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66.6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 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自然灾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过程与方法:举例、利用资料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与学生谈论暑期东北三省的汛情,引入新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新课讲授:一、常见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阅读书54页完成问题:.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的分类:我国长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引导学生阅读图2.46,了解主要的气象灾害的形成与危害。
并联系生活实际情况讨论。
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引导学生读图2.47,了解主要的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危害。
并联系实际举例讨论。
完成活动: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冰雹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
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激的臭味。
不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化工厂废水泄露是人为原因。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不属于自然灾害,因为游客乱扔烟头致森林火灾。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大风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
2.交流:你见过哪些自然灾害,他们造成了哪些危害?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举例并观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地区。
第四节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编辑整理: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第十一节第十二节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十三节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十四节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五节第十六节自然灾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一些避灾常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2、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难点: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三、教具准备:我国自然灾害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播放最近的关于寒潮南袭的新闻报道。
就这个视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
从常见的关于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观看自然灾害视频。
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灾害?必须同时满足哪两个条件?有哪些种类?学生看书回答,找到自然灾害的内涵,满足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
自然灾害教学课题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备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能够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及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理的课堂应该是多维、互动、活动性的课堂,以问题为载体,以情景为主线,以“互动”为手段,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地理材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一定协作意识、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及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激活课堂播放图片:印尼海啸、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冰冻灾害等自然灾害场景图片。
教师:同学们看过这些新闻图片么?当我们的脑海再次重现这一时刻的时候,有何感受?教师: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不敢走近”的自然灾害。
板书:自然灾害学生:谈感受。
(略)(二)自主学习、解惑质疑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当我们看见刚才的这些自然灾害图片的时候,你们想过什么是自然灾害这个问题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并总结作为自然灾害的两个基本特征:自然异常变化的客观性和作用于人类的危害性。
板书:自然异变、灾害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思考完成55页活动题1,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学生思考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两点:是否是自然原因?是否带来危害?)承转: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又是“刻骨铭心”的。
那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教师: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54页看图2.46及资料,了解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危害。
教师:除了书本所介绍的几种气象灾害外,你还能说说哪些气象灾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4自然灾害【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2、运用地图说出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并结合降水图、地形图分析原因。
3、结合情景,说出减灾防灾措施,初步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检查预习】预习相应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准备上课回答.【自主学习】1、什么是自然灾害?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在哪里?4、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在哪里?5、国家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灾减灾?6、在灾害来临时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探究点二、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的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探究点三、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想想看,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灾害?【学生展示】探究点一【教师点评】探究点二及【学生展示】出现的问题【当堂检测】1.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某儿童春节放鞭炮,引起了火灾B.一场大暴雨冲毁了桥梁,淹没了农田C.高速路上多辆汽车追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D.某火电厂排放大量的浓烟,污染了周围的空气2.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泥石流B.台风C.干旱D.洪涝如图为我国一种灾害性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这种灾害性天气主要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高温、干燥B.暴雨、洪涝C.严寒、大风、霜冻D.狂风、巨浪(2016·青岛学业考)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某气象灾害是 ( )A.寒潮B.沙尘暴C.春旱D.洪涝 6.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B.东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7.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自然灾害时间第周第课时课题自然灾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意识教学难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教学设计教师活动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吗?由于当时强烈的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灾害,同学们知道这些灾害中,有一些是属于自然灾害的,那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自然灾害。
同学们先预习书本p54第四节的内容,找出自然灾害的概念和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二)、新课讲解【师】同学们找到自然灾害的概念了吧,让我们来齐读自然灾害的概念。
【师】大家注意,自然灾害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自然异变和损害。
我们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要把握两点,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是否对人类造学【生】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成了损害。
我们来看下p50的活动题,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呢?化叫做自然灾害生活【承转】自然灾害一般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几种类型。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解我国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大家看课本P54展示的几张图片,这些就是属于气象灾害,它是由大气引起的,对我们人类的生命财产等造成损失。
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就会破坏农作物的正常生产和人类活动,造成干旱;洪涝灾害是由于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形成的;台风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给我们带来灾害;寒潮是大规模强冷空气快速入侵而造成的大范围强降温天气过程,带来大风、雨雪等,形成灾害。
这些呢,就是常见气象灾害。
那地质灾害有哪些?我们看到P55的三幅图片,地震、滑坡、泥石流。
【师】学习了解了我国常见的一些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自然灾害的一个特点,自然灾害种类多,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些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
自然灾害一.目标表现1.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成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二.预习热身阅读教材内容,思虑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国常有的自然灾害有、。
2.气象灾害主要有、、、、等自然灾害。
3.地质灾害主要有、、、等灾害。
三.活动研究1.读图 2. 48 和图 2.49,完成以下问题。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 。
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 。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 。
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 。
2.试一试讲解我国台风、干旱灾害集中分布区形成原因。
3.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讲解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形成的原因四.牢固提升气象灾害: _______________常有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 _______________五.达标检测1.以下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C. 1976年唐山大地震()B . 2006年 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D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以致松花江污染2.以下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 .①②③⑤B .①②③④C.①③⑤ D .①③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干旱和泥石流B 台风与干旱C 洪涝与干旱D 台风与寒潮4.关于寒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发生在夏半年的强冷空气B.寒潮发生时全国气温都在 5 ℃以下C.寒潮发生时经常伴有暴风、冻害、雨雪等天气D .寒潮只发生在长江流域以南5.关于台风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台风是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台风现象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6.以下避震方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走开剧院,到室外广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③季风区夏季暴雨集中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严重破坏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A .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六.反思小结1、小结本课所学知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2.4 自然灾祸教课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灾祸教课设计
天气特色的影响
序号:八年级学科:地理课题:第二章第四节自时间
然灾祸
天气特色优势不足教课目的1、联合实例说出自然灾祸的内涵。
①使我国农作物及动植物质源极其丰富②形成
2、认识我国自然灾祸的主要特色。
天气复杂多样
丰富的自然景观和风俗风情旅行景观
3、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获得的成就。
4、培育防灾、减灾意识。
①雨热同期②是我国南方成为回归荒漠带上的
季民风候明显
绿洲
教课要点我国自然灾祸的特色
教课难点同上教具:多媒体课件
1 / 2
八年级地理上册2.4 自然灾祸教课
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教课流程四、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要素
课前展现课件展现:
主要有、和。
激趣导入
研究新知一、常有的自然灾祸
1. 我国常有的自然灾祸有灾祸(如:、、、
实践创新
)和灾祸(如:、、)。
思虑: 1、我国季民风候明显的原由?
展现报告
2 、季风天气明显对我国产生的影响?(P41 活动题)
冬天风与夏天风对照
冬天风夏天风
风向
源地
性质
对天气的影响
每堂一清
课时精练达成到P23
2. 在我国一些高大的山地,天气呈显然的变化。
2 / 2。
自然灾害
)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 区
B.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
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2、 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 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3、 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做?
4、在下图中,用0标出汶川的位置,并说出该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洪涝
反 馈 练 习
II
O >fi,n
| 此石诟徐牛口
亦
:
5、读图归纳,完成下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