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完结篇)
- 格式:pdf
- 大小:275.55 KB
- 文档页数:26
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人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人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那么关于初一语文都有哪些重要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叙述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七年级全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开端,是极富挑战性的。
在这一学期里,许多学生需要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掌握大量的新知识。
因此,本文将总结七年级全册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我与我的祖国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祖国的概念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
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和分布,以及中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
第二单元:我和我的同学在这个单元里,学生需要掌握班级规章制度和学习方法等基础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第三单元:诗歌欣赏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诗歌欣赏。
学生需要阅读名家名作,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及诗歌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在这个单元里,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文化传承。
学生需要掌握“四大发明”的概念、历史背景和影响等知识,以及了解古代的发明家和文化名人。
第五单元:小说阅读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小说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阅读小说,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等。
第六单元:写作技巧在这个单元里,学生将了解如何写好一篇文章。
学生需要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主题句、承接句、过渡句等,以及句子的构成和排列等方面的知识。
第七单元:古诗文阅读学生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古代骈文、对仗句等诗文的基本特点和翻译方法,还需要了解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史等相关内容。
第八单元:文言文阅读在这个单元里,学生将接触到更高级的文言文,要掌握更复杂的语法结构。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翻译文言文,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思想。
第九单元:现代文阅读在这个单元里,学生将接触到不同风格的现代文学作品。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理解现代文学作品,把握文化内涵,表达准确,思想清晰。
总结以上是七年级全册语文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学生在备考阶段,应该注重复习这些知识点,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多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完结篇)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单元:我的初中生活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初中生活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园生活、学习方法等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以及如何高效地学习。
第二单元:我的课堂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我们了解了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具体的学习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第三单元:我的校园生活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校园里的植物、动物、景物、活动等。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观察和描写,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保护和爱护校园环境。
第四单元:我的家庭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家庭的组成、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会了尊重家长、关心家人,并且学会了如何和家人共同生活和做事。
第五单元:我的周末生活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同学们的周末生活,包括休息、娱乐、学习等方面。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合理安排周末时间,使其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有助于学业进步。
第六单元:我的课外生活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读书、运动、艺术等方面。
通过参与课外活动,我们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第七单元:我的理想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同学们对未来的理想和追求。
我们了解了理想的重要性,学会了树立远大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八单元:我的人生格言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著名人物的人生格言,并引导我们思考自己所要追求的人生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格言,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明白了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则。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归纳。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七年级的语文学习内容较为丰富,其中知识点不可小视。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所包含的主要知识点。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和语言表达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文字表达的重要手段。
七年级的语文课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比喻:指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进行比较来达到修辞的目的。
比如“她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
拟人:指将无生命物体赋予生命化的特征。
比如“草原像一位绿色的女士,飘荡着她的衣袂”。
对仗:指在词语或句子中使用平行的语言结构,使得语言更加优美、生动。
比如“你仰望天空,星光闪烁;我俯视大地,花香四溢”。
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的教材中,会介绍古诗词、文言文等传统文化内容。
诗词: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
在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的教材中,会学习到一些中国古代的名篇佳作,如《静夜思》、《将进酒》等。
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在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的教材中,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如《孔子家语》、《晏子使楚》等。
三、阅读策略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环节,而七年级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
预测:有意识地揣测下一步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正确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确定重点:在阅读过程中,有必要识别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理解和记忆效果。
归纳总结:在阅读结束后,应当做好信息的总结和归纳,以促进知识的牢固掌握。
以上三种阅读策略是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比较常见的,也是成年后读书的常见策略。
