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_Data on fluctuating proportions of marked cells in marrow(骨髓中标记细胞的变动比率数据)
- 格式:pdf
- 大小:97.87 KB
- 文档页数:3
什么叫数据挖掘_数据挖掘技术解析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指从大量的资料中自动搜索隐藏于其中的有着特殊关联性的信息的过程。
在全世界的计算机存储中,存在未使用的海量数据并且它们还在快速增长,这些数据就像待挖掘的金矿,而进行数据分析的科学家、工程师、分析员的数量变化一直相对较小,这种差距称为数据挖掘产生的主要原因。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涉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回归、统计分析、机器学习、聚类分析、特异群分析等,开发挖掘大型海量和多维数据集的算法和系统,开发合适的隐私和安全模式,提高数据系统的使用简便性。
数据挖掘与传统意义上的统计学不同。
统计学推断是假设驱动的,即形成假设并在数据基础上验证他;数据挖掘是数据驱动的,即自动地从数据中提取模式和假设。
数据挖掘的目标是提取可以容易转换成逻辑规则或可视化表示的定性模型,与传统的统计学相比,更加以人为本。
数据挖掘技术简述数据挖掘的技术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分类法。
下面着重讨论一下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些技术:统计技术,关联规则,基于历史的分析,遗传算法,聚集检测,连接分析,决策树,神经网络,粗糙集,模糊集,回归分析,差别分析,概念描述等十三种常用的数据挖掘的技术。
1、统计技术数据挖掘涉及的科学领域和技术很多,如统计技术。
统计技术对数据集进行挖掘的主要思想是:统计的方法对给定的数据集合假设了一个分布或者概率模型(例如一个正态分布)然后根据模型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进行挖掘。
2、关联规则数据关联是数据库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知识。
若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取值之I司存在某种规律性,就称为关联。
关联可分为简单关联、时序关联、因果关联。
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关联网。
有时并不知道数据库中数据的关联函数,即使知道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关联分析生成的规则带有可信度。
3、基于历史的MBR(Memory-based Reasoning)分析先根据经验知识寻找相似的情况,。
数据挖掘介绍数据挖掘介绍2011年02月28日星期一12:46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Database)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统计学(Statistics)、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 Method)、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以及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产生了许多新概念和方法。
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趋于清晰,它的研究正向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数据挖掘之所以被称为未来信息处理的骨干技术之一,主要在于它以一种全新的概念改变着人类利用数据的方式。
二十世纪,数据库技术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并且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数据库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的信息存储和管理方式,仍然以联机事务处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为核心应用,缺少对决策、分析、预测等高级功能的支持机制。
众所周知,随着数据库容量的膨胀,特别是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以及Web等新型数据源的日益普及,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 Processing)、决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以及分类(Classification)、聚类(Clustering)等复杂应用成为必然。
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使数据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
它不仅能对过去的数据进行查询,并且能够找出过去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作出理想的决策、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数据挖掘名词解释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指从大量的复杂、未经组织的数据中,通过使用各种算法和技术来挖掘出有用的、非显而易见的、潜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知识的过程。
以下是对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些名词的解释:1. 数据预处理(Data Preprocessing):指在进行数据挖掘之前,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转换、集成和规约等操作,以获得适合挖掘的数据。
2. 特征选择(Feature Selection):从原始数据中选择对于挖掘目标有意义的特征或属性,用于构建挖掘模型。
特征选择可以提高挖掘模型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解释性。
3. 数据集成(Data Integration):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数据仓库或数据集中,以便进行分析和挖掘。
4. 数据降维(Dimensionality Reduction):由于原始数据中可能包含大量的特征或属性,而这些特征可能存在冗余或不相关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降维,减少数据中的特征数目,提高挖掘效率和准确性。
