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从第二句起,没有就如何“感与惭并”下笔,而是就墓志铭的文体功用 展开论述,指出碑铭(bēimíng)虽以存美为主,所述亦应真实,只有这样,才能像史 传一样劝善惩恶。然后,作者对撰写墓志铭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撰写墓志 铭要做到态度公正,叙事合乎实际;二是撰写墓志铭要慎重选择作者,须俟“畜道 德而能文章者”而为之。后者强调写作者的人选问题,而前者则是对欧阳修有关 论述的补充和发挥。碑志和史传有相通之处,好的碑志往往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和史学价值。但千百年来,在一些作者手中,碑志成了一种应酬文字,
第十页,共17页。
走进作品 (zuòpǐn)
基础(jīchǔ) 练习
7.记常识 墓志铭:中国(zhōnɡ ɡuó)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 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 生平事迹;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 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
也为下文对欧阳修的赞美张本。
第十七页,共17页。
处所,在) 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连词,表因果) 皆务勒铭以夸后世(连词,表目的,用来,来) 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助词,不译)
第七页,共17页。
走进作品 (zuòpǐn)
基础(jīchǔ) 练习
4.辨活用 (1)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2)则足为后法(名词用作动词,效法) (3)先祖父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xiān sheng)显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显扬) (4)孰不欲宠荣其父祖(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尊崇荣耀) (5)敢不承教而加详焉(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考证) (6)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名词用作动词,写文章) (7)生者得致其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