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3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以及组成结构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装置之一,它能够通过对车轮施加力来减慢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本文将从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来实现制动。
具体来说,制动系统通过施加力矩使车轮减速转动,从而使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制动器摩擦时产生的热能,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机械制动和液压制动两种方式。
机械制动是通过机械力来实现制动,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鼓和制动鞋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杠杆原理,使制动鼓上的制动鞋与鼓内壁摩擦,从而减速车轮的转动。
液压制动是目前主流的制动系统,它利用液压传动力来实现制动。
液压制动主要由制动主缸、制动助力器、制动盘和制动片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主缸内的液压油受到压力,通过制动助力器的作用,将压力传递到制动盘和制动片之间。
制动盘和制动片之间的摩擦产生制动力,从而减慢车轮的转动。
二、制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制动系统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制动器、传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
1. 制动器:制动器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实现制动功能。
常见的制动器有制动鼓和制动盘两种形式。
制动鼓主要用于轻型车辆,它通过制动鞋与鼓内壁摩擦来实现制动。
制动盘主要用于中型和重型车辆,它通过制动片与盘面摩擦来实现制动。
2.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主要用于将驾驶员的制动操作传递到制动器上。
在机械制动系统中,传动装置通常由制动踏板、杠杆和连杆等组成。
在液压制动系统中,传动装置由制动主缸、制动助力器和液压管路等组成。
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的制动状态和条件,以便及时调节制动力。
常见的传感器有制动踏板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制动液位传感器等。
制动踏板传感器可以感知驾驶员的制动踏板力度,车速传感器可以感知车辆的速度,制动液位传感器可以感知制动液的液位。
4.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从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制动系统的组成。
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缸、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和制动管路等部件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缸,使制动缸的活塞向外推动,从而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产生摩擦力,达到减速和停车的目的。
其次,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主要通过摩擦来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减速和停车。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被压缩,传递到制动缸,使制动缸的活塞向外推动,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
制动片受到制动盘的摩擦力作用,从而使车轮减速并停下。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液传递→制动缸活塞推动→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摩擦减速停车。
这个过程需要保证制动系统各部件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及制动片与制动盘的摩擦性能。
此外,制动系统还有防抱死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等辅助系统。
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效果和稳定性;EBD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负载情况和路面摩擦系数自动调整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总的来说,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了解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掌握车辆的制动性能,提高驾驶安全性。
同时,制动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检查制动系统的各部件,保证其正常工作,对于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一、刹车盘和刹车鞋:刹车盘是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位于车轮内侧的轮盖上。
在制动时,通过刹车盘与车轮的摩擦产生制动力,减小车轮转动的力矩,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刹车盘一般采用合金刚铁制成,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能和耐磨性。
刹车鞋则是刹车盘提供制动力的关键部件,由摩擦片和压紧机构组成。
摩擦片与刹车盘接触,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
二、气压控制装置:气压控制装置是动车组制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刹车盘和刹车鞋的运行。
气压控制装置包括压缩空气供应系统、主气管、分枝管、缸组和排气装置等。
压缩空气供应系统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外界空气压缩后供应给系统中的气动元件,主气管将压缩空气传送到各个刹车缸组,分枝管将主气管分支到各个车厢。
