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从园林城市到森林城市的跨越
- 格式:pdf
- 大小:198.52 KB
- 文档页数:2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作文森林城市生态潍坊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如雾霾、噪音、防洪难题等等。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让城市更加宜居,森林城市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森林城市是以生态可持续为原则,将城市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座宜居、低碳、生态的现代城市。
作为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重点城市,潍坊在生态建设的路上也越走越远。
一、潍坊的森林城市建设潍坊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而森林城市建设正成为其城市建设的重点。
潍坊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开始实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
从创建到推行,潍坊一直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循环发展的建设理念,采用众多的绿化技术,以森林为本进行城市建设。
在潍坊的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绿化工作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而且在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中,也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打造了一些生态公园、生态廊道、生态景观等。
二、森林城市的意义森林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
首先,建设森林城市能够在城市中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其次,森林城市的建设也能逐渐消弭城市的污染问题。
此外,森林城市建设还可以改变城市风貌,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潍坊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效潍坊森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潍坊市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其中含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32.26%。
在人居环境卫生方面,潍坊也采用了先进的国外技术,利用生物技术对城市污染进行处理,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此外,潍坊市还推出了多项生态补偿措施,鼓励市民投身绿色建筑、生态公益事业的建设中去,提高当地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四、建设森林城市需要的努力建设森林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缺乏综合性规划、投资不足、资源短缺和人力不足等限制,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进程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设森林城市需要我们的努力。
作为城市居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去,从小做起,例如节约用水、绿化家庭,拒绝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共同构建生态家园。
平顶山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浅议作者:马占峰方伟迅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05期摘要:根据平顶山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现状,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形势和基本要求,全面分析平顶山市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优势和差距,围绕加快推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新目标,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建议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创建,平顶山市的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实现了从省级园林城市到国家级园林城市的跨越,一举扭转了平顶山市在河南全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的落后局面,与省内其它兄弟城市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新的起点,需要确立新的目标。
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要求,从平顶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来看,必须登高望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继续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迈上更高台阶,走在全省前列。
1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近年来,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开始深入人心。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应当是一种共存关系,一种持续协调发展关系,从而开始以生态学思想来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即走生态园林道路,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首先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已经是21世纪最重要的议题,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和最有效的工作载体。
其次,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
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城市的人居环境,造福广大市民;同时,它对于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平顶山市来说,通过近几年创建园林城市的实践证明,开展城市创建活动是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高城市环境水平,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
一百里杜鹃花开放的地方一千只黑颈鹤跳舞的地方这里有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高原明珠——威宁草海,地质博物馆——乌江源百里画廊,避暑养生地——赫章韭菜坪,神奇九洞天,神秘油杉河……这里就是洞天福地,花海毕节不忘绿色初心 践行林业使命——贵州省毕节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周赟 郭轶伦 顾国斌Forest City森林城市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国土总面积26853平方公里,辖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白治县、赫章县、百里杜鹃管理区、金海湖新区等10个县(自治县、市、区),总人口937.76万人。
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毕节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扶贫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多党合作示范区。
