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31
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着自然界中生物体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管理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演化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从微观的个体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生物组织和生物环境。
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生物进化、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
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 生态系统:指的是由生物群体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如森林、河流、湖泊等。
生态系统有着各种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2. 群落: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生态适应特点的各种生物的群体。
群落中存在着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竞争、共生等。
3. 种群: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种群中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来维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4. 生态位:是指一种物种在特定环境中与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角色。
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通过与其他物种的竞争或合作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生态学的观察方法可以通过对自然界和人工实验的观察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观察法是生态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可以收集到物种组成、生境特征、行为表现等数据。
2. 实验法:实验法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控制和改变某些环境因素,观察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3.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量化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和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物质循环等复杂生态过程。
四、生态学的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生态学简介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能量流、物质循环的规律。
它关注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生态学不仅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演变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之相互作用的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它包括了生物群落内的各种生物个体以及它们的生境环境。
生态系统一般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两大类,其中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而水生生态系统则包括湖泊、河流、海洋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组成。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包含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这些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相互联系,在共同的生境中共同生存和繁衍。
而环境因素则包括了光、温度、湿度、土壤因子等非生物因素,这些因素对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具备多种功能,其中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驱动力之一。
光合作用是能量输入的主要方式,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给其他生物。
能量在生物体内经过代谢转化,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能量的流动保证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活动。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包括了水、碳、氮、磷等多种元素,它们在生物体内不断循环利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动物则通过食物链获得有机物,并将其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这些废物又成为其他生物的养分,形成了物质循环。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
生物多样性包括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英文)名称: Ecological一、学科概况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源的。
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作与教科书。
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
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
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
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简述生态学基本知识简述生态学基本知识简述生态学基本知识刘成江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环境保护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主要是生态学的规律。
因此,学习和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有必要了解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原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人伊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
他给生态学下的定义是:研究动物同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
后来,经过发展,该定义被修改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把主体从动物扩大为整个生物界。
目前,生态学已经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领域。
除生物学中的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外,在地学中建立了海洋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等。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进一步失去了生态学的研究,又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与生物圈”的研究列为全球性课题,强调从宏观上研究人与环境的生态学规律。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这种关系基本上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环境是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并且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生物,使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另一方面,生物界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又给环境以后作用,特别是人类出现以后,对环境的改造所表现的反作用更为巨大。
生态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帮组主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与机理。
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多种多样,小如一滴湖水、一块枯木、小池、花坛、草地,大到湖泊、海洋、森林、草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生物圈里包含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学基本知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群体以及它们与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科学。
它是当今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之一。
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气象学、地学、物理学等领域紧密关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是生态,它指的是某个物种或者一组物种与他们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其空间存在的范围、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方式及其适应或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以及对环境中某些因素(如食物、水、空气等)的依赖程度。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生态学中研究的所有生物群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所组成的单个动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从物理、化学和环境角度分析的生态组分,即水、土壤、能量和无机营养物,并且考虑到生物之间以及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位是一个描述性概念,指的是一个生物种群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能量的方式,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和生物种群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生态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现代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工业污染、物种灭绝、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等课题成为人类面临的头号挑战。
而生态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武器之一。
生态学不仅可以研究自然环境中物种的适应机制,还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来改变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生态学作为当今国际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态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繁荣与退化,还可以制定出更加有效地生态管理策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倡导人们更加自然地生活,并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生态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学和动物分类学,但正式的生态学在19世纪初才开始出现。
最早的生态学家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因里希·安东尼·门克(Heinrich Anton de Bary)和雅各布·冯·乌克斯库尔(Jacobvon Uexküll)等人。
《生态学》课程简介和目标
《生态学》课程简介: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
在《生态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生态学在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生态学》课程目标: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学习如何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等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的技能,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生态学知识点总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点出发,对生态学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等。
1. 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居住空间,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层等。
2. 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生境中生活在一起的各种物种。
生物群落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和角色。
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态位,不同的物种通过利用不同的资源和生境来避免直接竞争。
4.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是指太阳能被生物体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体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作用,使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和再利用。
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起点。
2. 食物链:是指各种生物通过进食和被进食的关系,将能量和物质从一个物种传递到另一个物种的过程。
食物链由生物体依次排列,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3. 食物网:是指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食物网中的每个物种都可以同时充当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角色,使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三、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反映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演替过程。
1.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间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移和扩散等因素都会影响种群的动态。
