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颜色(有图)
- 格式:doc
- 大小:338.5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古代服饰(图片收藏)一.商周服饰1.商周贵族服饰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
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
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
2.东周男子服饰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只是略有变化。
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
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
这个时期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挂玉制饰物。
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绅带”;另一种以皮革制成,叫“革带”。
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
窄袖织纹衣穿戴展示图。
3.战国妇女服饰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服饰实物,有绢、罗、锦、纱、绦等各种衣着十余件。
锦袍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
右衽、交领、直裾。
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
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
曲裾深衣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
“衽”就是衣襟。
“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
“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
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图为战国妇女的曲裾深衣。
二.秦汉服饰1.秦汉皇帝服饰冕冠,是古代帝王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
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
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
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
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
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
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
中国传统五色观简述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如果从颜色方面剖析的话最经典的要数中国的传统五色观。
古人把蓝,红,黄,白,黑(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丰富的体现,五色观系统的反应了古人的思维结构,文化内涵以及经济领域,是中国古代色彩学科方面的重要成果之一。
可以说是非常有研究意义的,作为一个现代的设计师或者说是中国人都需要对中国的古代文化,尤其是色彩观作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今后的设计才能把色彩运用的更加恰当,避免发生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失误,这样对以后的设计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阴阳五行观下的“五行论”是构成中国传统五色学说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古代五行论认为世界由火、土、金、木、水这五种原初物质组成。
关于中国传统五色观的最早的记载是在《尚书·洪范》中这样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随着时间发展,五数之说开始形成,并且日益丰富它的内容,五数中的色彩就是五色。
五色对应五个方位。
周礼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
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对于这个说法后人也相应的解释,“绘画的事,调配五色。
象征东方叫做青色,象征南方叫做赤色,象征西方叫做白色,象征北方叫做黑色,象征天叫做玄色,象征地叫做黄色。
青与白是顺次排列的两种颜色,赤与黑是顺次排列的两种颜色,玄与黄是顺次排列的两种颜色。
”所以现在人们也习惯将北方叫作黑土地。
战国末年阴阳学家提出了“五行相胜”的观点。
认为五行五色相生即又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观念和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相克观念,生克循环,维持了世间事物的总体平衡。
收 藏瓷 器二、铜呈色的颜色釉铜在瓷器呈色元素中排行第二,仅次于铁元素。
铜在对氧0.126或0.253的比例下与氧结合。
前者叫做氧化亚铜(Cu 2O),呈赤色,后者叫做氧化铜(CuO),呈绿色。
所谓绿乃是碳酸铜。
瓷器上最早运用氧化铜作装饰是唐代的长沙窑高温红釉和巩县窑的低温三彩釉中的绿釉。
宋代河南禹县大量烧制钧红釉产品,直至元末明初景德镇才开始烧造出纯一色的红釉。
明清时期的铜釉有祭红、郎窑红、豇豆红和孔雀绿釉。
7含铜的天然矿物常用的有孔雀石和蓝铜石。
我国古代宋朝创造的铜红釉,开始就是用铜矿石呈色的,随着铜的冶炼技术的发展,后来采用铜器加工过程中的铜屑(又称“铜花”)。
现代配制色釉采用铜的化工原料,如氧化铜、碱式碳酸铜、氧化亚铜、氯化铜、硫酸铜等。
1.祭红(霁红)明代红釉是永乐时期御窑厂正式烧制成功的,当时称为“鲜红”。
由于当时的红釉器都是作为祭器,所以又称“祭红”。
这种高温红釉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下烧成的。
高温红釉色泽纯正,鲜丽,具有红宝石般的美丽光泽,有“宝石红”之美称。
氧化铜做呈色剂虽然色泽鲜丽,但对烧成温度和气氛要求非常严格。
温度低了烧不出正红色,温度高了铜离子又会逸出釉面,俗称“烧飞了”。
因此纯正的高温红釉烧成率极低。
这也是铜红釉自唐代出现后,经过五代,宋、元等朝代近八百年的时间,直到明代永乐年间才烧出了真正的红釉的原因。
即使在永乐时期,红釉器也十分罕见,弥足珍贵。
《景德镇陶录》就有“永器鲜红最贵”之称。
目前国内也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大型博物馆中有为数不多的永乐红釉器收藏,特别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红釉高足碗,碗心釉下印有云龙暗花纹饰,并有“永乐年制”四字篆款,为传世极少的带永乐款的红釉器(图9)。
从传世器物看,永乐鲜红釉的器形,也比较少,典型的器物为刻花云龙纹盘、墩式碗以及高足杯等。
宣德红釉不仅继承了永乐鲜红釉的风格,而且造型更加规整,釉色更加纯正,因酷似红宝石的色泽,被称为“宝石红”。
五色观与中国传统用色现象余雯蔚‘。
周武忠2(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18;2.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8) 摘要:五色观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特有的一套用色理念。
它区别于西方的科学色彩体系,带有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精神。
通过对古代原始信仰、阴阳五行以及我国不同朝代色彩审美偏好的解读,探求五色审美观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进而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
关键词:五色观;用色传统;工艺美术;阴阳五行思想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AFive--Color Theory and the Phenomen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lors YU Wen—wei,ZHOU Wu—zhong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五色观”作为一种审美理论,无论是在工艺装饰,经济文化,政治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上到统治阶级,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它作为审美标准。
乃至到了今天,我们的建筑装饰色彩设计依然效法其用色理念,以求传达中华之传统精神。
所以,对于古代五色观及其美学意义的探讨一直是设计工作者们必不可少的课题,并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
胡化凯认为。
中国古代未能提出七色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五行五色观念对古人的束缚有关。
