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联合治疗牙龈炎的临床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97.05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药通报2019年4月第18卷第2期TCMJ,VoL18,N〇.2,APr2019• 21 •中医辨证论治牙龈炎探析參卢慧蓉1万文蓉2'摘要祖国医学认为牙龈炎属于“牙宣”“牙衄”范畴。
文章通过分析总结临床从胃火炽盛、肾阳 不足、营卫失和辨证论治牙龈炎医案,证实临床诊病应谨守病机,因人制宜,方能理法方药一脉相承。
关键词牙龈炎;牙宣;医案;中医药疗法牙龈炎是指发生于牙床而还 未累及至其它牙周深部组织的感 染性疾病,常以牙龈肿痛不适、口气重及伴或不伴有出血等为主要 表现,常见病因有菌斑在牙龈的堆 积、牙石、口呼吸和食物嵌塞等[1]。
若未及时诊治可演变成牙周炎,将 严重影响牙齿的健康。
目前西医 治疗牙龈炎的方法有祛除菌斑、牙 结石,必要时配合局部药物消炎治 疗,以及有效的口腔清洁与护理,但容易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
而 临床上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治牙 龈炎常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牙龈炎属于中医“牙宣”“牙 衄”的范畴,其主症为齿龈肿痛或 萎缩,牙齿松动,牙根袒露,齿缝流 血或渗脓汁等。
根据中医理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骨同源,齿 龈为“胃之经络”所绕,故病位多在 胃和肾。
可见,牙龈炎是经络及脏 腑功能失调的体现。
虽然牙龈炎 是局部病证,但治之应求其本焉,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而致和平”。
笔者在临床上细审病机,详辨虚实,分别从胃火炽盛、肾阳不足、营卫失和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病因病机1.1胃火炽盛患者素体热盛,加上过食辛辣厚味之品,导致胃肠积热,久之蕴而化火,胃经上绕齿龈,其火循其经上扰齿龈,所谓“人身之火,唯胃最烈”,胃火冲于齿龈之间,气血阻滞,不通则痛,引起牙龈红肿疼痛不适,邪热灼伤齿龈脉络,则见溢血;胃热炽盛,浊气上冲,故口气臭秽,正如《血证论•齿衄》所云:“牙床尤为胃经脉络所绕,故凡衄血,皆是胃火上炎,血随火动。
”因此,此类牙龈炎基本病因病机在于胃火炽盛,循经上攻齿龈,故患者常出现牙龈肿痛,出血,伴见口臭等症。
牙痛,牙周炎,中医辩证治疗和经验,牙痛不再要命俗话说:牙痛不是病,但痛起来要人命!今天快问君就来和大家聊聊,中医治疗牙齿方面的经验。
案一急性牙髓炎案罗某某,女,58岁,退体工人。
2008年1月4 日初诊。
主诉:右下颌牙龈疼痛1周。
初诊:1周前因家务劳累后出现右下颌牙龈疼痛,牵涉右上颌,右颞側头病,咬牙时痛甚,牙痛时剧时缓,夜间痛甚,乏力口淡,舌淡红,苔白,脉缓细。
中医诊断:牙痛,证属肝肾阴虚,相火浮越。
西医诊断:急性牙髓炎。
此为患者年老肝肾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故可见下颌牙龈疼痛,牵涉右上颌,右颞側头痛。
法当滋肝养肾,清热泻火。
方拟二至丸加味。
处方:生地20g、熟地18g、麦冬15g、女贞子18g、墨旱莲15g、栀子12g、救必应18g、怀牛膝15g、肉桂3g(焗服)、甘草6g。
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08年1月9日):牙龈痛明显减轻,头痛止,仍乏力。
此虚热大部已退,但肝肾阴虚仍有,当加强补肾之力。
当去肉桂,以免温燥,而加人骨碎补15g,益肾行血,固精髓镇牙痛而固本。
继服3剂后诸症消失。
按语: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肝肾明虚,相火浮越,则牙痛。
故予二地、二至丸、麦冬滋养肝肾阴液,栀子清热泻火;救必应清热止痛;怀牛膝引热下行;肉桂引虚火归于阴分中。
在滋水泻火基础上,巧用肉桂引虚火归源,归于肾阴,使相火潜藏于肾阴之中,是治疗虚火牙痛的妙用法,而胃火实热牙痛,不能用肉挂,以免火上加油,宜用石膏清泻胃火。
二诊时患者牙病大减,去肉桂,以免温燥,而加入骨碎补,益肾行血,固精髓镇牙痛而固本。
3剂后患者牙痛全消,乏力好转。
案二成人牙周炎案苏某某,男, 56岁,干部。
2012年12月26 日初诊。
主诉:牙龈疼痛2月余,加重1周。
初诊:患者两月前因进食酸辣食物出现牙龈肿痛,自服止痛药后症状好转,但仍时时隐隐作痛,伴口干大便干。
1周前因拔牙后疼痛加重,影响进食及睡眠,遂来求诊。
刻下症见:牙龈疼痛,红肿,口干不苦,纳可,大便干结,日一次,眠差,舌红苔薄白脉沉滑。
中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体会一、引言口腔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组织中的各种病变,包括牙齿、牙龈、舌、口腔黏膜等部位。
口腔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着口腔健康和整体健康。
传统中医学认为口腔疾病的发生与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有关,因此中药治疗在口腔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就中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体会进行探讨。
二、中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中药治疗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常见的疼痛性疾病,常见于唇、颊粘膜、舌等处。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由脾胃湿热、气血不足等引起。
中药治疗口腔溃疡常用熟地、黄芩、黄连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的药物,有效缓解口腔溃疡的症状。
2. 中药治疗牙周炎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松动等症状。
中医认为牙周炎与体内湿热停滞、气血不通有关。
中药治疗牙周炎常用黄连、黄芩、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疏风祛湿的药物,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炎症状。
3. 中药治疗口臭口臭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问题,给患者带来困扰。
中医认为口臭多由脾胃虚弱、湿热内蕴引起。
中药治疗口臭常用人参、白术、茯苓等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药物,有效改善口臭症状。
4. 中药治疗牙髓炎牙髓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口腔疾病,常表现为牙齿疼痛、牙髓感染等症状。
中医认为牙髓炎多由外感邪气、脾胃虚弱引起。
中药治疗牙髓炎常用黄芩、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疏风止痛的药物,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髓炎症状。
5. 中药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牙龈炎多由肝郁热、气血不畅引起。
中药治疗牙龈炎常用柴胡、黄连、荆芥等疏肝清热、活血止痛的药物,有效缓解患者的牙龈炎症状。