生态学基础知识要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科学。
它探究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单元。
它包括生物群落、所在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与该地区相互作用的土壤、水、气候等非生物元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在特定地点内生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不同物种的总体。
它由多种生物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会受到环境、资源利用和种群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3. 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是同一物种在相同环境中形成的个体聚集体,即种群。
种群生态学主要关注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以及种群动态变化的原因。
种群的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
4. 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食物链的形式流动。
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由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然后被食草动物、肉食动物以及其他消费者所吸收和利用。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5. 物质循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以循环的方式流动。
例如,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水循环使水从地表蒸发成为水蒸气,再通过降水回到地表。
碳循环涉及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能量。
氮循环涉及到大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固氮、植物吸收和动物摄取等过程,最终又返回到大气中。
6.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的空间和资源。
每个物种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用来适应特定的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
生态位的不同可以减少资源竞争,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7.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重要指标,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8. 共生与相互关系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生态学介绍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我们与自然世界的联系和互动。
生态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是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
物种是指生物学中一个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包括土壤、水和空气等。
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物圈的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循环的方式流动,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氧气。
动物通过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并释放二氧化碳。
这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得生物圈中的生物能够相互依赖和平衡发展。
生态学还研究了生物的适应性和竞争性。
生物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
例如,沙漠中的植物通常具有较长的根系,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分。
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物之间会通过竞争来争夺有限的资源,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生态学对人类的意义重大。
通过研究生态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农业和林业的管理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生态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和谐共生的社会。
生态学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依赖于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只有通过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才能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行动起来。
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对于我们全面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学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位和食物链、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研究各种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生态学,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适应性、种群与群落结构、生态位的利用、能量与物质的流动等一系列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的。
生物群落包括所有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类,而非生物环境则包括土壤、水、气候等环境要素。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转化为有机物,然后经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
2.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这些循环使得生物体内的物质得以重复利用,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内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三、生态位和食物链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角色和职责。
同一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物种会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从而减少资源的竞争。
食物链是由多个物种按照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链条。
食物链的顶端是捕食者,底端是被捕食者。
四、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加剧,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例如,森林砍伐导致了栖息地的破坏和物种灭绝;工业污染对空气和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等等。
保护生态系统,减缓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是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生态学基础知识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复杂现象,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生物组织、群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
以下是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物包括动植物等有机体,环境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水、空气等。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2.群落:群落是在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群生物个体。
3.种群:种群是同一物种在一个给定地理区域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种群之间会发生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
4.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种类、形态和遗传信息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不仅提供了自然资源,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7.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它包括物种对资源利用的偏好、生活方式和适应能力等。
8.生态平衡和稳定性: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物种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利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在面对外部干扰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力。
9.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污染等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破坏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10.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通过生态学研究,可以为保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等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生态学介绍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着我们与自然界的互动。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科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广泛,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群落,甚至到生态系统的层次。
通过观察、实践和实验,生态学家们努力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学的核心理念是相互依存和平衡。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
每个物种都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们相互依赖,共同构建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而食物网则更全面地展示了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健康与平衡。
生态学也关注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度的资源开发、污染和生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需要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它教
会我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发现自然界的奥秘,并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生态学是一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学科。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环境,共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代码:M023174学分:3要求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该课程安排在基础课程学完后开设。
适应专业:理工类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能较好地运用到今后的生产实践中。
主要内容: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气、水与土壤的污染、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生态系统的恢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材和重要参考书:教材:杨持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第三版)2012 参考书:[1]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五规划教材)2002[2]金岚主编.《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柳劲松,王丽华,宋秀娟.《环境生态学基础》.北京:化工出版社2003[4] W 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wiki/Main_Page[5] B IOZONE I NTERNATIONAL, /[6] ISWA, /[7] E UROPEAN E NVIRONMENT A GENCY, http://www.eea.eu.int/[8] U NITED N ATIONS E NVIRONMENT P ROGRAMME, /[9] C HEMICAL S AFETY G LOSSARY, /HEW/tox/glossall.html[10] E NVIRONMENTAL C HEMISTRY, /[11] D ICTIOARY P AGE, /[12] E NVIRONMENTAL P ROTECTION A GENCY, [13] M ARIETTA C OLLEGE, /~biol/102/ecosystem.html#Overview[14] P HYSICAL G EOGRAPHY, /home.html[15] D EPARTMENT FOR E NVIRONMENT,F OOD AND R URAL A FFAIRS, /[16]田德旺,朱捷.《环境与发展导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17]刘广发主编.《现代生命科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18]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1[19]孙儒泳主编.《动物生态学原理》.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87[20]方静云主编.《全球生态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21]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陈阅增主编.《普通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3]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1考核方式:N+2:N:小测验(两次)20分+课程论文(两次)20分+调查报告10分2:考试40分;课堂笔记10分授课手段和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讲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