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3维GIS基础数据获取的若干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14.79 KB
- 文档页数:2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常见问题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可视化与建模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常见问题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可视化与建模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作为该专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为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其中,三维可视化与建模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本文将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可视化与建模的常见问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为什么要进行三维可视化与建模?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可视化与建模是将现实世界的地理空间信息以三维形式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地理数据。
与传统的二维地图相比,三维可视化与建模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维度,使得用户在地理分析和决策中能够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二、三维可视化与建模的技术原理是什么?三维可视化与建模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空间数据的展示和分析,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原理:1. 三维地理数据模型:三维地理数据模型是表示三维地理对象的数据结构,常见的模型包括面模型、体模型和点模型等。
这些模型能够将地理现象的三维特征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
2. 三维可视化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包括视角设定、光照模型和纹理贴图等,它们共同作用于三维地理数据,使得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地理空间信息。
3. 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建模技术通过将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建模,使得用户可以在三维环境中进行模拟和分析。
常见的建模技术包括三维重建、三维投影和三维动画等。
三、三维可视化与建模在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在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三维可视化与建模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与设计:通过三维可视化与建模技术,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可以模拟和分析城市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帮助政府和决策者更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方案。
2. 自然资源管理:三维可视化与建模技术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等方面的全方位监控,并为资源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三维GIS的基本问题探讨三维GIS的基本问题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也逐渐进入了三维时代。
三维GIS是基于二维GIS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GIS技术,它能够将地理信息以三维形式呈现,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立体、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地理空间现象。
然而,三维GIS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基本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三维地理数据的获取是三维GIS的基础。
与二维GIS相比,三维GIS需要更多、更精准的地理数据。
然而目前的地理数据获取一般还是基于传统的二维手段,如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
这种获取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三维地理数据的需求。
因此,如何开展高效、精准的三维地理数据获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三维地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也是三维GIS的一个难题。
由于三维GIS需要存储大量的地理数据,如三维模型数据、点云数据等,因此传统的二维GIS存储和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维地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要满足高效、可扩展性和可视化性的要求。
现有的数据库技术对于三维GIS的存储和管理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此外,三维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是三维GIS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维地理数据的可视化需要解决复杂的渲染算法和大数据处理的挑战。
如何提高三维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和交互性,是三维GIS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够满足三维GIS可视化需求的通用技术,需要继续研究和创新。
另外,三维GIS在应用上面临着一些挑战。
传统的二维GIS主要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对于三维GIS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仍然相对较少。
如何更好地将三维GIS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在城市管理、空间分析等方面的作用,是一个需要探索和总结的问题。
最后,三维GIS的普及和推广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尽管三维GIS在理论和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这可能与使用成本、技术门槛、人员培训等因素有关。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获取与处理技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测绘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GIS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技巧对于准确地理信息的生成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测绘技术中常用的GIS数据获取和处理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这些技术。