三、体会与思考1. 中药治疗口腔疾病疗效确切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中药治疗口腔疾病取材广泛、疗效确切,对于口腔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能够有效改善口腔疾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知柏地黄丸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通常是由于牙菌斑沉积在牙齿周围的牙龈上引起的。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炎可能会导致牙龈炎、牙齿松动甚至牙齿脱落。
治疗牙周炎非常重要。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口腔卫生保健、消炎药物和牙周炎手术。
近年来,一项临床研究发现,知柏地黄丸联合奥硝唑分散片对治疗牙周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知柏地黄丸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一、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其主要成分包括知母、地黄、丹参等。
知母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作用,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心安神的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这些草药组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清热解毒、滋阴补肾,从而有助于改善牙周炎的症状。
二、奥硝唑分散片奥硝唑分散片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口腔感染和牙周炎。
奥硝唑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感染部位的炎症和肿胀。
奥硝唑还具有抗真菌和抗滴虫的作用,对于治疗牙周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为了评估知柏地黄丸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牙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接受知柏地黄丸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口腔卫生保健和消炎药物。
治疗期为4周,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牙龈出血指数(GBI)、牙龈炎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龈收缩(REC)和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GBI、GI、PD、REC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具体数据如下:治疗组:GBI:治疗前(0.82±0.16)、治疗后(0.35±0.10)对照组:疗效评价: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4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以上结果表明,知柏地黄丸联合奥硝唑分散片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治疗组的患者牙龈出血、牙龈炎、牙周袋深度和牙龈收缩均有较好的改善,疗效显著。
91【中西医结合】中药汤剂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效果观察鲁 巍(佳木斯市中医医院口腔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摘要】 目的:探讨八珍汤、清胃散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98例牙周炎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
对照组实施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实施甲硝唑联合中药方剂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牙周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均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甲硝唑联合中药方剂治疗牙周炎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改善牙周症状,促进康复,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 牙周炎;甲硝唑;中药方剂;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19. 15. 040中图分类号: R78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9)15-0091-03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combined withMetronidazole on periodontitisLU Wei(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Jiamusi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Jiamusi 154002 Heilongjiang,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Bazhen dcoction, Qingwei powder and Metronidazole on periodontitis.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9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9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ronidazol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ronidazole i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The clinical efficacy,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sulcus bleeding index,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gingival index, plaque index,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88%, which was higher than 75.51%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ymptom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disappeared more rapidly;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ulcus bleeding index, gingival index,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and plaque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s: Metronidazole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improve the periodontal symptoms,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with better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itis.【Key words 】 Periodontitis; Metronidazo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Sulcus bleeding index; Gingival index作者简介:鲁巍(1978.0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邮箱:wang2008@。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牙龈炎79例临床观察实践探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实践。
