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探索———以人教版必修一“Unit3Assessing Your Progress”教学为例◎吴黎明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下文简称新课标)》中提到,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为了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运用性,老师应从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知识以及文化意识出发,以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创设主题语境,以语篇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意义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新高考改革后的实施运用新教材教学的第一年,笔者有幸成为了教学参与者和体验者。
深感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如何有效利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来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学双方的最大潜能,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本文的教学实践内容来自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3单元,本次实践课属于Assessing Your Progress板块,内容包括词汇、语法活动和调查报告活动,除了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做出了以下尝试:1.树立语境意识,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胡壮麟将语篇的语境分为三个层次(胡壮麟, 1994:181-188),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新课标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在本次实践课的第一个词汇部分,笔者通过猜词游戏开始,用看图激发学生的与体育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并且导入到本单元相关重点词汇,让学生说出词汇以及相关的不同词性,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唤醒学生的词汇知识记忆后,笔者围绕主题创设了几个有语境的小片段,激活学生已有的词汇知识来选择符合语境的恰如其分的正确的词汇表达,接下来给出一段语篇,在语境下检测学生对重点词汇的实际运用和掌握情况,语篇内容概括了运动给年轻人生活带来的益处,是对单元话题的总结。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问题和探索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改革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一些教师过于重视语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反复进行语法操练。
2.一些教师忽视语法,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不讲语法。
认为《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指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不需要讲解英语语法。
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索张绍杰教授在《学习外语“三步曲”》一文中指出:“学习外语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
从接触一门外语到学会使用这门语言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符号认知阶段、语义认知阶段、语用认知阶段。
”这三个阶段能够很贴切地抽象概括出外语学习者从开始学习到熟练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整个的学习过程。
其中第一阶段是基础,以英语学习为例,符号认知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识记英语中语音、词汇的拼读及其汉语释义等。
第二阶段是整合学习过程的关键,是必需,是实现用该门外语交际的必然要求。
这一阶段包含有学习一门外语的语法,学习组词成句、联句成篇。
同样以英语学习为例,这一阶段主要涉及学习者学习在英语使用的规则系统的约束下,利用已知的词汇及英语惯用法来遣词造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较长文章的写作之所以说是在英语使用规则系统的约束下进行上述学习活动,主要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学习者应该学会区分什么是合乎语法的、什么是不合乎语法的,这是语言使用的关键。
第三阶段主要是指学习者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贴切地使用语言的过程,这是为成功地交际对学习者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简单地说就是语言的使用需要符合社会的一些规范。
通过英语学习“三步曲”的探讨,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英语语法的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部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宏观的教学建议。
根据这几点建议的精神,语法教学模式也应进行探索和改革,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语法学习过程。
高中英语语法结构化教学初探一、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外语学习的规律是感知向认知的过渡学习语言与学习其它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这两种学习中,都需要不断的模仿和实践后,才能熟练掌握。
但在语言学习中还涉及到思维的作用。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如此。
在婴儿刚出生时,并没有语言的概念,表达各种含义的哭声只是先天的能力,而不具有社交功能。
婴儿并没有主动学习语言的能力,婴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并结合实际理解其含义,在实践中模仿运用。
只有当出于某种需要而主动用言语表达时,才可以称之为使用语言。
事实表明,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婴儿并没有语法概念,口头表达也停留在使用片语的阶段。
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语法的学习也是通过模仿学到的,并在实践中替换运用。
所谓“习惯成自然”,一种语言的结构一经无意识的巩固,就无需刻意记忆,任何句子都可以脱口而出。
因而就产生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学生虽然口头表达能力很好,但语法成绩一般。
语言的再生性和能动性完全依赖于思维的创造性,因而千变万化的话语都是因为思维的加工而得到的。
当然没有学过的语言结构就不可能会运用,如中文的文言文就不是一般人所能运用的。
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也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学习外语都是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而我们并不赞成采取单纯模仿的方法来学外语。
模仿固然重要,尤其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但既然有了思维这个有力的工具,又何苦回到原始而且极费时的学习方法上呢?英语学习也是如此。
在初级阶段,学生连最基本的中文语法也没有学过多少,更不用说英语语法了。
因而在这个阶段,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以多次的重复代替语法讲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最简单的语法。
在逐渐反复操练之后,头脑中就形成了语言结构的原形。
到了这个阶段,就开始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总结规律、学习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的阶段,即从感知向认知过渡。
二、对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在结构化模式上的处理方式的看法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新教材,人教版)充分抓住了语言学习的这些特点与规律。
浅议高中新课标英语教材的语法教学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专业硕士班王学信内容摘要:新课程英语教学要不要淡化语法,应该如何教语法,这些问题自20 世纪80 年代交际法被介绍到中国开始,直到近几年我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在困扰着我们。
笔者认为,现在的中学语法教学不是简单的淡化问题,而是改变认识和教法的问题。
以下准备从走出认识误区,在新课程实施中搞活语法教学;新课程实施中语法教学的教学模式;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法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语法教学正文:新课程英语教学要不要淡化语法,应该如何教语法,这些问题自20 世纪80 年代交际法被介绍到中国开始,直到近几年我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在困扰着我们。
笔者认为,现在的中学语法教学不是简单的淡化问题,而是改变认识和教法的问题。
以下准备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走出认识误区,在新课程实施中搞活语法教学在交际法影响我国英语教学开始,就有一些教师认为: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只要有足够的实际交际的语言刺激,对交际中出现的语言形式和语法知识,学生都会自然习得。
他们认为只要交际的双方能沟通、交流,语言形式和语法运用的对错是无关紧要的。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部分教师则片面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误认为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已经不重要了,部分教师甚至简单地认为实施新课标就是淡化语法教学,淡化就是不必重视。
