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专题语言得体
- 格式:ppt
- 大小:224.50 KB
- 文档页数:23
考点二简明、得体一、怎样才能表达简明?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表达尽可能简洁;“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
“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啰嗦,做到井井有条,表达清晰。
[例]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8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8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⑤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诱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知识精讲]语言表达简明的方法(1)去次留主: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现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清晰性,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
答题时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
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跟踪快练]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要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三个。
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⑪影响,那么⑫.他还会变坏吗?删除部分:、、。
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高考专题:语言得体一、学法点窍1、“简明、连贯、得体”是高考《考试说明》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所谓“简明”就是语言表达要简洁明白,不罗嗦,不晦涩。
所谓“连贯”就是语言表达要意思贯通,符合逻辑。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时要适合特定的语境,考虑时间、场合、环境、对象等因素,要依据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修养和性格特点来表述人物的语言。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简明、连贯、得体”一直是考查重点和热点。
2、解答得体题的五个角度:(1)掌握谦敬:同称父母,谦辞如家父、家母,敬辞如令尊、令堂。
(2)符合语体:口语随便,书面语庄重。
便条、广播稿等不同文体的用语也各有特殊的要求。
如广播稿中就不能出现小括号,如有,就必须将括号内的内容转述出来。
(3)看清对象:问人年龄用“贵庚”,问老年人的年龄用“高寿”。
(4)注意身份:要依据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修养和性格特点来表述人物的语言。
(5)注意场合:如在考场门口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火葬场门口贴“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在婚姻介绍所门口贴“与人作对”,就显得很不得体。
3、敬辞谦辞口诀:称人父亲说令尊,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人女儿说令爱,称人儿子说令郎。
自己父亲叫家父,自己母亲叫家母。
自己女儿叫小女,自己儿子叫犬子。
自己弟弟称舍弟,自己妹妹称舍妹。
谦称自己叫敝人,称已见解说拙见。
别人住所称府上,自己住所称寒舍。
问人年龄说贵庚,老人年龄说高寿。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宾客来到称光临,领导到来称莅临。
等候别人称恭候,未及迎接称失迎。
看望别人称拜访,看望病人称探望。
请人赴约称赏光,请人勿送称留步。
无暇陪客称失陪,陪伴朋友称奉陪。
欢迎询问称垂询,送礼给人说笑纳。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欢迎购买说惠顾,对方来信说惠函。
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请人审阅说惠鉴,请人批评说指教。
请人指点用赐教,请改文章说斧正。
请人决定说钧裁,称人作品叫大作。
课题:语言表达要得体【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语言表达得体的基本要求。
2.通过高考原题或模拟习题例析,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以得体的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学习重难点】1.掌握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尤其是谦辞敬辞用语要准确。
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得体题。
3.遣词用语要准确。
【真题演练】1.(2021浙江)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B )A.使用公筷广告: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
B.论文答辩致谢语:感谢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教。
C.垃圾分类宣传语:各得其所,细微处的文明之光。
D.经典阅读推荐: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
【解析】 B。
“聆听”表达不得体。
聆听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重被听者的色彩。
而且,这个词一般由听讲者使用。
而语境是指专家和评委听自己的论文答辩,使用错误。
2.(2020 山东)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
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解析】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应用体验】1.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组是(C)(1)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2)卷烟厂车间:严禁吸烟。
(3)澡堂门口:谢绝参观。
(4)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高考语言得体知识点总结一、高考语言得体的基本要素1. 词汇的规范使用高考语言得体首先要求考生要使用规范的词汇。
考生在写作或阅读理解中,应该遵循标准的语言表达方式,尽量避免用词不当或错用词语,要时刻注意词语搭配的正确性。
2. 语法的规范运用语法是语言运用的重要基础,高考语言得体要求考生要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做到句法清晰,语义准确。
要注意主谓一致、时态一致、语态应用、被动语态的使用等方面的规范。
3. 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高考语言得体要求考生在表达时要准确、得体,不出现口头语言或方言的表达方式,要使用标准语言。
同时,在写作时尽量避免夸张、贬低等不雅的表达方式。
4. 文体结构的规范高考语言得体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语境和题目要求,运用合适的文体结构进行表达。
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要符合相应的结构要求,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5. 修辞手法的得当运用高考语言得体还要求考生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文章的审美价值。
二、高考语言得体的常见错误1. 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得体错误,表现在常用词语的选择不当、搭配不当等方面。
2.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语言得体的重要方面,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不一致、语态错误等方面的错误。
3. 句法结构错误句法结构错误是高考语言得体的重要方面,包括句子长短不当、句子结构混乱等方面的错误。
4. 文体结构错误在写作中,文体结构错误是高考语言得体的常见错误,包括记叙文结构混乱、议论文结构不当等方面的错误。
5. 修辞手法错误修辞手法错误是高考语言得体的重要方面,包括修辞手法运用不当、夸张、贬低等不雅表达方式的错误。
三、高考语言得体的应对策略1. 词汇搭配应当谨慎在写作过程中,应当避免词语搭配不当的错误,尽量选择常用、得当的词语,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俚语。
2. 语法规范应当重视语法规范是高考语言得体的重要方面,应当牢记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
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语言得体(附答案解析)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 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 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及运用中得体掌握的能力。
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本题中,A项“抛砖引玉”使用错误,“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属于谦词,不能用于他人;B项“笑纳”使用错误,这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C项“呼吁”使用错误,该词指某项主张需要大众的支持,而号召人们去干这件事。
排除这三项,故选D。
2. 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敘述,错误的选项是()A. 苏拭称呼张梦得时可用“足下”;自称时可称“仆”B. 信中提及苏辙时,可称“舍弟”;提及过世的母亲时则称“先慈”C. 信末的结尾祝福語,可用“斗山安仰”、“福寿双全”D. 署名下敬辞,可用“顿首”、“谨启”【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及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高考语言得体知识点归纳一、恰当的称谓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称谓的使用是面对他人的一种礼貌表达方式。
在高考语言中,正确使用称谓也是考察学生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1.1 使用"先生/女士"进行尊称在写作中,当提及一个人的姓名时,为了表示尊重和礼貌,可以使用"先生"或者"女士"作为尊称。
例如,一个教师的全名是“李小明”,可以在文章中称其为“李小明先生”,或者“李先生”。
1.2 使用"您"或"敬爱的"进行尊称当写信或者正式场合应用中,为了对对方表示敬意,可以使用"您"或者"敬爱的"进行尊称。
例如,在给老师写信时,可以使用"尊敬的张老师"。
二、正式的语言风格在高考语言中,适当使用正式的语言风格可以体现考生的严谨和认真态度。
2.1 避免口语化的表达在书面表达中,避免使用过多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例如,用"它"代替"这个",用"好"代替"很好"等。
这样会显得语言不够正式,影响到写作的文采。
2.2使用适当的正式词汇在高考语言中,适当使用正式词汇可以突显自己的语言功底和思维深度。
例如,可以使用"充实"代替"填充","辞职"代替"走"等。
三、正确的引用和引述在进行写作时,引用和引述别人的观点和观察是很常见的。
如何正确引用和引述他人的观点,是高考语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3.1 使用引号引用直接引语当引述他人的观点和论述时,正确使用引号是非常关键的。
用引号括住直接引语,这样可以清晰地体现出这是别人的观点。
例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2 使用间接引语表述他人观点在引述他人观点时,也可以使用间接引语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