同心公园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森林生态安全问题时强调“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
2019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要“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对森林城市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的十九大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毕节市于2017年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拟通过森林城市建设,不断增加森林面积,保护森林资源,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漫步美丽的广西贵港东湖,只见黄槿、木麻黄、榕树等原生树种郁郁葱葱,绿化乔木、灌木及竹类绿荫蔽日。
每天,老年人三五成群,或围桌而坐,或散步聊天;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临湖赏鱼,聆听鸟语……住在东湖城的张女士说:“我们就生活在森林公园里。
”东湖公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贵港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目标,按照《广西贵港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以“翠贯浔郁,森林荷城”翠贯浔郁森林荷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杨尚霖 姚东岑282018.7林海云涌 韦伟海 摄292018.7打造城在林中、人在绿中、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家园,贵港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建设翠贯浔郁。
现在,贵港中心城区有东湖公园、南山公园、马草江公园、民族文化公园和新世纪广场公园5个综合公园,芳草茵茵,树木繁茂,已经成为广大市民休闲锻炼、康养的好去处。
桂平、平南生态旅游业正成长为新兴产业。
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贵港市大力实施村屯绿化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目前已对全市7294个村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累计种植绿化苗木60多万株,新增绿化面积6565.4亩,建设绿道10206米、护路林59435米,乡村处处呈现出生态优美、宜居和谐美丽新农村的景象。
与此同时,依托区位优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贵港市木材加工量达900多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产值208亿元,带动10多万人就业,实现年税收近5亿元。
木材加工成为贵港市的一个母爱 陈福林 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广西重要的板材加工基地和广西重要林产品贸易集散地。
市委书记李新元 、市长农融带领机关干部职工开展植树活动 张智荣 摄编织幸福新生活 林士放 摄荔枝红了 程海 摄崛起的林产业 陈榕玲摄302018.7新篇章,生态文明理念扎根浔郁大地“创森”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1.09•【字号】•【施行日期】2017.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的意见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全州城乡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目标,根据《云南省森林县城评价指标》和《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现就各县市开展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把我州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云南典范”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把我州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云南典范”的战略定位,以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支持,全力推进“省级森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二、工作目标按照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的要求,以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以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为主要抓手,统筹协调山、水、河、田、路、城镇(村庄)绿化一体化,努力构建“城区林园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水域林湿化、农田林网化、村庄林果化、国土生态化”的城乡生态建设新格局。
通过努力,到2018年底,景洪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勐海县、勐腊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县城。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建设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生态森林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建设现代化的生态交通网络,包括道路、铁路、水路等,提高城市内部和外部交通的便捷程度。
2. 加快推进绿色能源的应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建设智能化、绿色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等,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三、生态保护与恢复1. 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保护城市内外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湿地、林地、水源地等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2. 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加强草原、河流等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3. 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生态农庄等,吸引游客,拉动当地经济。
四、绿色产业发展1. 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和支持高科技环保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广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3.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推动绿色科技产业的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1.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2.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建设生态公园和城市绿心。
3.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鼓励建设绿色建筑,减少土地利用强度。
六、政策支持和监管1. 设立专门的森林城市建设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和推进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地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2. 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各地开展森林城市建设,配套建设保障资金。