缸组是气压控制装置中最主要的部件,由缸体、柱塞和弹簧等组成,通过气压的控制使刹车盘和刹车鞋实现制动和松开。
三、防滞制动系统:防滞制动系统是保证列车在紧急制动时不发生轮轨阻滞的重要系统。
它可以通过调整刹车盘与车轮的接触力,使列车在刹车时保持最大的牵引力。
防滞制动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包括AAR控制器、电动刹车阀和轮轨力传感器。
AAR控制器根据轮轨的实时情况对电动刹车阀的开启程度进行调整,使刹车力得到最佳的控制。
轮轨力传感器通过检测轮轨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来反馈给AAR控制器。
四、辅助刹车系统:辅助刹车系统包括电气制动和机械制动两部分。
电气制动是通过电子系统对电动机进行控制,将电能转化为制动力的过程。
机械制动是指通过手动操作机械装置,使刹车盘与车轮摩擦产生制动力。
辅助刹车系统主要用于降低列车速度和协助主制动系统制动。
1.制动功能:动车组制动系统可以根据列车运行状态和运营需求实现不同级别的制动。
通过控制刹车盘和刹车鞋,有效减速列车,并实现平稳停车。
2.安全保护功能:制动系统可以保护列车免受超速、滑轮轨、限流等异常情况的影响,保障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3.能量回收功能:动车组制动系统利用列车制动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通过电能回收装置将其转化为电能,再次供应给列车,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制动系统中在司机或其他控制装置(如ATC系统等)的控制下产生、传递制动信号,并对各种制动方式进行制动力分配、协调的部分,称为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控制系统主要有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两大类。
以压力空气作为制动信号传递和制动力控制的介质时的制动系统,称为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空气制动机)。
以电信号来传递制动信号的制动控制系统,称为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1)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空气制动控制系统一般分为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和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①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
司机通过司机控制器可直接控制列车管和各车辆制动缸的增压、减压或保压,由此实施列车的制动和缓解。
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的响应灵敏,但由于其列车管增压制动、减压缓解的特点,列车分离时不能自动停车,安全性低。
②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在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各车增加一个三通阀和一个副风缸而成。
其工作原理为列车管减压制动、增压缓解,因而列车分离时能自动产生制动作用。
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所采用的三通阀是一个两气动压力控制阀,适用于编组较长的列车。
我国中低速列车大多采用这种制动系统。
③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与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的部件组成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通阀的工作原理不同,它采用的是三气动压力控制阀。
其基本性能在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动力不衰减性和阶段缓解性能,因此它比较适合中低速旅客列车。
空气制动控制系统通过列车管的压力变化来传递制动指令,速度缓慢,采用纯机械式的开环控制方式,制动作用控制精度不高,因此不能单独用于高速列车。
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所以,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常被用作高速列车的备用制动控制系统。
(2)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按照制动控制装置的不同可分为电磁空气制动控制系统、气压控制型制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型制动控制系统。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制动系统的控制技术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浅析。
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由空气制动系统和电磁制动系统组成,具有双重制动能力。
空气制动系统是动车组主要的制动系统,它利用空气压力通过管路和刹车软管传输到制动装置上,从而实现车辆的制动。
电磁制动系统则是在空气制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进,能够在高速行驶时提供更快速的制动效果。
空气制动系统的原理是通过空气压力来传送力量,从而实现列车的制动。
当司机操作制动手柄时,通过阀门控制空气压力的流动,进而控制制动装置的工作。
制动装置包括制动鼓、制动片、汽缸等部件,当汽缸内充满空气时,制动片受力挤压制动鼓,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电磁制动系统则是通过电磁力来实现列车的制动,在高速行驶时能够更加快速、更加安全地实现列车的制动。
电磁制动系统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从而产生制动力,在列车行驶时通过控制电磁制动的力度实现列车的制动。
1. 制动控制系统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控制系统主要采用自动控制和手动辅助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列车的制动系统能够自动根据车速、列车状态等信息实现制动操作,从而保证列车在各种运行情况下都能安全平稳地制动。
在手动辅助控制模式下,司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动控制,以应对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力分配系统能够根据列车的实际负载、运行速度等参数,自动调整每个车厢的制动力分配,从而保证列车整体制动效果的均衡和平稳。
