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生理学·第一章1.名词解释1)体液:人体内的液体叫体液2)内环境: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是细胞外液,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3)稳态:正常功能条件下,集体内环境的各项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各种离子和营养成分浓度)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
我们把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4)反馈:当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能通过上述三种调节方式产生一定的反应。
然而这种调节是否能产生最恰当的反应。
还需要由调节的结果的信息反过来影响调节的原因,或调节的过程,使调节活动能恰当好处。
这种反过来的信息返回。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信息控制部分的活动,即反馈作用和原来的效应一致,起到加强或促进作用。
负反馈:受控制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
(负反馈调节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2 简答稳态的生理意义极其概念?生理意义:维持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集体将发生疾病。
稳态的概念:稳态不仅指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动态平衡,也泛指从细胞到整个人体各个层次功能状态的相对稳定第二章1 名词解释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运转的过程。
2简答1)试述纳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Na+-K+泵也称Na+-K+依赖式ATP酶,具有酶的特性,可使ATP分解释放能量。
Na+-K+泵的作用主要是将细胞内的Na+移出细胞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细胞内,形成和维持细胞内高K+和细胞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
其生理意义为:①建立细胞内高浓度K+和细胞外高浓度Na+的势能储备,成为细胞兴奋的基础,使细胞表现出各种生物电现象,也可供细胞的其它耗能过程利用;②细胞内高浓度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须条件;③阻止Na+和相伴随的水进入细胞,可防止细胞肿胀,维持正常形态。
2)试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相同之处是,均不需要外力帮助,也不小号能量,是一被动过程;物质只能顺浓度差和电位差净移动。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其生命活动的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的规律的学科,并试图揭示其机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能选择性地允许物质进入和离开细胞。
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起到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细胞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细胞信号传导网络来接受和传递信息。
包括细胞表面受体和内在信号转导途径。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电信号和传导信息。
2.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其它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包括化学传导和电传导两种方式。
3. 突触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在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传递信号。
4. 大脑: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控制着思维、感觉、运动等功能。
三、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心脏是泵血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循环的过程。
方向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
3. 血压调节:血压通过血管阻力和心脏泵血量的调节来维持稳定。
4.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机体停止出血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四、消化生理学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负责食物消化和吸收。
2. 食物消化:食物在消化道中通过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来分解和降解成更小的分子,便于吸收。
3. 肠道菌群: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如帮助消化和合成维生素等。
五、呼吸生理学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肺等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2.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扩散来完成。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担负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的生理活动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生物化学过程,如新陈代谢、细胞分化、细胞信号传导等。
在细胞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和调节,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神经生理学研究了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和调节机制。
神经生理学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感觉传导、运动控制、自主神经调节等。
3. 呼吸生理学呼吸是生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呼吸生理学研究了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和气体输送等生理机制。
4. 消化生理学消化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的过程,它涉及到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生理学研究了消化器官的生理过程和调节机制,以及消化吸收过程中的营养物质转化和代谢过程。
5. 泌尿生理学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它包括肾脏、尿道、膀胱等器官。
泌尿生理学研究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排泄和调节机制。
6.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系统是生物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包括多个内分泌腺和内分泌激素。
内分泌生理学研究了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内分泌激素在生理调节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7. 循环生理学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输送系统,它通过心脏、血管和血液完成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输送。
循环生理学研究了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的搏动、血管的张力和血液的循环过程。
总结起来,生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体内多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通过生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医学诊疗的原理。
生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保健和医学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的科学,它关注于生命的各个层面,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到整个生物体的系统层次。
本文将介绍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原理。
一、生理学的基本概念1. 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各种生命现象与活动的科学,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等。
2.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学主要研究动物和植物的生理现象,并涉及到细胞、分子、器官和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研究。
3.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采用实验、观察和计算等方法,通过测量和记录生物体的生理指标和反应,来研究和理解生物体的生理过程。