5. 模式发现(Pattern Discovery):通过对数据挖掘算法的应用,从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有意义的模式,如关联规则、序列模式、聚类模式等。
6. 关联规则挖掘(Association Rule Mining):从大规模数据集中挖掘出频繁出现的项集和项集之间的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挖掘常用于市场篮子分析、购物推荐、交叉销售等领域。
7. 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已知的样本和样本的标签,训练分类模型,然后用于对未标注样本的分类预测。
分类是数据挖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常用于客户分类、欺诈检测、垃圾邮件过滤等场景。
8. 聚类(Clustering):根据数据中的相似性或距离度量,将样本划分为若干个组或簇,使得同组内的样本更加相似,不同组之间的样本差异更大。
聚类可用于市场细分、用户群体划分、图像分析等领域。
9. 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针对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通过挖掘数据中的趋势、周期性、季节性等模式,预测未来的走势和变化。
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简单的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
并非所有的信息发现任务都被视为数据挖掘。
例如,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查找个别的记录,或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引擎查找特定的Web页面,则是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领域的任务。
虽然这些任务是重要的,可能涉及使用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但是它们主要依赖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数据的明显特征来创建索引结构,从而有效地组织和检索信息。
尽管如此,数据挖掘技术也已用来增强信息检索系统的能力。
数据挖掘的起源为迎接前一节中的这些挑战,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汇集到一起,开始着手开发可以处理不同数据类型的更有效的、可伸缩的工具。
这些工作建立在研究者先前使用的方法学和算法之上,在数据挖掘领域达到高潮。
特别地,数据挖掘利用了来自如下一些领域的思想:(1) 来自统计学的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2)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搜索算法、建模技术和学习理论。
数据挖掘也迅速地接纳了来自其他领域的思想,这些领域包括最优化、进化计算、信息论、信号处理、可视化和信息检索。
一些其他领域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特别地,需要数据库系统提供有效的存储、索引和查询处理支持。
源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技术在处理海量数据集方面常常是重要的。
分布式技术也能帮助处理海量数据,并且当数据不能集中到一起处理时更是至关重要。
数据挖掘能做什么1)数据挖掘能做以下六种不同事情(分析方法):· 分类(Classification)· 估值(Estimation)· 预言(Prediction)· 相关性分组或关联规则(Affinity grouping or association rules)· 聚集(Clustering)· 描述和可视化(Des cription and Visualization)· 复杂数据类型挖掘(Text, Web ,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2)数据挖掘分类以上六种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数据挖掘;间接数据挖掘· 直接数据挖掘目标是利用可用的数据建立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对剩余的数据,对一个特定的变量(可以理解成数据库中表的属性,即列)进行描述。
数据挖掘英语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在决策和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数据挖掘作为一种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挖掘数据潜在价值的方法,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数据挖掘的相关英语术语和概念。
一、概念1.数据挖掘(Data Mining)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规模数据中提取出有用信息的过程。
数据挖掘通常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和结果评估三个阶段。
2.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对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来改善和优化算法的方法。
机器学习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数据挖掘的技术,它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和行为。
3.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聚类分析是一种通过将数据分组为相似的集合来发现数据内在结构的方法。
聚类分析可以用来确定市场细分、客户分组、产品分类等。
4.分类分析(Classification Analysis)分类分析是一种通过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分类分析可以用来识别欺诈行为、预测客户行为等。
5.关联规则挖掘(Association Rule Mining)关联规则挖掘是一种发现数据集中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可以用来发现购物篮分析、交叉销售等。
6.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异常检测是一种通过识别不符合正常模式的数据点来发现异常的方法。
异常检测可以用来识别欺诈行为、检测设备故障等。
二、术语1.数据集(Dataset)数据集是一组数据的集合,通常用来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2.特征(Feature)特征是指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用来描述数据的属性或变量。
