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医治疗脚气四则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老中医李可最厉害的皮肤病方子,横扫15种皮肤病!太珍贵了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不出意外,这篇文章发出后,留言区会沸腾,因为这是上天赐予皮肤病患者最珍贵的礼物。
经常看老刘文章的人或许很熟悉留言区有一位妈妈,几乎天天留言,希望老刘能够拯救她的女儿,她的女儿得了白斑病,也就是白癜风。
白癜风是世界三大疑难皮肤病之一,其他两种皮肤病是牛皮癣与红斑狼疮。
老刘自知能力有限,所以对于这位妈妈的留言只是看在心里,并没有任何回复。
也许是这位妈妈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上天,就在昨天上天把李可老中医一个治疗皮肤病的神方送到了我面前。
你们可能无法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就像一个在沙漠中跋涉的人突然看见了绿洲,就像一个在黑夜中航行的人突然看见了灯塔,老刘真的是太高兴了,为千千万万皮肤病患者高兴。
这个方子或许真的能够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李可老中医说,这个方子可以治疗15种皮肤病,包括白癜风与牛皮癣。
像李可这样的大医,治好很多癌症、让很多患者起死回生的大医是不随便夸海口的,实在是因为这个方子太神妙了,效果太好了,所以李可老中医情不自禁地说可以治疗15种皮肤病,几乎可以把这个世上的皮肤病一网打尽了。
李可早期治疗皮肤病也经常用一些清热解毒止痒的药,收效甚微,不断摸爬滚打,总结经验,才发明了这个妙方。
这个妙方就是乌蛇荣皮汤:生地黄30g、当归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皮15 紫草15g、首乌30g、蒺藜30g、白鲜皮30g、乌蛇肉(蜜丸先吞)30g、炙草10g、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
接下来我们且看这个方子到底有何玄妙,李可老中医到底如何治疗皮肤病的。
李可老中医拨开重重迷雾,跳出种种皮肤病的怪圈,以扶正的姿态第一步先把身体的气血补足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对于顽固性皮肤病,病邪已经入侵血脉,所以一定要把血补足了,血足了才能够把血里面的毒排出去。
这个时代皮肤病太多了,不仅仅是个人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原因,更有大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以及我们吃进去的无数的化学添加剂,这些毒素都会进入血液里,最后以皮肤病的形式爆发出来。
[标签:标题]篇一:李可老中医秘方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李可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老中医,自学成才,长年奔走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因其自学成才,以致少一些院校派中医的规矩束缚;因其长年奔走于缺医少药的山区,故更少一些西药的干扰,更多一些鲜活的经验。
李老擅用温阳峻药救治危重和疑难病症,在方药用量上为最接近仲景的一代宗师。
我们对其2006~2007年收集的470张处方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或可供同道借鉴。
1.选方问题由于条件所限,我们选方多是连续1~2个月,然后有所间断,然后再连续1~2个月。
故我们选方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
因为我们的用药规律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分析两个部分,为了反映李老的一般用药经验,我们去掉了儿童的用药方剂,另外也去掉了丸散膏丹的特殊剂型的处方。
但其他选方均没有经过刻意筛选。
因此,笔者认为选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用药频率分析表一:频率超过50%的处方用药(N=470;剂量单位为克)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合并频率%1. 附子374 79 81.44 9 300 乌附84.322. 乌头25 5.32 26 10 303. 炙草348 78 70.1 7 2004. 干姜256 54 66.9 10 100姜91.685. 生姜155 33 48.8 5 1256. 姜炭22 4.68 36.6 5 907. 肉桂169 36 9.65 1 60 桂56.008. 桂枝97 20 44.9 9 1209. 晒参207 44.04 30 4.5 90参75.1110. 红参129 27.45 36.1 10 10011. 党参17 3.62 75 30 120表二:频率在20~4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1.细辛182 38.72 43.62 9 75 452.大枣157 33.40 18.2 4枚30枚12枚3.白术150 31.90 74.27 20 125 454.麻黄117 24.68 10.59 3 80 15-455.茯苓114 24.25 44.2 10 120 456.北芪112 23.83 165 18 500 1207.生半夏110 23.46 49.6 20 75 45表三:频率在10~1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1.灵脂89 18.94 31.70 3.3 1002.当归81 17.23 35.74 6 503.牡蛎78 16.59 30.70 10 454.肾四味77 16.38 29.40 9 100 305.龙骨76 16.47 30.13 10 456.山萸74 15.74 75.40 30 1207.磁石63 13.4 29.90 10 458.葱白61 12.98 4.57寸3寸10寸9.赤芍53 11.27 41.46 10 4510.五味52 11.06 27.70 6 5011.白芍49 10.42 42.20 10 90 453. 用药频率讨论李老学术上崇尚仲景,自学医始,即“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认为汉唐后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仲景之旨,倡导“重疾沉疴,师法仲景”。