这种智能化的制动力分配系统能够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
CRH380B型动车组还配备有多种制动辅助系统,如防抱死系统、牵引制动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够在列车制动时提供额外的辅助性能,从而提高列车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防抱死系统能够根据车轮速度和阻滞情况实时调整制动力度,从而避免车轮因过度阻滞而失去牵引力。
简述制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制动控制系统是一种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制动系统,以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它由多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与作用。
首先是制动踏板,它是驾驶员用脚控制车辆制动的装置。
当驾驶员将脚踩在制动踏板上时,制动踏板会通过机械传动将力量传递到制动主缸。
制动主缸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它将驾驶员踩下去的力量转换成液压压力。
其中一个作用是分配制动压力到车辆的四个轮胎。
制动助力器是帮助驾驶员施加压力的装置。
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助力器,如真空助力器和液压助力器。
制动助力器可以减少驾驶员的力量,使制动操作更轻松。
制动管路是将制动主缸和制动器连接起来的管道系统。
它负责传输制动液体,并确保在制动时压力能够平均分配到各个制动器上。
制动器是实现车辆制动的关键组件,主要通过摩擦来减慢车辆的速度。
制动器通常由制动盘和制动片(或制动鼓和制动鞋)组成。
当制动踏板被踩下时,制动液将被送到制动器上,制动盘会与制动片或制动鼓与制动鞋产生摩擦力,从而减慢车辆的速度。
最后是电子控制单元(ECU),它是制动控制系统的智能中枢,用于监测和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ECU可以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通过与其他部件的通信来调整制动力的分配,并确保制动系统的良好运行。
制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控制制动压力的大小和分配,帮助驾驶员迅速减速和停车。
它不仅可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还能提高行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此外,在一些先进的制动控制系统中,还能实现自动制动、刹车防抱死、刹车力线分配以及制动力矢量调控等功能,进一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制动系统总结一、引言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控制汽车的速度和停止距离,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
本文将对制动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
二、制动系统的组成1. 制动踏板:驾驶员通过踩制动踏板来控制制动器件。
2. 制动助力器:通过增加液压或机械力量来提高刹车效果。
3. 主缸:将驾驶员踩下的制动踏板压力转化为液压信号,传输给刹车盘或刹车鼓。
4. 刹车盘或刹车鼓:用于产生摩擦力,使汽车减速或停止。
5. 刹车片或刹车鞋: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接触,产生摩擦力,使汽车减速或停止。
6. 制动液:传递主缸所产生的液压信号到刹车盘或刹车鼓上。
7. 制动管路:连接主缸和刹车盘或刹车鼓之间的管道,传输液压信号。
8. ABS系统:通过防抱死技术来提高制动效果,确保汽车在紧急情况下不会失控。
三、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主缸内的液体将被压缩并传递到刹车盘或刹车鼓上。
刹车盘或刹车鼓与刹车片或刹车鞋之间产生摩擦力,使汽车减速或停止。
制动助力器通过增加液压或机械力量来提高刹车效果。
ABS系统通过防抱死技术来提高制动效果,确保汽车在紧急情况下不会失控。
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ABS系统会自动控制每个轮子的制动力度,防止轮胎锁死。
四、常见的故障和维修方法1. 制动失灵:可能是主缸泄漏、制动管路破裂、刹车片磨损等原因导致。
维修方法是更换故障部件并检查其他相关部件是否有问题。
2. 制动异响:可能是刹车片磨损、钢板变形等原因导致。
维修方法是更换故障部件并检查其他相关部件是否有问题。
3. ABS系统故障:可能是传感器损坏、控制模块故障等原因导致。
维修方法是更换故障部件并检查其他相关部件是否有问题。
五、结论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控制汽车的速度和停止距离,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
制动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制动踏板、制动助力器、主缸、刹车盘或刹车鼓、刹车片或刹车鞋、制动液、制动管路和ABS系统。
制动系统基本组成及作用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安全地停止。
制动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下面将对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1. 制动踏板:驾驶员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来控制车辆的制动。
2. 主缸:主缸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将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的力量转化为液压压力,传递给制动器。
3. 制动管路:制动管路将主缸产生的液压压力传递给制动器。
4. 制动器:制动器是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它通过摩擦来减速车轮的旋转,从而使车辆停止。
制动器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
5. 制动盘/制动鼓:制动盘和制动鼓是制动器的摩擦部件,它们通过与制动器摩擦来减速车轮的旋转。
6. 制动片/制动鼓片:制动片和制动鼓片是制动盘和制动鼓的摩擦材料,它们通过与制动盘和制动鼓摩擦来减速车轮的旋转。