3.样本(Sample)样本是指从数据集中选取的一部分数据,通常用来进行机器学习和预测。
4.训练集(Training Set)训练集是指用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样本集合。
5.测试集(Test Set)测试集是指用来测试机器学习模型的样本集合。
数据挖掘简介数据挖掘简介2010-04-28 20:47数据挖掘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采用数学、统计、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领域的科学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并用这些知识和规则建立用于决策支持的模型,为商业智能系统服务的各业务领域提供预测性决策支持的方法、工具和过程。
数据挖掘前身是知识发现(KDD),属于机器学习的范畴,所用技术和工具主要有统计分析(或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
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学习的一门科学,由于在专家系统开发中存在知识获取的瓶颈现象,所以采用机器学习来完成知识的自动获取。
数据挖掘是KDD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步骤,它用专门算法从数据中抽取模式(Patterns)。
1996年,Fayyad、Piatetsky-Shapiror和Smyth将KDD 过程定义为:从数据中鉴别出有效模式的非平凡过程,该模式是新的、可能有用的和最终可理解的;KDD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效的,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处理过程,这种处理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处理过程。
数据挖掘则是按照既定的业务目标,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探索,揭示隐藏其中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将其设计为先进的模型和有效的操作。
在日常的数据库操作中,经常使用的是从数据库中抽取数据以生成一定格式的报表。
KDD与数据库报表工具的区别是:数据库报表制作工具是将数据库中的某些数据抽取出来,经过一些数学运算,最终以特定的格式呈现给用户;而KDD则是对数据背后隐藏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关于数据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
报表工具能制作出形如"上学期考试未通过及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有关情况"的表格;但它不能回答"考试未通过及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有些什么不同的特征"的问题,而KDD就可以回答。
1.知识发现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知识发现的目标、数据采集、数据探索、数据预处理、__数据挖掘_、模式评估。
2._特征性描述_是指从某类对象关联的数据中提取这类对象的共同特征(属性)。
3.回归与分类的区别在于:___回归__可用于预测连续的目标变量,___分类__可用于预测离散的目标变量。
4.__数据仓库_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与传统数据库面向应用相对应。
5.Pandas的两种核心数据结构是:__Series__和__DataFrame__。
6.我们可以将机器学习处理的问题分为两大类:监督学习和_无监督学习__。
7.通常,在训练有监督的学习的机器学习模型的时候,会将数据划分为__训练集__和__测试集__,划分比例一般为0.75:0.25。
1.分类问题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__训练__和__预测_两个阶段。
2.构建一个机器学习框架的基本步骤:数据的加载、选择模型、模型的训练、__模型的预测_、模型的评测、模型的保存。
3.__回归分析_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是应用及其广泛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
4.在机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原始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之后,可用的数据将会大大地减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__交叉验证_这样的解决办法。
5.当机器学习把训练样本学得“太好”的时候,可能已经把训练样本自身的一些特点当作所有潜在样本都会具有的一般性质,这样会导致泛化性能下降。
这种现象在机器学习中称为__过拟合__。
6.常用的降维算法有__主成分分析__、___因子分析__和独立成分分析。
7.关联规则的挖掘过程主要包含两个阶段__发现频繁项集_和__产生关联规则__1、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通常用于(决策支持的)目的2、如果df1=pd.DataFrame([[1,2,3],[NaN,NaN,2],[NaN,NaN,NaN],[8,8,NaN]]),则df1.fillna(100)=?([[1,2,3],[100,100,2],[100,100,100],[8,8,100]])3、数据挖掘模型一般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大类4、如果df=pd.DataFrame({'key':['A','B','C','A','B','C','A','B','C'],'data':[0,5,10,5,10,15,10,15,20]}),则df.groupby('key').sum()=?(A:15,B:30,C:45)5、聚类算法根据产生簇的机制不同,主要分成(划分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三种算法6、常见的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包括(两层架构)、(独立型数据集市)、(依赖型数据集市和操作型数据存储)、(逻辑型数据集市和实时数据仓库)等四种7、Pandas最核心的三种数据结构,分别是(Series)、(DataFrame)和(Panel)8、数据挖掘中计算向量之间相关性时一般会用到哪些距离?