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病案.
- 格式:ppt
- 大小:281.50 KB
- 文档页数:3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概念子痫前期-子痫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
(二)子痫前期-子痫高危因素与病因学说1.子痫前期-子痫高危因素初产妇、孕妇年龄过小或大于35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均与子痫前期一子痫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三)子痫前期-子痫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本病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
(四)子痫前期-子痫对母儿的影响1.对孕产妇的影响可以发生胎盘早剥、肺水肿、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急性肾衰竭、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及产后血循环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
2.对胎儿的影响胎盘功能减退可致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
(五)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BP≥140/90mmHg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1)轻度:妊娠20周以后出现BP≥140/90mmHg;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
2)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Og/24h或随机尿蛋白≥(++);血清肌酐>106μmmol/L,血小板<100×109/L;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
(3)子痫: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0.3g/24h;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100×109/L。
一、何X,女,35岁,已婚,2007.8.7初诊。
小腹疼痛1年余。
患者于1年前行人流术,半月后小腹疼痛伴发热,带下色黄如脓,量多气臭,当时经住院治疗后热退,左侧附件包块消失。
其后常因劳累发作,反复不已。
月经初潮14岁,3-5/23-30日,量偏少,色红,有小血块,或有痛经。
25岁结婚,生育史1-0-2-1。
妇检:外阴己产式,阴道通畅,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宫颈轻度炎症,轻度举痛,宫体后位略大,质中压痛,活动差,双侧附件增厚有压痛。
刻诊:少腹隐痛,有时坠胀,劳累后加剧,腰膝酸软,面色晦暗,形体偏瘦,大便不实,月经先期,经量偏多,色暗红,有小血块,经行第1天腹痛加剧,纳谷不香,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
要求:诊断(中西医病名、中医证型)、主证分析、治法、代表方、药物诊断:中医病名——妇人腹痛中医证型——脾肾不足,湿热内阻西医病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主证分析——本病因外邪内侵,稽留于冲任胞宫,气血阻滞,瘀血内停,日久脾肾之气耗伤,正虚而邪实,从而加重冲任瘀阻。
形体偏瘦,大便不实,纳谷不香为脾虚之征;腰膝酸软,面色晦暗为肾虚之征;少腹隐痛,有时坠胀,月经先期,经量偏多,色暗红,舌质红,苔黄腻为湿热内阻。
本病病机为脾肾不足,湿热内阻。
治法——补肾健脾,清热利湿,行气祛瘀方药——知柏地黄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物——知母、黄柏、淮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元胡、乌药、枳壳、五灵脂、红藤二、李X,女,21岁,未婚,2007.8.7初诊。
月经7个月未至。
末次月经2007.1.5,迄今未潮,体重明显增加,面部痤疮,神疲肢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胸脘满闷,舌体胖,苔白腻,脉滑。
B超检查:双侧卵巢增大,见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
内分泌化验:LH/FSH>3,T值明显增高。
要求:诊断(中西医病名、中医证型)、主证分析、治法、代表方、药物。
诊断:中医病名——闭经中医证型——痰湿阻滞证西医病名——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证分析——痰湿阻于冲任,占住血海,经血不能满溢,故月经数月未行。
场景一:Ø 张小兰,女,G4P0+3,孕34+2周Ø 下午两点,一位36岁的孕妇缓步进入了急诊妇产科。
她说自己平时身体比较好,没什么疾病,一直在打工,怀孕以来只到保健院做过3次B超,说胎儿比较正常,没做其他的检查。
近一两周觉得头昏昏沉沉的,以为是感冒,但是这两天开始时不时头痛、胸闷,眼睛看东西也比较模糊脚肿得厉害,称了一下比上周体重长了2斤多,夜里睡觉平卧觉得很憋气,得很不舒服,,做简单的家务都非常吃力了,所以家人陪着到医院来检查。
讨论:1.张小兰的症状提示可能是哪些疾病?2.为了验证初步的诊断,需要立即做哪些检查?3.如果不及时处置,这个病存在哪些潜在的风险?4. 孕期正规产前检查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具体是怎样做的?5. 孕期体重增长一般是多少?每周增长不应超过多少?6. 她为什么晚上会觉得憋气,应该警惕什么问题?该问题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场景二:Ø 接诊医师急测血压180/115mmHg,心脏未闻及明显杂音,双肺肺底闻及少量湿罗音,水肿++++,胎心150次/份,腹软,无明显宫缩。
Ø 当医生正在做产科检查,睡在检查床上的张小兰突然失去意识,伴随牙关紧密和剧烈抽搐。
讨论:6.血压如何形成?张小兰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有哪些?7.为什么她会发生水肿?8.水肿的分级是怎样的?9. 湿罗音的成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病人的双侧肺底听到了湿罗音?10.为什么病人突然抽搐?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11.抽搐发生,急诊医生应该怎样紧急处置?主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2.这种抽搐发作对病人和胎儿分别有哪些风险?场景三:Ø 急诊科医师立即予硫酸镁、地西泮等药物,静滴甘露醇,拉贝洛尔,1份钟左右张小兰的抽搐缓解了,也恢复了意识。