3.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森林城市建设。
七、社会参与和宣传1.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
2. 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参与森林城市建设,促进合作共赢。
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旨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生态森林城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支持和监管、社会参与和宣传等多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确保实施过程的规范和有效性。
创森知识枣庄市山亭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情况(7)1. 枣庄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从何时开始?答:2012年2月15日,枣庄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创森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张术平市长任组长的全市创森工作领导小组,标志着森林城市建设正式启动。
2012年12月,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批准了《枣庄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枣庄市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2. 枣庄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布局原则是什么?①城市森林与城市布局有机结合;②建设城乡绿地相连的森林体系;③将城市森林建设与水体保护结合起来;④将绿色通道作为连贯城市森林的主线。
3. 枣庄市城市发展总体目标是什么?构建“科技创新型和生态宜居型”新枣庄。
4. 枣庄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规划定位是什么?枣庄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规划定位是:鲁南山水森林城,绿色转型新枣庄。
包含4个方面含义:山水之城,森林之城,转型之城,幸福之城。
5. 枣庄市国家森林城市分哪五大功能区?①东北部低山丘陵生态保护及森林旅游区,包括山亭区全部、市中区及驿城区的山地乡镇。
②中部中心城区城市生态建设区,包括市中区、薛城区、驿城区及高新区的中心城区所在地。
③山前平原农田林网与林业经济建设区,包括滕州市、薛城区、驿城区的乡镇。
④西北部滨湖湿地保护与休闲旅游区,包括滕州市和薛城区沿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边的乡镇。
⑤南部沿运河经济及运河文化旅游区,包括枣庄南部运河流经和南水北调工程经过之地。
6. 枣庄市国家森林城市是如何空间布局的?(一)市域空间布局:构建“一城为核,三片环抱;两带做屏,八廊贯通;多点镶嵌,林城共荣”的具有枣庄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
“一核”:指枣庄市中心城区。
“三片”:指环抱中心城区的三个区(市),山亭区、台儿庄区和滕州市。
“两带”:指西北部沿滨湖湿地保护带和南部低洼沿运河生态经济带。
“八廊”:指以“四横四纵”八条道路或河流为代表的生态廊道。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09•【字号】合政办[2014]16号•【施行日期】2014.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见(合政办〔2014〕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4〕4号),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深入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实施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园林城镇的创建工作,加快形成科学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城镇园林绿地系统,努力打造美丽合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导向,因地制宜。
加强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对城镇及周边山体、水系、植被、生物物种等生态资源划定绿线范围,实行绿线管制与保护,坚持适地适树,注重乡土树种,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
2、导则引领,量质并重。
坚持源头把关,编制并完善园林绿化和立体绿化的设计、施工、养护等专项导则,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均衡城镇绿地分布,完善绿地功能,丰富生态景观,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美化环境、传承文化、防灾避险等功能。
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建立健全“属地管理,辖区负责”的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体制,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入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提升社会公众在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各个方面的参与度,实现园林绿化“共建共享”。
实践森林中的梦幻城市摘要:现实和梦想是有差距的。
有时甚至是矛盾。
但,人们正因为梦想而伟大,我们祖先不断探索与实践,有的幻灭了,有的成功了。
这些点滴造就了今天的文明。
我们也延续了祖先的血脉,心中不乏一些原始的渴望与梦想。
这正是生活在当今都市中的我们,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憧憬。
也是进行生活环境改造,探索实践的本源。
森林中的梦幻城市正是本次探索案,也是追梦的延伸…..关键词:森林城市、梦幻、实践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the reality and dream there is a gap. sometimes even contradictory. but, because people are become great, our ancestors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some disillusioned, some success. the dots contributed to today’s civilization. we also continued the ancestors of the blood, in the heart of the desire to have some original and the dream. this is what life in the city in the us, deep inside the vision of nature. also is the life 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practice. the forest is this time exploring case dream city, also is the extension of following my dreams... ...key words: the forest city, dream, practice一、城市居民生活现状及渴望中的矛盾在百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今天,我们不知不觉中,便处于这楼林中。
市水利局20XX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总结市水利局20XX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总结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20XX年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为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构建和谐人居环境为目标,对双创工作中水系绿化部分进行了精心规划。
