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3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以及组成结构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装置之一,它能够通过对车轮施加力来减慢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本文将从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来实现制动。
具体来说,制动系统通过施加力矩使车轮减速转动,从而使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制动器摩擦时产生的热能,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机械制动和液压制动两种方式。
机械制动是通过机械力来实现制动,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鼓和制动鞋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杠杆原理,使制动鼓上的制动鞋与鼓内壁摩擦,从而减速车轮的转动。
液压制动是目前主流的制动系统,它利用液压传动力来实现制动。
液压制动主要由制动主缸、制动助力器、制动盘和制动片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主缸内的液压油受到压力,通过制动助力器的作用,将压力传递到制动盘和制动片之间。
制动盘和制动片之间的摩擦产生制动力,从而减慢车轮的转动。
二、制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制动系统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制动器、传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
1. 制动器:制动器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实现制动功能。
常见的制动器有制动鼓和制动盘两种形式。
制动鼓主要用于轻型车辆,它通过制动鞋与鼓内壁摩擦来实现制动。
制动盘主要用于中型和重型车辆,它通过制动片与盘面摩擦来实现制动。
2.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主要用于将驾驶员的制动操作传递到制动器上。
在机械制动系统中,传动装置通常由制动踏板、杠杆和连杆等组成。
在液压制动系统中,传动装置由制动主缸、制动助力器和液压管路等组成。
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的制动状态和条件,以便及时调节制动力。
常见的传感器有制动踏板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制动液位传感器等。
制动踏板传感器可以感知驾驶员的制动踏板力度,车速传感器可以感知车辆的速度,制动液位传感器可以感知制动液的液位。
4.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从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制动系统的组成。
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缸、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和制动管路等部件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缸,使制动缸的活塞向外推动,从而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产生摩擦力,达到减速和停车的目的。
其次,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主要通过摩擦来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减速和停车。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被压缩,传递到制动缸,使制动缸的活塞向外推动,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
制动片受到制动盘的摩擦力作用,从而使车轮减速并停下。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液传递→制动缸活塞推动→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摩擦减速停车。
这个过程需要保证制动系统各部件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及制动片与制动盘的摩擦性能。
此外,制动系统还有防抱死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等辅助系统。
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效果和稳定性;EBD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负载情况和路面摩擦系数自动调整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总的来说,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了解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掌握车辆的制动性能,提高驾驶安全性。
同时,制动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检查制动系统的各部件,保证其正常工作,对于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一、刹车盘和刹车鞋:刹车盘是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位于车轮内侧的轮盖上。
在制动时,通过刹车盘与车轮的摩擦产生制动力,减小车轮转动的力矩,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刹车盘一般采用合金刚铁制成,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能和耐磨性。
刹车鞋则是刹车盘提供制动力的关键部件,由摩擦片和压紧机构组成。
摩擦片与刹车盘接触,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
二、气压控制装置:气压控制装置是动车组制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刹车盘和刹车鞋的运行。
气压控制装置包括压缩空气供应系统、主气管、分枝管、缸组和排气装置等。
压缩空气供应系统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外界空气压缩后供应给系统中的气动元件,主气管将压缩空气传送到各个刹车缸组,分枝管将主气管分支到各个车厢。
缸组是气压控制装置中最主要的部件,由缸体、柱塞和弹簧等组成,通过气压的控制使刹车盘和刹车鞋实现制动和松开。
三、防滞制动系统:防滞制动系统是保证列车在紧急制动时不发生轮轨阻滞的重要系统。
它可以通过调整刹车盘与车轮的接触力,使列车在刹车时保持最大的牵引力。
防滞制动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包括AAR控制器、电动刹车阀和轮轨力传感器。
AAR控制器根据轮轨的实时情况对电动刹车阀的开启程度进行调整,使刹车力得到最佳的控制。
轮轨力传感器通过检测轮轨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来反馈给AAR控制器。
四、辅助刹车系统:辅助刹车系统包括电气制动和机械制动两部分。
电气制动是通过电子系统对电动机进行控制,将电能转化为制动力的过程。
机械制动是指通过手动操作机械装置,使刹车盘与车轮摩擦产生制动力。
辅助刹车系统主要用于降低列车速度和协助主制动系统制动。
1.制动功能:动车组制动系统可以根据列车运行状态和运营需求实现不同级别的制动。
通过控制刹车盘和刹车鞋,有效减速列车,并实现平稳停车。