7. 制动辅助系统:制动辅助系统包括制动助力器、制动防抱死系统、制动力分配器等,它们能够提高制动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制动系统的作用制动系统的作用是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安全地停止。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主缸将驾驶员的力量转化为液压压力,传递给制动器。
制动器通过摩擦来减速车轮的旋转,从而使车辆停止。
制动系统的作用不仅仅是停车,还包括在行驶过程中控制车速和方向。
例如,在行驶中,驾驶员需要减速或者转弯时,制动系统能够帮助驾驶员控制车速和方向,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此外,制动系统还能够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例如,在急刹车时,制动防抱死系统能够防止车轮锁死,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制动力分配器能够根据车辆的负载情况自动调节制动力的分配,提高车辆的舒适性。
总之,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停车,还包括在行驶过程中控制车速和方向,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了解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作用,能够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掌握车辆的行驶和停车技巧,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动车组制动系统结构组成
动车组制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鼓、刹车片/鞋、制动缸等。
制动机
构通过施加摩擦力来减速或停车。
2. 制动传动系统:包括制动杆、制动杆杆头、制动杠等部件,用于传递制动操作力到制动机构。
3. 制动液压系统:包括主缸、助力缸、制动液管路等。
制动液压系统通过液压力量来传递制动力到制动机构,提供更可靠的制动效果和更好的操控性。
4. 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制动灯等。
制动控制系统由驾驶员操控,用于控制制动系统的启停和力度。
5. 制动辅助系统:包括制动盘散热器、制动均衡器等。
制动辅助系统用于提高制动性能和安全性,保证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以上是动车组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型号和品牌的动车组制动系统可能会有所差异。
制动系统结构原理及特点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车轮的转动来减速甚至停止车辆。
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决定了车辆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特点。
一、制动系统的结构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踏板、主缸、制动助力装置、刹车分泵、刹车片、刹车盘、刹车鼓、刹车缸、制动总泵、制动管路等部分组成。
1.刹车踏板是驾驶员用脚操作的手柄,通过踩下刹车踏板来启动制动系统。
2.主缸是制动系统的主要执行元件,转化驾驶员的刹车踏板力量为液压能量,通过液压系统传导到各个刹车部位。
3.制动助力装置通过增加刹车踏板力量,减少驾驶员的力量来实现制动作用,同时提高制动系统的灵敏性。
4.刹车分泵用于将制动压力分配到不同的刹车装置,使每个轮子的制动力分布均匀。
5.刹车片是制动目标物,通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摩擦来产生制动力。
6.刹车盘或刹车鼓是车轮上的固定部件,通过与刹车片接触产生制动力。
7.刹车缸是传动液压力的部件,配合主缸和分泵实现制动。
8.制动总泵是整个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接收刹车踏板的力量,并将其转化为液压能量,通过制动管路传递给刹车片或刹车盘。
二、制动系统的原理制动系统的原理基于液压力的传递,通过驾驶员的刹车踏板力量转化为液压能量,并分配到各个刹车部件上,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具体的制动过程如下:1.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刹车踏板向前移动。
2.主缸活塞移动,将踏板力量转化为液压能量。
3.经过制动助力装置的增力作用,液压力被放大。
4.刹车总泵将液压力通过制动管路传递给刹车装置。
5.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紧密接触,并产生摩擦力。
6.摩擦力使车轮减速或停止转动,实现制动效果。
三、制动系统的特点1.制动灵敏性:制动系统对驾驶员刹车指令的反应速度很快,能够迅速减速或停止车辆。
2.制动稳定性:制动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制动力,防止车辆在制动过程中发生侧滑、打滑等危险情况。
3.制动可靠性:制动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避免制动失灵带来的事故风险。
简述制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作用-回复制动控制系统是现代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起着控制和调节汽车制动的作用。
该系统由许多不同的部件组成,并负责在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有效地减速车辆。
本文将从制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方面进行阐述。
制动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一、制动踏板:制动踏板是驾驶员通过脚力来操控制动系统的主要装置。
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踏板传递力量给制动液,从而启动制动系统。
二、真空助力器:真空助力器是帮助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所需的辅助力量。
它通过使用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真空,减轻驾驶员启动制动系统的力量。
三、制动总泵:制动总泵是制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压缩制动液并将其传递到制动器。
制动总泵通过驱动柱塞放入制动液,并推动制动液进入制动系统。
四、制动线路:制动线路是连接制动总泵、制动气缸、制动器和车轮的管道系统。
