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40滚圆机
- 格式:doc
- 大小:573.00 KB
- 文档页数:32
目录摘要 (1)0 引言 (3)0.1 震动给料机介绍 (5)0.2 磁振动给料机型号举例 (6)1 设计概述 (8)1.1 设计题目 (8)1.2 设计目的 (8)1.3 设计内容 (9)1.4 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10)1.5 自动滚花机的概述 (10)2 自动上料机构的设计 (10)2.1 自动上料机构的方案选定 (10)2.2 振动料斗的介绍 (11)2.3 振动料斗的设计依据 (12)2.4 振动料斗的结构设计 (14)3 凸轮机构 (27)3.1 凸轮机构组成 (27)3.2 凸轮机构的分类 (27)4 滚花刀的设计 (29)4.1 刀具的材料选择 (29)4.2 刀具的几何参数的选择 (30)4.3 滚花刀的选择 (32)5 直线导轨的选择 (33)5.1 直线导轨的简介 (33)5.2直线导轨的性能指标 (37)5.3直线导轨的选用 (38)5.4直线导轨的寿命计算 (39)5.5直线导轨的型号 (39)6 同步皮带轮 (40)参考文献 (42)摘要本课题所研究的是一台自动滚花机的设计。
该滚花机要求我们利用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的知识,来解决滚花的生产质量及生产率。
达到这个要求就要实现自动上下料的目的。
因此,设计一系列比较有技巧的机械环节来实现这个目的十分的必要。
本文会介绍一下滚花这个工艺,虽然它并不十分起眼,但是,会在许多微小之处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机械在我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行业,越是重要的行业在它的一些细小的地方就能看出这个行业的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
然而,滚花工艺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滚花虽然并不是一个人们谈到机械就能想起来的部分,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它,重视它,因为它的确有着不可忽视的地方。
然而一台机器能够完美的工作所要求的是各个部件之间精确的组合,各个机械运动之间的高效率的配合。
因此,本课题在设计这台滚花机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让它能够高效率运做的其它机械部件的设计,例如(上料机构,凸轮,非标准件等)。
方钢管滚圆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方钢管滚圆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2. 学生能描述方钢管滚圆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3. 学生能解释方钢管滚圆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何知识和物理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几何知识和物理原理分析方钢管滚圆机的运作过程;2. 学生能操作方钢管滚圆机进行简单的滚圆实验,并正确调整设备参数;3. 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方钢管滚圆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造业和机械设备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和协作;3. 培养学生关注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趋势,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实践类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方钢管滚圆机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几何和物理知识,对机械设备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培养储备人才。
1. 方钢管滚圆机的基本结构:介绍方钢管滚圆机的组成部分,包括机架、滚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方钢管滚圆机的工作原理:讲解方钢管在滚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分析滚轮与方钢管之间的运动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滚圆机的工作原理。
3. 方钢管滚圆过程中的几何知识和物理原理:结合教材中几何和物理知识,分析方钢管滚圆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何变化和物理现象。
4. 方钢管滚圆机的应用和重要性:介绍方钢管滚圆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场景,强调其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5. 滚圆实验操作与设备调整:指导学生进行方钢管滚圆实验,教授设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技巧。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各类毕业设计请咨询QQ291187904卷圆机结构设计院系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 Design of Roll Round Machine StructureCandidate:Specialty: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utomationClass:Supervisor:Prof.HeilongjiangInstitute of Technology摘要本设计是关于卷圆机的结构设计。
卷圆机是将各种型材卷制成圆环的一种高质量、高效益的卷圆装置。
主要对卷圆机的传动系统、上下辊轮、压下装置以及卷圆机的总体进行设计和计算。
卷圆机结构型式为三辊对称式,在该结构中上辊下压提供压力,两下辊做旋转运动,为卷制板材提供扭矩。
该机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寿命长、噪声小、一机多用、质优价廉等优点,是工厂实现机械化生产的配套设备,该设备的上市可以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关键词:卷圆机;辊轮;传动系统;压下装置;卷制ABSTRACTThis design is about flange machine. Roll round machine is made of various profiles will roll ring flange and a high quality, high benefit rolls round device ,mainly to transmission system, roll on the circle next roller, pressing device and roll machin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overall.Roll machine athreeroller symmetrical structure, in the upper roller press structure provides pressure, the two lower rollers make rotation, top provide torque. This machine with compact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low noise, long service life, high quality and reasonable price multi-usage, etc, and is