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01.35 KB
- 文档页数:40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经济活动C. 国民经济总体D. 国际经济关系2. 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政府支出D. 提高利率3.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A. 正相关关系B. 负相关关系C. 无直接关系D. 正相关但不稳定4.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A. 利率调节B. 政府支出C. 税收政策D. 以上都是5. 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A. 资本积累B. 劳动力增加C. 技术进步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什么是“挤出效应”并举例说明。
2. 描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期的不同作用及其局限性。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一个国家的GDP为1000亿,消费为600亿,投资为200亿,政府支出为150亿,净出口为-50亿。
请计算该国的储蓄总额。
2. 假设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为2000亿,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年,实际GDP为3000亿。
根据货币数量论,计算该国的名义GDP。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 讨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某国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出现了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的现象。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试题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来制定。
宏观经济学A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B. 总体经济现象C. 政府的经济行为D. 企业的生产行为答案:B2.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主要原因是()。
A. 价格水平上升B. 价格水平下降C. 收入效应D. 替代效应答案:C3. 货币政策的实施机构是()。
A. 财政部B. 国家统计局C. 中央银行D. 证监会答案:C4. 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增加税收B. 减少支出C. 减少税收D. 增加支出5.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这表明()。
A. 货币需求减少B. 货币需求增加C. 货币供给增加D. 货币供给减少答案:C6. 通货膨胀率上升,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会()。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B7. 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减少公共支出B. 增加公共支出C. 增加税收D. 减少税收答案:B8. 经济增长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
A. 资本积累B. 人口增长C. 技术进步D. 所有以上答案:D9.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
B. 向上倾斜的C. 向下倾斜的D. 向右倾斜的答案:A10. 经济周期中,经济从衰退到复苏的阶段被称为()。
A. 复苏期B. 繁荣期C. 衰退期D. 萧条期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答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内,总需求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
2. 解释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并说明其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意义。
答案: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在短期内,较低的失业率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然而,在长期内,这种关系可能并不稳定,因为通货膨胀预期会改变人们的行为。
3. 描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并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经济的。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工程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导(2007年2月第四版)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目录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教学辅导第二部分习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十九、二十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二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教学辅导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科共同课,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由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组成。
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分析产出、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学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以理论研究为依据,主要分析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机制和效应。
本课程的体系安排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主体框架,并且融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由于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案例分析的广泛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而且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宏观经济,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
总体上说,宏观经济学可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
第一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宏观经济学概述,介绍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模型、研究对象与框架结构。
二是介绍国民收入及其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重要恒等式。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其中,第二、三、四、五章是总需求分析模型,这一分析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方法,它假定总供给存在过剩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说在需求变化时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所以总供给也就不能成为国民收入的制约力量;第六章是引入总供给后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于价格水平既定不变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这就严重地制约了总需求分析的解释能力,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B. 市场价格的变动C. 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D. 企业的生产管理2.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
A.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B. 供给法、需求法、市场法C. 学问法、技术法、法律法D. 税收法、财政法、社会法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A. 提高流动性,减少债务负担B. 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C. 降低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D. 增加进出口,改善贸易顺差4. 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目的是()。
A.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B. 降低通货膨胀压力C. 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消费D. 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B.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C. 经济周期的波动D. 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变量是()、()和()。
7. 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
8.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
9.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10. 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2. 什么是经济增长?列举两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什么?14. 列举并解释四个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15. 描述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和手段。
四、论述题(共40分)16. 请论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答案:6. 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7. 增加8. 通货膨胀率9.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10. 进口三、简答题答案: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 2。
均衡产出 3。
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 5。
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 B。
股息; C。
企业对灾区的捐献; D。
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3。
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
A。
2/3; B.3/4; C.4/5; 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
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
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
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 ). 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人消费行为B. 企业投资决策C. 国民经济总体D. 货币市场2. 以下哪项不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四大经济指标之一?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国内生产净值(NDP)C. 国民生产总值(GNP)D. 国民收入(NI)3. 根据凯恩斯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A. 消费(C)B. 投资(I)C. 政府支出(G)D. 净出口(NX)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总供给的因素?A. 生产技术B. 劳动投入C. 资本投入D. 消费者信心5.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B.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C. 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D. 经济增长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6. 以下哪个政策工具不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财政支出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属于新古典经济学派?A. 理性预期理论B. 有效市场假说C. 供给学派D. 货币学派8.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增长、稳定、衰退、复苏C. 繁荣、稳定、衰退、萧条D. 增长、衰退、萧条、复苏9.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A. 技术进步B. 资本积累C. 人口增长D. 政策干预10. 以下哪个不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自动稳定器B. 斟酌性财政政策C. 扩张性财政政策D. 紧缩性货币政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MPC)以及它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
