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美术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美术教育的现状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目前美术教育在许多地方仍面临挑战。
首先,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资源投入不平衡。
在一些地区,美术教育只是被视为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
由于缺乏足够的教师和艺术设施,学生们无法得到高质量的美术教育。
此外,在一些贫困地区,美术教育资源匮乏,使得学生们无法享受到美术教育的好处。
其次,美术教育的评价体系亟待改进。
现行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绘画技巧和作品表达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审美能力。
与此同时,形成化的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学生的功利性学习,缺乏对艺术的真正理解和热爱。
再次,现代科技的普及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学生们更容易迷失在虚拟世界中,与传统的绘画艺术疏远。
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美术教育的方式,使其能够与科技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美术教育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美术教育应当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到必修课程中,并提供足够的教师和艺术设施,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绘画技巧,学生还应培养创造思维、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等。
评价体系也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在表现形式和媒介上的多样性。
再次,美术教育应与科技相结合。
通过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虚拟现实技术,将美术教育与科技融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更多的艺术体验和创作机会。
最后,美术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身边的艺术文化。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观察和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独立见解和审美理解。
总结起来,美术教育在当前社会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2021·05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指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中国传统美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古人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提炼出的智慧结晶。
其传承至今,在我们的文化思想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绘画因其所具备的独特意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良好作用。
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绘画教学,对于发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塑造正向的“三观”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相关概述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广为人知,被称为“国画”或者“中国画”。
中国画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我国人民对自然、社会、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1]。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与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画除了在绘画材料及绘画技法上存在差异以外,在审美观念及创作理念上也存在着一些根本不同。
中国画有其独特之处,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可以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气韵,这种气韵会在人们的脑海中转化成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西方传统绘画一般讲究形式的相似性、再现性和合理性,而传统中国画注重主观的情感表现,即表达对象的气和韵,而不是寻求相似。
二、中国传统绘画应用于美术教育的必要性美术教育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塑造价值观的作用,是重要的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绘画更是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绘画内容广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折射,学生在鉴赏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三观”的树立、身份认同的确立,都会起到正向的积极作用。
2020年,我国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面对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阶段,社会建设的稀缺人才由知识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为高职教育提出了全新的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就需要从学生的审美素质、想象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对现有的以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结构加以完善[2]。
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水墨画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引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水墨画教育一直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传统水墨画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水墨画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传统水墨画教育的现状传统水墨画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其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教育资源匮乏传统水墨画教育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在开展传统水墨画教育时,往往面临着教材不足、教学资源不完备的情况,制约了教学的开展和效果。
2.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往往局限于模仿古典作品和技法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传统水墨画教育的内容往往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思维的培养。
3. 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以师范手抄古人作品,模仿传统技法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可以提出一些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提升传统水墨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艺术教育资源库,收集整理相关的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为教师开展传统水墨画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还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水墨画教育的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以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质量。
在传统水墨画教育中,可以逐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的当代艺术元素和创新的艺术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艺术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创作和表现。
传统水墨画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采用更为活跃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实践性教学、实验性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摘要:我国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瑰宝。
将中国画教学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中国画的传承与发扬,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修养。
本篇文章就是基于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目前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根据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教学的策略,进一步提高中国画在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促进我国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及发展。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教育策略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的绘画艺术,大量占据了我国艺术市场。
学生对具有中国元素,中国特征的国画,了解越来越少。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国画更好的继承发扬光大,我国已经将中国画的教学纳入了小学美术教育的范围。