Ø 急诊立即将她用平车推送到病房入院治疗。
讨论:13.硫酸镁治疗疾病的机制是什么?硫酸镁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如何避免发生中毒?14.为什么要用到甘露醇?甘露醇起什么作用?15. 拉贝洛尔是哪一类降压药物?使用降压药的适用对象是什么?16.这种抽搐的特点是什么?多在什么孕期时候发生?17.可能诊断是什么?目前主要的治疗原则?18.医生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第一部分患者女,27岁,平素月经规律,3-5天/28-30天,经色红,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07年3月10日。
[附]妇产科典型病案一、张××,女,30岁,孕2产1,因停经40+天,吸宫术后20+天,阵发性右下腹痛4天,加剧2次,于99年6月5日4Pm急诊入院。
患者因停经40+天,尿妊免试验阳性,诊断早孕,于99年5月7日在当地医院作吸宫术,术后无阴道流血,4天前(6月1日)开始右下腹隐胀痛,近2天先后二次右下腹剧痛,伴肛门坠胀感,眼发黑,在单位职工医院就诊,告为“附件炎”,给注射青霉素,阿托品未见好转,起病以来无畏寒发烧,无阴道流血及不省人事。
既往体健。
过去月经正确二、李××,35岁,农民,孕3产2,因停经7+月,浮肿、血压升高1个月,持续性腹痛及阴道流血半天于2000年11月29日6pm入院。
末次月经2000年4月10日,预产期2001年元月17日,停经1+月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续至2+月自然消失,停经5+月感胎动,入院前一个月开始浮肿,上行性,有时达面部,并发现血压升高,11月27日上午感头痛头昏,经卧床休息好转,11月29日上午一般家务劳动后,出现腹部持续疼痛,较剧烈,继之阴道流血,比月经量多,伴胎动消失,当即去本地医院就诊,检查Bp22.7/13Kpa(165/95),给降压处理后随即转来我院。
起病后,小便量少,无畏寒,发烧。
既往无特殊病史,月经正常,96年,98年先后足月平产二胎(在家分娩),未测血压。
检查:T37℃,R22次/分,P100次/分,Bp17.3/12Kpa(130/90),神清,重度贫血貌,心肺(-),腹部及下肢浮肿。
产科情况:腹部隆起,轻度浮肿,宫高35cm(7月末为22~29cm),腹围88cm,硬,放松不好,整个子宫压痛,但以左侧为甚,胎位摸不清,胎心听不到,宫颈未消,宫口未开。
化验:Hb68g/L、WBC17×109/L、N 0.87、Pt147×109/L、CT30"、BT4'30"(正常4.8~9”,血栓前高凝态)、三、陈××,24岁,农民,孕1产0,长沙县人,因停经9个月,头痛头昏一个月,全身抽搐3次于2000年4月27日6pm急诊抬送入院。
妇产科典型病案分析报告引言妇产科是关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医学科目,涵盖了许多与女性生殖相关的疾病和病理条件。
妇产科病案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通过对典型病例的详细分析,总结出病例的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等,为其他医疗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妇产科病例,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35岁的女性,孕37周,入院时主要症状为腹痛、阴道出血、肚子不舒服等。
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轻度压痛,宫底高度适应孕周,胎心正常。
妇科检查显示宫颈口已开4指,宫口有血性分泌物。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妇科检查的结果,初步诊断为子宫破裂合并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是指在妊娠过程中,子宫壁发生破裂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常与胎盘早剥同时出现。
该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和胎儿死亡,对患者和胎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治疗过程及方法患者紧急送入手术室,接受剖宫产手术。
手术过程中,发现子宫下段破裂,胎盘已经剥离。
紧急止血、修补子宫破裂处并取出胎儿,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监测和护理。
总结与讨论该病例是妇产科常见的子宫破裂合并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可能由于子宫壁薄弱、外伤或分娩时用力过猛等原因引起。
对于这种病情,早期发现和紧急处理至关重要。
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止血,修补破裂处,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妇产科病案分析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典型病例的详细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情及其处理方法,提高判断和处理急诊疾病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医疗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妇产科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结论妇产科病案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典型病例的详细分析,可以提高医生的临床水平,为其他医疗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以一个典型的妇产科病例为例,详细描述了患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信通过不断地病例分析和总结,妇产科医疗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