困惑堂医话:著名已故老中医李可医案——足心发热《在希望的田野上》(油画)文森特.梵高(荷兰)足心发热怪证李可刘虹兰,女,33岁,梁家焉学校教师,1983年8月20日初诊:足心发热7年,日夜不休,日轻夜重,自觉涌泉穴处呼呼往外冒火。
不论冬夏,夜卧必把脚伸出被外,或踏于凉墙上,始能入睡。
曾多次求医,服滋阴补肾、滋阴降火以及清骨蒸劳热之剂百余剂,不效。
又认为阳陷入阴,用升阳散火汤,反增头面轰热。
诊见面色嫩红,艳若桃李,阳浮于上显然。
询期病史,因年久已不甚了然,似与产后失调有关。
按脉细数,132次/分。
干渴,小便清长,饮一溲一,不存尿。
中上脘处冷感,胃纳不馨。
食入稍一受凉,即觉酸腐不适,双膝独冷。
细思此症,乃阴阳盛衰之变。
阴阳之道,阳为阴根。
(《易》曰:天一生水)阳生,阴始能长。
阳气——命门真火,乃生命之主宰。
命门位居下焦,乃人身真火,气化之本原。
此火一衰,火不生土,胃中水谷溲无由蒸化,故见纳少化艰;人身津液赖此火之温煦,始能蒸腾于上,敷布上下,此火一衰,气化溲弱,津液不能升腾,故口干;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井穴,为肾气之所出,今下焦阳衰,不能统摄肾阴,而致阴火沸腾,足心热如火焚。
是宜补火之原,真火旺,阴火自安:炙草60克,干姜、附子各30克,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2次分服,3剂。
8月24日二诊:药后热势顿减,多年之双膝冷亦热。
自诉多年来从未有如此舒适过,且食纳亦增。
因在会议期间,不慎感冒,觉脑冷,如风从脑壳吹入状,畏恶风寒特甚。
筋惕肉瞤,皮下如虫行,脉反沉细。
诸多见证,足征阳微:麻黄10克,附子15克,细辛10克,炙草30克,干姜15克,2剂。
药后又愈,临行前特来致谢。
嘱服金匮肾气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山西科技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P236-237】。
李可老中医1 人物简介李可老中医(1930年--2013年2月7日),男,山西省灵石县人,是我国较有影响力的名老中医之一。
他狱中自学成才,善于抢救疑难危重病,所著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经验专辑》广受好评,对于临床中医在急危重症领域具有很强地指导及启发作用。
2 狱中学医,攻克疑难李可老中医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
1946年中学未毕业,即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文学部学习,边行军打仗边学习,同时兼任军报记者。
西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1953年23岁蒙冤,1980年50岁平反昭雪。
在逆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
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为中医师,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
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1992年离休,任院长近九年。
李可从医五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
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
李可为解救病人痛苦,苦练针灸,搜集简便廉验的中医治法。
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遂白天诊病,晚上挑灯苦读,从未在凌晨两点以前睡过觉。
故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
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李可攻克多种疑难病的特殊能力。
由于农村患者,非危及到生命,不敢言医。
一旦发病,就成九死一生的危局。
李可为救危亡,遂殚精竭虑,探索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药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
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3 面对危重,一心赴救现代一般中医不敢抢救垂危病人,原因有两个:一是回天乏术,现代中医甘当"慢郎中",把自己锁定在治疗慢性病范围之内,面对垂危病人确实束手无策;二是怕承担责任与风险,因为西医抢救无效,则病人死就是应该的,而中医抢救若有闪失,难免会招来诸多非议与官司,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甚至丢了饭碗,因此,面对急危重症病人,中医常是避之惟恐不及。
李可老中医肾四味(治下肢无力、膝关节痛)
李可老中医肾四味
转载经方临证苑 2018-07-03
肾四味(《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组成:菟丝子(酒泡)、补骨脂、枸杞子、仙灵脾(盐水浸渍),各30克。
功效:阴阳双补。
主治:肾阴阳皆亏所致之腰痛、头目昏眩、记忆衰退、体虚感冒、阳痿遗精、小儿遗尿、老人小便余尿、夜尿频多、足膝酸软等症。
方解:张景岳云:“善补阳者,须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须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此方四味皆入肝肾,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
李可老中医将其称为植物”鹿茸”。
上方再加盐巴戟肉、盐杜仲、骨碎补、川断、仙茅、沙苑子为“肾十味”,对男女不育、骨质增生、老年前列腺退化性病变、更年期综合症等症有特效。
附:肾四味”治下肢无力最近应用李可老中医的“肾四味”,辅助治疗了几例膝关节痛,疗效很不错,我大家分享一下,这几例膝痛者都是70多岁的老太太,膝内侧痛,无力,经针灸治疗后,疼痛减缓,但是仍然无力,不能用力,后服用肾四味,效果很显著,第二天即增力不少。
方子如下:枸杞子30克,仙灵脾30克,补骨脂(盐浸)30克,菟丝子(酒洗)30克。
每天一剂,晚上服用。
再把药渣加开水泡脚,泡的脚热辣辣的。
【已故名中医李可:一副经典名方调理多年体...