(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杰卡德距离、余弦夹角、相关距离、汉明距离(答对3个即可))等9、在决策树算法中用什么指标来选择分裂属性非常关键,其中ID3算法使用(信息增益),C4.5算法使用(信息增益率),CART算法使用(基尼系数)10、OLAP的中文意思是指(在线分析处理)1、常见的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包括(两层架构)、(独立型数据集市)、(依赖型数据集市和操作型数据存储)、(逻辑型数据集市和实时数据仓库)等四种2、Pandas最核心的三种数据结构,分别是(Series)、(DataFrame)和(Panel)3、数据挖掘中计算向量之间相关性时一般会用到哪些距离?(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杰卡德距离、余弦夹角、相关距离、汉明距离(答对3个即可))等4、在决策树算法中用什么指标来选择分裂属性非常关键,其中ID3算法使用(信息增益),C4.5算法使用(信息增益率),CART算法使用(基尼系数)5、OLAP的中文意思是指(在线分析处理)6、如果ser=pd.Series(np.arange(4,0,-1),index=["a","b","c","d"]),则ser.values二?([4,3,2,1]),ser*2=([&6,4,2])7、线性回归最常见的两种求解方法,一种是(最小二乘法),另一种是(梯度下降法)8、对于回归分析中常见的过拟合现象,一般通过引入(正则化)项来改善,最有名的改进算法包括(Ridge岭回归)和(Lasso套索回归)9、Python字符串str='HelloWorld!',print(str[-2])的结果是?(d)10、数据抽取工具ETL主要包括(抽取)、(清洗)、(转换)、(装载)1、数据挖掘中计算向量之间相关性时一般会用到哪些距离?(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杰卡德距离、余弦夹角、相关距离、汉明距离(答对3个即可))等2、在决策树算法中用什么指标来选择分裂属性非常关键,其中ID3算法使用(信息增益),C4.5算法使用(信息增益率),CART算法使用(基尼系数)3、OLAP的中文意思是指(在线分析处理4、如果ser=pd.Series(np.arange(4,0,-1),index=["a","b","c","d"]),则ser.values二?([4,3,2,1]),ser*2=([&6,4,2])5、线性回归最常见的两种求解方法,一种是(最小二乘法),另一种是(梯度下降法)6、对于回归分析中常见的过拟合现象,一般通过引入(正则化)项来改善,最有名的改进算法包括(Ridge岭回归)和(Lasso套索回归)7、Python字符串str='HelloWorld!',print(str[-2])的结果是?(d)8、数据抽取工具ETL主要包括(抽取)、(清洗)、(转换)、(装载)9、CF是协同过滤的简称,一般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10、假如Li二[1,2,3,4,5,6],则Li[::-1]的执行结果是([6,5,4,3,2,1])1、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通常用于(决策支持的)目的2、如果df1=pd.DataFrame([[1,2,3],[NaN,NaN,2],[NaN,NaN,NaN],[8,8,NaN]]),则df1.fillna(100)=?([[1,2,3],[100,100,2],[100,100,100],[8,8,100]])3、数据挖掘模型一般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大类4、如果df=pd.DataFrame({'key':['A','B','C','A','B','C','A','B','C'],'data':[0,5,10,5,10,15,10,15,20]}),则df.groupby('key').sum()=?(A:15,B:30,C:45)5、聚类算法根据产生簇的机制不同,主要分成(划分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三种算法6、如果ser=pd.Series(np.arange(4,0,-1),index=["a","b","c","d"]),则ser.values二?([4,3,2,l]),ser*2=([&6,4,2])7、线性回归最常见的两种求解方法,一种是(最小二乘法),另一种是(梯度下降法)8、对于回归分析中常见的过拟合现象,一般通过引入(正则化)项来改善,最有名的改进算法包括(Ridge岭回归)和(Lasso套索回归)9、Python字符串str='HelloWorld!',print(str[-2])的结果是?(d)10、数据抽取工具ETL主要包括(抽取)、(清洗)、(转换)、(装载)1、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通常用于(决策支持的)目的2、数据挖掘模型一般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大类3、聚类算法根据产生簇的机制不同,主要分成(划分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三种算法4、Pandas最核心的三种数据结构,分别是(Series)、(DataFrame)和(Panel)5、在决策树算法中用什么指标来选择分裂属性非常关键,其中ID3算法使用(信息增益),C4.5算法使用(信息增益率),CART算法使用(基尼系数)6、如果ser=pd.Series(np.arange(4,0,-1),index=["a","b","c","d"]),则ser.values二?([4,3,2,1]),ser*2=([&6,4,2])7、对于回归分析中常见的过拟合现象,一般通过引入(正则化)项来改善,最有名的改进算法包括(Ridge岭回归)和(Lasso套索回归)8、数据抽取工具ETL主要包括(抽取)、(清洗)、(转换)、(装载)9、CF是协同过滤的简称,一般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10、假如Li二[1,2,3,4,5,6],则Li[::-1]的执行结果是([6,5,4,3,2,1])1如果dfl二pd.DataFrame([[l,2,3],[NaN,NaN,2],[NaN,NaN,NaN],[&&NaN]]), 则dfl.fillna(100)=?([[l,2,3],[100,100,2],[100,100,100],[8,8,100]])2、如果df=pd.DataFrame({'key':['A','B','C','A','B','C','A','B','C'],'data':[0,5,10,5,10,15,10 ,15,20]})则df.groupby('key').sum()=?(A:15,B:30,C:45)3、常见的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包括(两层架构)、(独立型数据集市)、(依赖型数据集市和操作型数据存储)、(逻辑型数据集市和实时数据仓库)等四种4、数据挖掘中计算向量之间相关性时一般会用到哪些距离?(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杰卡德距离、余弦夹角、相关距离、汉明距离(答对3个即可))等5、OLAP的中文意思是指(在线分析处理)6、线性回归最常见的两种求解方法,一种是(最小二乘法),另一种是(梯度下降法)7、Python字符串str='HelloWorld!',print(str[-2])的结果是?