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
- 格式:ppt
- 大小:14.97 MB
- 文档页数:27
环境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中国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比较中国和全球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的比值,及中国和全球面积的比值基本接近,但稍低,陆地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较多。
环境生态学第七章环境污染的检测及评价!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
污染物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
环境污染物: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进入环境,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和人类的物质。
!毒物:指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外来化合物:指生物体内正常生命活动下不产生的化合物。
环境毒物:指通过各种途径排放至大气、水源和土壤等人类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
重金属的环境毒理学效应重金属毒作用的特性:重金属和配位体的相互作用,重金属的有机化,重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重金属的蓄积作用是重金属毒性作用的特性。
毒性原因:重金属及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即和大分子物质的作用可能是大多数金属产生毒性效应的原因。
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相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混合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是各种化学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总和。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及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及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拮抗作用:两种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物输入机体时强度的总和。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1)经消化道吸收,主要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被吸收。
(浓度愈高吸收愈多。
脂溶性物质较易吸收,水溶性易离解的物质不易吸收。
) (2)经呼吸道吸收,经肺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全身。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第六章 退化生态系统及其修复、生态工程(教材中第六、八章合并,课外内容)•第七章 生物毒理与生物富集(教材中第七章部分内容)•第八章 生态管理、生态影响评价、生态规划、生态监测(教材中第九章、第七章部分)•第九章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中第十章、课外内容)掌握内容第一章 绪论1生态学概念及研究对象。
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生物、非环境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命支持系统:是指地球上生命系统生存所需要的某些必要的条件,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
2.生态圈: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包括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人类社会初期阶段的人与环境: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700万年前人科的起源两足行走的猿类物种“适应辐射”250万年前人属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现代人的进化活动可能发生在50万年到3.4万年前之间标志现代文明的文字出现在大约6000年前农业社会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现代工业文明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4.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
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5.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
①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基本关系。
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及规律。
③ 环境污染的危害。
④ 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和预测。
⑤ 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⑥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
⑦ 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⑧ 环境规划。
⑨ 环境管理。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1. 物种(种)的概念,其内在因素。
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学分析第一章:引言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经济、社会和文化利益。
例如,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空气和水净化、养分循环、种子散播、生物防治、文化和遊憩等等。
这些服务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学分析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将从定义和分类、经济学框架、定价和监管等方面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章: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和分类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系统向人类提供的利益。
这些服务可以被分为以下四类:1.支持服务:指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支持服务,包括土壤形成、气候调节、养分循环等。
2.供给服务:指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人类有效地利用的服务物质,包括水、食物、木材、药材等。
3.调节服务:指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人类活动影响的服务,包括气候、水质、土壤稳定等。
4.文化服务:指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文化服务,包括休闲娱乐、美学体验、精神满足等。
第三章: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学框架生态系统服务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衡量:1.直接价值:指直接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经济收益,包括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等。
2.间接价值:指生态系统服务对经济活动间接的贡献,包括气候调节、养分循环等。
3.生产功能:指生态系统服务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包括木材、药材等。
此外,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学框架还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产量测算: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对于特定产业的产量测算来评估其经济价值。
2.替代成本测算:通过测算生态系统服务的时而空间变化和人为压力,评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代价和生态系统的替代成本。
3.投资回报率:通过测算特定生态系统服务的投资成本和提供该服务的经济收益来计算投资回报率,以便评估该服务在经济造福上的可行性。
第四章: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价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价是从经济学角度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价可以由市场决定,但有時由於外部性和公其踊内容的因素,往往需要透過政府规范和调整公有物权价格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销售价值。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价值量化第一章:引言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评估和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价值量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章: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和分类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福利。
它可以分为四大类:供给性服务、调节性服务、文化性服务和支持性服务。
供给性服务指提供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如食物、水源和木材。
调节性服务指调节和维护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关系,如水循环、气候调节和防灾减灾。
文化性服务是指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和文化满足,如游憩、美学和教育。
支持性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对其他生命支持和维持的基础性功能,如土壤形成和养分循环。
第三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量化生态系统带来的福利。
评估方法有许多,常用的包括影响链分析、权衡转化法和经济评估法。
影响链分析是通过分析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过程。
权衡转化法是通过将生态系统服务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货币或非货币单位来进行评估。
经济评估法侧重于通过市场价格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第四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的意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将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化,能够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
这有助于各级政府和企业制定更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价值量化的案例研究本章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价值量化的应用。
以某湿地保护区为例,通过评估湿地对当地地下水补给的供给性服务,量化其为市场价格。
同时,通过调节性服务评估,量化湿地对当地水资源的保持和调节作用。
最后,利用文化性服务评估,量化湿地对当地旅游业和居民收入的贡献。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价值分析第一章:引言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服务,例如食品和水源、气候调节、药品和纤维。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不断加大,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下降。
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并分析它们的价值,可以使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更好地认识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第二章: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和分类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包括食品、水源和药品等,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水循环和土壤保持等,非使用价值包括道德、文化和生态意识等。
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分为四类:供给性服务、调节性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性服务。
供给性服务包括食品、水源和木材等;调节性服务包括气候调节、洪水调节和土壤保持等;文化服务包括旅游和娱乐等;支持性服务包括土壤形成和生态物种保存等。
第三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方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方法通常分为四种:市场法、替代成本法、投票法和生态学文化成本法。
市场法是指通过市场价格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例如通过木材价格来评估森林的价值。
替代成本法是指计算替代生态系统服务的成本,例如水源保护的成本是建造水库的成本。
投票法是指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估公众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例如问公众是否愿意为气候调节支付更高的税费。
生态学文化成本法是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市场价值,例如通过调查文化和道德价值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第四章: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分析可以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直接价值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价格,例如食品和水源等;间接价值是指生态系统服务对其他经济和非经济活动的影响,例如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等。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还可以通过限制使用、保护、恢复和替代等方法来评估。
限制使用是指减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例如节约用水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采集等;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不受破坏,例如保护森林和水源等;恢复是指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服务,例如退耕还林和水源保护区的建设等;替代是指选择替代性服务,例如使用人工湿地代替天然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