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职业学院校园网络拓扑图.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48.13 KB
- 文档页数:1
IP地址:211.80.192.1-254 学生宿舍vlan 192 网关地址:211.81.192.2/24 211.80.193.1-254 学生宿舍vlan 193 网关地址:211.81.193.2/24211.80.194.1-254 计算中心vlan 194 网关地址:211.81.194.2/24211.80.195.1-254 计算中心vlan 195 网关地址:211.81.195.2/24211.80.196.1-254 教学楼vlan 196 网关地址:211.81.196.2/24211.80.197.1-254 实训楼vlan 197 网关地址:211.81.197.2/24211.80.198.1-254 图书馆vlan 198 网关地址:211.81.198.2/24211.80.199.1-254 办公楼vlan 199 网关地址:211.81.199.2/24 校园网出口路由器地址:202.202.102.105接入ISP的路由器端口地址:202.202.102.106Router0配置: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inter s1/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202.202.102.105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outer(config-if)#inter f0/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9.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route rip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02.202.102.0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9.0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Router(config-router)#Router1配置: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inter s1/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202.202.102.106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inter f0/0Router(config-if)#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route rip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02.202.102.0 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Router(config-router)#Multilayer Switch0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vlan 199Switch(config-vlan)#vlan 198Switch(config-vlan)#vlan 197Switch(config-vlan)#vlan 196Switch(config-vlan)#vlan 195Switch(config-vlan)#vlan 194Switch(config-vlan)#vlan 193Switch(config-vlan)#vlan 19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9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9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er vlan 199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9.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198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8.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197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7.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196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6.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195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5.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194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4.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193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3.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192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211.81.192.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route rip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9.0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8.0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7.0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6.0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5.0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4.0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3.0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11.81.192.0Switch(config-router)#version 2Switch(config-router)#Multilayer Switch1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inter range f0/1-6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1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2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2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2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3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2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4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3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3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5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3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3Switch(config-if-range)#Multilayer Switch2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inter range f0/1-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6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4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4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7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4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4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8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5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5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9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6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6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10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6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6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11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7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7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12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7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13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8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8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14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199Switch(config)#inter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er range f0/2-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99 Switch(config-if-range)#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校园网拓扑结构(2008-10-24 11:10:25)