二、重要原理1. 细胞理论:生理学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2. 动态平衡:生物体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包括内环境的稳定、能量的平衡和水盐平衡等,这种平衡是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的。
3. 综合调节: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和调节,以实现整体的协同功能,例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作用。
4. 适应性变化:生物体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和调节,以维持内部稳定性和生存的需要。
三、生理学的研究领域1. 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调节机制。
2. 生理学:研究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如心血管、呼吸、消化、排泄和免疫系统等。
3. 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代谢等过程。
4. 分子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内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
四、生理学的应用1. 医学应用:生理学对于理解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机制有重要意义,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2. 农业应用: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改善作物品质和产量。
3. 运动科学:生理学研究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对于提高运动能力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 环境科学: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对环境因素的适应和响应机制,为环境保护和生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生理学的意思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生理学造句欣赏1 人的大脑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是所有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承认的。
如果人的大脑的潜力都能充分发挥的话,每一个大脑都能装相当于上亿册书的图书馆这样的知识量。
大家都应该坚信,自己能够掌握许多知识,能够谈成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
2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
3 在有机物和机器的混合物中,生理学总是略胜一筹。
4 本文试图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各方面的知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写作自疗这个课题进行尝试性的研究。
5 他对生理学发展的新贡献获得高度赞赏.6 一些运动生理学家的答案并非如你所想。
7 动物生理学家对这一感觉系统进行了完善的解剖研究。
8 这是张卡通图画,实际上描绘了一个由生理学家,所做过的经典实验,出于某种原因,他们切开一只狗的大脑,对不同的大脑区域进行电击。
9 出汗是那些看似简单的生理机能之一,但生理学家仍然没有充分理解它,至少在为什么性别会影响出汗这个问题上。
10 应用电生理学技术结合行为学方法,探查了大鼠在明暗分辨学习后额叶皮层的突触效能变化。
11 其中就业培训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疾病的性质和声学原理。
12 萨尔斯顿爵士于202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3 首先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研究了驾驶疲劳的生理学机理。
生理学是什么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关注生物体的各种机能过程以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通过对生理学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生命现象。
一、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生理学是指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主要关注生物体的机能过程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生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包括人体、动物体以及植物体等各种生物体。
二、生理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性生理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生物体的多个方面,如代谢、运动、神经传导、感觉、内分泌等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生理过程,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物体的机能特点和运作规律。
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一些相关的医学、农业、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生理学的发展历程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是最早将生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理学的研究逐渐深入,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
实验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生理现象,常用的实验手段包括活体试验和体外试验等。
观察方法则是通过对生物体的观察和测量来获得研究数据,常用的观察手段包括显微镜观察、电生理记录等。
五、生理学的应用领域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医学、农业、体育和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医学上,生理学提供了人体机能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农业上,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在体育上,生理学为运动员的训练和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环境保护方面,生理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机制。
六、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理学的研究进展迅速。
例如,神经生理学研究从最初的电生理记录发展到今天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代谢生理学研究从最初的糖代谢扩展到今天的基因组学。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理学是研究细胞内部各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代谢、细胞分裂和细胞凋亡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机能等内容。
3. 消化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是研究消化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等内容。
4. 循环生理学循环生理学是研究循环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心脏的构造和功能、心脏起搏和传导、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压调节和血液循环、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气体交换和调节、呼吸运动和呼吸中枢的调节等内容。
6. 泌尿生理学泌尿生理学是研究泌尿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生成和组成、尿液的排泄和调节、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的调节等内容。
7.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生理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和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8. 生殖生理学生殖生理学是研究生殖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生殖细胞的发育和生殖过程、性别发育和生育调节等内容。
以上就是生理学中的一些常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除了掌握这些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考试,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生理学的概念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和功能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生物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细胞功能、神经功能、肌肉收缩、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泌尿功能、生殖功能等等。