【已故名中医李可:一副经典名方调理多年体热——西医不能调理的毛病,中医绰绰有余】
李可老先生在中医界也算是比较有名气的一位老中医,被称为中医界的ICU,他老人家对中医医理,中医的临床应用可谓是见解颇深。
曾经有这么一位多年足心发热的患者找到李可老先生,该患者足心发热已经长达7年之久,夜里睡眠不好,无论冬夏,都必须把脚伸出被褥,或者贴在墙上,凉快凉快才能入睡,多年来寻医无数,中西医院都走了好几趟,不见效果。
诊断:面色比较红润,产后失调,脉数,干渴,小便清长,中上脘处冷感,双膝冷,唯独脚心发热。
调理:炙甘草+干姜+附子(每个人体质不同,故将用量隐藏)
二诊:体寒减缓,双足微微感到暖和;
讲解:足心发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一些寒凉的草药来解热,可是细看这个药方子,甘草用于调和,干姜和附子都是温阳的草药,没有一味是解热的,热证用热药看似违背医理,实际上是因为该患者是假热真寒的症候,有古医家很早就说过:足心热是阴寒沸腾的表现!所以,李可老先生反其道而行之,用了温阳的草药,反而取得效果。
中医便是如此,人体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个体,大夫调理人体,也需要有千变万化的思维,西医往往治疗的流程很清晰,一个病对应一套流程,这一点跟中医有点点不一样。
#快问中医超能团##真相来了##辟谣#。
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专病专科用药绝活,都在这里了,句句都是实战干货一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专病专科用药绝活,都在这里了,句句都是实战干货一、清热解毒要药[赞]金银花:李可称金银花为“疮毒圣药”,善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用量颇重。
[赞]蚤休:蚤休为清热解毒,息风定惊要药,可治一切毒蛇、毒虫咬伤、疔疮恶毒,解毒力最强,可清除入血之病毒而护心醒脑,又独有止痉功效。
[赞]白蔹:为疔毒要药。
[赞]地榆:地榆+白蔹,清肠解毒敛疮。
二、抗癌要药[赞]白花蛇舌草、蚤休:善解疔毒。
[赞]山茨菇、黄药子、山豆根:抗癌要药。
[赞]海蛤壳、海浮石:软坚散结要药。
[赞]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清热解毒的治癌要药。
三、肺痨要药[赞]猫爪草、百部:李可称“猫爪草、百部为肺痨专药”,治疗肺结核多用。
此药性平,微酸,甘,无毒,久服无害,又为治各种结核之专药……单味药价廉易得,穷苦人用得起,值得重视。
四、皮肤病要药[赞]牛蒡子、皂剌、黑芥穗:为皮肤病透邪要药,透发血中伏毒多用。
[赞]乌蛇肉:味甘咸,入肺脾二经,功能祛风、通络、止痉。
治皮毛肌肉诸疾,主诸风顽癣、皮肤不仁、风瘙隐疹、疥癣麻风、白癜风、瘰疬恶疮、风湿顽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
[赞]白鲜皮:白鲜皮苦咸寒,入肺与大肠、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而疗死肌,为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特效药。
服之可使溃烂、坏死、角化之皮肤,迅速层层脱落而愈,脾胃虚寒者酌加反佐药,本品对湿热黄疸兼见全身瘙痒者,对症方加入一剂即解。
白鲜皮清化血中湿热而止奇痒,清热燥湿去死肌。
乌蛇肉:李可誉为“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
“乌蛇肉一味,归纳各家本草学论述,味甘咸,入肺脾二经,功能祛风、通络、止痉。
治皮毛肌肉诸疾,主诸风顽癣、皮肤不仁、风瘙隐疹、疥癣麻风、白癜风、瘰疬恶疮、风湿顽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
又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含无机元素钙、铁、磷,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丰富,美须发,驻容颜,延年益寿。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本方可治15种皮科顽症!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皮肤病很少危及生命,但顽固难愈。
患者痛苦缠绵,医者焦头烂额,确是医学一大难题。
故有'医生不治癣,治癣丢了脸'之谚。
作为基层中医,求治者五花八门,不允许自封专家,而把众多患者推出门去。
古代中医能以患者的疾苦为己任,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
我辈虽在医学水平上望尘莫及,但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诚还是有的。
于是逼上了皮科难症攻关之路。
初期,见皮治皮,搜集了大量外用方,以涂抹擦敷为能事,止痒消炎解除燃眉之急,也有小效。
但大多暂愈后发,此伏彼起,穷于应付。
此路不通,日久才渐有领悟。
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
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
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人手。
见皮治皮,永无愈期。
遂创'乌蛇荣皮汤',执简驭繁,用治多种皮肤顽症,竟获奇效。
方剂组成如下:生地(酒浸)、当归各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丹皮、紫草各15克,定风丹60克,白藓皮、乌蛇肉各30克(蜜丸先吞),炙草10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