realized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factory, this equipment facilities liste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Key words:Roll round machine ;Roll wheel ;Transmission system;Pressing device;Rolling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第1章绪论---------------------------------------------------------------------------------------11.1国内外发展现状--------------------------------------------------------------------------11.1.1国外发展现状---------------------------------------------------------------------11.1.2国内发展现状--------------------------------------------------------------------11.2 卷圆机的类型和特点--------------------------------------------------------------------21.3本文设计内容------------------------------------------------------------------------------2 第2章卷圆机工作方案的选择-----------------------------------------------------------32.1 卷圆机成型方案的确定-----------------------------------------------------------------32.2圆环卷制成型方式的选择--------------------------------------------------------------42.3本章小结-----------------------------------------------------------------------------------5 第3章力学分析与主参数的确定--------------------------------------------------------63.1 卷圆的工艺过程分析--------------------------------------------------------------------63.2 卷圆过程中的力学分析-----------------------------------------------------------------63.3 工作辊轮的设计--------------------------------------------------------------------------63.3.1 三辊轮受力情况分析-----------------------------------------------------------63.3.2 卷圆机的主参数的确定--------------------------------------------------------73.4 本章小结-----------------------------------------------------------------------------------9第4章传动系统设计------------------------------------------------------------------------104.1 传动方案的设计----------------------------------------------------------------------104.2 电机的选择------------------------------------------------------------------------------104.2.1 选择电机的结构形式----------------------------------------------------------104.2.2电动机的确定-------------------------------------------------------------------114.3 传动比的计算---------------------------------------------------------------------------114.3.1 总传动比的计算----------------------------------------------------------------114.3.2 分配传动比----------------------------------------------------------------------114.4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124.4.1 各轴转速计算-------------------------------------------------------------------124.4.2 各轴功率计算-------------------------------------------------------------------124.4.3 各轴转矩计算-------------------------------------------------------------------124.5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34.5.1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134.5.2 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154.5.3 齿轮的设计计算---------------------------------------------------------------164.6 轴的设计计算---------------------------------------------------------------------------194.7 轴承设计---------------------------------------------------------------------------------224.7.1 滚动轴承的选择----------------------------------------------------------------224.7.2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234.8 键的设计---------------------------------------------------------------------------------244.8.1 键连接的功能及结构型式---------------------------------------------------244.8.2 键的选择和键联接的强度计算---------------------------------------------244.9 本章小结---------------------------------------------------------------------------------25 第5章压下装置的设计--------------------------------------------------------------------265.1 卷圆成形直径与标尺刻度的关系---------------------------------------------------265.2 压下装置的设计------------------------------------------------------------------------275.3 上辊轮轴的设计------------------------------------------------------------------------285.3.1 轴的材料及结构的确定------------------------------------------------------285.3.2 