(d)8、数据抽取工具ETL主要包括(抽取)、(清洗)、(转换)、(装载)9、CF是协同过滤的简称,一般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10、假如Li二[1,2,3,4,5,6],则Li[::-1]的执行结果是([6,5,4,3,2,1])1、数据挖掘模型一般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大类2、聚类算法根据产生簇的机制不同,主要分成(划分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三种算法3、常见的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包括(两层架构)、(独立型数据集市)、(依赖型数据集市和操作型数据存储)、(逻辑型数据集市和实时数据仓库)等四种4、数据挖掘中计算向量之间相关性时一般会用到哪些距离?(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杰卡德距离、余弦夹角、相关距离、汉明距离(答对3个即可))等5、如果ser=pd.Series(np.arange(4,0,-1),index=["a","b","c","d"]),则ser.values二?([4,3,2,l]),ser*2=([8,6,4,2])6、对于回归分析中常见的过拟合现象,一般通过引入(正则化)项来改善,最有名的改进算法包括(Ridge岭回归)和(Lasso套索回归)7、Python字符串str='HelloWorld!',print(str[-2])的结果是?(d)8、数据抽取工具ETL主要包括(抽取)、(清洗)、(转换)、(装载)9、CF是协同过滤的简称,一般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10、假如Li二[1,2,3,4,5,6],则Li[::-1]的执行结果是([6,5,4,3,2,1])1、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通常用于(决策支持的)目的2、如果df=pd.DataFrame({'key':['A','B','C','A','B','C','A','B','C'],'data':[0,5,10,5,10,15,10,15,20]})则df.groupby('key').sum()=?(A:15,B:30,C:45)3、数据挖掘中计算向量之间相关性时一般会用到哪些距离?(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杰卡德距离、余弦夹角、相关距离、汉明距离(答对3个即可))等4、在决策树算法中用什么指标来选择分裂属性非常关键,其中ID3算法使用(信息增益),C4.5算法使用(信息增益率),CART算法使用(基尼系数)5、OLAP的中文意思是指(在线分析处理)6、如果ser=pd.Series(np.arange(4,0,-1),index=["a","b","c","d"]),则ser.values二?([4,3,2,1]),ser*2=([&6,4,2])7、线性回归最常见的两种求解方法,一种是(最小二乘法),另一种是(梯度下降法)8、对于回归分析中常见的过拟合现象,一般通过引入(正则化)项来改善,最有名的改进算法包括(Ridge岭回归)和(Lasso套索回归)9、数据抽取工具ETL主要包括(抽取)、(清洗)、(转换)、(装载)10、CF是协同过滤的简称,一般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
数据挖掘知识点总结English Answer.Data Mining Knowledge Points Summary.1. Introduction to Data Mining.Definition and purpose of data mining.Data mining process and techniques.Key concepts in data mining: classification, clustering, association rules, regression.2. Data Preprocessing.Data cleaning and transformation.Data integration and reduction.Feature selection an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3. Classification.Supervised learning technique.Types of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decision trees,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naive Bayes.Model evaluation metrics: accuracy, precision, recall, F1 score.4. Clustering.Unsupervised learning technique.Types of clustering algorithms: k-means,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density-based clustering.Cluster evaluation metrics: silhouette coefficient, Calinski-Harabasz index.5. Association Rules.Discovering frequent itemsets and association rules.Apriori algorithm and its extensions.Confidence and support measures.6. Regression.Predicting continuous target variables.Types of regression algorithms: linear regression, logistic regression, polynomial regression.Model evaluation metrics: mean squared error, root mean squared error.7. Big Data Analytics.Challenges and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big data.Hadoop and MapReduce framework.NoSQL databases and data warehousing.8. Data Privacy and Ethics.Issues related to data privacy and security.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 data mining.Data anonymization and encryption.9. Applications of Data Mining.Fraud detection.Customer segmentation.Product recommendation.Healthcare analytics.Financial forecasting.Chinese Answer.数据挖掘知识点总结。