方中桃红四物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
定风丹(首乌、蒺藜对药)滋养肝肾,乌须发,定眩晕,养血驱风止痒;丹皮、紫草凉血解毒;白藓皮苦咸寒,入肺与大肠、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而疗死肌,为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特效药。
服之,可使溃烂、坏死、角化之皮肤,迅速层层脱落而愈,脾胃虚寒者酌加反佐药,本品对湿热黄疸,兼见全身瘙痒者,对症方加入30克,一剂即解。
乌蛇肉一味,归纳各家本草学论述,味甘咸,入肺脾二经,功能祛风、通络、止痉。
治皮毛肌肉诸疾,主诸风顽癣、皮肤不仁、风瘙隐疹、疥癣麻风、白癜风、瘰疬恶疮、风湿顽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
《李可老中医四逆汤处方》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李可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老中医,自学成才,长年奔走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因其自学成才,以致少一些院校派中医的规矩束缚;因其长年奔走于缺医少药的山区,故更少一些西药的干扰,更多一些鲜活的经验。
李老擅用温阳峻药救治危重和疑难病症,在方药用量上为最接近仲景的一代宗师。
我们对其2006~2007年收集的470张处方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或可供同道借鉴。
1. 选方问题由于条件所限,我们选方多是连续1~2个月,然后有所间断,然后再连续1~2个月。
故我们选方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
因为我们的用药规律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分析两个部分,为了反映李老的一般用药经验,我们去掉了儿童的用药方剂,另外也去掉了丸散膏丹的特殊剂型的处方。
但其他选方均没有经过刻意筛选。
因此,笔者认为选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 用药频率分析表一:频率超过50%的处方用药(N=470;剂量单位为克)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合并频率%1. 附子 374 79 81.44 9 300 乌附84.322. 乌头 25 5.32 26 10 303. 炙草 348 78 70.1 7 2004. 干姜 256 54 66.9 10 100 姜91.685. 生姜 155 33 48.8 5 1256. 姜炭 22 4.68 36.6 5 907. 肉桂 169 36 9.65 1 60 桂56.008. 桂枝 97 20 44.9 9 1209. 晒参 207 44.04 30 4.5 90 参75.1110. 红参 129 27.45 36.1 10 100 11. 党参 17 3.62 75 30 120表二:频率在20~4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1. 细辛 182 38.72 43.62 9 75 452. 大枣 157 33.40 18.2 4枚 30枚 12枚3. 白术 150 31.90 74.27 20 125 454. 麻黄 117 24.68 10.59 3 80 15-455. 茯苓 114 24.25 44.2 10 120 456. 北芪 112 23.83 165 18 500 1207. 生半夏 110 23.46 49.6 20 75 45表三:频率在10~1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1. 灵脂 89 18.94 31.70 3.3 1002. 当归 81 17.23 35.74 6 503. 牡蛎 78 16.59 30.70 10 454. 肾四味 77 16.38 29.40 9 100 305. 龙骨 76 16.47 30.13 10 45 6. 山萸 74 15.74 75.40 30 1207. 磁石 63 13.4 29.90 10 458. 葱白 61 12.98 4.57寸 3寸 10寸9. 赤芍 53 11.27 41.46 10 45 10. 五味 52 11.06 27.70 6 5011. 白芍 49 10.42 42.20 10 90 453. 用药频率讨论李老学术上崇尚仲景,自学医始,即“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认为汉唐后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仲景之旨,倡导“重疾沉疴,师法仲景”。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李可医学传略李可,男,汉族,山西灵石人,生于1933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
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
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
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
自创方剂28首,对各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之一。
自序能够成为一名中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
我16岁初中学业未竟,毅然从军,西北全境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23岁蒙冤,50岁后平反昭雪。