⋯张缨探讨了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问题,指出:“五色观”是我国古代在色彩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它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为我国古典色彩美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1张蕾对传统五色观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l|’王飚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民同美术色彩的研究,系统解析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发展及基本特征,并以民间色彩“五色观”为切人点,研究民间色彩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内在关联和设计应用方法,探索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道路。
本文则在解析五色观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五色观的认知基础以及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对传统用色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古代官服颜色、图案与权力等级1 官服制度的确立及官服颜色的变化三国时曹丕建立魏国后,设立了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为九品之别。
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直到元明。
隋朝规定:五品以上,通着紫衣;六品以下,兼用绯丝;胥使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唐朝建国后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
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
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
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踰石带。
庶人并铜铁带。
宋代规定:品官章服一至四品服紫,五品六品服绯,七至八品服绿。
到了元丰年间则规定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
明初规定: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2 官服颜色与“阴阳”“五行”思想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一开始就受到了“阴阳”和“五行”说的影响。
“五行”,对汉以前官服色彩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
夏以木德,尚青;商以金德,尚白;周以火德,尚红;秦以水德,尚黑;汉代总体上以火为德,尚赤。
3.官服图案与地位一品:仙鹤。
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
凤成为皇后的象征,而仙鹤则官居一品。
二品:锦鸡。
亦称“金鸡”、“玉鸡”,是吉祥的象征。
锦鸡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
三品:孔雀。
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
四品:云雁。
用于官员补子的象征意义在于:飞行有序,春去秋来,佐天子四时之序。
五品:白鹇。
一直被视为吉祥物。
白鹇鸟展翅,象征抛弃尘秽,迎新纳福。
六品:鹭鸶。
是吉祥之鸟,因鹭飞有序,以喻百官班次。
七品:鸳鸯。
象征坚定忠心;眠宿如有敕令,喻其兢兢业业。
八品:鹌鹑。
是说百官代表皇帝的形象,体现皇帝的规矩和威仪。
九品:练雀。
象征着权力和富贵的象征。
各种颜色代码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原文作者:青女附注及色样添加:Q u e s t e r 原先见过一个比较日本感的色彩图典,于是我也想作个中国色彩图典。
现在粗略整理了一些,以后慢慢补充好了,要是有谬误差错的地方还请高人指正。
这是平时从绘画书籍,古典文学作品以及中搜集而来的。
?国画用色████bf242a银朱:呈暗粉色。
████9d2933胭脂:色暗红。
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ff461f朱砂:色朱红。
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quester注:黄色成分微高于红色成分,色艳丽,需注意与背景色调和,多数情况下不大面积使用。
)████f36838朱膘:色橘红。
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
用以画花卉。
████845a33赭石:色红褐。
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1685a9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
用以画叶或山石。
████16a951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
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fff2df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
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003472花青:色藏青。
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
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
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广花,颜料。
即广东产的花青。
(quester注: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ffb61e藤黄:色明黄。
用以画花卉、枝叶。
藤黄:明黄色。
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
(quester注: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
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845a33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ffc64b雌黄:矿物名。
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
物色自然—草木染红色名观色彩文化表意Harmony of Creation&Color in Nature —Manifestations of Color Culture Demonstrated by Color Naming in Natural Red Dyeing郎青中国美术学院310000摘要:中国传统的草木染色凝结菁华,代代相传,呈现其独特的文化和表现。
古人有庞大的表述色彩及现象的词汇,从象形的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取名和表意上的智慧,既有着诗兴的浪漫,同时从直观地表述色彩、材质、工艺的关系,在这些色彩名和用色中看到古人试图建立科学的色彩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基于整体的丰富性和系统性,在这样的色彩系统中可以看到古人的宇宙观和多维的色彩文化表意。
东方智慧的染色思想在古人的造物观中已经博大精深,在染色文化艺术中也反映这样的自然和色彩融合观。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natural dyeing,as its best is passed on thro u gh the generations,pr e sents its unique culture and manifestations.The ancients had a vast vocabulary to express color and its phenomena, such as the wisdom distinctly dem on s trated in the pictograph in terms of naming and ideographical expression,both poetic and romantic.As to the intuitive expre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lors, fabric and craftsmanship,it's shown in these color names and use of colors that the ancients attempted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lor system,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its holistic richness and systemic integration.Therefore,such a color system gives us a picture of ancients'cosmic view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ideographical expression of color culture.The dyeing ideology full of oriental wisdom has been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 the ancients'view of creation,and its emphasis on fusion of nature and color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art and culture of dyeing.关键词:红染;表意;色彩文化Key words:red dying;ideographical expression;color cultur;《雪宦绣谱图说》中记载,业染者云:“色随人而变,亦随天气燥湿、技乎巧拙而变,往往有以昨日所得之色,试之今日而变,以今日所得之色,试之明日而又变者。
