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中医药学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医药学概论/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学时/学分:32 /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医药学概论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中医药学概论是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及方剂的基本理论,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中药及方剂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的一门学科。
除了系统学习传统中医药知识外,还要结合现代研究手段,研究有关中医药理论、中药及复方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基本理论;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中药及方剂的功能、临床应用等有关知识,并能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了解有关中医药理论及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中医学的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中医药发展及作用地位,中医药现代化等。
2.中药概述与基本理论中药、中药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目的与任务,中药学的基本内容,中药的起源,中药学在发展过程中历代医药学家的专著及特点,建国以来对中医药学整理、继承、提高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药的产地、中药材的采收、中药的炮制、炮制方法、中药材的贮存、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法等。
中药的配伍及七情,用药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及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及服药禁忌;用药的剂量,剂量的准确含义(包括常用内服剂量、常用较大剂量、小儿用药剂量等);中药的煎服法,不同药物的特殊煎法,服药方法等。
3.常用中药3.1 解表药的定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等。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
中医药学概论、单选题1.肉苁蓉和锁阳共同的功效是()A.滋阴补血B. 滋阴潜阳C.补肾助阳D.滋阴降火★标准答案: C2.麝香的功效是()A.开窍醒神,破血逐瘀B.开窍醒神,补血,保胎C.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催产D.开窍醒神,活血止痛,催产★标准答案: D3.活血化瘀药主要适用于()A. 血脱证B.痰饮证C.瘀血证D. 出血证★标准答案: C4.杜仲、桑寄生都具有的功效是() A. 补肝肾、益血 B.补肝肾、活血 C.补肝肾、利水 D.补肝肾、安胎★标准答案: D5.、下面哪味药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称() A. 藿香 B.香薷C.香附D.沉香★标准答案: C6.属于十八反的是()A. 乌头与附子B.人参与乌头C.乌头与藜芦D.半夏与乌头★标准答案: D7.清热药主要适用于()A. 表寒证B.里寒证C.阳虚证D.里热证★标准答案: D8.行气止痛的要药是()A. 葛根B.乳香C.紫苏叶D.木香★标准答案: D9.共收载药物8980 味的药学著作是()A. 《本草原始》B.《新修本草》C.《本D.《中华本草》草纲目》★标准答案: D10.利水渗湿药主要适应的病证是() A. 湿阻中焦 B. 湿温初起C.痰饮伏肺D.水湿内停★标准答案: D11.以下哪些是杏仁的主要功效()A.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B.发汗解表、止咳平喘C.发汗解表、温通阳气D.发汗解表、行气和中★标准答案: A12.归属内伤病因是()A. 劳逸B.医过C.外伤D.六淫★标准答案: A13.和肾相为表里的是()A. 大肠B.膀胱C.三焦D.胆★标准答案: B14.主升清功能的脏腑是()A. 肝B.脾C.肾D.心★标准答案: B15.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A. 辨病求因B. 辨症求因C.问诊求因D.相对性★标准答案: B16.发病的最基本原理是() A. 正胜邪负 B. 正胜邪退 C.正邪相搏 D.邪胜正负★标准答案: C17.脏与脏之间主要体现了“精血同源”关系是() A. 心与肺 B.心与脾 C.肝与肾 D. 脾与肾★标准答案: C18.藏象学说的内容包含() A.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B.内在组织器官的各种表象C.五脏、六腑D.五脏、六腑与经络★标准答案: A19.五行学说中“水”的特性是()A. 润下B.稼穑C.炎上D.从革★标准答案: A20.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 司呼吸B.主血脉C.主疏泄D.主升发★标准答案: A二、多选题1.阴阳变化的一般规律包括()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标准答案:A,B,C,D2.中医药学是()学科的合称A. 中医学B.中药学C.药理学D.临床医学★标准答案:A,B3.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A. 主血脉B.主神志C.主升发D.主纳气★标准答案:A,B4.活血祛瘀药可分为哪几类?() A. 活血止痛药 B.活血调经药 C.活血疗伤药 D.破血消癥药★标准答案:A,B,C,D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A. 升B.降C.出D.入★标准答案:A,B,C,D6.川芎的功效有() A. 活血行气 B. 滋阴补阳 C.润肠通便 D.祛风止痛★标准答案:A,D7.人参的功效有() A. 大补元气 B. 补脾益肺 C.生津止渴 D.安神益智★标准答案:A,B,C,D8.茯苓的功效有() A. 开窍醒神 B. 活血化瘀 C.利水渗湿 D.健脾安神★标准答案:C,D9.石膏的功效有()A. 祛风湿B.B 清热泻火C.除烦止渴D.煅用收敛生肌★标准答案:B,C,D10.麻黄的功效有()A. 发汗B.平喘C.利水D.安神★标准答案:A,B,C三、判断题1.五味指辛、甘(淡)、酸(涩)、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正确)2.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
中医药学概论主讲教授林仲Page 2 Page 3 绪论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呾中药学癿合称侧重反映中医不中药两者共同发展密丌可分。
中医药学概论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刼学基础理论呾基本知识癿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及方刼学癿基本理论各种中药癿来源、采制、性能中药及方刼癿功效及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Page 4 中医癿学科属性中医学是发祥亍中国古代癿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癿科学。
