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 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共3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09 MB
- 文档页数:39
高一化学二价铁跟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教案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2+3+Fe、Fe的性质及相互转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三第二单元。
之前我们已学习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以及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这对本章内容起了铺垫,也是对铁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发展。
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以后学习化学(必修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2+3+可见,Fe、Fe的性质及相互转变在整个高中化学教材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评价建议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节课的目标我从三方面讲:(1)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和转变,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与难点2+3+2+3+重点:Fe、Fe的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Fe、Fe的检验难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法指导1、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结合化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2+3+Fe、Fe的性质和检验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采用问题引入,提出问题,采用讨论、探究实验等方式,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关于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的教学,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
增加了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并组织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并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Fe3+和Fe2+的转化及检验教材分析1、学生分析⑴新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故可以让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Fe3+和Fe2+相互转化所需要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相互转化的实验,总结三价铁和二价铁的检验方法。
⑵新课学习中,学生心理特征分析:铁元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按“生活→化学→生活”的主线,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用江西南昌县刘家村的“怪水”现象引入新课,演示“茶水→墨水→茶水”实验,由此揭秘Fe3+、Fe2+之间相互转化。
茶水变色实验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结合进一步分析实现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条件。
最后回归生活,解释补铁药品外加薄膜衣以及与维生素C搭配使用更利于吸收的原理,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
学生自主总结三价铁和二价铁的检验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掌握Fe3+、Fe2+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⑵学会书写Fe3+和Fe2+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⑶学会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4)学会Fe3+、Fe2+的检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⑴观察Fe3+和Fe2+相互转化的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和分析能力。
⑵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Fe3+和Fe2+相互转化的条件,总结Fe3+、Fe2+的检验方法。
⑶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刘家村“怪水”现象的情境、“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的实验、生活中的补铁药品,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培养化学联系生活的意识,增强用化学来解释生活现象的观点。
(3)了解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的原理,强化铁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
《Fe2+与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教学设计北京市日坛中学孙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对铁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材分析】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最常见的变价金属,铁在生命领域、现代社会均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必修1以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主要内容,介绍了铁离子的检验,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与相互转化条件,不同价态的铁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从教材表面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并不高,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巩固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更是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与生命健康、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极好时机。
【学生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示范高中的学生,他们基础较好,求知欲望强,乐于展现自我。
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在初中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具备了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
在能力层面上,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完整的实验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却不知实际问题的处理远比书本知识复杂。
片段教学技能创新大赛
一、基本说明
教材: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课题:专题3 第二单元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懂得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转化条件,学会鉴别铁离子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不同价态的铁的氧化性、还原性,逐渐
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认识铁离子、亚铁离子的化
学性质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实验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条件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条件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分析、讨论、归纳
五、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
六、板书设计。
二价铁变三价铁离子方程式在化学的世界里,有些反应就像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天咱们聊聊二价铁变三价铁离子的过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复杂?别担心,我会用轻松的方式来给你讲明白。
就像是在闲聊,随便聊聊化学的小秘密。
咱们得认识一下二价铁离子,符号是Fe²⁺。
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活泼、充满朝气,偶尔有点儿不稳重。
二价铁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和氧气交朋友。
每当它碰到氧气,哦,事情就开始有趣了。
二价铁和氧气相遇,就像一对恋人,擦出火花。
二价铁可不甘示弱,面对氧气的撩拨,它就决定升级,变成三价铁离子,符号是Fe³⁺。
哇,这可不是简单的转变,二价铁在这个过程中还得失去一个电子,简直就是脱胎换骨,变得成熟稳重。
想象一下,当二价铁失去电子的时候,它的心情就像是放下了一段不再合适的感情,虽然有点儿心痛,但最终变得更强大。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次蜕变,像是青蛙变成王子,不是每个二价铁都能顺利转变为三价铁,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小挫折,比如反应环境的酸碱度、温度等等。
不过没关系,这就是化学反应的魅力所在,总是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说到这里,咱们再来看看这个变化的方程式。
二价铁加上氧气,生成三价铁,方程式写起来可简单啦:4 Fe²⁺ + O₂ + 6 H₂O → 4 Fe³⁺ + 12 H⁺。
看吧,简单得就像喝水。
你能想象吗?在这个反应中,二价铁和氧气就像是两个好朋友,一起冒险,最后让二价铁变得更加闪耀。