同时,我局调整充实了双创工作领导班子,落实了双创工作日常工作人员,对县区水利系统双创目标签订了责任书。
全系统积极争取落实双创资金,整合各种项目,为双创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现将2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20XX年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为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构建和谐人居环境为目标,对双创工作中水系绿化部分进行了精心规划。
同时,我局调整充实了双创工作领导班子,落实了双创工作日常工作人员,对县区水利系统双创目标签订了责任书。
全系统积极争取落实双创资金,整合各种项目,为双创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现将20XX年双创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水利双创工作领导,调整充实水利创园、创森机构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的精神,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市水利系统双创工作动员会。
会上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机关有关科室和各县区水利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双创工作领导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同时,各县区水利部门相应成立双创工作领导机构和日常机构,加强对双创工作中水利水系绿化部分的工作领导,为全面实施双创工作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
二、精心规划,明确创园、创森目标根据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我局两次召开了双创工作水系绿化规划会。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规划》基础上,重新对全市主要江河、重要水库及干渠和水涵养区绿化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根据双创具体指标要求,组织了各县区专业技术人员修编完成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水系绿化专项规划》。
百年树城之树木大迁徙(以下图片均为温江万春某苗圃实拍。
)百年树城10年树木,百年树人。
那么,用大树树起一座城池呢,需要多长时间?日本用了200年。
200年,才使这个小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7%,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森林国家。
200年,多么漫长。
几代人的耐心和努力。
一座森林城市并无不同。
不是一日之功,非百年不可造。
而且,是百年里日积月累的,从上到下的点滴之功。
如同我们蜀人的祖先历来所做。
(第一部分)树木大迁徙跟鸟不同,一般来说,树是不会迁徙的。
除非,你把它们连根拔起。
一.一个超低级错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伏天成了移植树木的繁忙季节。
人们赶抢着在这大热天里把一棵棵大树连根拔起,让它们一排排仰卧在地,裸露出一个个根球,然后,用吊车拖走,运往他方。
石胜路是公交31路的必经之地,8月14号我碰巧坐在31路上经过,看见了躺在石胜路阶沿上的成排行道树。
它们少说数百棵,朝同一个方向歪躺着,根部的土球上,裸露出被挖断的白色根须。
说不上是大树,不会超过10年,所以,这不算什么,因为在别的地方,还有更大规模的、对更大更古的树木的移栽正在进行。
井上商园林设计公司的G先生对此忧心忡忡。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低级错误。
他不相信人们会不懂这一点。
移栽花木要在春秋,这是连农民都知道的,更不要说难活的大树了。
G先生告诉记者,更专业地说,大树移栽,起码的做法应该是先处理成熟货。
什么叫处理成熟货?G先生解释说,就是要花两到三年时间慢慢给大树断根,一次断一部分,让它们逐渐适应并长出须根,最后全部断完,这才移栽。
但现在,基本上是毫无预案,哗地一下就给挖了,全是生货。
这样的移栽会夭折多少珍贵大树?G先生耸耸肩,说“不清楚”。
“所以,”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F先生说,“这只能解释为我们的城市需要高亢的发展速度,一天都不能等。
”正是从F先生那里,我第一次听说了“大树进城”这个词。
二.一个大树的集散地万春之所以出名,原是因为卤菜。
去都江堰有一条快速通道,须先走温江。
议国家森林城市与国家园林城市的异同Wang wei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以大量绿色植被尤其是木本植物为主体构成的生态体系,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调控能力的重要生态设施建设目标,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窗口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主要区别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概念的由来不同国家森林城市是林业局提出的,国家园林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
这两个概念互为基础,一脉相承的。
都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的创建工程,其最终目标都是指向城市的宜居、宜业和持续发展。
二、建设规模及范围不同森林城市的建设范围及规模远大于园林城市。
园林城市建设一般主要在城市城区或延及城乡接合部的近郊,而森林城市建设范围不仅包括城市区域,而且还包括近郊、远郊以及相关的农村卫星城镇。
三、绿化结构和形式有差异园林城市与森林城市的种植结构和建设形式有所不同。
园林城市除大面积以乔、灌、花、草植被构成的绿地系统和纵横交错的道路、河流绿色长廊外,多以“花园广场”“憩息小区”“桥头游园”等组成的园林小区,并配以风格各异的亭、台、楼、阁和雕塑点缀其间,形成一道道风景亮丽、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
而森林城市除涵盖上述内容外,突出以高大乔木及灌木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特别是在城市的近郊、远郊部位建有大面积高标准林带、林网以及植物园、森林公园等,构成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城区、近郊、远郊协调配置的绿色生态圈,形成河流及道路宽带林网,森林公园、城区公园及园林绿地相结合的城市森林体系,使城市坐落在森林绿海之中,俗称“林中有城,城中有林”。
四、功能作用有所不同园林城市与森林城市对城市和人的影响与感官不同。
园林城市主要功能作用是以优美的环境和突出的景观效应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对提高城市品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展示城市形象发挥积极作用。
赞美漯河的经典句子【第1句】漯河是永远镌刻在我生命里的绿色印章,我是漯河怀抱的孩子。
走近漯河,就是走近一幅壮丽胸怀的画,就是走近一首陶冶性情的诗。
漯河是丰实我灵魂的给养,是哺育我成长的乳汁,是体现我人生价值的摇篮。
我是漯河的孩子,血液是漯河渗透的,灵魂是漯河锻造的,我感激漯河。
【第2句】今年我又来了,将近两年不见,漯河又变得更美丽了,弟说:“河岸上都修成公园了,可漂亮了,哪天你去看看。
”当我走在沙澧桥上时,当年的荒地建起了高丛入云的高楼,我就在空间说说写下:“漯河,我来了,将近两年不见,顺着沙澧河岸漫游,美仑美奂的沙澧美景,更显出青春漯河的生机和魅力,在碧水绿树间领略滨水城市的独特魅力;老虎滩高楼拔地而起,高入云丛;沙澧公园就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向世人展示漯河今天更加醉人的风貌。
”【第3句】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一年一个样,家乡的夜景更美。
夜色下的沙澧河更迷人,你看这灯光,这流水,还有悠闲的人们.....夜,凉风习习,美景如画,华灯初上,和朋友漫步在沙澧河岸上,美丽的漯河城流光溢彩,灯火辉煌,是我的心激动不已,漯河不光景好,水质好,空气质量更好。
家乡我的娘家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你的强大和美丽,我只有轻轻的在心中为你祈祷和祝福,漯河我的娘家,祝愿你明天更美好!【第4句】行走在漯河关切的目光里,每一个声音都是漯河给予我的心声。
我对漯河说,我爱你,漯河也会更响亮地对我喊:我更爱你。
在我前进的路上,我不再感到寂寞、孤独和彷徨,那是因为漯河的血液在我的体内冲撞,那缤纷美好的梦离我越来越近了,我的眼前从此充满了希望和光亮。