它具有独特癿理论体系、丰富癿临床经验呾科学癿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癿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亍自然科学癿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癿人文社会科学癿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癿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癿医学科学。
Page 5 中医学属亍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劢、变化呾发展觃律或本质癿学科。
中医学研究癿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癿生、长、壮、老、已得生命觃律人体癿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癿发生发展呾防治觃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癿属性。
Page 6 中医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史研究人类社会运劢变化呾发展觃律癿学科。
人丌仅具有自然物质癿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癿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呾疾病癿医学问题。
社会环境癿变更人癿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癿变化对人体癿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
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癿社会科学属性。
Page 7 中医受到古代哲学癿深刻影响哲学是关亍自然、社会呾思维中最一般癿共同觃律癿科学。
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癿发展都离丌开哲学癿作用。
中医学发祥亍中国古代受弼时癿哲学思想癿深刻影响。
中医学在其形成亍发展过程中丌断吸取了弼时癿哲学成就用弼时盙行癿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亍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癿医学理论体系。
Page 8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癿产物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癿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外古代癿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癿形成不发展起过重要癿促迚作用。
吕炳奎主编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可以邮购或者淘宝上买,淘宝网址: 光明中医校友会有部分库存的,请电话咨询:************全套一共30本,书名录如下:《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全套书名录:1、本草备要讲解(上、下)2、方剂讲解3、古代汉语(上、中、下)4、黄帝内经(上、下)5、金匮要略讲解6、名医医案选读7、人体解剖学8、人体生理学9、伤寒论讲解10、温病条辩讲解11、西医内科学基础(上、下)12、针灸学13、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14、中医儿科学15、中医妇科学16、中医骨伤科学17、中医喉科学18、中医临证程序与辩证思维方法19、中医内科学(上、下)20、中医外科学21、中医眼科学22、中医药学概论23、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24、历代医籍选介25、中国医学发展史概论26、中国哲学思想史概要27、实用中医文献学28、中医学科学原理29、现代科技30、中医科研课题设计探讨《中医新课堂》丛书中医师承实录我的中医之路余国俊我的脉学探索金伟名医师承讲记李静小说中医小说中医续集张大明肝胆相照一格人的健康战争中医名家网李可老中医经验语录36条李可中医养生讲座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
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
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
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
中医药学概论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主编
概述
《中医药学概论》一书,旨在介绍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从“高等中医函授教材”中的顺序看,它是普通基础课向专业基础课过渡的一门桥梁课,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是深入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
内容包括除绪论、附录外,主要有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与病机、诊法、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学概述、方剂学概述、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等十章。
本书的编写工作,是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编辑室的主持下进行的,由白永波、刘景源、姜典华、樊正伦编,史常永审阅。
于1986年由光明日报社出版。
绪论
第一节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中医学的唯物辩证观
第三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第三节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二章藏象
第一节脏腑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第三章经络
第一节经络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四节十二经别
第五节十五别络
第六节十二经筋
第七节皮部
第八节经络系统的作用
第九节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第四章病因与病机第一节病因
第二节病机
第五章诊法
第一节望诊
第二节闻诊
第三节问诊
第四节切诊
第六章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第二节气血津液辨证
第三节脏腑辨证
第四节六经辨证
第五节卫气营血辨证
第六节三焦辨证
第七章治则与治法第一节防治原则
第二节治疗方法
第八章中药学概述
第一节中药的性能
第二节中药的归经
第三节中药的炮制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第五节中药的有毒、无毒与用药禁忌
第六节中药的服用法
第九章方剂学概述
第一节方剂的组成
第二节方剂的分类
第三节方剂的剂型及应用特点
第十章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附:形体骨骼
本书特点
本书各章内容统一划分为三级:
第一级【掌握】为重点内容
第二级【熟悉】为次重点内容
第三级【了解】为非重点内容
学员在自学过程中,宜按此三级要求,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尽可能地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分别主次,循序渐进。
在此基础上,结合复习思考题进行自我练习和测试,以巩固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提高自学效果。
本课程计划安排自学120学时,面授30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