也不会敲响彼此的门板。那年地震,邻居在楼下按响每家的门铃,而不是敲开你的门。这种自觉远离对方、制造距离、各人自保的姿态,已成为彼此的习惯。不打搅,不影响,也成为楼房住户基本遵从的规矩。家更像是一座孤岛,

我们各自守卫和躲藏的地方,不接纳,不敞开,也不交融。

⑥ 有失有得,有天竟发觉六楼原来刚好是鸟雀们停驻的空间。它们喜欢立在厨房的窗户前,头朝着天空,背靠着我的目光,休息或者鸣叫。偶尔忘形,转头来会叩响窗户,又让人惊喜。喜鹊、斑鸠、燕子、鸽子、麻雀等等好多种类好多只鸟,还不够,我自己又开始在露台上养鸟,小小的文鸟,通黑的红嘴雏鸟。如此这般,招得更多的鸟类前来,仿佛它们突然发现了一处根据地。恍惚又是早年间村里情形,人们过来串串门,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它们在露台上走走停停,一缩一缩地伸着脖子踱步的情形,仿佛沉吟的诗人般悠闲而雅致。外面的鸟会对着笼子里的文鸟叫喊,试图鼓动文鸟,冲出牢笼,跟自己去往阔大的天空翱翔。而有时,它们又跳到窗台上,敲我书房的窗户,嘣嘣,嘣嘣,嘣嘣嘣,发电报一样的声音,试图得到一些回馈的信号。几只鸽子走离鸽群,停在撒了小米的露台上,陡然生出自己的前世也曾是它们中一员的假想。我耐心而持久地训练红嘴鸟苏苏学飞翔,让它从我的手中飞到地面,再从我的头顶飞下来,后来,它就能飞到七楼楼顶了,再后来,它跟一群鸟飞到了田野和草丛,更远的河谷和森林中,再也没回来。

⑦ 夜里下雨了。雨声急急缓缓,虚虚实实,淋淋漓漓,叩着窗户,如更鼓,似木鱼,渐敲渐灭,渐沉渐寂,尘世的热闹和喧嚣不在,你的急躁和贪心也不在,天地间,只剩下了它们,它们的幻舞,它们的沉静,它们的坦荡。

⑧ 早上却被冰雹声惊醒了。风卷云动雨倾城,叩窗犹如瓦缶鸣。轻轻拉帘,雨后的天地,被朝阳照耀,崭新得让人欣喜,哪有什么冰雹?却原来是一只斑鸠正在啄我的窗户,我笑笑。隔着玻璃,第一次看清鸟的眼睛,那么专注,那么明亮,那么不设防。

9. 在第⑥段画线句中,作者对鸟雀们的描写生动细腻,请对此加以分析。

10. 分析文中三次写“嘣嘣,嘣嘣,嘣嘣嘣”叩窗声音的表达效果。

11. 文中“窗”这一意象颇有意味,结合全文内容,对此进行赏析。

12. 本文的结尾段,独具匠心,请从构思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9. 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比喻以及想象的手法的运用,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自在惬意的群鸟图。用“走走停停,一缩一缩”“踱步”描摹小鸟优雅的神情;用“仿佛沉吟的诗人般悠闲而雅致”的比喻,突现鸟雀们找到安宁环境后的气质;并且想象野鸟对笼中鸟的“鼓动”等描绘出鸟雀们在安宁生活中的闲逸,还表现了它们想冲出牢笼、去往阔大天空翱翔的追求。

10. 第一次,写儿时禾苗喊我去玩,默契自如的敲窗声;第二次,生病时期盼听到敲窗声;第三次,鸟儿啄窗的声音。三次描摹声音的状态,如在耳边回响,由实到虚,由虚而实,表

现这一声音给予我的美好记忆和生命力量,同时成为表达我与外在世界情感联系的线索,贯穿全文,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

11. 文中的“窗”既指物质形态的玻璃窗;也喻指我与外在世界联系的屏障或桥梁;还象征映照人性的荧幕和自我反射的镜子。作者通过具体形象的“窗”,折射出从前人们之间相处默契美好,也透过“窗”发现当下生活中人们之间的隔膜,然而更主要的是表达心窗敞开,就能召唤鸟雀们的响应,产生相依相恋的情感。这一意象把生活中的惊喜、忧郁、猜测和怀疑,真切地透露、证明给你看,突出对生活的反思和追寻,从而产生生动真切、含蓄隽永,余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12. 结尾段以夸张的手法描摹斑鸠啄窗的声音,有惊讶、更有欣喜,虽然隔窗相视,然而人与鸟的相依相恋让人感动;尾段与第③段盼望获得超越困厄力量而不得以及第⑥段鸟儿与人接触的防备形成反差,表面写雨后之景的崭新和鸟啄窗的不设防,实则表现作者内心的转变,真正感受到心灵的沉静开阔和生命的从容愉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同时呼应了文章标题的提问,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构思极为巧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