让学生通过练习国画,了解中国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审美[1]。
一、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目前,中国画教学已经融入了小学美术的教育体系,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中国画的欣赏,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带领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画法画工。
但由于美术科目,在小学阶段,属于艺术类的辅助科目。
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其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学习美术就是在玩儿,根本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什么。
学生虽然对中国画的兴趣较大,但也都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没有下苦功夫真正的练习。
因此学习的效果不佳,对中国画的了解一知半解。
中国画又是需要学生认真练习,尤其是在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熟练地使用毛笔的技巧,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绘画的精髓,但由于美术科目并非考试科目,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自由散漫,随心所欲,使得中国画的教学效果不佳。
此外,中国画不仅对画工有所要求,中国画重在写意的表达,意在传神。
学生在绘画之前要对绘画内容充分的思考,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才能让中国画的创作更加的传神,渲染出中国画的意境美。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策略有什么美术教育教学作为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从而来完善自身的人格,完成从想象美到创造美的发展里程,真正肩负起民族发展的重任。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策略有什么,欢迎大家观阅。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经过近几年教改的发展,广大中小学虽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教育落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其中我也发现在的教育背景、环境、人文等也有城市学校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的各种秸杆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
且中小学的学生对美术课较向往,想钻研、探究的心比城里孩子欲望更强。
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
美术老师只要待孩子去看看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
孩子的眼界就会有极大的提高。
这些事物为的孩子学习美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美术老师只要引导他们正确写生技法、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即可。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二)新课程在编排上选用了较多的民间艺术新课程在编排上也选用了较多的民间艺术,就地取材的内容多了。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新课程鼓励各地开发地方教材,强调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广大地区有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资源可以为我们所选择。
如:各种竹、木、土、石等等。
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艺术:雕刻、剪纸、编扎、蜡染等等;民风民俗:独特的节日、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身怀绝技的民间工匠和民间艺人等。
这些题材使学生广大易于接受、掌握。
而城市的孩子因缺少生活体验,对田野风光、自然景观、花草树木、民风民俗都不了解,创作起来,反而显得十分空洞。
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但随着近几年教改的发展,新的课程中小学美术雕塑、电脑绘画、摄影等在美术教材上的增加。
小学又往往由于班级少,师资力量贫乏,因此,目前、山区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师资短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育资源不足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包括教室、教材、教具等方面。
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室条件较差,不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具设施不全,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单一另一个问题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
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绘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美术的传承上,缺乏对当代艺术和国际美术的介绍和探索。
这样一来,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难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滞后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小学美术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方法滞后的问题。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自主思考和表现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发挥。
二、对策研究为了解决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政府要增加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投入,提高美术教室的建设标准,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对美术教材和教具的研发和更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我们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引入当代艺术和国际美术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广泛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活动,开展艺术作品鉴赏和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为了解决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滞后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引入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
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表达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中国画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在世界美术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摄影摄像技术、新媒体技术、动漫等新事物渐渐淡化了中小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
所以,中国画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画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中国画教育所存在的学生兴趣观念淡薄,家长不够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为中国画的中小学教育寻找新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AbstractChinese painting has a long history, is a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 the art of the world can not be replaced. 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photography technology, new media technology, animation and other new things gradually dilut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ainting. Therefor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rt teaching of Chinese paint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ass the national spirit.This paper aims at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art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hopes to present China painting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concept of weak, parent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solutions, looking for new the direction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Chinese painting.Key words: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art education; problem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目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30175 摘要IHYPERLINK \l _Toc24444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32140 目录IIIHYPERLINK \l _Toc31699 前言1HYPERLINK \l _Toc31753 一、中小学中国画教育的背景2HYPERLINK \l _Toc15601 (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2HYPERLINK \l _Toc23951 (二)中国画教学与民族文化精神2HYPERLINK \l _Toc6631 二、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3HYPERLINK \l _Toc29110 (一)现状3HYPERLINK \l _Toc19830 (二)存在的问题3HYPERLINK \l _Toc13217 三、中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合理化建议4HYPERLINK \l _Toc27661 (一)家长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国画的兴趣4HYPERLINK \l _Toc15478 (二)改变原有教育体制的弊端5HYPERLINK \l _Toc28389 (三)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6HYPERLINK \l _Toc1283 (四)增加中国画美术教学的经费,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7 HYPERLINK \l _Toc23259 结语9HYPERLINK \l _Toc16665 参考文献10HYPERLINK \l _Toc13215 谢辞1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所以社会大众的精神追求呈现出多元化。