轴的受力分析-------------------------------------------------------------------285.3.3 校核轴的强度------------------------------------------------------------------305.4 螺旋传动设计---------------------------------------------------------------------------305.5 本章小结---------------------------------------------------------------------------------32 第6章其他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运动仿真-------------------------------------336.1 箱体的设计------------------------------------------------------------------------------336.2 “五大轮”的设计-------------------------------------------------------------------------336.3 卷圆机的运动仿真--------------------------------------------------------------------346.4 本章小结---------------------------------------------------------------------------------34 结论-------------------------------------------------------------------------------------------------35 参考文献------------------------------------------------------------------------------------------36 致谢-------------------------------------------------------------------------------------------------37第1章绪论1.1 国内外发展现状1.1.1 国外发展现状50年来,卷圆机随着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滚圆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滚圆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在滚圆机使用前,首先进行一次空转试运,在各个的加油点上段一遍看是否须再加润滑油,然后进行操作施工。
2. 钢板在滚圆前,先要将钢板的两侧(每端长20厘米左右)用压力机或大锤,打成所须圆,再将钢板放在滚圆机上下滚之间,在滚圆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站在地面上或被滚圆钢板的两侧,而不得站在钢板的端头,以防钢板伸出或掉下伤人。
3. 在滚圆过程中,用样板检查圆度时,须得机械停止转动后方许进行检查。
钢板滚到末端时,要留一定的余量(钢板不许掉下来为准)以防掉下伤人。
4. 允许滚铁板厚度在1—12毫米以内,最小直径为350毫米。
5. 开车前应看设备上有无障碍物,确认无异常情况,才能开机,工作完毕,切断电源。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滚圆机操作规程滚圆机是一种用于制作金属零件的机械设备,其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1. 检查滚圆机的各项部件是否完好无损,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查看使用手册,了解滚圆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
3. 检查滚圆机的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润滑。
4. 确认操作区域整洁,无杂物和障碍物。
二、操作人员的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滚圆机的操作技术。
2. 操作人员必须身穿符合安全标准的工作服,并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3.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状态,禁止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将滚圆机预热至适宜的工作温度。
2.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滚圆模具,并进行安装。
3. 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滚圆机的工作台上,并调整工作台的位置,使工件能够顺利进入滚圆区域。
4. 调整滚圆机的滚圆速度和滚圆压力,并根据工件材料的硬度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冷却液。
5. 开始滚圆操作,将工件逐渐送入滚圆区域,保持一定的滚圆速度和滚圆压力。
6. 操作人员要时刻观察滚圆过程,保持工件的稳定和平稳进给,避免发生卡滞或滚圆不均匀的情况。
7. 当工件滚圆完成后,停止滚圆机的运行,关闭电源,并等待滚圆模具和工件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进行下一次操作。
四、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不得将手指、衣物等物品靠近滚圆区域,以免造成伤害。
2.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接触滚圆机的运转部件,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3. 禁止将工件过长或太大的材料送入滚圆机,以免造成滚圆机的过载运行。
4. 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应及时停机检修,并向负责人报告。
5.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擅自调整滚圆机的各项参数,必要时需要向负责人报告并得到许可。
五、设备保养与维护:1. 滚圆机在使用前后,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润滑,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转。
2. 定期对滚圆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某企业自动化加工单元规划与设计(一)摘要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机械自动化是一个主流趋势,所以现代输送机也要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
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
本设计设计了一台用来传送托盘的滚筒输送机,该输送机主要是为了配合机械手与加工主机一起构成自动化加工单元,实现加工过程(上料、加工、下料)的自动化与无人化。
本设计首先对输送机进行总体功能分析,并分析了各种输送机结构和应用范围,经过选择和比较,发现滚筒输送机有许多自己独有的优势。
比如滚筒之间易于衔接过滤,可用多条滚筒线及其它输送设备或专机组成复杂的物流输送系统,完成多方面的工艺需要,所以能够很好地配合机械手与加工主机实现自动化加工。