制动油液通过制动线路从制动器流入车轮,从而减速车辆。
五、制动器:制动器是制动控制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在车轮上产生摩擦力以减速车辆。
制动器主要包括制动盘和制动鼓。
制动盘常用于轿车和商务车,而制动鼓常用于卡车和客车。
以上是制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们完成了将驾驶员通过制动踏板踩下的力量转化为产生制动力的过程。
制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动控制系统能够减速车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会产生制动力,使车辆减速。
这是保证驾驶员能够安全控制车辆减速的重要手段。
其次,制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稳定的制动力分配。
通过对每个汽车车轮的独立控制,制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负载、速度和路况变化,调整每个车轮的制动力,以确保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此外,制动控制系统还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ABS系统通过感知车轮的锁死情况,自动调整制动力的大小,以防止车轮抱死,提供更好的制动性能。
而EBD系统根据车辆的状态和负载情况,自动调整每个车轮的制动力,以确保更好的制动稳定性和操控性。
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制动线:制动线是线控制动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它通过操纵线将制动力传递给制动机构。
制动线通常由金属丝绳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制动力。
2.制动手柄:制动手柄是位于驾驶员区域的手动操作装置,通过手柄的拉动来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制动手柄通常安装在车辆的方向盘下方或中央控制台上。
3.制动平衡杆:制动平衡杆是连接制动手柄和制动力传递机构的部件,它通过手柄的拉动将制动力传递到制动力传递机构,进而操控制动线的拉动。
4.制动力传递机构:制动力传递机构是将制动力从制动平衡杆传递到制动线的装置。
它通常由一组滑动杆和连杆组成,通过机械传动来实现制动力的传递。
5.制动机构:制动机构是最终实现刹车效果的部分,它通过制动线的拉动来实现刹车盘或刹车鼓的摩擦,从而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刹车效果。
制动机构包括刹车盘、刹车鼓、刹车片和刹车鼓罩等部分。
1.驾驶员通过操作制动手柄,拉动制动平衡杆。
2.制动平衡杆将拉力传递给制动力传递机构。
3.制动力传递机构将拉力通过滑动杆和连杆传递给制动线,使制动线拉动。
4.制动线的拉动将制动力传递给制动机构。
5.制动机构通过刹车盘或刹车鼓的摩擦,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刹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线控制动系统中,制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制动手柄的拉力来调节。
拉力越大,制动力越大,刹车效果越明显。
1.操纵简单:线控制动系统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拉动制动手柄即可实现刹车,驾驶员容易上手。
2.制动力可调:通过调节制动手柄的拉力,可以调节制动力的大小,适应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
3.效果稳定: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相对稳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维护方便:线控制动系统的零部件相对较少,维护起来相对方便。
综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是通过操纵线来实现刹车的系统,它由制动线、制动手柄、制动平衡杆、制动力传递机构和制动机构等部分组成。
通过驾驶员操作制动手柄,拉动制动平衡杆,将制动力传递到制动线上,实现刹车效果。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高速列车的制动能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传统的纯空气制动已不能满足需要,因其制动能力由于以下因素而受到影响:●制动热容量和机械制动部件磨耗寿命的限制●摩擦材料的性能对粘着利用的局限性,以及对旅客乘坐舒适性的不利影响●纯空气制动作用情况下,紧急制动距离不可避免的延长因此,高速列车必须采用能提供强大制动力并能更好利用粘着的复合制动系统;制动时电制动与空气制动联合作用,且以电制动为主。
复合制动系统通常由电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防滑装置、制动控制系统等组成,下面就这几部分分别加以介绍:电制动空气制动防滑装置制动控制系统电制动电制动是将列车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后,再变成热能消耗掉或反馈回电网的制动方式,应用在200公里动车组上的主要有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两种.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都是让列车的动轮带动动力传动装置(牵引电动机),让其产生逆作用,消耗或回收列车动能,习惯上也称为动力制动。
下面分别就这两种制动方式加以介绍:一、电阻制动(一)系统构成(二)工作原理司机室或ATC装置发出制动指令后,制动控制装置首先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判断。
当速度大于25km/h时,制动主回路构成(PB转换器转为制动位置),然后制动接触器动作(B11闭合、P11打开、P13打开),随后依次是励磁削弱接触器打开、预励磁接触器投入,最后,断路器投入(L1闭合)。
此时,由电枢绕组、励磁绕组和主电阻器构成电阻制动主回路,并使电流向增加原牵引时剩磁的方向流动,再由主电阻器最终将电枢转动发出的电能变为热能消散掉。
二、再生制动(一)系统构成(二)工作原理与电阻制动相比,再生制动的主回路中没有了主电阻器。
制动时回路中各部件的动作与电阻制动时一样,只是电枢转动产生的电能要回馈到电网。
电制动具有摩擦部件少(仅有轴承)、维修工作量少、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担负着动车组制动减速时的大部分能量。
但由于增加了控制装置和制动电阻等设备,使重量增加;而且,如果条件不具备就不能产生制动作用(即电制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