结果,不少青年教师不关注中学英语基础语法,更不研究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多也就是对教科书上的语法部分照本宣科地过一过。
从而导致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而且有效的语法教学淡化到无。
导致许多学生由于基础语言知识和结构掌握不牢,不仅不能用准确、得体的标准英语进行口头表达,更写不出几句没有任何语法错误的完整英语句子。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困境与出路研究摘要:面对新的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我们应当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优化语法教学,从而让学生有效地学好语法,不但能运用英语,而且能获得终身学习英语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
人们的交流形式就没有一致性,就无法构成语言。
语法能力是掌握语言形式的知识体系,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
语法教学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任何情况下只能优化,不能淡化,更不能不教。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困境分析(一)教法单一、陈旧、缺乏趣味性近年来,尽管教材一变再变,但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没有根本转变。
许多教师没有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来设计教学,没能摆脱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能很好地把握教材设计的目的,不仅阅读课上讲语法,在口语课、听力课上也大讲语法,语法课上更是“满堂灌”、“填鸭式”,往往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自我陶醉,学生听得是昏昏欲睡。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不动脑,不思考,许多需要都得不到满足,更谈不上体会学习乐趣了。
(二)语法教学应注意系统性和连贯性现行的教材语法分析项目分层次、分阶段在教材中呈现。
尽管教材编者注意了语言知识的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的原则,却忽视了语法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它中断了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容过于分散,配套练习又缺乏针对性,达不到精讲精练和突破难点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掌握某种语法,教师课后找大量习题让学生练习,大搞题海战术,否则学生难以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整体概念,这不仅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也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导致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动机受到挫伤。
(三)语法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深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英语阅读课、口语课及听力课,成为改革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更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并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课标下如何开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一英语语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定位《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
”其中“淡化语法”的说法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误导,有的英语教师把此理解为可以把语法教学在教学中一带而过;有的则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根本不要求语法教学,学习语法或重视语法就是偏离了英语教学的重点。
这样的误导对我国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改革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的讲解与传授”,只是要求改变以前传统语法教学的某些教学方法和倾向, 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强调语法在交际场合中的习得及运用, 使繁杂的语法规则具体化、生动化, 力求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情境实践中逐步理解并掌握语法。
新教材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结构, 就是让话题按一定的语法结构去实现它的交际功能。
这就很明确了,语法教学可以贯穿到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在语境中学,在语境中用。
同时,课本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前,都对本单元涉及到的主要的语法现象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以例句理论和习题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此单元的语法现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语言形式,提高听的准确率,提高说的精确性,提高读的理解率,提高写的达意性。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可以贯穿并且绝对有必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
二如何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既不能过分强调语法教学,又不能忽视语法,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语法教学便成了问题所在。
(一)归纳演绎相结合传统的语法教学多采用演绎法,即先引入语法概念,再列举语法规则,后呈现例句,最后进行练习。
这种方法从理论到实践,明了、直接、快捷、省时,但很容易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
新课标下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认识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合作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思维;教学观点;语法教学作者简介:袁海霞,任教于河南省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
语法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所以新教材启用后,有些教师提倡对语法教学要“淡化”。
他们认为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口语的是重要性,忽视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然而事实上语法作为语言的结晶,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
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英语语法教学的观点,要让学生知道英语语法课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语法教学观念,改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维,从过分强调“演绎法”转向“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
正确领会新课程标准有关语法教学改革的精神,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侧重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
一、教师要改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维1.系统地学好英语语法才能学好英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英语语法课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旦脱离了语法学英语,是得不偿失的,只有把语法学好、用好,才会使自己的英语语言功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用法上,而应放在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法和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上,其途径并非体现在教师对该语法项目滔滔不绝或绘声绘色的讲解,而应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设置情景并充分利用情景引出新知识,这样可使学生的语法意识得到体验。
此外,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英语基础打得不牢固,知识的链条脱节,英语语法就学不好了。
其实,英语语法只是学生应该掌握英语的一个方面,其他的知识领域还很广,如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等。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摘要】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国选拔人才的侧重点也在不断的变化,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相比,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语法教学已经由刚开始的翻译教学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转向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等。
但是因为英语教学的高考压力,高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仍然难以提高。