本设计对滚筒输送机中的传动滚筒、机架、支架、驱动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本设计能够应用到加工工厂车间,与机械手配合,实现企业加工全自动化,节约加工辅助时间,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字:机械手,滚筒输送机,自动化加工单元Planning and Design of Automated Processing Unit in an Enterprise(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 mechanical automation is a trend, so modern conveyor must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automatic. The conveyor is driven mechanical continuous material transport by a friction. Application of it can make the material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and feed point from the initial to the final discharge point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a material conveying process.This design has design a roller conveyor to transport pallet.The conveyor is mainly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manipulator and the processing host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automation processing unit, process (feeding, processing, unloading) automation. This design first analyzes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conveyor, and analyzes various conveyor structure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Through selection and comparison, I found the roller conveyor had many unique advantages. For example, the drum to connect the filter, the available number of drum lines and other transport equipment o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plane logistics delivery system, to fulfill the needs in various aspects, so good to be able to cooperate with the manipulator and the processing host to realize the automation of machining.This design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design of a driving roller, roller conveyor in the frame, frame, driving part, this design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cessing factory workshop, together with mechanical hand, automatic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aving processing tim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Keywords: manipulator, conveyor, automated processing unit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国外研究现状 (2)1.2.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4)2 滚筒输送机的总体设计 (5)2.1 输送机的历史 (5)2.2 输送机总体功能分析 (5)2.3 常用输送机的分类及用途 (5)2.4 滚筒输送机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8)2.5 滚筒输送机的结构 (9)2.6 链传动的设备特点 (9)3 滚筒的设计 (11)3.1 滚筒的长度和滚筒之间的间距的确定 (11)3.2 滚筒直径的确定 (11)3.3 滚筒厚度的确定 (12)4 链条和链轮的选择和设计 (15)4.1 链条的选择 (15)4.2 链轮的选择 (16)5 滚动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19)5.1 轴承的选择 (19)5.2 轴承的校核 (21)6 胀套和键的选择 (22)6.1 胀套的选择 (23)6.2 键的选择与校核 (25)7 输送机电机和减速机的选择 (28)7.1 电机的选择 (28)7.2 减速机的选择 (29)8 滚筒转轴与C型板的设计 (31)8.1 滚筒转轴的设计 (31)8.2 C型板的设计 (31)总结与展望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5)1 绪论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所谓自动化加工单元,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工业机械手及输送装置将现有的生产检测设备部分或全部连接起来,并将产品送到指定地点的设备组。
设计说明滚圆机第一章绪论1.1概述机械加工行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国家的国民经济命脉。
作为整个工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械制造业,任务就是为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提供先进的机械装备和零件。
它的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
滚圆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冷加工成形设备。
根据三点成圆的原理,利用工件相对位置变化和旋转运动使工件产生连续的塑性变形,以获得预定形状的工件。
该产品广泛用于锅炉、造船、石油、木工、金属结构及其它机械制造行业。
在国外一般以工作辊的配置方式来划分。
国内普遍以工作辊数量及调整形式等为标准实行混合分类,一般分为:在国外一般以工作辊的配置方式来划分。
国内普遍以工作辊数量及调整形式等为标准实行混合分类,一般分为:1、三轴滚圆机:包括对称式三轴滚圆机、非对称式三轴滚圆机、水平下调式三轴滚圆机、倾斜下调式三轴滚圆机、弧形下调式三轴滚圆机和垂直下调式三轴滚圆机等。
2、四轴滚圆机:分为侧辊倾斜调整式四轴滚圆机和侧辊圆弧调整式四轴滚圆机。
3、七轴滚圆机:有侧辊倾斜调整式七轴滚圆机。
滚圆机采用机械传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造价低廉,至今仍广泛应用。
在低速大扭矩的滚圆机上,因传动系统体积庞大,电动机功率大,起动时电网波动也较大,所以越来越多地采用液压传动。
近年来,有以液压马达作为电源控制工作辊移动但主驱动仍为机械传动的机液混合传动的滚圆机,也有同时采用液压马达作为工作辊旋转动力源的全液压式滚圆机。
滚圆机的工作能力是指工件在冷态下,按规定的屈服极限卷制最大工件厚度与宽度时最小卷筒直径的能力。
国内外采用冷卷方法较多。
冷卷精度较高,操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但对工件的质量要求较高(如不允许有缺口、裂纹等缺陷),金相组织一致性要好。
1.2滚圆机的原理1.2.1滚圆机的运动形式滚圆机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主运动和辅运动两种形式的运动。
主运动是指构成滚圆机的上辊和下辊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工件前进。