生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个层次的生命体。
它旨在深入理解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机制、相互关系和适应能力,为人类的健康、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的研发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生理学医学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学科,是医学基础科学之一。
其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和组织器官的生理学特点,介质转运、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以及调节功能等。
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探究其代谢、运动、增殖、自我修复等过程。
其中,能量代谢是细胞生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能量的生成与利用。
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生理学的另一重要领域,包括细胞外的信号传递、细胞内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2. 组织器官生理学组织器官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内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组织器官生理学则是研究组织器官在整个生理环境下的生理特征以及器官间的相互作用。
如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心脏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它与血管、血液、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之间的协调作用。
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气体交换等。
消化生理学研究消化道的结构、功能、代谢以及食物的吸收、分解和转化等。
3. 移动型细胞生理学移动型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
移动型细胞生理学研究移动型细胞在整个免疫过程中的结构和功能,并研究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相互作用。
其中,血小板和红细胞是血液和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们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异常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4. 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代谢和调节机制,以及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生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元和突触等。
神经生理学研究从神经信号的产生、传递、处理和调节等方面,探究神经系统的各种反应和运作机制。
5. 内分泌学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腺和激素在人体内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调节,以及激素对各个器官和器系的影响。
内分泌腺是一些特定的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它们所产生的激素能够调节机体的代谢活动,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生理学第一节绪论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2、刺激引起反应的三个条件:足够的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强度变化率。
3、阈值为能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强度。
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5、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液总量约占身体体重的60%6、细胞外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非血液)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1/3。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细胞内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叫细胞内液。
约占成人体内液体2/3(约占体重的40%)。
由于人体的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
7、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例如:蟾蜍的屈腿反射、手触及火焰立即回缩、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等。
9、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5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0、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如吸允反射、膝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如望梅止口等。
11、神经调节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多数内分泌腺也受神经支配调节1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快速、短暂、精确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广泛14、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15、反馈是指将受控部分(效应器或靶细胞)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的过程。
16、反馈分为:负反馈(血压、体温的调节)、正反馈(血液的凝固、排尿、分娩等过程)17、负反馈是体内的一种重要而又普遍的调节方式。
第二节细胞1、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按研究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是以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急性实验(包括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和慢性实验3、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整体水平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又分为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
在生命活动进行过程中,机体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并将之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同时储存能量;另一方面,机体有不断地将自己原有物质分解为代谢产物并排出体外,同时释放能量供给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前一过程称为合成代谢或同化作用,后一过程称为分解代谢或异化作用。
(2)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细胞或有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这种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生理学将由刺激引起机体内部代谢过程及外部活动发生相应的改变称为反应。
反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由活动较弱变为活动较强的过程,称为兴奋;另一种反应与兴奋相反,在接受刺激后由活动转为静止状态,或由活动较强转为活动较弱的过程,称为抑制。
不同组织和细胞的兴奋性是不一样的,在机体中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的兴奋性最高,生理学上称此类细胞为可兴奋性细胞。
(3)适应性是指机体会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其体内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以保持内环境和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4)生殖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具有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功能。
第三节机体功能的调节1、机体的调节方式有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经周围神经纤维对人体功能发挥的调节作用。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科学,它探索并解释了生物体内部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理学研究的范围广泛,涉及生物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从细胞水平到整个有机体的层面。
