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培训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工作培训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医疗废物管理总规则(分类收集、运送、暂存、处置、交接及监控等)2,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与责任网络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3,医疗废物管理监控制度(1)培训制度(2)指导督查制度(3)应急处理制度(4)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5)消毒效果监测制度(6)监控情况报告制度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1)分类收集点设置(2)分类收集工作职责(2)分类收集管理5.医疗废物内部运送制度(1)人员、设备配备(2)运送工作职责(3)运送要求和工作纪律(4)运送工具保管和消毒清洁(3)运送时间和路线规定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6,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和处置制度(1)人员、设备配备(2)暂时贮存和处置工作职责(3)暂时贮存和处置要求(4)暂时贮存设施消毒和清洁7.医疗废物交接和登记制度(1)交接和登记工作职责(2)交接和登记工作要求(3)交接和登记资料的管理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8,职业卫生防护制度(1)卫生防护用具的配备(2)职业卫生防护工作要求(3)健康体检和免疫9,污水处理制度(1)人员、设备配备(2)污水处理工作职责(3)污水处理工作要求(4)污水处理效果监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0,其他有关管理制度(1)医疗废物院内处置工作流程(2)应急处理预案(3)奖惩制度或责任追究制度(4)考核制度(5)医疗废物特殊管理规定医疗废物的收集、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要求分类: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有关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分类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如注射器、输液器)和医疗用品(如手套、口罩、压舌板、吸痰管等)使用后,均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
使用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医疗废物的收集、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要求暂时贮存设施: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卫生站、村卫生室(所)等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可使用密闭周转箱暂时贮存医疗废物。
2018年第1期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计划通知、计划、总结xx年第1期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计划通知、计划、总结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年度医疗废物管理培训第1期加强医疗废物管理xx年5月医疗废物管理培训通知全院各科室:为确保我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中心将进行xx年第1期医务工作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请各科室人员积极参加。
一、时间:xx年5月30日(星期三)下午14:00~18:00二、地点:一楼会议室三、培训内容: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年5月28日xx年度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计划为确保我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切实加强依法执业管理,规范执业行为,提高依法执业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保障医院和全体职工的合法权利,因此开展本次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特制订此计划,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依法执业管理,着力解决影响医疗卫生安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依法执业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依法执业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提高依法执业水平,规范操作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促进我院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1、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及办公机构。
2、选配医疗废物管理员。
3、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
4、明确医疗废物管理职责。
5、规范档案管理。
6、组织开展医疗废物督促与检查。
7、组织召开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会议。
8、组织开展医疗废物考核考评。
9、完成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要求的相关工作。
三、工作重点1、建立健全医疗废物规章制度,尤其是法定规章制度。
2、加强医疗废物档案管理。
3、建立健管理人员个人档案。
4、建立健全法定人员健康档案。
5、强化医疗废物宣传培训,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尤其是法定培训档案。
6、强化医疗废物督促检查,重点是人员资质、执业范围、传染病防控、院感控制、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放射诊疗安全管理等。
If we can only encounter each other rather than stay witheach other then I wish we had never encountered.工作计划PPT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知识培训1医疗废物处理相关法律法规2医疗废物定义分类及处理流程3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及重点CONTENTS 目录4医院医疗污水处理1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06.16)《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10.15)《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10.10)《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技术规范》(2003)《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2004)《 HJ421-200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2008)《国家卫计委办公厅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通知 》(2013)《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30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81号)2•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相关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公布。
病理性废物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课件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废物管理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专业水平,本课件将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医疗废物管理政策与法律法规1.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医疗废物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主要包括《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
2.法律法规(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了医疗废物的定义、分类、管理原则、责任主体、处理要求等内容。
(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职责、分类收集、包装、标识、运输、暂存、处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3)《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规定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和警示标志的技术要求。
(4)《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明确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与包装1.分类收集(1)感染性废物:指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废物,如医疗废物、病理性废物、微生物实验室废物等。
(2)病理性废物:指手术切除的器官、组织、死胎等。
(3)损伤性废物: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物,如针头、刀片、玻璃等。
(4)药物性废物:指过期、变质或废弃的药品及其包装物。
(5)化学性废物: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等化学性质的废物,如消毒剂、实验室化学品等。
2.包装要求(1)包装材料:应使用防渗漏、耐穿刺、易于消毒的专用包装物。
(2)包装方法:废物应分层包装,每层包装应紧实、密封,防止废物泄漏。
(3)标识要求:包装物上应清晰地标明废物类别、产生单位、产生日期、警示标志等信息。
四、医疗废物运输与暂存1.运输要求(1)运输车辆:应使用专用运输车辆,车辆应具备防渗漏、防异味、防腐蚀等功能。
医院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记录1为进一步强化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水平,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 11月16日下午,阳光医院组织开展医疗废物规范管理条例培训,感染防控科副主任张三担任主讲,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培训会上,张三主任重点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法律出台的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要求全院医护人员进一步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相关管理工作。
在场的医护人员仔细听讲,认真记录。
张三主任强调,医疗废物的感染性较强,若不能规范化处理,则会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医护人员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切实抓牢感控底线。
通过此次培训I,全体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要做好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和安全处置工作,防止医务人员在院内交叉感染,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未来,阳光医院将继续加强医护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口腔健康和生命安全。
2为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按卫健局文件通知精神,依照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阳光医院于2021年3月18日19:00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全员培训》,培训由感控办主任张四主持,除进修、夜班值班人员外,医院全体职工共91人参加了培训。
针对《医疗卫生机构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医疗废物卫生监督实践探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 培训从以下方面进行讲解:1、医疗废物的定义、医疗废物的危害2、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3、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医疗废物管理要求4、医疗废物管理分类及收集5、医疗活动中产生的不属于医疗废物的常见废物的说明6、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中的特殊疑问7、医疗废物处置中的安全防护、医疗废物职业暴露处理8、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9、医疗废物管理新规介绍。
通过培训,强化了全院职工对医疗废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工作流程。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内容(含多款)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内容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废物管理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要求及处罚措施。