40t焊接滚轮架设计--主动滚轮座设计毕业设计摘要焊接装备就是在焊接生产中与焊接工序相配合,有利于实现焊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有利于提高装配焊接质量,促使焊接生产过程加速进行的各种辅助装置和设备。
焊接滚轮架是借助主动滚轮与焊件之间的摩接力带动焊接旋转的变位机械。
文中详细讨论了滚轮架上筒体轴向运动的机理和特性,由于滚轮架制造安装过程中的随机误差,使滚轮与筒体之间产生螺旋角,导致筒体的轴向运动。
比较了升降式、平移式和偏转式三种机械调节方式的优缺点,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滚轮架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关键词:焊接;工装夹具;滚轮架;减速器AbstractWelding equipment is a variety of assistive devices and equipment which in the welding process and welding production line, to the achievement of welding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and will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elding assembly to speed up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welding. Welding turning rolls is a welding machine by drawing on the wheel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between the Mount Weldment relay drive rotating to shift. The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for the axial drifting of a shaft on the welding turnig rolls. The spiral angle that comes from the random errors in the manufacture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welding rolls, results in the axial drifting of a cylinder on the welding turning rolls. The comparison was made for both their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among the three adjusting manners: the elevating, the translational and the deflecting. Fully accounting is taken into in the design of the wheel frame of rationality and economic factors.Key words: Welding; Tooling Fixture; welding turning rolls; reduction gear目录摘要....................................................... Abstract.. (I)目录 (Ⅲ)第1章绪论 01.1焊接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 01.2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第2章焊接用工艺设备 (1)2.1概述 (1)第3章 240吨焊接滚轮架主动轮设计 (6)3.1机械传动装置方案设计 (6)3.2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0)3.3减速器箱体结构设计 (21)3.4减速器的附件设计 (23)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附件1 (31)附件2 (42)第1章绪论1.1焊接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焊接技术的不断进步,焊接作为一种金属连接的工艺方法,在金属结构生产中已经基本取代了铆接连接工艺。
毕业设计说明书 GBW92外圆滚压装置设计 摘要 本说明书详细介绍了车滚压的加工原理,而且以活柱筒为例,详细设计了一个用于活柱筒外圆加工的车滚压装置,最后仔细分析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和经济价值等内容。
活柱筒的外圆加工通常采用(车—磨)等工序,但是本装置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滚压加工,来实现外圆表面的粗糙度的要求,而且滚压加工还有提高工件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在切削加工中无法得到的特性。
本装置只需对普通车床加以改造,把大托板上的刀架换成本装置,就可以实现精密加工的效果。
本装置适用于几乎所有外圆表面加工,而且对那些对表面有较高要求的工件,更能发挥出本装置的优势。
本装置是一种工艺装备,而且结构简单,对于一般的厂家都有能力自行设计并制造出适合其产品的车滚压装置。
关键词:车滚压、外圆、滚子、粗糙度 Summary The specification expounds the lathing-grinding processing principle, takes Inner prop drum as an example in designing a lathing-grinding device used in outer-circle processing of Inner prop drum in details, and at last anatomizes the application scope and economic value multiplied with other information of this installation. The outer-circle processing of Inner prop drum usually uses a working procedure, called Lathing—Grinding and so forth. However, this device mentioned above adopts a new way named Rolling processing, aiming at achieving the requests of coarseness degree of outer-circle, improving the unobtain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pieces in the process of Cutting, such as hardness, abrasive resistance as well as tarnish resistance and so on. The precision finishing could come into effect as long as the engine lathes are reconstructed and the tool holders on the splints are exchanged with the Lathing-Grinding, which could apply to every outer-circle surface processing and moreover make full use of it with reference to those workpieces whose surface processing calls for a higher demand. Almost every ecumenical manufacturer could have the capability to produce suitable lathing-grinding devices all by themselves, because this device, as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is of simple configuration. Key words: Lathing-Grinding、Outer-circle、Roller、Coarseness degree 目 录 摘要 (Ⅰ)Summary (Ⅱ)第1章绪论 …………………………………………………………………11.1 选题意义 ……………………………………………………………11.2 滚压加工的概况 ……………………………………………………1 1.2.1滚压加工的概念 ……………………………………………1 1.2.2滚压加工的原理 ……………………………………………1 1.2.3滚压加工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2 1.2.4滚压加工的分类 ……………………………………………2 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4 第2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5 2. 