原文作者:青女附注及色样添加:Quester原先见过一个比较日本感的色彩图典,于是我也想作个中国色彩图典。
现在粗略整理了一些,以后慢慢补充好了,要是有谬误差错的地方还请高人指正。
这是平时从绘画书籍,古典文学作品以及金山词霸中搜集而来的。
国画用色████bf242a银朱:呈暗粉色。
████9d2933胭脂:色暗红。
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ff461f朱砂:色朱红。
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quester注:黄色成分微高于红色成分,色艳丽,需注意与背景色调和,多数情况下不大面积使用。
)████f36838朱膘:色橘红。
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
用以画花卉。
████845a33赭石:色红褐。
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1685a9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
用以画叶或山石。
████16a951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
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fff2df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
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003472花青:色藏青。
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
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
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广花,颜料。
即广东产的花青。
(quester注: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ffb61e藤黄:色明黄。
用以画花卉、枝叶。
藤黄:明黄色。
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
(quester注: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
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845a33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ffc64b雌黄:矿物名。
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
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中国式颜色名称——标准的色彩名称示意图████粉红,即浅红色。
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
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注: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念)████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注: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注:RGB色中的R255系列明度)████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艳丽的深红████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2,国画暗红色颜料████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注:在YM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丹:丹砂的鲜艳红色████彤:赤色████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赫赤:深红,火红。
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洋红:色橘红(注:这个色彩方向不太对,通常洋红指的是倾向于M100系列的红色,应该削弱黄色成分。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注: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
亦泛指脸红色████鹅黄:淡黄色(注: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色)████鸭黄:小鸭毛的黄色████樱草色:淡黄色████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注: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橘黄:柑橘的黄色。
粉红,即法红色。
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妃红色:古同.绯川,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qiiestera: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衣品红阻0铲不是一个概念)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洞的颜色.Bu小t虹注:不大于町。
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北常妖媚娇艳的颜色口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法红口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隹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quest打注।RGB色中的R255条列明度)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艳丽的深红胭脂:L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如",工注1在YM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丹:丹砂的鲜艳红色略赤色茜包: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火红;火焰的红隹,赤色麻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口耀红:鲜艳的红色洋红:色橘红储…力注:这个色彩方向不太对,通常洋红指的是倾向于M1S系列的红色,应该削弱黄色成分.)炎;引申为红色.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维;绎色;浅绛色口■枣红;郎深红(quawter 注: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檀;浅红色,法绎色口股红二发兽的红色.配红:像饮酒后瞪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鸵颜:饮酒脸红的样子。
亦泛指脸红色鹅黄二黑黄色(耿武垢工注;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色)鸭黄二小鸭毛的黄色樱草色:涉黄色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Q 运?七包注:YIOO 尼口飞口感觉的色彩,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橘黄:柑橘的黄色.橙黄:同上.(如相土立注:YIOOM50感觉的色彩,现代感比较强.广告上用得较多)橘红二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口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 法黄色 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法棕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科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棕色:粽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颠色2,适中白色绑包橙色茶包驼色: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鼠点图串: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口深棕色.■ 棕红:红褐色.■ 棕黄:法褐色.赭二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断面赭色:红色3赤红色.■ 琥珀:褐色:黄黑色枯黄;干枯焦黄黄柳:一种落叶濯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木相黄色可做染料.秋色;匕中常橄榄粽色,它比一般橄榄粽色稍暗,且稍稍绿些02,古以秋为金,其色白,故代指白色.秋香色;浅橄榄色浅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