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80.71 KB
- 文档页数: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为监测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发放情况,以便为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决策支持,2011年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一、主要内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主要反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按承债主体、级别、类型、品种、投向、资产质量和贷款方式等分类的贷款情况。
(一)平台贷款按平台法律性质统计,反映银行向不同法律性质的平台发放贷款的情况。
不同法律性质的平台主要包括机关平台、事业单位平台和融资平台公司三类。
(二)平台贷款按平台隶属关系统计,反映隶属不同行政级别地方政府的平台获取银行贷款的情况。
平台按行政隶属关系可分为省级(含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和县级(含县级市)平台。
(三)平台贷款按平台类型统计,反映银行向不同类型的平台发放贷款的情况。
平台类型分为各类开发区、园区融资平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土地储备类平台;城市投资建设公司;交通运输类平台和其他类型。
(四)平台贷款按品种统计,反映平台贷款资金的用途,是用于短期资金周转,还是用于项目开发、建设或其他用途。
具体可分为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和其他贷款,其中,项目贷款按贷款期限分为1 年以内(含1 年)、1-3 年(含3 年)、3-5 年(含5 年)和5 年以上的项目贷款。
其他贷款指除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以外其他形式的贷款。
(五)平台贷款按实际投向统计,反映平台贷款实际投向的部门和领域。
实际投向的分类具体分为铁路(不含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不含农村公路)、机场、水利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土地收储、开发区园区建设和其他9 类。
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包括公用事业(轨道交通、道路桥梁、水气热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拆迁、旧城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和其他市政基础设施。
(六)平台贷款按偿债资金来源统计,反映平台贷款偿债资金来源的构成。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关注及相关建议摘要: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银行应关注中小借款企业的行业风险、资产质量、债务压力、关联风险和财务风险。
随着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和投放额度的加大,针对上述风险表现,应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以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
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信息不对称;信贷风险近年来,银行信贷规模逐年递增,其中以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最快。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显示:“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20.78万亿,同比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2.26万亿,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8.4%。
”随着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借款企业的主体,如何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是当前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总结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常见的信贷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与大型企业相比,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使银行控制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的成本增高,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于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及其自身经营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项目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不确定性较大,呈现时间急、频率高、额度小、期限短和风险高五大特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本身普遍存在信息不透明、管理水平低、治理结构不健全和运作不规范等问题。
[1]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应该在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关注以下风险,并对其实施差异化管理。
(一)行业风险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经营上的稳定性较差,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如国家政策调控使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如房地产企业2009年底以来一直受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其发展前景不确定,而受影响最大的应是资金实力较差、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企业。
此外,中小企业所在行业内竞争剧烈,行业毛利率低。
导致企业产品成本压力加大,市场前景变化等内部因素也给该行业内的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2022国考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全真模拟试题(六)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行测资料分析题]练习题(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1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846亿元,同比增长34.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6253亿元,增长37.4%。
2011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19268亿元,同比增长18.6%。
其中,国内贷款3837亿元,增长4.4%;利用外资144亿元,增长45.2%;自筹资金7126亿元,增长27.2%;其他资金8161亿元,增长18.7%。
2011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9%。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3%,办公楼增长15.6%,商业营业用房增长14.1%。
2011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7.3%。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增长25.9%,办公楼增长42.7%,商业营业用房增长28.4%。
1.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
A.69.0%B.61.5%C.83.1%D.75.4%2.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了( )万平方米。
A.2282B.0.23C.1756D.0.183.2010年第一季度A市商品住宅投资额比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多( )倍。
A.4.1B.5.5C.4.5D.5.14.2011年第一季度,以下选项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金额的比重较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的是:()。
A.商品住宅B.办公楼C.商业营业用房D.不存在5.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不到15000亿元B.2011年第一季度A市各类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C.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是利用外资的40倍D.2010年第一季度A市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销售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8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人民银行统计,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高0.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
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增速回升2018年末,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余额89.03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8.01万亿元,同比多增1.46万亿元。
分期限看,年末非金融企业及其他单位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35.25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末高6.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2万亿元,同比多增2.1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上年末低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48万亿元,同比少增7483亿元。
从用途看,年末非金融企业及其他单位固定资产贷款余额38.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37.82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年末低7.2个百分点。
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2018年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59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951亿元,同比多增2007亿元。