2. 描述货币乘数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它对经济的影响。
3. 阐述经济衰退期间,政府可能采取哪些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一个国家的GDP为1000亿美元,消费支出为600亿美元,投资支出为2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150亿美元,净出口为-5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
14.下列各项中不是流量指标的是(D)A.消费支出;B.PDI;C.GDP;D.个人财富。
15.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均计入投资需求(D)。
A.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支出;B.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C.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D.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
16.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B)。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17.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C)。
A.NDP=8.7 亿元;B.GDP=7.7 亿元;C.GDP=8.7 亿元;D.NDP=5 亿元。
18.所谓净出口是指(A)。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D.GNP减出口。
19.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B)。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
20.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入GDP的有(D)。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21.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B)。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
22.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A)。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增加价值法。
23.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B)。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厂商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24.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
A.销售税;B.公司所得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2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D)项有影响。
A.GDP;B.NDP;C.NI;D.PI。
26.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D )。
A.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的移动;B.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的移动;C.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沿曲线移动;D.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27.根据索罗增长模型,n 表示人口增长率,δ表示折旧,每个劳动力资本变化等于(C )。
A. sf(k)+(δ+n )k ;-n )k ;B. sf(k)+(δC. sf(k)-(δ+n )k ;D. sf(k)-(δ-n )k ;28.当一国经济中人均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产出大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将( A)人们的生活水平。
A. 提高;B. 降低;C. 不会改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9.当一国经济中人均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产出小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将(B )人们的生活水平。
A. 提高;B. 降低;C. 不会改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0.当一国经济的总储蓄率提高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人均资本占有数量将(A )。
A. 增加;B. 减少;C. 不会改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1.当一国经济的总储蓄率提高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人均消费数量将( D)。
A. 增加;B. 减少;C. 不会改变;D. 以上都有可能。
32.当一国经济中的人口增长率降低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人均消费数量将(D)。
A. 增加;B. 减少;C. 不会改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3.当一国经济中的总储蓄率提高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经济增长率将(D)。
A. 提高;B. 降低;C. 不会改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4.当一国经济中的人口增长率降低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经济增长率将(A)。
A. 提高;B. 降低;C. 不会改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5.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B)。
A. 提高每个劳动力资本的稳态水平;B. 降低每个劳动力资本的稳态水平;C. 对每个劳动力资本的稳态水平没有影响;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6.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是指(B)。
A. 产出增长率等于储蓄率;B. 资本边际产品等于劳动力增长率;C. 储蓄率等于人口增长率;D. 产出增长率等于技术变化率。
第四章失业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37.失业发生在(A)。
A.劳动力供给在现行实际工资下超出劳动力需求时;B.劳动力需求在现行实际工资下超出劳动力供给时;C.实际工资低于均衡工资时;D.以上问题均不正确。
38.传统的劳动市场理论认为,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将(C)。
A.减少就业并提高实际工资;B.减少就业并降低实际工资;C.增加就业并提高实际工资;D.增加就业并降低实际工。
39.失业率是指(A)。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D.以上均正确。
4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41.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B)。
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经济结构的调整。
42.奥肯法则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GDP减少3%。
在美国这种比例关系(B)。
A.始终不变;B.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C.只适用于经济萧条时;D.以上问题均不正确43.由于经济萧条形成的失业属于(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失业。
44.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C)A.自然失业率是始终不变的;B.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C.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D.以上问题均不正确。
45.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厂商在面临持续失业时可能不会降低工资,因为厂商(D)。
A.相信劳动供给曲线是完全富于弹性的;B.受最低工资法的限制而不能这样做;C.已经签订了固定工资的工会合同;D.降低工资会失去更多的工人,而培训新工人需要花费成本。
46.当厂商支付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效率工资时,(B)。
A.经济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行;B.存在劳动力的过剩供给;C.不存在非自愿失业;D.劳动市场在效率工资下出清。
47.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厂商在面临经营恶化时将采用解雇工人而非工作分摊。
厂商将工作分摊排除在外是因为(C)。
A.厂商相信劳动供给曲线是完全缺乏弹性的;B.工作分摊被政府的管制所限制;C.厂商相信工作分摊会降低劳动力队伍的平均素质;D.厂商已与工人达成固定工作周的隐含合同。
48.效率工资经常被认为可以减少偷懒。
以下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为对此的解释。
(A)A.效率工资在经济衰退时为员工提供了保险;B.效率工资使员工偷懒的成本加大,因为他的次优选择是工资更少;C.效率工资使员工偷懒的成本加大,因为他的次优选择是工资更少;D.因偷懒而被解雇的员工最终只能得到更低工资的工作。
49失业所引起的人力资本损失是(D)。
A.失业者已有的人力资本得不到运用;B.失业者无法通过工作增加人力资本;C.失业者无法供给子女上学;D.A、B都正确50.通货膨胀是指(A)。
A.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均不正确。
5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D)。
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C.GDP平均指数;D.以上均正确。
52.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可将其划分为(D)。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结构型通货膨胀;D.以上划分均正确。
53.可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C)。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3%~6%水平;D.通货膨胀率超过100%。
54.在通货膨胀时期,持有货币的成本等于(D)。
A.名义利率;B.事后实际利率;C.事前实际利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D.A和C。
55.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C)A.工资不变但生产率提高;B.出口减少;C.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D.进口增加。
5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有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C)A.银行贷款的扩张;B.政府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涨价;D.投资增加。
57.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
A.债务人;B.债权人;C.在职工人;D.离退体人员。
58.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是指(A)。
A.收入结构变化;B.收入普遍增加;C.收入普遍减少;D.债权人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