一、GIS数据的来源GIS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
其中,卫星遥感、航空摄影以及地面勘测是最常见的数据来源。
卫星遥感提供了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这些图像可以用于测绘、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方面。
航空摄影则通过飞机或无人机拍摄照片,获取地面上的连续图像,这些照片可以用于制作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地图。
地面勘测则涉及到在实地进行测量和观测,包括地形测量、土地调查以及建筑物测量等。
二、GIS数据的处理技巧1.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GIS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先进行数据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和配准等过程。
数据清洗是指通过筛选、删除和修复无效的数据,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校正是指将数据与真实世界进行比对,并进行修正。
配准是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匹配,以确保数据层之间的一致性。
2. 数据转换GIS数据常以不同的格式存在,如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点云数据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需要将数据转换为其他格式以满足特定需求。
例如,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可用于地形分析和可视化等。
数据转换还可以通过投影转换和坐标系统转换来处理不同坐标系的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GIS数据处理的重要部分之一。
它包括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统计、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获取有关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的更多信息。
例如,通过空间查询可以找到某个区域内的所有医院和学校,以评估服务设施的分布情况。
模拟和预测可以根据已有数据进行模型建立和预测,以支持决策和规划。
4.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GIS数据以图形、图像或动态视觉展示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
它可以提供更直观、生动的数据呈现方式,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浅议3维GIS基础数据获取的若干问题
朱士才;郭红;王铁军
【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卷),期】2006(029)00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深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2维GIS,而开始转向研究能真实反映客观自然空间的3维GIS.3维GIS的发展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必须克服的困难.3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是3维GIS的基础,本文讨论了3维数据在采集、编辑、检查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朱士才;郭红;王铁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南京,210013;吉林省安图县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吉林,安图,133600;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福州市GIS基础数据获取方法及技术探讨 [J], 陈瑞霖
2.有关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若干问题浅议 [J], 葛章发;陈恒;杨军生
3.我国GIS基础地理数据获取与更新发展战略 [J], 冯孟华
4.GIS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J], 鲍英华
5.我国GIS基础地理数据获取与更新发展战略初探 [J], 冯孟华;闵宜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绘技术中的三维数据获取与处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测绘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其中,三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是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以及其处理技术的应用。
一、激光扫描在三维数据获取中的应用激光扫描技术是目前三维数据获取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激光仪器对目标物进行扫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三维点云数据。
这些点云数据可以用来构建三维模型,进而用于地形分析、建筑设计等方面。
在激光扫描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数据获取的影响。
例如,光线的强弱、物体的反射率以及扫描仪的工作原理等因素都会对数据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扫描仪的安装和校准以及扫描的细节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二、测绘技术中的摄影测量方法除了激光扫描技术外,摄影测量方法也是获取三维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航空摄影或地面摄影,可以获得大范围的三维数据。
对于航空摄影来说,无人机的应用使得数据的获取更加灵活和便捷。
在摄影测量中,数据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需要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包括图像校正、边缘提取等。
然后,通过解算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可以将图像上的像点坐标与物方坐标建立联系,从而获取三维空间中的坐标点。
三、三维数据处理中的点云配准与拼接获取到的三维点云数据往往需要进行配准和拼接处理,以获得更完整的三维模型。
在配准过程中,通常采用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寻找点云之间的最佳匹配,以实现点云的对齐。
拼接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点云之间的重叠区域进行匹配和融合。
这涉及到点云的滤波、法线计算以及纹理贴图等技术。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将多个点云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三维模型,并进一步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
四、三维数据处理中的特征提取与分析在获得完整的三维模型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
这在城市规划、地貌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通过提取建筑物的轮廓线,可以进行建筑物的量测和分类;通过分析地形的高差和坡度,可以进行地形的等高线生成和坡面分析等。