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策略探究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推进,小学美术课程也在随之进行着自己的改变与进步。
文章从当前教育背景出发,概括了小学美术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美术小学策略探究引言:美术教育在时代发展背景下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但现如今的小学美术教育仍然存在着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久没有办法从根本帮助小学美术抓住机遇,进而推动美术教学改进,帮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
因此小学美术教育需要我们投入更多地关注。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小学美术学科,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一直以来都以辅助类课程形式存在。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推陈出新,小学美术课也在不断发展,课堂也逐渐变得多姿多彩。
但深入了解后,还是会发现,教师们仍旧摆脱不了“照本宣科”,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美术知识,究其原因,可能又以下几点:首先,美术教学资源、基础设施不配套。
现阶段,对于小学美术的重视不足,因此许多学校虚设美术课,美术教师专业性不够,甚至没有美术教师。
美术课越不被重视,美术教师们就越没有办法投入教学中,而许多专业的美术教师也就不会考虑小学美术教学,因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重视,很难在师资力量上看到改编。
此外,基础设施也并不完备,缺乏专业的教学教室以及专业的美术工具等,教师们有实力也没有办法百分百的发挥。
其次,美术教师教学理念有待提高。
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部分教师仍旧没有很好的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固执的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只关注“教”而不关注“学”。
机械化的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把美术知识枯燥的教授给学生,而并不十分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
因此十分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果。
单一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理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枯燥无味的,这也无法适应当前背景下,小学美术课程的要求。
因此,必须投入更多地关注,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美术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融合教学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背景的不断深入,为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问题,本文以小学美术课堂为例,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进行了研究。
通过主题选材、教材与案例引导以及体验与实践结合的策略,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相关教育从业者提供有关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美术; 融合教学; 有效策略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在塑造国家独特性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挑战。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亦遇到了问题。
本文通过创新教学策略,着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融合方法,以期促进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的良性互动。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审美和价值观念,将其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具有以下重要性:1.传承文化根脉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脉,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绘画、工艺、音乐等方面的技艺和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这种文化传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2培养审美情趣国传统文化蕴含了深厚的审美情趣,如山水画中的“意境”,书法作品中的“气韵”,以及传统音乐中的“韵律”等。
将这些审美观念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通过模仿古代绘画、剪纸、剪贴等艺术形式,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创造力,还能够培养对美的独特见解,使他们在审美领域更具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教育的发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面临一些问题,尤其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着以下三个主要问题:首先,课程内容单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摘要: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任务。
教师为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有必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学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提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小学教育引言:新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给人们带来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容易导致部分人失去方向,沉浸在不良价值观之中。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发抵御不良价值观的侵蚀。
一、筛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内容时,一方面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
传统文化虽然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但毕竟经历过长时间的封建王朝,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因素。
因此。
小学美术教师想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当做到积极筛选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到有营养的部分,避免受到封建残余的遗毒。
教师本人就应当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使用批判扬弃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努力为学生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教师还应当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中寻找利于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因素,提高美术课堂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学效果。
由于近现代我国美术教育起步比较晚,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基于西方的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因此,更要积极寻找美术教材中适合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因素,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自信心,提高审美素养。
二、渗透传统文化思维,培养意境审美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养成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
由于历史因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中西方艺术的鉴赏意识和审美观念有较大的区别,如若在鉴赏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时,使用西方艺术的鉴赏方法和审美观念,显然是不合适的。
中国传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作者:佘靖华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年第12期