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61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全年增加5403亿元;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780 亿元,同比增长4.2%,全年增加548亿元。
2018年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4.88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年末低4.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12万亿元,同比少增5569亿元。
其中,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1%。
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速提高2018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1余额1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末高5.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6958亿元。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1年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正文:----------------------------------------------------------------------------------------------------------------------------------------------------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1年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0〕112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全面反映国际监管新规则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更好地满足监管工作需要,银监会对非现场监管报表进行了修订,拟于2011年实施。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基础报表内容调整2011年非现场监管报表新增了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等内容,细化了对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贷款行业投向分类的监测,完善了对授信集中度的计算方法。
(一)月报内容调整新增《G01附注第IX部分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表》(二)季报内容调整1.增加《G11第Ⅲ部分按行业大类分类的贷款(按贷款投向)》;2.修改《G14授信集中情况表》;3.增加《G25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情况表》;4.增加《G44杠杆率情况表》以上新增和调整报表的具体内容见附件4。
(三)填报说明及校验关系调整此次修订中还对部分报表(《G13最大十家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情况表》、《G41资本充足率汇总表》等)的填报说明及校验关系进行了完善。
请各金融机构登录银监会数据采集系统,在“资源下载”页面中下载相关修订内容。
银监会机关及派出机构人员在银监会内网的“统计信息网”中下载。
二、特色报表内容调整(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报表调整1.信托公司:修改《S32信托投资公司管理信托财产状况统计表》,增加《S3k信托公司净资本计算表》和《S3m信托公司风险资本计算表》;2.金融租赁公司:增加《S3n金融租赁公司净利差情况表》、《S3o金融租赁公司现金偿付情况表》、修改《S39租赁业务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S3e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情况统计表》、《S3g租赁资产质量及风险缓释情况表》和《S3h金融租赁公司流动性缺口统计表》;3.汽车金融公司:修改《S3a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4.消费金融公司:增加《S3j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明细分类及有关情况表》。
统计局: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比上年增长9.2%2011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连续八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比上年增长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长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长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长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长4.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03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比上年下降0.4%。
生猪存栏46767万头,比上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比上年下降0.8%。
全年禽蛋产量2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656万吨,增长2.2%。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
我国2011年的国际收支状况一、我国国际收支慨况2012年4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修订数据。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较2010年下降的34%。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243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是552。
经常转移顺差是253.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2211亿美元。
证劵净流入196亿美元。
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878亿美元。
较2010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是18%。
注: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本表2011年数据由各季度数据累加而成。
二、我国国际收支慨况分析1.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也呈现反弹回升态势,涉外经济活动趋于活跃。
虽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延续顺差格局,但经常项目顺差下降较为明显,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3年下降,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
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同比下降34%。
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更多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
2.资本净流入压力增大我国2011年含净误差与遗漏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1806亿美元。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预估数是当期国际储备变动和经常项目差额相减的结果,包含了净误差与遗漏的影响,与2010年剔除了净误差和遗漏的579亿美元逆差在统计上不完全可比,但资本净流入较大的态势是基本确定的。
资本净流入主要由四方面因素引起:一是直接投资顺差大幅增长。
2011年我国直接投资净流入1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6%。
这主要由于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下降的。
二是商业银行境内外外汇资产摆布发生变动。
2011年商业银行从境外净调回外汇153亿美元,主要用于发放国内外汇贷款,而上年同期是净调出外汇10亿美元,这一反一正的差额达163亿美元。
银行内部其他考试:2022金融统计考试真题模拟汇编2022金融统计考试真题模拟07-051、从中长期贷款按实际投向分类来看,金融机构发放给城市绿地、防护绿地等等管理活动的贷款属()(单选题)A. 农、林、牧、渔业贷款B.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贷款C.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贷款D.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试题答案:D2、小额贷款公司专项统计季报中,第一产业贷款对应的国标《分类标准》中的()(单选题)A. 农林牧渔业B. 工业C. 建筑业D. 房地产业试题答案:A3、“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中的农村企业贷款与农林牧渔业贷款、支农贷款的关系可以是()。
(多选题)A. 农村企业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支农贷款B. 农村企业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支农贷款C. 农村企业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支农贷款D. 三者之间没有关系试题答案:A,C4、下列哪些贷款统计在涉农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中()。
(多选题)A. 蔬菜种植B. 蓄禽饲养C. 林木培育D. 城市绿化试题答案:A,B,C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货币统计采用编制()两个基本数据框架。
(多选题)A. 部门资产负债表B. 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C. 概览D. 中央银行概览试题答案:A,C银行内部其他考试:2022金融统计考试真题模拟汇编2022金融统计考试真题模拟07-061、《A3302大中小企业贷款统计表》中。
在统计大中小微企业贷款时,其中的“票据融资”统计()(单选题)A. 直贴余额B. 回购式转贴现余额C. 买断式转贴现余额D. 以上全是试题答案:A2、金融机构相互存放的保证金存款就在()项下统计。
(单选题)A. 活期存款B. 定期存款C. 同业存放活期D. 同业存放定期试题答案:D3、某电业局因托管业务需要,申请在某银行为电业局的企业年金计划开立受托财产托管专用存款帐户,该业务统计在存放同业款项下的()。
(单选题)A. 境内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B. 境内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C. 境内保险业金融机构存放D. 境内其他金融机构存放试题答案:C4、概览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下列哪项不属于这三个层次()。
论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对策摘要: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中纸币发行量过多,大大超过流通实际需要的数量,以致引起货币贬值,被称为通货膨胀。