宋关福:三维GIS的困境与出路1. 前言自Google Earth发布以来,三维GIS得到业界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加上有美国宇航局(NASA)的World Wind等开源项目代码可供参考,各厂商纷纷推出三维可视化软件,在国内,命名为某某Globe或某某Earth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就达数十个(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个),并建立了不少应用系统,可视化效果比二维更加真实的三维应用系统很快得到应用单位的青睐。
然而短短几年后,大家发现花费昂贵代价建成的三维可视化应用系统似乎没有更多实际用途,除看一看和查一查以外,很快就束之高阁,应用单位开始不满足于“面子工程”或“花架子”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并对三维GIS的实用性产生怀疑。
那么,究竟还要解决哪些问题才能让三维GIS最终走向成熟应用?2. 新技术光环曲线三维GIS作为高新技术,要厘清其技术和应用发展规律不是件易事。
GIS作为IT的一份子,借助IT领域常用的分析技术手段是十分有意义的。
国际著名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从1995年开始运用光环曲线(Hype Cycle)来表示各项新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
光环曲线又称“炒作周期”,是对某一特定高新技术在成熟度(Maturity)和显现度(Visibility)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图形表示的一种方法。
在光环曲线中,以技术应用成熟度为横轴,显现度为纵轴,新技术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过热期、低谷期、复苏期和成熟期(图1)。
图1、Gartner光环曲线(炒作周期)萌芽期位于曲线的最底部和最左端,是新技术发展的开始,早期不为人所知,显现度低;随后显现度迅速提升,该技术成为业内耳熟能详的概念,达到过热期,实际上这是炒概念阶段;由于期望过高,加之技术本身的局限,失败的案例逐步增加,大家对该技术开始失望,显现度开始下降,新技术的价值受到质疑,逐步达到低谷期;此时该新技术不再时髦,但由于某些企业或某些业务持续的努力,新技术逐步成熟,可贵的实践经验提升了新技术的适用性,使得新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应用的道路,这是复苏期,又称“顿悟的斜坡”;继续发展就到了成熟期,新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广为熟悉的普通技术,其应用价值被普遍接受。
三维GIS数据融合的基本方法与进展三维GIS数据融合是将多源感知数据进行融合与集成,提供具有空间、时间和属性信息的三维地理实体模型的过程。
它通过将不同数据源的信息进行融合,能够提供更真实、全面、准确的地理信息,为决策制定提供支持。
以下是三维GIS数据融合的基本方法与进展。
1.数据预处理:不同源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配准、校正等。
同时,还需要将数据进行归一化,以确保不同数据源之间具有一致的空间和属性参考。
2.数据匹配与配准:在融合不同数据源之前,需要进行数据匹配与配准。
这涉及到将不同数据源的坐标系进行统一,使得它们在相同空间范围内具有一致的坐标和尺度。
3.数据融合方法:三维GIS数据融合的方法主要包括几何融合、属性融合和语义融合。
-几何融合:将不同数据源的几何信息进行融合。
常用的方法包括三维形状匹配、三维形状变换和三维三角网格融合。
-属性融合:将不同数据源的属性信息进行融合。
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插值、反演和统计分析。
-语义融合:将不同数据源的语义信息进行融合。
主要通过分析特征、分类和规则对地理实体进行语义匹配和关联,从而实现数据融合。
4.数据集成与更新:在融合不同数据源之后,需要将融合后的数据进行集成和更新。
这些数据集成的过程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压缩和数据存储,以适应不同应用的需求。
5.算法优化与模型改进:为了提高三维GIS数据融合的效果与效率,还需要进行算法优化与模型改进。
传统的数据融合算法可以结合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对复杂地理数据的融合精度和速度。
6.应用拓展:三维GIS数据融合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城市规划、地理环境分析、地质勘探和交通管理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GIS数据融合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为相关领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地理信息。
总结起来,三维GIS数据融合的基本方法与进展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匹配与配准、几何融合、属性融合、语义融合、数据集成与更新、算法优化与模型改进以及应用拓展等方面。
浅谈三维GIS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趋势浅谈三维GIS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趋势【摘要】三维GIS的相关研究已成为GIS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本文简单阐述了三维GIS的定义和特点,并对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三维GIS;空间数据;地理信息1、三维GISGIS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三维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高,像地质、矿业勘探都已经开始使用三维GIS来开发所需应用。
目前还没有通用的三维应用平台[1]。
随着二维GIS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及现实对三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三维GIS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加快了步伐[2]。
1.1三维空间数据获取对于三维空间数据获取,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地图扫描数字化、摄影测量、遥感、多传感器集成等。
摄影测量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数字摄影测量时代,它利用人工和自动化技术,由数字影像经过各种数字摄影测量出来生成各种数字和模拟的地图产品,已经成为三维GIS主要的数据来源[3]。
遥感技术由于其可以快速实时,全天候地监测和获取遥感影像,是三维空间信息最有效和最方便的数据源,极大地促进了三维GIS的发展。
不仅如此,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可以从异构式传感器获取多尺度大范围的传感器数据,为实现真正的三维可视化提供了可能。
1.2三维GIS空间数据模型三维GIS的空间数据模型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明确对象的定义语言,几何变化关系;可以包括多种可视化模型的显示;具有一定的计算分析能力;形成高效的信息检索机制;并可与其他模型进行转换[4]。
已有的数据模型主要是从面、体、集成和对象四个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
但现在的三维数据模型缺少统一的数据描述模型,无法真正实现现实世界地理实体三维数据模型的高度统一。
2、三维GIS面临的挑战三维GIS不仅仅只有某一种技术支持,是多种技术的协同支撑,面临着很多的挑战:(1)三维数据实时获取实现三维GIS表达非常困难,由于三维GIS数据采样率很低,无法像二维地图那样准确的描述,容易出现偏差。
三维GIS的基本问题探讨
三维GIS的基本问题探讨
回顾与评述了三维GIS的相关发展情况,探讨了三维GIS的有关基本问题, 如数据获取、大数据量存贮与处理、三维空间分析,同时指出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库系统管理、数字影象处理等技术的成熟和二维GIS长期发展提供的理论实践经验等为三维GIS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最后为三维GIS实际系统的开发提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要点.