所幸28年时光,未敢虚度。
逆境中学习中医,并终生矢志不悔,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46年来的中医生涯中,闯过重重难关,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用为中医师,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
我一生大部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
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
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练针灸,搜集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力求使农民少花钱而治大病。
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则力难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辨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
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
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则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
至今虽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处逆境奋发苦斗,锻炼、造就了我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
更由于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
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
为救危亡于顷刻,我被逼上急症攻关之路,殚心竭虑探索仲圣先师六经八纲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针灸、救急要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
名老中医“李可”最全的治病药方,(经常生病的人必看)★自拟方总结•1、通治一切肥胖之并发症【温氏奔豚汤】温氏就是我读函授时的老师温碧泉先生。
方子呢,是这样的:附子45克,油桂10克(后5分),上沉香10克(后5分),砂仁10克(后5分),生山药60克,茯苓45克,泽泻30克,怀牛膝30克,生晒参30克(捣碎入煎),灵脂30克,车前子30克(包),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枣25枚。
上药因痛经、巅顶痛加入厥阴主药吴茱萸45克,方中附子逐日叠加10克,加至200克为度,服药30剂后修养半月,至10月22日,共减重22公斤,全部衣裤都不能穿了。
灰暗面色转为红润,人也变得轻灵活泼,痛经也好了。
此案足以证明,一切肥胖皆寒湿瘀浊堆积三阴,阳光一照,阴霾尽消!此方稍事加减,可通治一切肥胖之并发症,为高血压(清阳不升,浊阴窃踞阳位)、高血脂、糖尿病(从三阴论治,三阴又统于太阴,而太阴之根在少阴)及冠心病心衰等等一系列现代医学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2、肾虚金匮肾气丸'每次五粒,把它煮成糊状喝下去,早晚各一次,有十天半月就可以把好些个属于肾虚的证候啊,都扭转过来。
•3、老年人保健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汤'作为保健的东西,《伤寒论》里面,最能够对阳气提供帮助的就是'四逆汤',少量的长期服用,这样可以消除你长期积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内生的一些个寒邪;可以调整你的元阳,使其不受损伤;可以延年益寿。
•4、筋骨疼痛,肌肉麻木疼痛拘挛加止痉散,就是全蝎6g、蜈蚣3条打粉冲服,坚持一段,就可以把风心治过来,而且二尖瓣,三尖瓣闭锁不全,顽固的心衰,脑危象这个方法都可以救过来。
另外吃中药的同时,配合培元固本散效果更好。
•5、风心病生北芪120-250g 制附片45g 制川乌30g 黑小豆30g 防风30g 桂枝45g 赤芍45g 炙甘草60g 麻黄10-45g 辽细辛45g(后下十分钟)红参30g 蜂蜜150g 生姜45g 大枣12枚九节菖蒲10g•6、肺心病肺心病实际上就是小青龙汤证虚化,所以就用小青龙汤加味,因为寒邪深入少阴。
李可:我用此方治疗皮肤病,屡用屡效导读:乌蛇荣皮汤是李可老中医创制的验方,以简驭繁,治疗多种皮肤顽疾可获奇效。
病变万千,难以预见。
见病治病,专科大忌!以人为本,照顾整体,顾护脾肾元气,为第一要着。
万病皆然,不独皮科。
乌蛇荣皮汤运用体会笔者运用李可老中医创制的乌蛇荣皮汤,治疗不少皮肤疑难重症,获得了满意效果。
乌蛇荣皮汤组成:生地(酒浸)、当归各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桃仁、红花各10g,丹皮、紫草各15g,定风丹60g,白鲜皮、乌蛇肉各30g(蜜丸先吞),炙草10g,鲜生姜10片,枣10枚。
且除李老所述15种皮科顽症外,用于其他如重症药疹、玫瑰糠疹、结节性红斑、白塞氏综合征、红皮病型银屑病等,均有良好疗效。
顽固性鹅掌风李某某,女,23岁。
鹅掌风2年。
双手部红斑、脱皮、角化肥厚,瘙痒剧烈,冬季干燥皲裂疼痛。
舌淡红略暗,苔薄,脉细。
予乌蛇荣皮汤加皂角刺、炮山甲、荆芥。
4剂内服。
二诊时明显好转,瘙痒消失,脱皮减少,手掌皮肤显润泽。
如此捷效,出乎意料。
手足部癣疥湿疮,日久不愈,湿热内蕴,营卫阻塞,四末不荣,肥厚粗糙如树皮状,而成鹅掌风。