一、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是指研究生物体内部有关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科学,它研究生物体如何产生、发展和维持生命,以及它们如何对外界环境作出适应。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生物体,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
生理学通过观察、实验和各种研究方法,研究生物体内部的生理过程,探索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特性。
二、生理学的研究范围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内各种物质的传输、转化和代谢过程。
细胞生理学与细胞生物学紧密相关,是研究生物体基本功能的重要领域。
2. 器官生理学器官是由多个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器官生理学研究不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例如心脏、肺、肾脏等。
通过研究器官生理学,可以了解不同器官在维持生命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调工作。
3. 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理学是生理学中重要的分支领域,研究人体的内部生理过程和机能,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
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生理过程,以及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
4.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长、开花、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响应。
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和转运、植物激素等。
5.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的运动、感觉、消化、循环等生理过程,以及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反应。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各种动物,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都有涉及。
6. 比较生理学比较生理学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理差异和相似性,探索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比较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代谢和适应机制等方面。
《生理学》重点——超准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指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反馈调节分为两类:⑴正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
意义: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⑵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和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
意义:在维持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及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
3、阈值(阈强度):能使机体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4、血浆: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出的上清液。
5、血清:指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色清凉透明的液体。
6、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的百分比。
7、血浆渗透压分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8、血浆晶体渗透压具有保持血细胞内外水的平衡,维持血细胞形态和功能的生理作用。
9、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的生理作用。
10、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11、血沉:以第一个小时末红细胞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血沉。
12、第一心音:主要是由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以及心液冲击动脉管壁振动而产程的,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13、第二心音:只要是由动脉瓣关闭,大动脉中血流减速和室内压迅速下降而引起的振动,标志着舒张期的开始。
14、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达到最高值(100~120mmhg)15、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压下降到最低值(60~80mmhg)16、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17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18、动脉血压的形成:心脏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流遇到的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
其影响因素:博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循环血量、血管容量。
19、中心静脉压;通常把心房内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正常值:6~10cmh2o影响因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重力和体位。
20、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O2和CO2气体交换的过程。
包括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四大环节。
21、平静呼吸的特点是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时被动的,用力呼吸的特点是吸气和吸气都是主动的。
22、胸式呼吸:以肋间外肌舒缩为主,引起胸壁起伏明显的呼吸运动。
23、腹式呼吸:以膈肌舒缩为主,引起腹壁起伏明显的呼吸运动。
24、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和顺应性(占70%)、非弹性阻力占30%(惯性阻力、气道阻力、黏滞阻力)。
25、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
26、时间肺活量:也称用力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计算第1、2、3秒呼出的气量分别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27、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28、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29、肺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
30、发绀: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达到50g/L以上时,在毛细血管丰富的表浅部位出现青紫色称为发绀。
3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32、基础状态是指具备下列状态的一种状态:1、清晨,清醒,静卧,无肌肉活动2、室温保持在20~25°C,3、禁食12小时以上4、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5体温正常。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也称体核温度…33、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34、吸收: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35、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36、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37、葡萄糖的重吸收:血中的葡萄糖浓度正常时,原尿中的葡萄糖扎起近端小管中完全被重吸收38、肾糖阈:当血糖浓度大于180mg/100ml时,超过肾小球对葡萄糖的吸收极限,多余的糖不能被吸收,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39、渗透性利尿:如果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渗透压升高。
可使肾小球对谁的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多。
这种由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而引起的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二.问答题1、机体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2、阈强度与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的变化呈反变关系。