数据挖掘技术与关联规则的相关重要概念1 数据挖掘的概念数据挖掘的概念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或有价值的数据,即从杂乱无章的数据海洋中,查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并总结规律,最后形成便于人们理解的公式,增强信息的检索能力,同时也为决策者提供技术支持。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数据挖掘有时又被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即可以把数据挖掘认为是数据库中知识发现中三个阶段(即是: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结果表达和解释)中的1个阶段。
数据挖掘具体能够做很多事情,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a估计(Estimation)。
是分类的前序工作,估出的是连续值,而分类主要指的离散的值,比如: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贷款额度的大小,为每个客户记予相应的分值(0-1),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可给每个客户划分为不同级别;b 分类(Classification)。
属于直接数据挖掘的一种,是数据挖掘技术在训练集中的应用,通过在已经分好类的训练集上建立分类模型,分类出没有分类的数据,是预先定义好的;c预测(Prediction)。
是在估值和分类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新的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一种预测,这种预测也并不完全是准确的,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验证的;d相关性分组或关联规则(Affinity grouping or association rules)。
是指一种事件发生后,会引起另外一种事件将要发生e聚类(Clustering)。
是指对相似记录的一种分组,通过分组可得出相关预测或暗示;f复杂数据类型挖掘(Text, Web ,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
是对多媒体数据的挖掘,它相对于普通文本数据挖掘要复杂的很多。
2 数据挖掘的主要过程如果根据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数据挖掘过程就是知识发现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下几个步骤。
(1)定义问题: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数据挖掘的目标。
(2)数据准备:它包括数据选择、预算理、变换三个过程,即在不同的数据库中提取出所需的目标数据集,并进行简单的预处理,使编码、格式等统一,对一些不完整或无用的数据进行补充或删除。
Data on fluctuating proportions of marked cells in marrow(骨髓中标记细胞的变动比率数据)
数据摘要:
The data included below are 11 time series of proportions of marked progenitor cells from the bone marrow of the hybrid Safari cat. These data come from experiments done by J. L. Abkowitz and colleagu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中文关键词:
数据挖掘,医学,骨髓细胞,变化率,造血,
英文关键词:
Data mining,Medical,Marrow cell,Fluctuating
proportions,Hematopoiesis,
数据格式:
TEXT
数据用途:
The data can be used for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数据详细介绍:
Data on fluctuating proportions of
marked cells in marrow ∙Abstract
The data included below are 11 time series of proportions of marked progenitor cells from the bone marrow of the hybrid Safari cat. These data come from experiments done by J. L. Abkowitz and colleagu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For background on the data, see Abkowitz et al., 1988, Blood 71:1687--1692, or Abkowitz et al., 1990, PNAS, 87:9062--9066, or Abkowitz et al, 1993, Blood, 82:2096--2103, or Guttorp et al., 1990, IMA J. Math. App. Med. Bio., 7:125--143.
∙Data Description
There are four columns and a total of 140 records. The first column is an id for the cat in the study. The second column records the time, in weeks from the start of monitoring, that the measurement from marrow is recorded. The third column gives the percent of domestic-type progenitor cells observed in a sample of cells at that time. The fourth column gives the sample size at that time, i.e. the number of progenitor cells analyzed.
Provided by Michael Newton, Dept. of Statistics, U. of Wisconsin--Madison, (newton@, 608-262-0086) on 11-6-93. Please send comments or questions to the author. These data may be used for non-commercial purposes and may be freely distributed.
Reference
These particular data are used in an analysis by Newton et al, 1993 (under review), ``Stochastic Modeling of Early Hematopoiesis.''
数据预览:
点此下载完整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