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柱层析技术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32
硅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
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
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柱层析硅胶
1.原理
柱层析硅胶的原理是根据原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移动速度不同的特性,将样品在填充于柱中的硅胶中进行分离。
硅胶作为非极性物质,能够吸附极性物质,不同的硅胶粒度对样品的分离效果均不同。
2.分类
柱层析硅胶根据不同的粒度、孔径及强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有:
①L类型:中等孔径(100-200Å),对大多数化合物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3.性质
柱层析硅胶的性质主要包括吸附性、表面积、孔径和粒径等。
其中吸附性越好,分离效果越好,但是也容易出现过度吸附的问题。
硅胶的表面积、孔径和粒径越小,其表面积和孔径比就越大,样品与硅胶的接触面积越大,吸附能力也就越强。
4.注意事项
在柱层析实验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硅胶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对分离效果的要求来进行。
②实验前要进行柱层析硅胶表面修饰,保证硅胶的表面活性。
③样品在加入前应先进行前处理,如过滤、浓缩或化学修饰等,以保证样品质量。
④严格控制柱层析条件,如移相剂的类型和浓度、流速、温度等,以保证分离效果。
⑤在柱层析后,对分离得到的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以判断分离效果。
在实验中,应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化学品泼洒和误吸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5.总结。
硅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技术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分子结构相似或略有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分离技术。
这种分离技术既可用于混合物的分离纯化,也可用于单组分的准确分析。
硅胶柱层析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分离分析结果,它与其它分离分析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方便和分析效率高。
硅胶柱层析分子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分离:一种是吸附,另一种是偏析。
在吸附过程中,溶质分子被吸附在柱粒子表面上,并且不会溶解,而在偏析过程中,溶质分子会在柱粒子表面上同时进行偏析和均相移动,也就是说,不同结构的分子会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分离混合物中的分子。
硅胶柱层析过程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将硅胶柱放入柱层析装置中;第二步是向硅胶柱中加入待分离分析物;第三步是使用柱层析仪进行柱层析测定,即将分析物在柱中均匀地向下移动;最后一步是收集偏析后的分子产物。
硅胶柱层析技术在有机合成研究和有机分子分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在分离有机混合物、有机废水处理、有机物种鉴定以及其他有机化学应用等方面非常有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微量组分;可以用于鉴定相似的有机物;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可以用于分离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如香料中的混合物;还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
此外,硅胶柱层析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分析,如可可粉、乳糖、蛋白质分析等,以及药物分析,如抗生素分析、降脂药物分析等。
它甚至可以用于环境分析,如溶解性有机磷、元素烃的分析,在进行环境污染检测中也有重要作用。
硅胶柱层析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分析效率高以及结果可靠等优点。
硅胶柱层析技术也可以用于大规模分离复杂的物质,这使得它成为有机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品牌:SCS
颜色:白色
外观:白色均匀颗粒,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粒度:100-200,200-300,300-400,60-100等多种规格(目)
水份:工业级小于5%,试剂级小于3%(%)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石油产品精制,脱除芳烃物质或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高纯度物质的制备等
产品说明:
柱层层析硅胶为一多孔性物质,分子中具有硅氧烷的交链结构,同时在颗粒表面又有很多硅醇基,对不同物质组份吸附保留时间不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柱层层析硅胶原料是我厂根据客户需求和柱层层析硅胶的特点,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具有一定孔结构且杂质含量低的硅胶。
SCS牌柱层层析硅胶生产过程中,使用分级变频技术,减少了细颗粒的存在,保证了筛分粒度的均匀性,减少分离提纯过程中柱阻力,保证均匀流速。
形状:
柱层层析硅胶为白色粉末状颗粒,无毒,无色无味,且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用途:
柱层层析硅胶主要用于石油产品精制,脱除芳烃物质或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高纯物质的制备等。
也可做催化剂载体,废油中杂质滤除。
规格:
参考技术指标:
说明:1、A类为试剂级,B类为工业级。
2、包装、规格可根据用户要求。
3、技术指标可根据用户要求。
硅胶柱层析一、硅胶柱层析原理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二、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三、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7.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
硅胶柱层析一、硅胶柱层析原理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二、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三、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
称量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
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
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7.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