乌蛇荣皮汤养血润燥,活血化瘀,通调营卫,充盈气血,使四末得荣而收效。
笔者此方治疗手部顽固性鹅掌风数例,均收良效。
但治下肢类似皮疹,如足部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足癣湿疹样变等肥厚性皮疹等,效果欠佳,体会此方治疗手部鹅掌风效果优于足部。
慢性泛发性湿疹林某某,男性,78岁。
慢性湿疹3年余,冬轻夏重,反复发作。
躯干四肢泛发红斑、丘疹,瘙痒剧烈,日夜无度。
口不干,二便可,舌暗红有瘀斑,无苔,脉弦劲稍数。
给予乌蛇荣皮汤加生黄芪60g,皂角刺10g,荆芥10g,牛蒡子12g。
3剂。
复诊时瘙痒基本消失,全身皮疹亦渐隐退。
前方去牛蒡子,4剂,巩固疗效。
其一,乌蛇荣皮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冬季干燥性湿疹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均适用。
辨证着眼点在于皮肤干燥。
因老年人气血亏虚,血不荣肤,内燥化风,常皮肤干燥而痒。
---------------------------------------------------------------最新资料推荐------------------------------------------------------ 1 / 3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 李可, 男, 汉族, 山西灵石人, 生于 1933 年, 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 逆境学医, 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 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 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 医事顾问, 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特约研究员。 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 46 年, 崇尚仲景学说。 擅长融寒温于一炉, 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 自创方剂 28 首, 对各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 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之一。 李氏最突出之处是擅长以重剂附子、 乌头类峻药抢救濒危病人,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 其中被西医下了 病危通知书者已有百余人。 毋庸讳言, 目 前急救一般都是西医的事, 然而, 在他任职灵石人民医院中医科时, 急救却是中医科的事, 这在全国各医院中可谓绝无仅有, 由此被著名中医大家邓铁涛称为中医的脊梁。 --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 皮肤病很少危及生命, 但顽固难愈。 患者痛苦缠绵, 医者焦头烂额, 确是医学一大难题。 故有quot;医生不治癣, 治癣丢了 脸quot;之谚。 作为基层中医, 求治者五花八门, 不允许自封专家, 而把众多患者推出门去。 古代中医能以患者的疾苦为己任, 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 我辈虽在医学水平上望尘莫及, 但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诚还是有的。 于是逼上了 皮科难症攻关之路。 初期, 见皮治皮, 搜集了 大量外用方, 以涂抹擦敷为能事, 止痒消炎解除燃眉之急, 也有小效。 但大多暂愈后发, 此伏彼起, 穷于应付。 此路不通, 日久才渐有领悟。 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 却内连脏腑, 并与情志变动、 气血失和息息相关。 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 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 quot;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quot;, 然后风、 寒、 暑、 湿、 燥、 火六淫之邪, 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 则治皮之道, 首当着眼整体, 从调燮五脏气血入手。 见皮治皮, 永无愈期。 遂创乌蛇荣皮汤, 执简驭繁, 用治多种皮肤顽症, 竟获奇效。 方剂组成如下: 生地(酒浸) 、 当归各 30 克, 桂枝 10 克, 赤芍 15 克, 川芎、 桃仁、 红花各 10 克, 丹皮、 紫草各 15 克, 定风丹 60 克, 白藓皮、 乌蛇肉各 30 克(蜜丸先吞) , 炙草 10 克, 鲜生---------------------------------------------------------------最新资料推荐------------------------------------------------------ 3 / 3 姜 10 片, 枣 10 枚 方中桃红四物合桂枝汤, 养血润燥, 活血祛瘀, 通调营卫。 定风丹(首乌、 蒺藜对药) 滋养肝肾, 乌须发, 定眩晕, 养血驱风止痒;丹皮、 紫草凉血解毒; 白藓皮苦咸寒, 入肺与大肠、 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而疗死肌, 为风热疮毒、 皮肤痒疹特效药。 服之, 可使溃烂、 坏死、 角化之皮肤, 迅速层层脱落而愈, 脾胃虚寒者酌加反佐药, 本品对湿热黄疸, 兼见全身瘙痒者, ...