作者:肖乐斌钟耳顺刘纪远宋关福作者单位:肖乐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钟耳顺,宋关福(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刊名: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 年,卷(期):2001 6(9) 分类号:P208 TP311 关键词:三维GIS 基本问题数据结构。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若干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GIS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对于地理空间分析及其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地理信息的多维度特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需要定期更新以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文将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若干思考进行探讨。
首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频率和时效性是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的不断变化以及新的地理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需要确保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定期进行更新。
例如,对于道路交通网络信息,交通流量以及交通规划,需要及时收集最新的数据以便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此外,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兴起,对道路规划和交通预测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更新频率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其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质量是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基础。
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对于决策者和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在更新过程中应该采用高精度的数据采集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为了验证更新后的数据质量,需要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
通过与其他可信数据源的对比以及采用质量评估指标,可以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内容需要与应用需求相匹配。
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需求有所不同。
因此,在更新数据库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更新。
例如,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需要收集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土地类型、土地所有权和用途等信息;在环境保护领域,需要获取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水资源、气候和土壤类型等信息。
只有在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最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需要得到重视。
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包含大量的敏感信息,如个人定位数据和企业经营数据等。
工程测量中的三维GIS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积极应用,社会各界的经营模式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各行业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突破和发展。
其中,工程测绘工作在许多项目中具有重要价值,GIS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充分保证了这项工作的质量。
在这个新时代,GIS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项目正在积极应用这一先进技术,以提高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文章分析总结了目前GIS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旨在推广这项新技术,鼓励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积极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工程测量;三维GIS;技术分析1地理信息系统GIS综述1.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空间科学中一种重要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在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应用的便利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它可以更好地为地理空间科学的总体规划和信息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和云计算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综合统计和分析。