共选取了79例患者进行观察,采用中医药结合口腔抗菌治疗。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牙龈炎症状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结合中西医治疗的优势在于疗效明显,同时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实践探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较好地控制牙龈炎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牙龈炎是有效可行的。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疗法的有效性,并结合更多的临床实践进行验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牙龈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牙龈炎、临床观察、实践探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选取病例、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结合中西医治疗的优势、临床实践探究、有效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青少年牙龈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龈退缩等症状。
青少年时期是口腔卫生管理的关键时期,而牙龈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演变成牙周炎等更严重的疾病。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各有优势,结合使用可能会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观察实践探究还比较缺乏系统性研究和总结。
开展一项针对青少年牙龈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实践,对于探究治疗方法的效果,探讨优势和不足,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青少年牙龈炎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探究这种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通过对79例患有牙龈炎的青少年进行治疗和跟踪观察,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青少年牙龈炎病情的改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所在,通过实践验证其在治疗青少年牙龈炎中的作用和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青少年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
中医在治疗牙龈肿胀方面有何独特优势牙龈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
在应对这一问题时,中医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牙龈肿胀的发生往往与人体内部的整体状态失衡有关。
从中医的理论体系来看,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
首先是胃火上炎。
饮食不节,比如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容易导致胃火内生。
胃火沿着经络上攻牙龈,就会引发牙龈肿胀、疼痛,甚至出血。
此时,患者可能还伴有口臭、口干、口渴、便秘等症状。
其次是肾阴亏虚。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肾阴不足时,牙齿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容易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同时也可能伴有牙龈肿胀。
这类患者常常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表现。
再者是气血不足。
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
如果气血亏虚,牙龈失去濡养,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出现肿胀。
患者通常会感到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
中医治疗牙龈肿胀,并非仅仅针对牙龈局部的症状,而是着眼于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
在诊断方面,中医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询问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全面了解病情,准确判断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上,中医更是多种多样。
中药内服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针对胃火上炎,常用的方剂有清胃散,其中的黄连、升麻等药物能够清泻胃火;对于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减可以滋补肾阴,其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等有补肾益精的作用;气血不足则可用八珍汤来益气养血,其中的人参、白术、茯苓等能补养气血。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许多外治疗法。
比如,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缓解牙龈肿胀。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内庭、足三里等。
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内庭穴可清泻胃火;足三里则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中药漱口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用金银花、蒲公英、薄荷等中药煎汤漱口,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直接作用于牙龈局部,减轻肿胀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