本文从新形势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相比,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语法教学已经由刚开始的翻译教学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转向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已经逐渐的意识到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但是,目前在大多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因为英语教学的高考压力、高中学生的英语成绩难提高等原因,英语语法的教学又难以寻找到突破口。
本文从新形势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选取的策略以及采用的方式方面进行思考。
一、新形势下高中语法教学策略的运用(一)重视语境的交际策略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语法,重视语境的交际策略。
过分的情调交际能力必将会影响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形成。
传统的教学更加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但在新课标之下,通过感受语法,重视语境的交际策略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正确而又得体地运用这些语言形式,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正如应用语言学家曾指出的,教语法时不应先把某一语法分离出来孤立的呈现,而应该先把学生进入包含某一种语法的语言交际中去,在交际活动的框架内让语法点和真实的语境结合起来。
从交际学的理论来讲,语法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让学生参与,与学生熟知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规则进行一定的交际性实践,这是语言使用的创造性过程。
教师要通过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语法、在语境中运用语法及让学生归纳总结的交际策略,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更好的体现新的语法教学观。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新课标对语法教学的要求,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标下的语法教学原则,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语法
一、新课标对语法教学的要求
语法是指语言的组织规律,是语言的结构形式,即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据以组词成句使语言具有明确意义并能为对方所理解的一套规则。
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着语法。
《新课标》指出:“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高中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用为目的,不能为了知识而学习知识,要把知识的学习与语言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新旧课标最突出的差别是,新课标完全摆脱了以纯语言学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语言的使用性和实用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对语法教学的要求是,重语法,但不惟语法,语法学习不是目标,而是手段。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因而,不能把语法知识教学当作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或重要内容。
语法教学的地位只能是服从和服务于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这一总体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标准》的目的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的状况,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领悟语法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领会大纲所倡导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以趣味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的课堂活动为原则,改进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
“我国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承袭俄语教学的语法——翻译法。
……人们惯称为传统教学法,即以讲解字,词,句为主的‘填鸭式’教授加翻译练习的外语教学”(戴炜栋,张雪梅,2001)。
因此有人误认为英语教学就是语法教学。
其后,随着本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并流行至今的交际法的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强调语言的意义和实际运用,语法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大大减弱了,语言的结构、规则不再是语言教学的主角”(章兼中等,1998:177)。
但一些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交际法教学思想,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从表面上看“大有被淡化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伶文柱,2000:10)。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有高考的指挥棒在起作用,教
师始终离不开教语法,大家是“明修功能,暗渡语法。
”但“谁也不敢公开承认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更不敢大大方方地研究语法教学。
遇到公开课、观摩课以及教学经验交流,更要回避语法;如果讲解语法,人们往往会以一种错失心态进行解释”(张正东,2002),“其结果是要么重回老路,大讲语法,要么‘彻底革新’,过于淡化语法。
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不能听说交际,要么害怕读书考试,两种做法都失之偏颇”(章兼中等,1998:177),就我国中学语法教学实践而言,又存在“‘五重’和‘五轻’倾向(胡春洞,1990:64),因此,“在我国,不存在为什么要学英语语法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把英语语法学好的问题”(胡鉴明,2002:2),
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
1.注重结合具体交际实际。
各种语法形式是为实际表达服务的,所以在教一个语法项目时,应尽可能讲到它的实际应用,要尽可能将其放在语境中教学。
学生在身临其境和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爱好得到激发,易于接受和理解所学的新的语法现象。
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教师应努力将语法在具体语境中,充分融入到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训练中,使学生全面地、扎实地掌握运用好语言能力。
掌握好语法利于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性的提高也会促进流利性。
2.注重语法的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所学的语法结构基本都懂,但是到具体使用时就乱,考起来就错。
究其原因还是学、用没有结合。
所以我们要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运用、强调实践,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逐渐去掌握语法规则。
老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语法教学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服务,并在边学边用中体现其作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语法课的互动性。
互动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最好方法教学方法之一,所以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中“填鸭式”的做法,不断接受新的教学思想,认真研究新课标的精神,在课堂上尽可能创造互动的机会,改变语法课堂的沉闷气氛,让语法课充满活力与生机,优化语法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语法知识。
4.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当集中。
就是语法集中教学,集中内容、集中材料、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创造强化的环境气氛和条件,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集中是按语法内容相互间的密切联系有规律地加以集中的,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5.注重语法课的趣味性。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让学生产生语法学习一定是枯燥无语的思维定工,很多学习由此对英语语法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
而新课标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这就需要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英语教师从心理上扭转对英语语法的淡漠态度,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虚拟语气时,不是一条一条地罗列规则,让学生做笔记,而是开口我就说:If I were a eagle,I would fly in the sky,
学生大为好奇,主语是I,be动词怎么用were?不是am或was?会不会是老师弄错了?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就很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