一、妇产科病例分析题一1.进入第二产程,头高,宫缩乏力 2.缩宫素静脉点滴,严密观察产程 3.(1)疼痛:嘱病人树立坚强的信念,高之病人即将为人母的喜悦,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轻疼痛(2)紧张恐惧:分娩的恐惧紧张心理,每个产妇都有,关心体贴病人,高之病人有医护人员一直在你身边陪伴你,让她消除这种心理二1.(1)阴道流血:定时按压宫底,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做好记录,(2)尿:严密观察尿色,尿量,做好记录,嘱病人喝红糖水,增加营养三1.考虑宫缩乏力,子宫复旧不全,应使用缩宫素加地塞米松(1)失血: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监测生命体症,注意保暖(2)恐惧:流血过多,病人会产生不详的预兆,关心体贴病人,使得病人消除这种心理。
二、符合标准的妇产科规范护理病历1份.医病历书写范文.病案书写张**,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
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
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
近2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查见: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
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
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
已婚。
顺产1子,10岁。
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妇产科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1. 子宫肌瘤病案分析本病案报告主要介绍了一例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患者的临床情况、诊断与治疗过程。
该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就诊,主要症状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超声检查结果,最终确定为子宫肌瘤。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观察期内未复发。
2. 卵巢囊肿病案分析本病案报告描述了一名患有卵巢囊肿的女性患者的病史、诊断与治疗过程。
该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就诊,主要症状为腹痛和月经不规律。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为卵巢囊肿。
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囊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复发。
3. 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案分析本病案报告介绍了一例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者的病史、诊断与治疗过程。
该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就诊,主要症状为盆腔疼痛、月经痛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为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异位病灶,患者术后康复良好,随访观察期间未见复发症状。
4. 子宫内膜癌病案分析本病案报告描述了一名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女性患者的临床病史、诊断与治疗过程。
该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就诊,主要症状为异常阴道出血和下腹痛。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检查,最终确定诊断为子宫内膜癌。
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子宫和放化疗综合治疗,术后患者康复良好,暂无复发。
5. 子宫脱垂病案分析本病案报告介绍了一例患有子宫脱垂的女性患者的病史、诊断与治疗过程。
该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就诊,主要症状为下腹坠痛和排尿困难。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最终确定诊断为子宫脱垂。
治疗方案为手术修补,患者手术后康复良好,随访观察期间未见复发。
6. 颈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案分析本病案报告描述了一名患有颈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女性患者的病史、诊断与治疗过程。
该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就诊,主要症状为颈部肿块和疼痛。
妇产科典型病案分析报告引言妇产科疾病在女性中十分常见,其病症多样且复杂。
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原因、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针对一位患有妇产科疾病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案分析,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病案分析病例概述患者是一名45岁的女性,主要症状是经前期及经期腹痛,伴有异常阴道出血。
症状出现时长为6个月,逐渐加重。
患者平时经量正常,无排尿异常。
既往病史有慢性盆腔炎。
临床检查患者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以下是相应结果及分析:1.妇科检查:宫颈、体、附件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宫颈外观正常。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3.彩超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宫腔内无占位性病变。
病史回顾与诊断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该疾病是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外其他部位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经期腹痛、异常阴道出血等。