近年来,我国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持续的通货膨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率等方面来说明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抑制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了当前经济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对此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供需平衡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对一个国家经济而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还有失业率是最为关心的三点。
其中大国最为关心的是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通货膨胀。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通货膨胀率逐月攀升,到2011年7月达到了6.5%高位,创37个月以来新高,8月份以及9月份通货膨胀率仍处于6%以上的高位,处于一个严重通胀的阶段。
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通货膨胀率攀升原因分析1、流动性过剩我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依然偏松,根据央行的统计2011年6月新增贷款高达6339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累积4.2万亿元。
6月广义货币m2增速达15.9%远高于名义gdp增速,总量升至78万亿元,我国货币超发高达40多万亿。
流动性过剩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目前我国人民币对美元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通道,导致大量的美元涌入国内,截止2011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热钱”,由此导致大量的外汇占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2、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我国实施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实施赤字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来增加可用于开支的收入。
2011年4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2011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2010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2010年10月19日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2008年11月27日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2008年10月29日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2008年10月8日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8年9月15日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从2008年9月2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
金融统计试题库一、单选题1.有关统计人员应履行的职责不正确的说法是()。
答案:BA:规范使用计算机程序系统,保证统计资料和数据安全B:可对外披露统计信息C: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改革和完善金融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2.通货膨胀率=()*100%。
答案:AA:报告期零售物价指数/基期零售物价指数B:报告期零售物价指数/前期零售物价指数C:前期零售物价指数/基期零售物价指数D:报告期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3.2012年新增的统计制度有()。
答案:DA:银行承兑汇票统计制度B:衍生金融工具统计制度C:境内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专项统计制度D:农村信用社专项统计制度4.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频度为()。
答案:BA:月度 B:季度 C:半年 D:年度5.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全国金融统计工作的主管机关,对金融统计工作应履行()。
答案:CA:组织、领导、监督、协调B:领导、检查、管理、协调C: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协调D:组织、监督、检查、管理、协调6.人行济南分行和各中心支行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金融统计工作开展情况,对所辖金融机构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检查。
答案:DA:以上都对 B:不定期 C:定期 D:定期或不定期7.《金融机构编码规范》中,按照()为标志的金融机构分类标准。
答案:B A:银行分类 B:监管分类 C:统计行业分类 D:金融分类8.《金融统计管理规定》中允许统计检查员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
答案:BA:统计报告权 B:统计检查权 C:统计审核权 D:统计调查权9.《2007年金融统计制度》修改后的房地产贷款平均抵贷比公式为()。
答案:AA:当月批准的抵押贷款总额/当月批准的抵押品价值B:当月批准的抵押贷款总额/批准的抵押品价值C:批准的抵押品价值/当月批准的抵押品价值D:抵押贷款总额/抵押品价值10.2007年统计制度规定,在所有制权益中增设系统内往来收入与系统内往来支出指标,分别反映()内部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往来收入与往来支出。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金融类经典例题单选题(共200题)1、边际消费倾向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确定【答案】 C2、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炼油厂遍地开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却未付出相应的补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现象属于()。
A.外部不经济B.自然垄断C.信息不对称D.外部经济【答案】 A3、()由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形成。
A.社会总供给B.社会总需求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货币流通【答案】 B4、某国2011年第一季度的国际收支状况是:贸易账户差额为逆差583亿美元,劳务账户差额为顺差227亿美元,单方转移账户差额为顺差104亿美元,长期资本账户差额为顺差196亿美元,短期资本账户差额为逆差63亿美元。
请问:A.-119B.119C.-385D.385【答案】 A5、当科技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则会导致()。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答案】 C6、制冷机房的自然通风措施是( )。
A.每小时不少于2次换气B.每小时不少于3次换气C.每小时不少于4次换气D.每小时不少于5次换气【答案】 B7、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A.派生的需求B.联合的需求C.最终产品的需求D.A.B两者【答案】 D8、如果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的产品,我们可以预计单个厂商面临的产品需求()。
A.具有单位弹性B.缺乏弹性或弹性很小C.富有弹性或弹性很大D.完全无弹性【答案】 C9、根据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约束线上的任何一点【答案】 A10、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10美元的时候每周挣400美元,每小时15美元的时候每周挣450美元,由此可以断定()A.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等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C.没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答案】 D11、屋顶水箱补水泵的出水量应按( )确定。
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人民银行初步统计,2010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新增8.3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7.95万亿元。
贷款结构有以下主要特点:一、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票据融资减少。
2010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6.17万亿元,同比少增5311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6.9%,比上年末下降15.8个百分点。
人民币短期贷款累计新增2.47万亿元,同比多增3147亿元;票据融资累计减少9051亿元。
二、基础设施行业[注1]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创历史新高。
2010年全年,主要金融机构基础设施行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新增1.65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19.4%,比上年末下降27.4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成为中长期贷款新的增长点。
2010年全年,文化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276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61.6%,比上年末提高39.1个百分点,余额增速创历史新高。
三、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2010年全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房地产人民币贷款新增2.02万亿,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7.5%,比上年末降低10.6个百分点。
其中地产开发贷款[注2]新增1647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4.7%,比上年末低79.5个百分点;房产开发贷款[注3]新增4269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3%,比上年末高7.2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注4]新增1.40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9.4%,比上年末降低13.7个百分点。