李可:膝关节积液肿痛的四种治法医案以下是李可老先生治疗膝关节积液的四则医案,可以从中学到李可先生治疗此病的可贵经验。
正如作者所说“余(李可)治上症,不下200例。
症情大同小异,症型不出以上4类,皆从调整整体气化入手,得以根治。
”★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治法一县党校老乔之妻,60岁,1987年6月7日诊。
矮胖体型,风湿性关节炎久延,双膝肿大如斗,多次抽水,激素穴注,反复发作,3年不愈。
股胫变细,状如鹤膝。
脚不能着地,局部皮肤绷急紫黯,摸之如冰,神情疲惫,气怯畏寒,脉迟细,58次/分。
近月余,因血沉高,考虑关节结核,抗痨亦乏效。
症属高年久病,气阳虚衰,不能运湿,湿流关节,已成鹤膝风症。
选阳和汤加生芪五苓,益气温阳化湿:生芪45克,熟地30克,麻黄3克,白芥子10克(炒研),鹿角霜30克,油桂、姜炭各5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生苡仁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草10克。
上方连服5剂而愈,追访1年未发。
治法二装卸工温宝兴之妻,62岁,1988年2月3日初诊:车祸致右下肢骨折年余,右膝半月板损伤,近3月肿如斗,剧痛,彻夜嚎哭,惞热肿痛不可近,卧床不起已2月。
今日化验:白细胞19500,中性90,继发感染,积液。
舌红中黄,脉沉滑数实。
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忍冬藤120克,生苡仁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川牛膝30克,蚤休、丹参、当归、元参、夏枯草、骨碎补各30克,桃红、白芷、甘草、乳没、车前子各10克,白酒100毫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10分钟,2次分服,3剂。
白芷240克(研粉),酒煮为糊,分作2包,趁热交替贴敷膝部。
2月6日二诊:肿消强半,痛止,局部出现皱纹。
脘胀,不甚思食,腰困如折,脉滑。
毕竟年过6旬,一诊方寒凉过甚,有碍中焦气机升降。
改投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下病治上,益气行水,加肾四味鼓舞肾气:生芪45克,防己12克,四妙去黄柏(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车前子、甘草各10克,木瓜30克,肾四味各18克,白芷10克,外敷同前,3剂。
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李可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老中医,自学成才,长年奔走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因其自学成才,以致少一些院校派中医的规矩束缚;因其长年奔走于缺医少药的山区,故更少一些西药的干扰,更多一些鲜活的经验。
李老擅用温阳峻药救治危重和疑难病症,在方药用量上为最接近仲景的一代宗师。
我们对其2006~2007年收集的470张处方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或可供同道借鉴。
1.选方问题由于条件所限,我们选方多是连续1~2个月,然后有所间断,然后再连续1~2个月。
故我们选方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
因为我们的用药规律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分析两个部分,为了反映李老的一般用药经验,我们去掉了儿童的用药方剂,另外也去掉了丸散膏丹的特殊剂型的处方。
但其他选方均没有经过刻意筛选。
因此,笔者认为选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用药频率分析表一:频率超过50%的处方用药(N=470;剂量单位为克)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合并频率%1. 附子 374 79 81.44 9 300 乌附84.322. 乌头 25 5.32 26 10 303. 炙草 348 78 70.1 7 2004. 干姜 256 54 66.9 10 100 姜91.685. 生姜 155 33 48.8 5 1256. 姜炭 22 4.68 36.6 5 907. 肉桂 169 36 9.65 1 60 桂56.008. 桂枝 97 20 44.9 9 1209. 晒参 207 44.04 30 4.5 90 参75.1110. 红参 129 27.45 36.1 10 10011. 党参 17 3.62 75 30 120表二:频率在20~4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1.细辛 182 38.72 43.62 9 75 452.大枣 157 33.40 18.2 4枚 30枚 12枚3.白术 150 31.90 74.27 20 125 454.麻黄 117 24.68 10.59 3 80 15-455.茯苓 114 24.25 44.2 10 120 456.北芪 112 23.83 165 18 500 1207.