1设计参数 ……………………………………………………………5 2. 2设计方案的确定 ……………………………………………………5 第3章工作参数的选择 ……………………………………………………7 3.1 滚压力 ………………………………………………………………7 3.2 过 盈 量 ……………………………………………………………7 3.3 滚压速度 ……………………………………………………………8 3.4 滚压进给量 …………………………………………………………8 3.5 切削用量 ……………………………………………………………8 3.6 工件原始表面质量 …………………………………………………9 3.7 冷却液 ………………………………………………………………9 第4章主要结构的确定及校核 ……………………………………………10 4.1滚子设计及计算 ……………………………………………………10 4.1.1滚子的设计 …………………………………………………12 4.1.2滚子的失效分析 ……………………………………………12 4.2滚压器的尺寸计算 …………………………………………………13 4.3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5 4.3.1轴承的受力分析 ……………………………………………15 4.3.2轴承寿命计算 ………………………………………………16 4.4导轨的选定 …………………………………………………………16 4.5其余结构的确定 ……………………………………………………17 4.5.1滚压过盈量的调节机构 ……………………………………17 4.5.2吃刀深度的调节机构 ………………………………………17 4.5.3车刀的选用 …………………………………………………17 4.5.4挡屑装置 ……………………………………………………18 4.5.5冷却装置 ……………………………………………………18 第5章 外圆滚压加工注意事项 ……………………………………………19 第6章车滚压的加工效果…………………………………………………206.1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0 6.2金属内部的物理变化…………………………………………………20 6.3表面性能的变化………………………………………………………21 第7章 车滚压装置的用途…………………………………………………22 第8章 经济价值分析………………………………………………………23 结论……………………………………………………………………………24 致谢……………………………………………………………………………25 参考文献. ………………………………………………………………………26 专题快速制模技术 …………………………………………………………27 附录1 ……………………………………………………………………………36 附录2 ……………………………………………………………………………42 第1章 绪论 1.1选题意义 对于活柱筒的外圆表面加工,按照传统加工方法(车—磨),虽然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但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设备需要量也加大,辅助时间加长。
毕业设计(论文)-滚筒输送机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滚筒输送机的设计及相关参数。
滚筒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传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矿山、港口等场所。
本文档将从输送机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参数计算和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说明。
2. 设计原理滚筒输送机主要由输送带、驱动装置、滚筒、支撑架和辅助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带动滚筒旋转,使输送带带动物料进行传输。
本节将介绍滚筒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
2.1 输送带选择选择适合的输送带是滚筒输送机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根据输送物料的性质、输送速度和输送距离等要求,综合考虑耐磨性、抗拉强度、胶粘性等性能参数,选择适合的输送带类型。
2.2 驱动装置设计驱动装置是保证滚筒输送机正常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
选择适当的驱动装置能够提高输送机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电动滚筒、减速机等,本节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驱动装置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计算。
2.3 滚筒设计滚筒是支撑和传动输送带的重要部件。
滚筒的直径和长度等参数的选择对输送机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有重大影响。
本节将介绍滚筒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计算。
2.4 支撑架和辅助装置设计支撑架和辅助装置是滚筒输送机的基础设施,承担着支撑和调整输送带的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安装和维护的方便性,保证输送机的稳定运行。
本节将介绍支撑架和辅助装置的设计要点。
3. 设计流程本节将介绍滚筒输送机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方案选取、参数计算和结构优化等步骤。
3.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具体需求,如输送物料的种类、输送量和输送距离等。
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滚筒输送机设计的基本参数。
3.2 设计方案选取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滚筒输送机设计方案。
考虑输送带类型、驱动装置、滚筒尺寸等因素,综合分析并选取最佳方案。
3.3 参数计算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滚筒、输送带和驱动装置的参数计算。
应考虑输送物料的重量、速度和摩擦阻力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合理的设计参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总体和结构设计系别航空工程系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 078105335学生姓名 1111指导教师张晓荣二O一一年 6 月说明开题报告应结合自己课题而作,一般包括:课题依据及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参考文献等内容。
以下填写内容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改。