在数学模型建立和地理空间坐标转换方面,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处理,为有效建立三维地理空间模型和促进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地理工程测绘领域,3S技术已成为一种极具优势的应用手段,GIS系统中出色的数据集成为其他技术提供了更好的参考和保障。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入GIS系统的地理空间参数信息的形式和类别更加多样,包括野外空间的地形地貌、城市地区的资源勘探和路线分布等。
系统内的综合数据量非常大,可以更好地为技术人员提供搜索和参考。
目前,在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线规划和新区开发建设中,有必要利用GIS系统提前对模型进行检测和碰撞测试,这对提高规划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GIS系统中,还可以通过多点连接实现快速映射,有效避免了手工处理中的不精确和低效问题。
它在信息输入、存储和检索过程中也更加高效和方便。
这些优势符合测绘工程对精度的要求,也为测绘工程信息网络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第29卷第3期2006年06月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EOMAT ICS &SPAT IAL I N FORMAT ION TEC HN OLOGYV o.l 29,N o .3Jun .,2006收稿日期:2006-05-17作者简介:朱士才(1963-),男,江苏省张家港市人,高工,现主要从事测绘与G IS 管理、技术等工作。
浅议3维G IS 基础数据获取的若干问题朱士才1,郭红2,王铁军3(1.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南京210013;2.吉林省安图县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吉林安图133600;3.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深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2维G IS ,而开始转向研究能真实反映客观自然空间的3维G I S 。
3维G I S 的发展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必须克服的困难。
3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是3维G IS 的基础,本文讨论了3维数据在采集、编辑、检查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
关键词:3维;G I S ;基础数据;立体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67(2006)03-0070-002D iscussi on on So m e Issues of Basic Data Capturi ng for 3D GISZ HU Sh i cai 1,G UO H ong 2,WANG T ie j un3(1.Jiangsu P rov i nc i a l Surv ey i ng &M appi ng Eng ineer i ng Institute ,N anji ng 210013,Ch i na ;2.C ity and T own P rog ramm i ng ,R econna issance and P lann i ng Institute of A ntu County Jili n Prov i nce ,A nt u 133600,Ch i na ;3.H e ilong jiang Instituteo f G eom atics Eng i neer i ng ,H arb i n 150086,Chi na)Abstrac t :W ith the prog ressi ng o f techno l ogy and deepen i ng o f the appli ca tion ,peop l e are no t satisfi ed w ith 2D G IS any m ore ,and beg i n to st udy the 3D G IS ,wh i ch can represen t the rea lwo rld factua lly .T here are bo t h advantag es and d ifficu lties for the deve l op m ents o f 3D G IS .T he acqu isiti on o f 3D spa ti a l data i s the f oundati on o f 3D G IS .T his paper d i scusses some t yp i ca l prob l em s on the 3D data producti on process o f the da ta co ll ection ,ed it ,and qua lity check .K ey word s :3D ;G IS ;basic da ta ;stereo m ode l0 引 言G I S 已深入到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但目前开发应用的几乎都是2维G I S 。
2维G I S 本质上是基于抽象符号的系统,将现实世界简化为平面上的2维投影,不能给人以自然界的真实感受,故其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限。
世界的本原是处在3维空间中的,随着应用的深入,第3维的高程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从真3维空间来处理问题,因此开始了3维G I S 理论和实现方法的探索。
与2维GIS 相比,3维G I S 以立体建模技术展现地理空间现象,不仅能够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而且能描述它们之间的垂向关系。
3维G I S 的表达不再像2维一样以符号为主,而是以对现实世界的仿真手段为主。
构建3维G I S 主要需要两种数据:即3维空间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当前3维G I S 的发展具有很多有利因素,如2维G I S 多年来发展应用所积累的比较成熟的理论、技术、经验,以及诸如数据库管理、数字影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专家系统等相关技术进步的支持。