四、写作技巧在语文学习中,写作技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写作技巧通常会着重于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段落的写作技巧。
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写作的基本技巧、构思技巧、主题句和段落的组织结构等。
学生需要具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构思,并根据文章的要求设置主题句和段落结构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人教教材知识点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显得格外重要。
作为基础学科之一,语文知识贯穿于中学三年的学习中。
而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人教教材是我们要熟背的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为大家总结七年级语文人教教材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学习。
一、诗歌鉴赏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诗歌鉴赏是必不可少的重点。
在人教教材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古代诗人的名作,例如《咏鹅》、《静夜思》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如何欣赏这些诗歌,明白其中的意境、意象和意义。
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也是我们日后学习文学、写作的重要基础。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语言,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必修内容。
在人教教材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古代文言文选段,例如《离骚》、《论语》等。
学习文言文需掌握古代汉字、常用的文言词汇和语法结构等知识。
我们需要通过反复阅读、理解、翻译和默写来掌握这些内容。
三、现代散文阅读在七年级人教教材中,不仅有诗歌和文言文,还有许多现代散文。
这些散文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我们理解和掌握现代中文的重要途径。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如何鉴赏和写作散文,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语文知识点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还有许多语文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例如词语、成语、古代典故、常见修辞手法、语法知识等。
这些知识点虽然不太起眼,但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分析和写作文章的内容。
五、名著阅读在七年级人教教材中,还包含了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例如《红楼梦》等。
虽然在初中并非要求我们通读名著,但通过阅读和学习名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
总之,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人教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通过反复学习和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语言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语文。
(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重点掌握课本后的字词表,包括易错字的读音(如“确凿(záo)”不能读成“zuò”)和字形(如“云霄”的“霄”不能写成“宵”)。
- 多音字(如“行”有“xíng”和“háng”等读音)、形近字(如“辩”“辨”“辫”)的辨析。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掌握课本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如“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 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如“神机妙算”是褒义词。
- 近义词的辨析(如“寂静”和“安静”的区别)。
3. 语法知识。
- 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例如“美丽”是形容词,“跑”是动词。
-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如“(聪明的)小明[在教室里]做〈完〉了(语文)作业”。
-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等)及修改方法。
(二)文言文知识。
1. 重点实词虚词。
- 实词如“之”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辍耕之垄上”中“之”是“到、往”的意思;“何陋之有”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 虚词像“而”表示并列(“博学而笃志”)、承接(“温故而知新”)、转折(“人不知而不愠”)等关系。
2. 文言文句式。
- 判断句(“……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 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文言文翻译方法。
- 留(保留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等)。
- 补(补充省略的成分)。
- 删(删去无实义的词,如句首的发语词等)。
- 换(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如“虽”换成“虽然”)。
- 调(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句“何陋之有”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现代文阅读。
1. 记叙文阅读。
- 概括文章内容(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及其作用(如外貌描写可以刻画人物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完结篇)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七年级语文人民版知识点七年级语文是初中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与学生文化素养息息相关的科目。
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人民版教材是学生主要使用的教材之一,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七年级语文人民版的知识点详解。
一、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它具有精确、简练、清晰的特点。
文言文的重要性在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
在七年级语文人民版教材中,文言文部分主要涉及《孔子家语》的相关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及字词的解释和运用。
二、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所需要的文学知识。
在七年级语文人民版教材中,文学常识部分主要包括文学类别、文学流派、文学史等内容。
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学作品,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所需要的能力。
在七年级语文人民版教材中,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包括篇目散读、古今对照阅读等内容。
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文学作品。
四、写作技能写作技能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需掌握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在七年级语文人民版教材中,写作技能部分主要包括写作基础、写作方法、议论文写作、小说写作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五、经典名篇经典名篇是指那些受到广泛欣赏和推崇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七年级语文人民版教材中,经典名篇部分主要涉及《百家姓》、《春秋》、《伊索寓言》等经典文学作品。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名篇,可以了解到文学的不同面貌和风格,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指用汉语进行交流时所需要的语言技能。
在七年级语文人民版教材中,语言运用部分主要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等技能的讲解。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七、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是指阅读理解时所需要的技巧和方法。
在七年级语文人民版教材中,阅读技巧部分主要包括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