但每个专业填写内容应保持一致。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本人的课题选自学校老师。
抛丸清理机利用高速回转的叶轮,将弹丸抛向滚筒内不断翻转的铸件或锻件来清除其表面的残余型砂或氧化铁皮。
清理均匀,生产率高,适宜于中小型铸锻车间清理15kg以下的小件使用。
本机设计时带有单独的集尘装置,故安装地点不受车间通风管路的限制,且卫生条件好。
本机设有自动停车装置,故操作简便。
该产品适用于清理各种不怕碰撞、划伤的铸、锻件。
是小型铸、锻、热处理车间清理工件表面残砂、氧化皮的理想设备。
主要由滚筒、分离器、抛丸器、提升机、减速电机等组成。
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弹丸抛向滚筒内部不断翻转的工件,使工件表面的附着物迅速脱落,从而获得一定粗糙度的光洁表面,达到清理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抛丸机是机械产业中的通用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除锈、抛光、清砂等金属表面处理,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
国产抛丸清理机的市场前景广阔。
日、韩这样的高度发达与中等发达国家,国内基本建设市场已经饱和,其国内的工程机械市场已停滞或萎缩,抛丸机清理机等工程建设机械很多依靠出口。
而我国整个社会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大量的铁路、公路、水利基本建设正在和将要进行。
大、中、小城市的交通、房屋建设方兴未艾,给抛丸机清理机等工程机械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进入21世纪以来,马鞍山惊天公司、湖南山河公司已推出自己商标的抛丸机清理机。
目前,较具规模的国内生产厂家有:惊天公司、山河公司和长治液压件厂。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装载机是一种兼有推土机和挖掘机两者工作能力,可以进行挖掘、推运、平整、装卸和牵引等多项作业的一种土方工程机械。
装载机可用于装载松散物料、清理爆破后的碎石以及对土壤作轻度的铲掘工作,同时还能用于清理或刮平场地、短距离装运物料等作业。
其优点是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是一种发展较快的循环式作业机械[1]。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装载机按行走机构可分为轮胎式和履带式两种。
轮胎式装载机的优点是:质量轻,行走速度快,机动灵活,作业循环时间短,作业效率高,维修方便迅速,机器停工时间短,作业及维修费用低,行走时不破坏路面。
装载机不但是一种装卸机械,还可以在较短距离内作为运输设备使用。
在工程量不大,作业地点较为分散,转移频繁的情况下,它的生产率大大超过履带式装载机。
其缺点是:轮胎接地比压较大,通过性差;重心较高,稳定性差;不适宜在松软土质和坡道上作业,对场地和物料块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矿山作业轮胎磨损很大[5]。
基于上述各种因素,轮式装载机的作业对象主要是:各种土壤、砂石料、灰料以及其他筑路用的散状物料等[2]。
轮式装载机用途非常广泛,而作为其核心部分的工作装置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工作装置能否满足整机的工作性能要求,这关系到轮式装载机能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和场合下完成其规定的任务内容。
所以在此对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进行设计,使其达能到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工作装置的基本要求主要为:工作机构的各杆件受力状态良好,结构设计合理,强度寿命合理。
第一章绪论1.1概述机械加工行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国家的国民经济命脉。
作为整个工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械制造业,任务就是为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提供先进的机械装备和零件。
它的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
滚圆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冷加工成形设备。
根据三点成圆的原理,利用工件相对位置变化和旋转运动使工件产生连续的塑性变形,以获得预定形状的工件。
该产品广泛用于锅炉、造船、石油、木工、金属结构及其它机械制造行业。
在国外一般以工作辊的配置方式来划分。
国内普遍以工作辊数量及调整形式等为标准实行混合分类,一般分为:在国外一般以工作辊的配置方式来划分。
国内普遍以工作辊数量及调整形式等为标准实行混合分类,一般分为:1、三轴滚圆机:包括对称式三轴滚圆机、非对称式三轴滚圆机、水平下调式三轴滚圆机、倾斜下调式三轴滚圆机、弧形下调式三轴滚圆机和垂直下调式三轴滚圆机等。
2、四轴滚圆机:分为侧辊倾斜调整式四轴滚圆机和侧辊圆弧调整式四轴滚圆机。
3、七轴滚圆机:有侧辊倾斜调整式七轴滚圆机。
滚圆机采用机械传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造价低廉,至今仍广泛应用。
在低速大扭矩的滚圆机上,因传动系统体积庞大,电动机功率大,起动时电网波动也较大,所以越来越多地采用液压传动。
近年来,有以液压马达作为电源控制工作辊移动但主驱动仍为机械传动的机液混合传动的滚圆机,也有同时采用液压马达作为工作辊旋转动力源的全液压式滚圆机。
滚圆机的工作能力是指工件在冷态下,按规定的屈服极限卷制最大工件厚度与宽度时最小卷筒直径的能力。
国内外采用冷卷方法较多。
冷卷精度较高,操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但对工件的质量要求较高(如不允许有缺口、裂纹等缺陷),金相组织一致性要好。
1.2滚圆机的原理1.2.1滚圆机的运动形式滚圆机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主运动和辅运动两种形式的运动。
主运动是指构成滚圆机的上辊和下辊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工件前进。
辅运动是滚圆机在滚圆过程中后辊的升降便产生不同曲率的圆弧。
该机构形式为非对称式三轴滚圆机,其布局结构如图1.1图1.1非对称三轴滚圆机1.2.2弯曲成型的加工方式在钢结构制作中弯制成型的加工主要是卷板(滚圆)、弯曲(煨弯)、折边和模具压制等几种加工方法。
弯制成型的加工工序是由热加工或冷加工来完成的。
滚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钢板的外层纤维伸长,内层纤维缩短而产生弯曲变形(中层纤维不变)。
当圆筒半径较大时,可在常温状态下卷圆,如半径较小和钢板较厚时,应将钢板加热后卷圆。
在常温状态下进行滚圆钢板的方法有:机械滚圆、胎模压制和手工制作三种加工方法。
机械滚圆是在滚圆机(又叫轧圆机)上进行的。
1.3滚圆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后我国滚圆机工业正在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快道,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预计“十五”期末中国的滚圆机总需求量为600万台,相关装备的需求预计超过1000亿元。
到2010年,中国的滚圆机生产量和消费量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而其在装备工业上的投入力度将会大大加强,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产品的更换也要求滚圆机装备工业不断在技术和工艺上取得更大的优势:1.从国家计委立项的情况看,滚圆机工业1000万以上投入的项目达近百项;2.滚圆机工业已建项目的二期改造也将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用户群;3.由于滚圆机的高利润,促使各地政府都纷纷投资(国家投资、外资和民间资本)滚圆机制造。