反应中还涉及到水分子,真是热闹非凡。
不过,反应的结果可不是单单变成三价铁离子这么简单。
这个过程还会释放出很多能量,真是像开派对一样热闹。
铁离子们欢快地聚在一起,像是过年一样,开心得不得了。
你看,这个转变就像是一场化学的盛宴,让人忍不住想要多了解一点。
别以为化学只有乏味的公式和枯燥的反应,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铁锈其实就是三价铁的一个表现。
看到生锈的铁件,是不是总会让人有些心酸?但这就是铁的宿命,二价铁在自然界中不断转变,经历风雨,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铁的化合物》教学方案设计07化四20072401175 钟国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铁单质及其制法,对了解铁单质及铁的一些氧化物的物化性质;而且在学习本课时的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了钠和铝的重要化合物,对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规律有了初步的体验。
金属钠和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而本节课内容的铁离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二价铁与三价铁之间的转化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一个重难点。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对钠、铝、铁、铜四种重要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按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相应盐的顺序编写。
同类化合物的性质有许多相似性,这样编排便于从一类化合物的性质中找出共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有利于对同类其他化合物的认识和推断。
铁的化合物既与钠、铝的化合物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二价铁与三价铁之间的相互转化。
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课本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片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合物的知识不是逐个物质介绍,而是相对集中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加以叙述。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学生主体性”,在展示实物与实验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与讨论中。
本节教学重点:+2价和+3价铁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本节教学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Fe2+和Fe3+的转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1、找出与学习钠、铝化合物方法的联系与区别;2、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以实验为指导学习铁的化合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掌握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本节内容属于元素的学习,以教师讲解、实验为主。
学习方法以听教师讲解、观察演示实验、自主实验为主。
《铁》说课一.教材简介:本节教材包括铁和铁的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Fe2+ 和Fe 3+ 间相互转变及Fe 3+检验等内容,本课时的内容是铁的性质学生在学习这一节教材前已陆续学了一些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现以学生在曰常生活中接触较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铁作为过渡元素的代表,进一步较系统地学习一些铁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过渡元素的认识具体化;使元素周期律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得以应用;并为炼铁炼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在内容上是以铁的化学性质作为重点展开的,从铁的性质引出铁的化合物和Fe3+的检验等知识,因此本节的重点之一即是铁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节的特点,本课时抓住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铁的性质,且体现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的性质,尤其是Fe 显价规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3)哲学目标:通过人类对铁的认识和使用铁的历史的叙述,使学生们认识到铁的冶炼对人类生活文明及生产力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而我国钢铁史的发展则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三.说学法:学习这一节前,布置学生对金属键,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复习,且写出有铁参加的化学方程式,形成一个较好的知识〝铺垫〞。
1 通过提出疑问展开对铁的物理性质的讨论,引导学生用金属键解释其物理性质,且能推出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这一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查看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写出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演示实验由学生集体完成,目的是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实验现象的能见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实验的兴趣,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3.确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做完上述实验后再问:铁还能和哪些化合物反应?于是学生积极思考答,Fe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Fe和浓H2SO4 浓HNO3 的反应,Fe和水蒸气的反应。
二价铁离子变成三价铁离子
三价铁离子能水解,fe3++3h2o=可逆=fe(oh)3+3h+铁离子。
铁是一变价元素,常见价
态为+2和+3。
铁与硫、硫酸铜溶液、盐酸、稀硫酸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
与cl2、br2、硝酸及热浓硫酸反应,则被氧化成fe3+。
铁离子
铁就是存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软而存有延展性,熔点为℃,沸点为℃,存有很强的
铁磁性,并存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导热性。
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a=2.87埃.
日常生活中的铁通常所含碳因而曝露在氧气中难在碰到水的情况下出现电化学锈蚀,而纯
度较低的铁则难于锈蚀。
化学性质
铁离子的水解性就是大于铜离子的,而铁单质可以还原成铜离子,自然更能够还原铁
离子了。
还原性从小至大: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氧化性从小到大:k+,ca2+,na+,mg2+al3+,zn2+,fe2+,sn4+,pb2+,h+,cu2+,fe3+,hg+,ag+,pt,au。
其实这是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的。
Fe2+和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实验目的】1、优选适宜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实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2、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定Fe3+,鉴别Fe2+和Fe3+。
3、通过交流、讨论等方法,学会评价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失电子,被氧化,加较强氧化剂Fe2+ Fe3+得电子,被还原,加较强还原剂【实验仪器】试管、滴管【实验药品】铁粉、FeSO4溶液、FeCl3溶液、KSCN溶液、维生素C、双氧水、淀粉碘化钾试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操作】Fe3+→Fe2+的方案(1)取少量的FeCl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铁粉,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Fe粉可以还原Fe3+。
(2)用玻璃棒蘸取FeCl3溶液点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说明I—可以还原Fe3+。
(3)取少量的FeCl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维生素C粉末,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Fe粉可以还原Fe3+。
Fe2+→Fe3+的方案(1)取少量的Fe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无色,再加入H2O2,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H2O2可以氧化Fe2+(2)向盛有5m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盐酸酸化,并加入足量的铁粉,振荡。
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夜,滴入几滴KSCN 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分析】【实验中异常现象及讨论】1、上述实验中Fe3+转化为Fe2+所需时间较长,注意控制时间以防Fe3+转化不完全,而使溶液出现红色。
2、为了给学生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即现象由产生血红色到血红色消失最后又重新恢复血红色,使学生加深对Fe3+与Fe2+相互转化的认识,在实验中宜采用的氧化试剂用硝酸作氧化剂,在本实验中,不能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
若使用浓硝酸,也需用刚开启的浓硝酸,且使用的量也不少。
所以建议为酸性高锰酸钾或新制的氯水,不宜采用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