本文将围绕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知识、管理要求、处理技术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知识1.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分为五大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指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3)损伤性废物:指能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4)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药品及其包装容器。
(5)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的化学品。
2.医疗废物的特性(1)感染性:部分医疗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危险。
(2)毒性:部分医疗废物含有有害物质,具有毒性。
(3)腐蚀性:部分医疗废物具有腐蚀性,能破坏生物体组织。
(4)易燃性:部分医疗废物具有易燃性,容易引发火灾。
(5)反应性:部分医疗废物具有反应性,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1.医疗机构内部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2)制定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相关规章制度。
(3)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4)定期对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医疗废物包装与标识(1)医疗废物应使用防渗漏、防破裂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
医疗废物岗前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
这些废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处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高医疗废物处理岗位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了医疗废物岗前培训计划。
二、岗前培训目标1.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特性及处置要求;2.掌握医疗废物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3.掌握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的操作和维护;4.提高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5.培养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训内容1.医疗废物分类和特性(1)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废物主要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药物废物、化学药剂废物、辐射治疗废物、注射器皮内针废物、注射器镇痛泵废物、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医疗器械陪用的手术器械、医疗废物等。
每一类医疗废物都有其特定的特性和处理要求。
(2)医疗废物的特性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有些可能具有传染性,有些可能具有化学危害,有些可能具有放射性危害。
因此需要对医疗废物的特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正确处理和处置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处理流程(1)医疗废物的收集按照医疗废物的不同特性和处理要求,将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并严格按照要求使用标识进行标注。
(2)医疗废物的存放医疗废物需要进行暂时存放,存放的场所需要符合相关的要求,要求通风、干燥,与其他场所隔离。
(3)医疗废物的运输运输医疗废物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运输车辆、容器等需进行专门设计和准备。
(4)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废物的处理需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有些需要回收再利用,有些需要进行焚烧处理等。
3.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的操作和维护(1)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的种类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包括医疗废物收集箱、医疗废物分类容器、医疗废物包装袋、医疗废物运输车辆等。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医护员工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身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进一步保障人类健康。
二、培训对象:1.医疗废物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包括清洁工);2.全院各科室医、护、药、技、工勤等全体人员;三、主要培训内容:1.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国家相关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3.医疗废物管理专(兼)职人员职责与责任;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5.医疗废物内部运收工作程序;6.医疗废物转交手续及登记制度;7.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卫生安全自身防护措施;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税、扩散时报告处理制度及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四、培训方式:1.下发有关国家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和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实施办法和相关制度,供全院医护员工自学或部门负责人组织学习。
2.对各科室进行每月考核,现场督导3、每年一次对新上岗及新调入人员进行培训。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制度(2)1. 培训目的和目标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医疗废物的认识和管理能力,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医疗废物,保障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培训的具体目标包括:- 提高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操作规程的掌握;- 提高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增加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对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要求的了解;- 提高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废物的分类和识别;- 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 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医疗废物管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风险防范;- 医疗废物管理的质量管理和监督考核;- 医疗废物管理的环保意识和减排技术;-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医疗废物处置培训计划医疗废物处臵培训计划:医疗废物培训计划医疗废物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医护员工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身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保障人类健康。
二、培训对象:1、医疗废物管理的专职人员;2、全院各科室医、护、药、技、工勤等全体人员;3、新上岗职工、进修医生及护土、实习医生及护士等。
三、主要培训内容:1、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国家相关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3、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职责与责任;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5、医疗废物内部运收工作程序;6、医疗废物转交手续及登记制度;7、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自身防护措施;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报告处理制度及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四、培训方式及考试要求:1、下发有关国家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和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实施办法和相关制度,供全院医护员工自学或部门负责人组织学习。
2、分期、分批、分层次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与考核。
3、结合实际工作对有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的指导和演示。
4、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核。
1、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医疗废物处臵培训计划】2、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臵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3、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臵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4、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5、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6、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7、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的管理。
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根据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报告处理制度及时报告。
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一、目的和范围: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的目的和宗旨在于确立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
本管理培训制度适用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所有科室和部门,确保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得到科学、合理、安全地处理。
通过规范化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此外,本制度亦旨在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效率,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为构建和谐、绿色、安全的医疗卫生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二、定义:医疗废物系指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质。
为明确区分和管理,医疗废物被细分为以下五大类:1. 感染性废物:此类废物含有致病微生物,足以引发人类疾病。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使用过的且未经消毒的医用材料;- 污染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废弃物品;- 病原体实验室培养物、标本和废弃的医学实验动物。
2. 损伤性废物:此类废物具有尖锐、切割等特性,可能造成人体伤害。
具体包括:- 医用锐器,如注射针、手术刀片、玻璃试管等;- 废弃的医疗金属器械,如骨科器械、牙科器械等。
3. 病理性废物:此类废物主要包括人体组织、器官、病理切片等,可能含有病原体或有害物质。
4. 药物性废物:此类废物包括过期、废弃或因其他原因不再使用的药物及其包装材料,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 过期的药物制剂;-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药物原料;- 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药物包装。
5. 化学性废物:此类废物包括在医疗活动中使用的各类化学试剂、消毒剂、实验室废弃物等,具有腐蚀性、毒性或易燃性。
- 化学试剂及其废弃容器;- 消毒剂及其废弃包装;- 实验室废弃化学制品。
三、职责:为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特明确以下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定期评估医疗废物管理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协调解决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