其次,跨国公司都开始将最新的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并计划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能,以争取中国更大的市场份额。
民营企业的崛起以及机制的敏锐使其成为滚圆机工业的新宠,民营企业已开始成为滚圆机装备市场一个新的亮点。
滚圆机制造业作为机床模具产业最大的买方市场,其中进口设备70%用于滚圆机,同时也带动了焊接、涂装、检测、材料应用等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滚圆机制造业的技术革命,将引起装备市场的结构变化:数控技术推动了滚圆机制造企业的历史性的革命,数控机床有着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特点,引进数控设备在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促进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
因此,至2010年,滚圆机工业对制造装备的需求与现在比将增长12%左右,据预测,滚圆机制造业:对数控机床需求将增长26%;对压铸设备的需求将增长16%;对纤维复合材料压制设备的需求增长15%;对工作压力较高的挤或冲压设备需求增长12%;对液压成形设备需求增长8%;对模具的需求增长36%;对加工中心需求增长6%;对硬车削和硬铣消机床的需求增长18%;对切割机床的需求增长30%;对精密加工设备的需求增长34%;对特种及专用加工设备需求增长23%;对机器人和制造自动化装置的需求增长13%;对焊接系统设备增长36%;对涂装设备的需求增长8%,对质检验与测试设备的需求增长16%。
在今后的工业生产中,滚圆机会一直得到很好的利用。
它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弯曲钢板。
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高效机械。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对这个机械品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将促使这个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
第2章方案的选择与确定2.1设计原则根据产品的特点,我们确定了几条设计原则,1、机器必须有较高的加工精度。
2,转子线圈端部滚弧成形后,剩余直线边越短越好,不用压头机。
3、机器必须有较宽的加工工件厚度范围,要求机器能适用厚度s=3~15ram左右。
4、操作调整方便,能快速调整厚度s和滚弧半径R。
5 给操作者提供合理的站位条件。
2.2滚圆机的选择与确定滚圆机按轴可分:三轴滚圆机、四轴滚圆机、七轴滚圆机。
根据本次产品的要求,我选择三轴滚圆机。
三轴滚圆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冷加工成形设备。
主要有二种滚圆形式,一种是三轴对称分布形式,见图4。
这种形式结构简单紧凑,三轴受力接近,易于设计制造,但是加工后,工件两端剩余直线边很长,其理论剩余直线边长为t/2,实际常比理论值大,为(6~20)S。
为此工件上滚圆机前,必须先在压头机上压二端,即增加一台压头机及压头工序,且压头机上压出的是非圆弧曲线。
如转子线澍端部厚s=12ram’贝9最大剩余直线边长为240ram,线圈端部是一段圆弧,卒身并不长,滚圆加工后,两端还存在不短的直线边,即使经压头,也不能达到形状准确。
国内生产滚圆机厂家很多,产品规格不少。
但是形式单一,大多数是三轴对称式。
另一种是三轴不对称分布形式,见图5。
这种形式结构比对称式稍复杂,辊轴受力较大}但是采用这种形式加工的工件剩余直线边短,理论剩余直线边长为(1.5~2)s,实际是对称式的(1/6~1/l0),与理论值相差不太,按照这一数据,如滚轧12m-m厚转子线圈端部,剩余直线边长约2扭m,在加工中辅之操作者加以修正,基本上能达到线圈质量标准。
虽然三轴不对称式结构复杂,辊轴受力又大,但是可以不压头,不设置压头机,基本上能使工件全长范围上弯曲成形。
因此决定用三轴不对称形式。
第三章传动设计3.1主运动方案的设计图1.2主传动链示意图3.1.1上下主轴辊的传动上下主轴辊的传动式由电机带动减速机构及过桥齿轮实现的,主传动链如图1-2所示。
上下主轴辊传动如图1-3所示,上下轴辊的传动式用一对三联块和一对二联块固定两个过桥齿轮使其与上下主轴辊齿轮啮合实现的。
该方案机构紧凑即实现了上下轴辊的同速反向运动又可使上下主轴辊在调整间隙时主轴辊传动齿轮不发生脱离,保证了正常传动。
图1-3 上下主轴辊传动示意图3.1.2上下主轴辊间距的调整上下主轴辊间距的调整是通过蜗杆带动上轴滑块上的蜗轮转动,蜗轮内径是丝母,当丝母转动时带动丝杠转动,使丝杠上的滑块做上下移动,在滑块上的轴承带着轴同时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间隙的调整。
3.2进给方案的设计3.2.1.后轴辊的运动后轴辊的上升才能使铜排受阻弯曲,所以后轴辊的上升、下降(在一定的角度下)便产生了不同曲率的圆弧。
后轴辊的调节用一单独电机带动减速机构来实现。
蜗轮、蜗杆减速机构通过空套齿轮带动与箱体相关的螺母沿固定的丝杠旋转,从而使箱体沿直线方向运动,由箱体带动后轴辊实现进给。
后轴辊的调整(根据所需要的不同曲率半径R大小进行调整)可采用电动机粗调和人工细调两种方式来实现。
第四章非对称三轴滚圆机设计分析4.1.主要参数已知设备参数要求为(1)输出速度n=15.6rpm。
(2)侧滚自动进给速度V=0.093m/s。
(3)侧滚进给驱动电机功率N=390W,转速n=1400rpm。
根据使用要求并参照同类型机床(滚圆机、滚板机)估算出的上下主轴辊及后轴辊直径如图2-1所示。
图2-2各轴辊几何位置示意图上主轴辊D=120mm下主轴辊D=120mm后轴辊D=100mm后轴辊的调节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参照其它同类产品标准,推荐值为20~40度,本机床为35︒。
上下主轴辊中心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按α=(0.4-0.8)⎝,取α=18︒2.非对称式三轴辊滚圆机床的外型尺寸为 长:L=620mm 宽:B =625mm 高:H=1265mm4.2主轴运动参数的计算 4.2.1受力情况分析当所滚铜排尺寸最大且滚圆半径最小时轴辊所受阻力位极限状况,结构尺寸如图2-2所示:通过对极限参数的计算而得到的输入功率即为本机工件的最大功率。
极限状况下的通篇尺寸为:铜排的最大宽度: b =100mm铜排的最大厚度: h=12.5mm 要求滚制的最小半径: r =200mm (1)计算受力端的弧长AB :mm h R AB mm E O OO OE mmE O E O 5.933602/14.3*δ22634.26060arctan2δ34.26034.6020034.1205.26tan 60∂tan 5.26218352θ∂∂3323=+====+=+=====+=+=′(2)AB 弧段的受力分析根据简支梁在纯弯曲状况下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产生在最大变形处的最外缘,故其正应力为ZI Y M maxmax σ•=式中 M —弯矩,m N •;Y max —简支梁外缘到中性层的矩离,m ;I Z —横截面对中性层的惯性矩,m 4;当最大正应力[]σσs =max 时,M 即为横截面上的极限弯矩,且当弯矩大于极限弯矩时,简支梁发生塑性变形。
铜的许用应力[]σb[]=×=====×==12012.01.01225.625.12210220033m ax 8bbh I h Y PaMPa Zσ(3)计算轴辊与铜排间的摩擦力 轴辊与铜排之间静摩擦系数取f=0.54轴辊与铜排间的静摩擦力为F=f*N 又N=P 。
所以F=f ·P=0.54×22802=12313.08N 4.2.2驱动轴辊的转矩与功率KW n M N FD M n n 2.11055.96.1578.7381055.9P m 78.73821012008.123132333=××=××=•=××==输出输入4.2.3计算电机功率 因为η总输入输出•=P P 式中η总 —总传动效率所以η总=0.98×0.98×0.99=0.825 kw P P 45.1825.02.1===η总输出输入 因为电机的输入功率大于1.45kw,为了安全起见,选取的电机型号为Y100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