同时,3维G I S 的研究又面临着一些困难,如3维数据获取、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处理、3维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开发,以及作为G I S 特有的、区别于3维CAD 与3维可视化的3维空间分析功能,目前比较薄弱(在2维G I S 中亦如此)。
本文就生产实践中3维G I S 基础数据的获取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作以粗浅的讨论,若有不恰当之处,望同行给予指正。
13维G IS 基础数据的特点3维G I S 要表达3维对象,就不可避免地要研究1维、2维对象在3维空间中的表达。
3维空间中的1维、2维对象与传统2维G I S 所研究的2维空间中的1维、2维对象在表达上是不一样的。
2维G I S 将1维、2维对象垂直投影到2维平面上,存储它们投影结果的几何形态与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而3维G I S 将1维、2维对象置于3维立体空间中考虑,存储的是它们真实的几何位置与空间拓扑关系(这样表达的结果就能区分出1维、2维对象在垂直方向上的关系)。
由于自然界地理对象的纷繁复杂,精确表达其在3维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无论是基于矢量结构还是基于栅格结构,都需要庞大的数据量、复杂的3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
因此,在3维G I S 基础数据的获取过程中,要比2维的情况消耗更多的资源,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时也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由于3维数据包容2维数据,在3维数据获取中同样会遇到2维数据获取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只讨论3维数据相对2维特有的内容。
下面是在生产实践中对3维G I S基础数据的采集、编辑、检查的一些具体体会。
23维G IS基础数据获取的若干问题2.1数据采集2维G I S数据可以有多种获取方式,包括由纸基地图数字化、在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上获取、在正射影像图DO M 上提取,相对地说来源广泛、对软件和硬件的依赖较低。
但3维G I S数据的获取必须具有3维立体数据源和3维立体设备,除外业实测3维坐标外,主要是通过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从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立体模型上获取,对软硬件的要求较高。
在立体模型上采集3维数据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1)地物采集顺序一般应按照 道路水系斜坡地类界地形特征线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等高线及高程点!进行,这样便于依据各类要素在3维表达上的不同来调整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目前很多情况下是3维要素与2维要素并存,应该先采集3维要素,再采集2维要素;当表达上发生矛盾时,前者优先于后者。
3)注意采集的方向要求,便于配置有方向的符号如斜坡等。
4)在采集河流的时候,保持水涯线高程的单调性,尽量不出现高低起伏的情况,这样会对后期的编辑检查修改带来方便。
5)3维线状要素重合时,不重复采集,而采用拷贝的方式保证坐标的一致性。
6)3维面状要素闭合时,首末闭合点的3维坐标均应一致,因此宜采用3维捕捉的方式进行闭合;3维线状地物连接时亦如此。
7)采集水平地物(如水面、水田、等高线)时,高程要锁定。
对于立体模型上不可见的要素,如房角地面点,可以测出房顶点,再用高精度的DT M依据房顶点的平面坐标求出房角点的地面高程值。
2.2数据编辑3维数据的编辑必须在3维可视化的条件下进行。
采用具有3维可视化功能的图形编辑软件与立体测图软件联机作业的方式(如V irt uozo或J X4与M i cr oStati on的联机测图技术)可以实现测图编辑一体化,即可以实现边测图边进行数据编辑,并可及时将矢量数据与立体影像进行套合来检查编辑效果。
当然也可以测图完毕再将数据转到具有3维可视化功能的数据编辑软件中进行编辑。
无论采用哪一种作业方式,在3维数据编辑的过程中,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在立体采集时,由于投影差的关系,有些地物的平面关系可能不是非常准确,如陡坎下线可能伸到水域里,房屋边线可能进入斜坡中,编辑时一定要处理好。
2)在进行3维编辑时,地物的3维坐标是互相影响的,X、Y的调整可能影响到Z,反之亦然,Z的改变也可能影响到X和Y,所以要注意在修改要素的某些坐标时,不能影响不应改变的坐标。
最典型的情况是移动平面位置,却同时也改变了不应改变的高程。
因此若不改变Z 值,则应锁定高程来调整X、Y。
3)水系要素应该由高到低,沿河流走向纵断面上的高程一定是递减的,水面的横断面一定是水平的。
4)等高线不能与3维地物,如道路、水系等高程相矛盾。
5)面状要素应严格闭合,即闭合点的X、Y、Z坐标都应一致,应该使用3维捕捉功能。
6)线、面状要素相交时应处理好3个方向的坐标,而不只是平面坐标(只有X、Y坐标相同的要素不是3维相交)。
2.3数据检查3维人工检查同样依赖于3维可视化条件。
在3维可视化条件下,能够直观地看到地物在3维空间中的关系。
除人工检查外,针对复杂但有规律可循的要素空间3维关系,可以编制程序实现自动检查,将会大大地提高效率。
例如可以开发程序检查数据控制以下一些质量内容:1)等高线与3维地物相交时的高程一致性。
2)两相邻等高线与其间3维地物高程的合理性(包括等高线与其间高程点的高程值是否矛盾)。
3)水系要素高程值的单调递增(减)性。
4)等高线及水面(湖泊、水库、池塘等)高程值的惟一性。
5)双线路两边线横截面的高度差应在一定限度范围内。
6)斜坡构面时坡顶线与坡底线的首末端点是否完全重合、其高程值是否完全一致,坡顶线所有节点的高程值是否大于坡底线所有节点的高程值(两者重合的首末端点除外)。
7)3维折线节点的高程值是否异常,如为0或为负,或非常大。
8)是否存在3维数据的悬挂点,包括平面坐标一致、但Z值不一致的悬挂点。
3结语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人类实时廉价应用3维空间数据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小的,这是3维G I S发展的几个主要的困难之一。
目前3维数据的获取一般来说针对性比较强,如用于灾害防治、3维城市建模、地质结构分析等,不同的应用方向关注不同的要素类型,但道路、水系、特征点线一般来说都是3维地形数据中最重要的要素,它们的采集以及相互关系处理是3维数据获取的关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