辅助检查如彩超、MRI等均有助于确诊。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诊断结果,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症状,促进子宫内膜脱落。
2.激素治疗:口服避孕药以及黄体酮等激素药物可以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情,并减轻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内异位病变的部分组织。
治疗效果与预后评估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经期腹痛明显减轻,异常阴道出血停止。
临床随访结果显示,患者预后良好,无明显不适。
结论通过该典型病案的分析,我们对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准确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案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后至关重要。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提高对于妇产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1.Brosens I, et al. Endometriosis. Nat Rev Dis Primers. 2019;5(1):9.2.Johnson NP, Hummelshoj L. Consensus on current management ofendometriosis. Hum Reprod. 2013;28(6):1552-68.3.Giudice LC, Kao LC. Endometriosis. Lancet. 2004;364(9447):1789-99.。
产科完整大病历范文1.产科病历书写范文主诉停经41+5周,头痛、头晕2天,加重1小时。
现病史患者末次月经去年7月12日,于停经24周来院产前检查,血压16/9.3kPa;停经28周产前检查发觉血压高,最高达18.7/12kPa,平常波动于16~18.7/10.7~12kPa,下肢水肿明显。
经用降压药、利尿药,血压可降至正常,下肢水肿时消时现。
4月28日第7次检查,血压17.3/10.7kPa,下肢水肿±。
近一周未服降压药,于4月30日晨起感头前、头晕,无眼花、耳鸣,未用任何药物,经卧床休息后,稍有好转。
今晨5时头痛、头晕加重,并感下腹胀痛,急诊检查血压22.7/14.7kPa(170/110mmHg),下肢水肿+,尿蛋白++,马上收留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停经40天时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停经2月自然消逝。
停经4月左右有胎动感。
停经5月时感冒发热1天,体温37.8℃,自服感冒冲剂,3天治愈。
停经后无阴道流血、流水史,无急、慢性腹痛史。
无头昏、头痛、心慌病史。
大便正常,每日一次,小便量少、色深,睡眠好。
妊娠期间无其他发热、咽炎、皮疹病史。
过去史平常身体健康,3岁时患“麻疹”,10天痊愈。
否认其他急、慢性传染病史及重要皮肤病史,能否按期接种疫苗,供史不详。
系统回顾五官器:外耳道无流脓史,无红眼病史。
呼吸系:平常无慢性咳嗽、咯痰、咯血及气喘史。
循环系:无心慌、气急、头昏、发绀、阵发性呼吸困难及下肢浮肿史。
消化系:近两年偶有胃部不适、反酸、喛气、无呕吐、腹泻及便血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反复出血、瘀点、紫癜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晕、昏厥、抽搐、意识妨碍及精神失常病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运动妨碍、脱位及骨折史。
外伤及手术史:无。
中毒及药物等过敏史:无个人史生于上海,7岁上学,1981年进上海第三织布厂当工人,到过北京、南京、重庆等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产科病历患者信息•姓名:XXX•性别:女•年龄:30岁•住院号:XXXXXX病史患者为30岁女性,孕24周,初孕。
无明显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孕期一直正常,并按时进行产检。
主诉患者进入我院产科门诊,主诉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约2小时,伴有轻微腹痛。
现病史患者在孕妇门诊发现阴道流血后,立即前往我院就诊。
患者描述阴道流血颜色为鲜红色,量不多,血块较少。
伴有腹痛,程度轻微,无腹部外伤史。
未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等。
否认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发热等症状。
过去史无过去史。
家族史无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C,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 mmHg。
全身皮肤黏膜无明显异常。
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
腹部平坦、无压痛。
子宫增大,大小约相当于28周孕妇,质地柔软,未见异常包块或压痛。
肝肾脾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Hb:120 g/L,血小板:220 × 10^9/L。
•尿常规:PH 6.5,无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糖和细菌。
辅助检查•B超:子宫大小及形态未见明显异常,胎心正常。
诊断1.孕24周阴道流血;2.怀疑胎盘早剥。
处理与计划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怀疑患者可能存在胎盘早剥的风险。
因此,对患者进行了以下处理与计划:1.确保患者安静休息,注意卧床;2.监测胎心情况,密切观察胎盘功能,定期复查B超;3.进行必要的补充检查,如心电图、凝血功能等;4.观察患者阴道流血情况,如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5.苯妥英钠镇静,以预防抽搐发生。
考虑其他可能的诊断如果患者情况进一步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需要考虑以下可能的诊断:1.胎儿异常:如胎儿窘迫、先兆早产等;2.子宫颈松弛;3.子宫肌瘤;4.其他原因引起的阴道流血。
随访与复诊患者需要密切随访,定期复查B超、胎心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
如患者症状持续改善或无其他异常发现,则按照正常产前检查计划进行后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