生半夏 110 23.46 49.6 20 75 45表三:频率在10~1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1.灵脂 89 18.94 31.70 3.3 1002.当归 81 17.23 35.74 6 503.牡蛎 78 16.59 30.70 10 454.肾四味 77 16.38 29.40 9 100 305.龙骨 76 16.47 30.13 10 456.山萸 74 15.74 75.40 30 1207.磁石 63 13.4 29.90 10 458.葱白 61 12.98 4.57寸 3寸 10寸9.赤芍 53 11.27 41.46 10 4510.五味 52 11.06 27.70 6 5011.白芍 49 10.42 42.20 10 90 453. 用药频率讨论李老学术上崇尚仲景,自学医始,即“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认为汉唐后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仲景之旨,倡导“重疾沉疴,师法仲景”。
李可老中医治疗脚气四则
案一:
高文兆,60岁,城关粮站会计,1976年8月8日诊。
肥人湿胜气虚,脚气10年不愈。
时轻时重,每夏必犯。
刻诊,双脚肿烂,脓水淋漓,不能步履。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痒痛夜不能寐。
脉滑数而右寸极弱,知为气虚湿热下流:
生芪45克,忍冬藤、芙蓉叶、生苡仁、苦参、地肤子各30克,苍术15克,黄柏、川牛膝、通草、猪苓、甘草各10克,防己、生槟榔各12克,木瓜15克,
内服3剂,药渣浓煎一盆,化入生白矾、雄黄各20克,趁热熏洗双脚,杀菌敛疮止痒,3剂而愈,追访3年未犯。
案二:
长女李芹,16岁,1979年12月17日初诊。
脚气3年,今冬脚冻成疮。
近3日感染肿烂,脓水淋漓,红肿惞痛,不能步履。
予清湿热解毒:
生苡仁45克,苍术、黄柏、川牛膝各12克,忍冬藤、芙蓉叶各30克,公英、地丁各20克,白蔹、车前子、甘草各12克,生姜5片,枣10枚以护胃气。
12月20日二诊:药进3剂,肿烂减而未愈。
足背青紫,膝以下冰冷,右寸沉细。
予益气温经和营:
生芪45克,当归30克,桂枝12克,赤芍15丸,吴茱萸10克,炙草、桃仁、红花、通草、细辛各10克,生苡仁45克,白蔹12克,鲜生姜20克,大枣10枚。
12月24日三诊:肿烂结痂,脚膝温,色红活,原力去白蔹再服3剂善后。
文革以后,余之家境困顿,求饱已属不易,故尔'藜藿之体气血穷',未病正气先虚。
初诊未念及此,见病治病,徒以清热解毒为能事,损伤中气,出现寒化、虚化。
二诊下病治上,又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而治冻疮,重加生芪之益气生肌化腐,在下之疮疡立愈。
吾女之冻疮,自此之后又历10冬,再未犯过。
案三:
政协赵雄飞之女国英,20岁。
1977年6月5日,脚气感染,双脚肿烂,腹胀气喘,昼夜剧痛,嚎哭不止,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
脉沉滑数,舌红苔黄腻,此属湿热化毒入血,有攻心之虞。
忍冬藤90克,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紫苏、泽泻、枳壳、独活、胡连、木香、黄柏、川牛膝、甘草各10克,木瓜15克,生槟榔12克,防已12克,通草6克,杉木屑120克(煎汤代水煎药兼外洗)。
服此方后,喘、痛、痒均退,脚肿未消,脉变右寸沉微,关上滑数。
已是中气下陷,湿热下注,当下病治上,予五苓散加生芪45克,柴胡、升麻各10克,2剂后多年痼疾得愈,追访10年未犯。
案四:
二轻局李新林之妻妹,27岁,患脚气6年,每年夏季必发,平时脚趾部已显麻木,为脚气之重症;1981年8月18日,双脚肿烂,脓汁稠粘,两腿红肿延伸至膝部,呕吐,腹胀,神识不清,言语错乱,双腹股沟淋巴结肿痛,便燥3日未行,苔黄厚腻,六脉沉滑数实。
证属湿热化毒入血,腑实,秽浊上攻,已成脚气攻心危症。
忍冬藤120克,生大黄30克,生槟榔15克,生苡仁45克,苍术、黄柏各15克,木瓜15克,白藓皮30克,木香、川牛膝、甘草、胡黄连、车前子各10克(包)。
上药武火急煎,2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尽3剂。
8月19日凌晨其夫邀诊,诸症已退八九,已下床操持做饭。
改投生芪四妙加白敛内服;以苦参、白藓皮、黄柏、甘草煎汤,入雄黄、白矾熏洗,3剂后痊愈,迫访2年末犯。
按:脚气虽属小恙,然急性感染,湿热之毒入血上攻,而见气喘、呕吐、神迷则属危症,古代谓之'脚气攻心'。
当急下之,荡涤热毒以解危。
常用方剂有鸡鸣散(槟榔、木瓜、陈皮、吴茱萸、紫苏、桔梗、生姜)捣粗末,水煎2次,冷透,凌晨空腹分3~5次服。
服后当泻下黑粪水为验。
余组方时谨选槟榔、木瓜、紫苏,消胀宽中下气,未见有'泻黑粪水'现象。
下病治上,调节整体法最效。
急性感染期,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要掌握分寸,不可过剂。
一见有寸沉
微,即宜早投补气升提化湿。
生芪一味,益气运血,内托化腐生肌,实足慢性疮疡之神药。
下病治上之法,源自灵枢,傅山先生将此法具体化,并拟出方药,大匠示人以规矩,济世活人,泽及万民,启迪后学,厥功甚伟。
本文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