标签:it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于1994年正式启动以来,已与国内一千多所学校相连。
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校园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
外部信息资源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功能:Internet功能、远程访问功能、电子邮件功能、以多媒体方式介绍学校的功能、讨论和交流功能、信息发布功能。
各项功能均可通过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
1。
校园网的视频点播系统:
2.几个典型的校园网络拓扑结构:
(1):
(2):
(3):。
校园网方案设计拓扑图导语:拓扑图是对面实体符号图形的简单化与规则化表示,并借此图形显示量化信息,图形大小一般与实体面积无关。
以下本人为大家介绍校园网方案设计拓扑图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校园网方案设计拓扑图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
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学校领导、广大师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校未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是构筑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上,通过加大信息网络教育的投入,开展网络化教学,开展教育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等将成为未来建设的具体内容。
学校有几栋建筑需纳入局域网,其中原有计算机教室将并入整个校园网络。
根据校方要求,总的信息点将达到 3000个左右。
信息节点的分布比较分散。
将涉及到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
主控室可设在教学楼的一层,图书馆、实验楼和教学楼为信息点密集区。
校园网最终必须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项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并能够有效促进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提高学校办公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校园网络项目,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设备选型的性能价格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为学校设计成一个技术先进、灵活可用、性能优秀、可升级扩展的校园网络。
考虑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以及远程教学等各个方面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学校的投资。
学校借助校园网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快捷、无地理限制等优势,真正把现代化管理、教育技术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与办公管理当中。
学校校园网具体功能和特点如下: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带宽1000Mbps 速率的主干,100Mbps 到桌面,运行目前的各种应用系统绰绰有余,还可轻松应付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应用要求,且易于升级和扩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网络设备选型为国际知名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产品系列全及完善的服务保证;采用支持网络管理的交换设备,足不出户即可管理配置整个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要求通过对用户网络结构和应用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大型校园网,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网络要求。
•整个网络无性能瓶颈,特别是教学区中的多媒体教室。
•各子网间既要保持相对独立,又要允许有权限的用户能相互访问。
•各楼层都要预留一定的交换端口,以备扩展。
•结构图中可清晰地知道各主要设备连接的传输介质类型。
•整个网络设计的性价比要高。
2.设计思路本示例为多个扩展型星型网络的双绞线,或者光纤互连。
根据以上网络要求可以得出以下网络结构基本设计思路。
(1)对于有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楼,在楼层交换机与建筑物设备问交换机之间,以及相应建筑物设备问交换机与总机房核心交换机之间可采用GEC技术进行多链路聚合,最高可达到8Gbps 的连接性能,确保所需的高带宽。
(2)为了确保各子网问相对独立,又可以允许有权限用户问的互访,可在各区网络中采用子网划分方法,同时通过中间节点路由器可以设置允许相互访问的用户列表。
(3)根据各建筑物的相隔距离通常是这样部署各机房和设备间的:各建筑物的设备问均设在各楼的第一层,子网设备问选择该区中位置相对中央的一建筑物第一层,与该建筑物的设备问共处一室,整个校园网的机房设在整个校园网中位置相对中央的一栋教学楼第一层,与该教学楼,甚至该建筑物所在子网的设备间区处一室。
(4)主干网络中各子网核心交换机与总机房路由器之间,以及同一子网内部建筑物设备间交换机与子网核心交换机之间都采用光纤星型连接,而同一建筑物的不同楼层则采用双绞线千兆位连接。
(5)楼层交换机所需预留的端口较多,而设备间和机房核心交换机则可预留少数端口,因为端口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最终用户端。
(6)本节主要介绍各楼层交换机与建筑物设备间核心交换机,建筑物设备间交换机与子网设备问核心交换机之间,以及子网设备间核心交换机与网络总机房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具体各楼内部的星型网络结构设计思路参见3.1.1节介绍即可。
3.设计步骤根据以上设计思路,作出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完整版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图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及其之间相互连接的物理或逻辑形态,是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网络拓扑结构图的种类及其特点。
1. 星型网络拓扑星型网络拓扑即以一个集线器为中心,将各个节点通过一条点对点的链路与集线器相连,形成一种中心式的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点在于易于管理、故障维护方便。
缺点是集线器过载时会导致整个网络崩溃,同时链路需求过于庞大,无法承受较大的网络负载。
2. 总线型网络拓扑总线型网络拓扑是一种线性的结构,所有节点都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节点之间通过共享总线进行通信。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点在于具有低成本、易扩展的特点。
缺点是若总线断开,整个网络将瘫痪,同时总线上节点过多也会导致性能下降。
3. 环型网络拓扑环型网络拓扑是将各个节点按环形排列,相邻节点通过一条点对点的链路连接,最后一个节点还需要与第一个节点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避免数据碰撞,数据传输采用轮流通过的方式。
缺点是节点过多会导致延迟增大,同时若有一个节点故障,整个环形结构将中断。
4. 树型网络拓扑树型网络拓扑是将各个节点按照分支结构排列,每个节点除了与下级节点相连外,还与上级节点相连,最终形成一颗树状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点在于高效的数据传输、灵活的扩展能力。
缺点是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根节点的可靠性。
5. 网状网络拓扑网状网络拓扑是将所有节点互相连接,形成矩阵状的结构,每个节点都可以直接与其他节点通信。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点在于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即使某个节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缺点是架设和维护成本高,也容易出现数据环路等问题。
6. 混合网络拓扑混合网络拓扑是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组合,能够兼顾各个拓扑结构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
例如在总线型网络中,可以通过加入一些集线器或交换机来增加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形成星型或树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