【第5句】漯河在各届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奋发图强才有了今日喜人的面貌,漯河不但城美、人美、水美;漯河还是一个古文化中心,《说文解字》就是漯河人许慎所著,许慎在他被尊为“五经无双”和古、今文经学纷争的特殊时期,放弃所有功名利禄,胸怀国家和民族,以科学严谨的理念和执着敬业的态度,倾其一生心血撰著了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和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
芙蓉国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7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从此屹立于世界东方。
70年来,在党中央和湖南省委坚强领导下,湘潭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主席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从“老湘潭”到“大美湘潭”的跨越。
湘潭的“老”,在于历史悠久,秦朝时称湘南县,唐朝时改为湘潭县,是湖湘学派之渊源、惟楚有材之胜地、商贸繁盛之金埠、红色文化之摇篮。
湘潭的“老”,还在于产业布局,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部署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众多实力强劲的老牌国有企业,产业家底厚实。
70年时光奔涌,日新月异。
新中国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巨大变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湘潭在党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在实现从“老湘潭”向富裕富强之市、创新创业之都、人文人本之城、宜居宜游之区、清明清朗之地的跨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大美湘潭”的梦想。
70年艰辛探索,谱写新篇。
“老湘潭”定格在历史长河里,“大美湘潭”向我们款款走来。
湘潭拥有国家的战略支撑、良好的空间支撑、立体的交通支撑、扎实的产业支撑、正向的人口支撑、优势的科教支撑、宽广的平台支撑、厚重的人文支撑,“八大支撑”组成了“大美湘潭”的核心竞争力。
湘潭拥有全国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金字招牌,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这些“国字号”招牌为我们“撑腰”“助力”“加油”“赋能”。
70年回眸守望,接续奋斗。
湘潭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我们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湖南“一带一部”新定位,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五化同步”为引领,以“五个湘潭”为抓手,以执着不懈的追求让“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梦想照进现实。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作者:宋享镇邵伟丽许继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区别,有人提出,城市林业包括了林业、园林、环境等内容,是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的主体;而有人则提出,应该将城市的自然空间,包括园林、绿化等整合为大地景观规划中的不同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绿化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而城市林业的目标则是建设生态森林城市。
两者之间之间存在着区别,然而也有共同点,这也激发了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城市林业;一体化思考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保绿化工作的建设力度也开始得到了推动。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是环保绿化工作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内容,一些人觉得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之间存在区别,然而两者的联系仍然较为紧密,因此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想法,从而将两者的优势有效融合,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1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的各自特点和优势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容,然而两者在功能目的上却有着共通点。
两者都是为了调整城市地区的景观设置、改善和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的休息和游憩提供了绿地场所、为城市提供了防护所和避难所等。
然而,从另外一些角度上看,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从研究和建设尺度上分析,传统的园林大多以平方米作为建设尺度,园林的整体空间也较为封闭,大多以苑囿、庭院等为主要建设形式;而城市绿化则主要以亩作为建设单位,建设上以开放性和服务性作为原则;城市林业的林地建设更是以公顷作为建设单位,一般以区域性和防护性作为主要建设特点。
从绿地组成类型上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主要以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以及生产性绿地为主要类型;而城市林业则是以水源涵养林、道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环城绿林、生产苗圃、果园、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区、速生丰产林等。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07•【字号】南府办[2010]51号•【施行日期】2010.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南府办〔2010〕5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南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四月七日南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全面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现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按照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城乡统筹,突破重点和难点,完善基础设施,落实工作责任,狠抓“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等十大工程建设,形成“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森林城市大格局,构筑更高水平的“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植树成景”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宜居城市建设,为全市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
二、创建目标全力加快我市森林城市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实现全市森林覆盖率43.65%以上,建成区绿地率34%以上,绿化覆盖率39.5%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12.7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山区达到60%以上,丘陵达到40%以上,水岸和道路绿化率达到80%以上;乡镇所在地街道绿化普及率80%以上,庭院绿地率35%以上,居住区绿地率30%以上;村屯绿化覆盖率25%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