2.安全保护功能:制动系统可以保护列车免受超速、滑轮轨、限流等异常情况的影响,保障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3.能量回收功能:动车组制动系统利用列车制动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通过电能回收装置将其转化为电能,再次供应给列车,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制动系统中在司机或其他控制装置(如ATC系统等)的控制下产生、传递制动信号,并对各种制动方式进行制动力分配、协调的部分,称为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控制系统主要有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两大类。
以压力空气作为制动信号传递和制动力控制的介质时的制动系统,称为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空气制动机)。
以电信号来传递制动信号的制动控制系统,称为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1)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空气制动控制系统一般分为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和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①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
司机通过司机控制器可直接控制列车管和各车辆制动缸的增压、减压或保压,由此实施列车的制动和缓解。
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的响应灵敏,但由于其列车管增压制动、减压缓解的特点,列车分离时不能自动停车,安全性低。
②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在直通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各车增加一个三通阀和一个副风缸而成。
其工作原理为列车管减压制动、增压缓解,因而列车分离时能自动产生制动作用。
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所采用的三通阀是一个两气动压力控制阀,适用于编组较长的列车。
我国中低速列车大多采用这种制动系统。
③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与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的部件组成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通阀的工作原理不同,它采用的是三气动压力控制阀。
其基本性能在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动力不衰减性和阶段缓解性能,因此它比较适合中低速旅客列车。
空气制动控制系统通过列车管的压力变化来传递制动指令,速度缓慢,采用纯机械式的开环控制方式,制动作用控制精度不高,因此不能单独用于高速列车。
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所以,直通自动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常被用作高速列车的备用制动控制系统。
(2)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按照制动控制装置的不同可分为电磁空气制动控制系统、气压控制型制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型制动控制系统。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制动系统的控制技术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浅析。
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由空气制动系统和电磁制动系统组成,具有双重制动能力。
空气制动系统是动车组主要的制动系统,它利用空气压力通过管路和刹车软管传输到制动装置上,从而实现车辆的制动。
电磁制动系统则是在空气制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进,能够在高速行驶时提供更快速的制动效果。
空气制动系统的原理是通过空气压力来传送力量,从而实现列车的制动。
当司机操作制动手柄时,通过阀门控制空气压力的流动,进而控制制动装置的工作。
制动装置包括制动鼓、制动片、汽缸等部件,当汽缸内充满空气时,制动片受力挤压制动鼓,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电磁制动系统则是通过电磁力来实现列车的制动,在高速行驶时能够更加快速、更加安全地实现列车的制动。
电磁制动系统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从而产生制动力,在列车行驶时通过控制电磁制动的力度实现列车的制动。
1. 制动控制系统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控制系统主要采用自动控制和手动辅助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列车的制动系统能够自动根据车速、列车状态等信息实现制动操作,从而保证列车在各种运行情况下都能安全平稳地制动。
在手动辅助控制模式下,司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动控制,以应对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力分配系统能够根据列车的实际负载、运行速度等参数,自动调整每个车厢的制动力分配,从而保证列车整体制动效果的均衡和平稳。
这种智能化的制动力分配系统能够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
CRH380B型动车组还配备有多种制动辅助系统,如防抱死系统、牵引制动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够在列车制动时提供额外的辅助性能,从而提高列车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防抱死系统能够根据车轮速度和阻滞情况实时调整制动力度,从而避免车轮因过度阻滞而失去牵引力。
简述制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制动控制系统是一种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制动系统,以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它由多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与作用。
首先是制动踏板,它是驾驶员用脚控制车辆制动的装置。
当驾驶员将脚踩在制动踏板上时,制动踏板会通过机械传动将力量传递到制动主缸。
制动主缸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它将驾驶员踩下去的力量转换成液压压力。
其中一个作用是分配制动压力到车辆的四个轮胎。
制动助力器是帮助驾驶员施加压力的装置。
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助力器,如真空助力器和液压助力器。
制动助力器可以减少驾驶员的力量,使制动操作更轻松。
制动管路是将制动主缸和制动器连接起来的管道系统。
它负责传输制动液体,并确保在制动时压力能够平均分配到各个制动器上。
制动器是实现车辆制动的关键组件,主要通过摩擦来减慢车辆的速度。
制动器通常由制动盘和制动片(或制动鼓和制动鞋)组成。
当制动踏板被踩下时,制动液将被送到制动器上,制动盘会与制动片或制动鼓与制动鞋产生摩擦力,从而减慢车辆的速度。
最后是电子控制单元(ECU),它是制动控制系统的智能中枢,用于监测和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ECU可以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通过与其他部件的通信来调整制动力的分配,并确保制动系统的良好运行。
制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控制制动压力的大小和分配,帮助驾驶员迅速减速和停车。
它不仅可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还能提高行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此外,在一些先进的制动控制系统中,还能实现自动制动、刹车防抱死、刹车力线分配以及制动力矢量调控等功能,进一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