(即阈值越低,兴奋性越高)3.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水、无机盐、有机物及气体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㈠单纯扩散→氧气、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分子脂溶性小的物质㈡易化扩散→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中间代谢产物。
㈢主动转运→需要分解ATP释放能量来转运的物质㈣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5、钠钾泵的作用:1、有钠泵活动行成及维持细胞内高钾是许多生化代谢反应的必须条件2、阻止细胞外钠离子和水进入膜内,从而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建立的势能储备是可兴奋组织兴奋的基础也是提供了细胞的耗能过程。
6、红细胞生成的原料: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叶酸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凝血因子的特点:除钙离子和磷脂外,其余的都是蛋白质。
FⅢ外,其他的均存于血浆里多数凝血因子在肝内合成血浆中具有酶特性的因子都以无活性酶原型存在凝血的三个步骤:生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
7、血浆中主要的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肝素、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8、输血的原则:1、输同型血2、在紧急状况下,可用少量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的人3、AB型可少量接受其他血型9、交叉配血试验:供血者的红细胞和受血者的血清受血者的红细胞和供血者的血清主侧次侧均不凝集配血成功主侧凝集,不论次侧如何,配血失败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只能在应急时输血10、心肌分为自律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和非自律细胞(构成心房和心室的心肌细胞)。
11、心室肌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全过程分为5期。
0期去极化期:膜上部分钠离子通道开放,引起少量钠离子内流造成膜部分去极化;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钾离子外流;2期缓慢复极化期:内向离子流向钙离子负载,外向离子流由钾离子携带;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钾离子外流;4期静息:通过钠离子泵活动将去极化过程中进以细胞内的钠离子排除,将流出细胞外的钾离子泵进洞时通过钠离子钙离子交换体活动排除膜内多余的钙离子。
12、心肌细胞的四打生理特性: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收缩性。
影响因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重力和体位。
13、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液回流14、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递质、受体、作用)节后神经分布递质受体作用心交感神经心脏各部去甲肾上腺素β对心脏活动起兴奋作用心迷走神经心室肌较少乙酰胆碱M对心脏活动期抑制作用交感缩血管蛇精绝大多数血管去甲肾上腺素α、β2血管收缩、血管舒张交感舒血管神经骨骼肌乙酰胆碱M血管舒张副交感舒血管神经脑、消化腺、外生殖器乙酰胆碱M血管舒张15、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只要生理作用?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输出量增加,对血管既有收缩又有舒张作用。
(强心药)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体内大多数血管具有强烈收缩作用,可引起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升压药)1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的脂蛋白。
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主要作用: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泡的扩张。
2、调整肺泡的表面张力,维持大、小肺泡容积及内压的相对稳定3、维持肺内干燥,防止肺水肿。
17、胸内负压:胸膜腔内压力。
形成原因:肺的回缩力。
生理意义:1、维持肺扩张2、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3、在呼吸运动和肺通气之间起偶联的作用。
18、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19、氧解离曲线是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曲线。
20、氧气的运输方式是以养和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
21、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碳酸氢盐形式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
22、呼吸的基本中枢是延髓。
23、肺扩张反射的过程:当吸气时,肺内气量达到一定容积时,感受器因扩张而兴奋,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延髓,使吸气神经元一只没结果吸气停止,转入呼气。
24、血中二氧化碳升高、氧气降低、H+升高对呼吸的影响?二氧化碳升高使呼吸加深加快;氧气含量降低使呼吸加深加快;H+含量升高呼吸加强,肺通气量增加。
25、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肌肉活动。
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精神和情绪活动。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是下丘脑26、生理状态下体温可以随昼夜。
年龄,性别,肌肉活动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一定幅度的波动27、产热和散热的基本器官:产热的器官肝的代谢最旺盛,产热最多,在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人体散热的部位是皮肤28、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较大伸展性,紧张性收缩,兴奋性低收缩缓慢,自动节律性,对牵张,温度,化学刺激敏感29、胃和小肠运动的形式,胃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容受性舒张,蠕动。
小肠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30、胃液胃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
盐酸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发挥酶解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2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3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4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触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盐酸在小肠内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是能催化蛋白质分解月示,月东和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内因子的作用是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保护维生素B12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酶的破坏并触进其在回肠处的吸收。
黏液的作用是:1润滑食物2保护胃黏膜坚硬食物的机械损伤3中和胃酸,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4黏液与胃粘膜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3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由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组成碳酸氢盐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32胆汁的组成和作用: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汁盐酸。
胆固醇。
胆色素。
磷脂以及多种无机盐。
胆汁中午消化酶。
胆盐的作用1触进脂肪的消化2触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3触进肝细胞分泌胆汁33外来神经对胃肠道的支配作用:交感神经:对壁内神经元有抑制作用。
副交感神经:对壁内神经有兴奋作用34球旁细胞。
致密斑的作用:球旁细胞是入球小动脉中层平滑肌分化成德上皮样细胞,呈椭圆形或球形,内含分泌颗粒,可分泌肾素。
致密斑是远曲小管的起始段,在紧靠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上皮细胞变为高柱状,排列紧密。
在局部形成斑状隆起。
其功能是感受远曲小管液中Nacl含量和小管液流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领进的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35.肾血流量的特点:肾血流量大、肾血流分布不均匀、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和管周毛细血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