【摘要】在文化教育活动中,美术教育属于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深化其精神感受,进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提升学校美术教育效率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传统美术学校美术教育现状策略学校美术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美术教育不仅是人类生产实践的重要部分,同样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因此,在美术教育的同时需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国传统美术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
当前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我国传统文化也正受到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美术教育中沿袭、贯穿我国传统文化,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对保护我国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主要介绍当前我国传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其改善策略。
一、中国传统美术中国传统美术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见证,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发明象形文字的时候,就是利用绘画来进行的,因为那时的文字基本上就是实物的刻画,所以文字也是起源于美术。
中国传统美术包括中国画,中国书法,民间手工艺,古建筑等方面,是世界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的传统绘画主要是突出意境美,国外的油画则侧重于写实,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中国传统美术充分体现了国人对于生活、对于自然的一种态度,因此,中国画被誉为“三大国粹”之一。
二、在中小学开设美术课的重要性中国广褒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民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各种条件下,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设计和发展,可以提供民间美术中小学在课堂上的民俗美术课程注意不足。
民间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反应,使我们的学生接受传统教育和文化教育,民间美术是一个很好的支持。
在文化冲击方面,美国、韩国、日本等文化强国之后,我们需要平衡全球化与国家化的发展,美术教育对爱国学生的培养计划和民族感情极为重要,民间美术与强烈的地方味,深厚的民族感情,最吸引人们的心。
为唤醒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精神遗产,学校和教师有着历史使命。
民间美术不仅具有丰富的价值和美学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同形式的美术和独特的美术作品,涉及高度的审美味道,在教学实践,各种能力的学生教育深度和全面。
冯继才先生概要提出:“教育是民间美术发展与传承的桥梁”。
(一)可以提高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民间美术,任何美术形式,虽然有一些中国元素的组成,结构,颜色,形状,但也包括中国儒学,佛教和道教的文化观念。
装饰画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图腾崇拜和恐惧新的文化思维。
许多画在乡下,在社会人物的历史形象表达人们对未来的信念,为更美好的生活明天。
有民间剪纸,容易切割植物和动物,我们把人,它的美丽的理想。
因此,民间美术意识形态具有无限的知识,对美术的兴趣,只要我们为学生开启学习的门。
通过民间美术学习的过程,积极发展学生的创造潜力,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好地了解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增强学生的深厚感情。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美术创造力美术的可行性是创造,留下无聊的
创意美术。
民间美术的历史也相当于美术教育学生的美术实践工作的美术史,学生可以发展思维,拓宽学生和美术学生从新事物的视野,发现和挖掘在美术过程的活动之间的经验和感觉。
来自不同民间文化资源的民间美术,具有强烈的创新和创造力的基础,民间美术课程教授通过鼓励学生建立美术,并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了解世界和生活,社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敦促学生积极进行美术实验和美术研究,对发展学生创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可以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结合现代教学哲学,进行美术教学,学习指导和教授实用技能学生与民间美术在净化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整合美术学生的教学实践知识,以给学生机会接受全方位的质量改善。
结果,学生在美术课上进行测试,区分不同类别的民间美术,在课外生活中,对民间美术更感兴趣的是经验,观察和反思,学生只有在民间美术经验接受力和创造力资源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民间美术的伟大魅力,以有效地刺激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强化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意识教学策略(一)在学校美术课程中专门设立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板块中国传统美术是我们人民文化精髓的骄傲。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爱好祖国文化,增强文化遗产。
只有当学生有一定的美术文化,他们才会学习西方美术,西方美术文化的认可更具选择性,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
(二)提高学校美术老师的传统美术文化素养因为美术课程不是作为高考的科目,导致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对于美术课程的关注不够,是美术教师不够学习,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导致缺乏传统美术和文化知识,但也导致传统美术教育缺乏美术教育。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该有机会参观美术教师的培养,拓宽视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作为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传播者,不仅需要知识,他的绘画技巧,而且需要非常高的绘画天分和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知识的丰富性,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培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使教育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的美术文化,认真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美术,成为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继承者。
(三)改善课堂内容与教学方式学校的美术教材上对于传统美术文化的介绍甚少,基本上都是一些国外画家的大作,所以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传统的国画精品,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了解感受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所体现出的意境美,其次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实践教学,可以将我国民间优秀的剪纸,以及中国书法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实践,在自己动手操作的情况下去感受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精髓。
(四)完善美术考试的内容在美术高考的科目中一直都是只考素描,色彩和速写,与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是不考的不学,老师则是不考的不教,所以导致了中国传统美术文化被忽视。
只有把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作为美术高考的一部分来考,才能引起老师对于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视,学生也会去认真的学习中国传统美术,对于打破西方绘画对于中国传统美术的冲击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对于中国传统美术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论中国传统美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巨大冲击,文化入侵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对于中国传统美术的继承与发扬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所以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配合,加强对于美术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教师则应该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多感受一些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内涵,让传统美术做到从小抓起,只有这样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才会得以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1]叶中飞.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N].人民日报,2010-22-24(15).[2]张国强.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来看美术教育的发展[M].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1-57.[3]马世斌.从传统文化的流失来看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10.[4]宋金华.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5]刘金城.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