四、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2010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注5]新增1.89万亿元,同比多增899亿元;占人民币贷款新增额的比重由2009年的18.7%提高到2010年的23.7%;年末余额同比增长35.7%,高于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15.8个百分点。
从期限结构看,新增个人消费贷款中,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935亿元和1.59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多增470亿元和429亿元。
2011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2011年4月27日)
据人民银行初步统计,2011年一季度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61万亿元,当季新增2.39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6%。
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9.47万亿元,当季新增2.24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9%。
贷款投向有以下特点:
一、企业及其他部门固定资产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持续回升
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贷款新增7555亿元,同比少增1665亿元,当季余额同比增长28.3%,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9.3和0.7个百分点。
其中,消费性贷款新增409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6.0%,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9.7和0.7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新增3462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3.0%,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8.7和0.6个百分点。
一季度,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新增1.61万亿元,同比少增2576亿元,当季余额同比增长14.1%,比上年末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回升0.2个百分点。
从期限看,企业及其他部门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新增564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8.5%,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升3.1和2.1个百分点;企业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
新增1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6%,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 5和1.5个百分点。
从用途看,企业及其他部门经营性贷款新增1.09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比上年末回落8.6个百分点;企业及其他部门固定资产贷款新增837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6.3%,比上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①。
主要金融机构②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③、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人民币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一季度新增9114亿元,当季余额同比增长24.8%,比上年末回升2.4个百分点。
二、农村和农户贷款增速虽有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农业贷款增速止跌回升
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新增6372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9.2%,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2.3和1.0个百分点,高出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11.6个百分点;本外币农户贷款新增2369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7.5%,较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1.9和1.6个百分点;本外币农业贷款新增192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8.1%,比上年末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回升1.9个百分点。
三、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趋于平稳
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工业贷款新增2444亿元,同比少增514亿元,当季余额同比增长14.7%,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
①企业及其他部门经营性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为上年新增统计指标,尚无法与上年同期增速对比。
②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
储蓄银行,全文同。
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
别回落1.7和 0.5个百分点。
其中,轻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699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9%,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9.6和 3.9个百分点;重工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664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2%,比上年末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回升0.1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加快,其中,文化产业贷款增速高位回落
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服务业贷款新增5874亿元,同比少增6065亿元,当季余额同比增长18.3%,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7.5和1.9个百分点。
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长期贷款新增729亿元,余额同比增长8.3%,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10.3和1.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48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5.1%,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4.3和 1.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9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回落23个百分点。
五、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减缓,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很快
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人民币房地产贷款④新增5095亿元,同比少增3338亿元,当季余额同比增长21.0%,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6.4和0.9个百分点。
一季度,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167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0%,比上年末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⑤新
④房地产贷款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购房贷款和证券化的房地产贷款。
⑤保障性住房包括两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政策性租赁房以及廉租房等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增651亿元,比年初增长40.1%⑥,高出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比年初增速34.8个百分点。
购房贷款新增3416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3.2%,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6.3和0.9个百分点。
六、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城市信用社人民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余额42亿元,新增6亿元,当季余额同比增长117.2%,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升28.5和8.7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余额309亿元,一季度新增2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68.4%,比上年末回落1.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回升6.1个百分点。
助学贷款余额381亿元,一季度新增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8.8%,比上年末回升5个百分点,与上月末基本持平。
七、贷款投放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
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分别新增1.31万亿元、3840和5104亿元,占同期本外币全部新增贷款的57.0%、16.7%和22.2%⑦,其中西部地区新增贷款占比较上年末提高2.3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各为15.6%、17.1%和21.1%,其中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上月末上升0.2个百分点。
⑥2011年新增指标,尚不能计算同比增速。
⑦各金融机构总行(部)新增贷款单列,未并入东中西地区,所以三地区占比加总不等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