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与聚落
- 格式:doc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五讲居民与聚落
一、世界人口
1.世界人口分布:
稠密区: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欧洲西部,北美东北部
稀少区:
●热带沙漠气候区:过于干热
●热带雨林气候区:过于湿热
●高纬地区:过于干冷
●高原地区:过于干冷
人口分布受地形,气候,水源等综合因素影响
2.人种
●黄色人种:东亚,东南亚,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西亚,北非,南亚,大洋洲
●黑色人种:中非,南非
备注:
还有过度人种
智利海拔超过6000m的奥坎基尔查峰山区:蓝血人种
3.语言: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二、世界发展差异:
1.领土前六: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人口大国:过亿人口国家
中,印,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美,俄,巴西,尼日利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3.经济差异:
发达国家:欧美大洋洲集中于北半球
发展中国家:亚非拉集中于南半球
加强南北对话以及南南合作
4.国际组织
●联合国:五常(英法美俄中);总部纽约;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WTO:总部:瑞士日内瓦;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
●其他:欧盟,上海经合组织,东盟,欧佩克(OPEC),独联体。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考点04 居民与聚落【考点梳理】考点1 人口与人种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有:非洲(最高)、亚洲、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有:欧洲(最低)、北美、大洋洲。
(2)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规律——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稀疏区: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2. 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地区。
3.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人口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
6. 三大人种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人种主要分布温度带典型分布地区白种人寒带欧洲、北美洲;西亚、北非;印度北部黄种人温带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地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黑种人热带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洋洲、美洲考点2 语言和宗教1.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 世界六大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聚居区英语欧洲西部、美、加、澳、新、印度及非洲的一些国家俄语俄罗斯及东欧的一些前苏联国家法语法国及非洲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等)阿拉伯语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即“阿拉伯世界”的国家)3. 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主要分布区建筑风格A基督教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教堂的顶部是尖顶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清真寺的顶部是圆顶B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和东部C佛教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及东南部庙宇呈塔形考点3 聚落1. 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后又城市。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引言聚落是一种人类自然聚集的地方,人们在此生活、工作和社交。
聚落的规模不一,从小村庄到大都市,都被归为聚落之类。
同时,聚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们的发展和聚落的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
居民是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聚落的发展和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居民和聚落的发展,探讨居民和聚落之间的合作、发展等问题。
居民与聚落的关系分析聚落与居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发展互相促进。
因此,聚落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聚落中,居民多数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定了聚落的经济发展。
同时,居民和聚落之间也存在着非经济的联系,比如文化、信仰、社会风俗等,这些联系也决定了聚落的文化发展。
总的来说,聚落和居民是不可分割的。
聚落和居民之间的合作是充满机会的。
聚落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住房、商业和公共设施等。
同时,居民也可以为聚落做出贡献,比如提高生产力、增加消费和税收等。
因此,聚落和居民之间应该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居民和聚落的发展居民和聚落的发展有很多方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经济发展经济是聚落的基础,居民和聚落的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居民的生产和消费决定了聚落的经济规模和质量。
同时,聚落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商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和福利。
因此,居民和聚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经济发展。
促进聚落经济发展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同时,居民也应该增强自己的经济意识,提高生产力和消费水平,增加聚落的经济支持。
社会文化发展聚落和居民的文化、信仰、社会风俗等有很大关系。
聚落应该提供足够的文化场所和活动,为居民提供精神支持。
同时,居民也应该关注聚落的文化发展,共同推动聚落的文化建设。
建设环境聚落和居民的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因此,聚落和居民应该共同关注环境建设。
聚落应该从建设环境设施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城市品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居民与聚落知识点居民和聚落是社会生活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
在本文中,将介绍关于居民和聚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定义、特征、功能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居民的定义和特征居民指的是在特定地区内居住的人群,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口集合体。
居民通常在同一社区、城镇或乡村内居住,并且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互动。
居民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居住稳定性:居民在特定地区内长期或长时间居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2. 社会关系:居民之间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友情关系和邻里关系等。
这些社会关系对于居民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3. 公共设施与服务:居民需要依靠社区或城镇提供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包括居住区、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交通系统和超市等。
这些设施和服务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至关重要。
二、聚落的定义和类型聚落是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特定功能的区域。
聚落可以是城市、城镇或乡村,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聚落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城市:城市是一个相对大规模的聚落,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等特点。
城市通常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密度较高。
2. 城镇: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聚落形式,规模较小,包括市区、镇中心和周边的住宅区域等。
城镇通常以商业、行政和服务为主要功能。
3. 乡村:乡村是以农业为主导经济活动的聚落形式,包括村庄和农田等。
乡村通常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的生活为主要特点。
三、居民与聚落的功能居民与聚落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相互依存,共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以下是居民和聚落的主要功能:1. 居住功能:居民通过聚落提供的住所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获得安全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2. 社交功能:聚落为居民提供了进行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场所和机会。
居民通过聚落中的各种社会组织和活动,建立社会关系,并参与社会生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必背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1.人口增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这一数据为特定时间点,但展示了人口增长的显著趋势)。
人口的增长速度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则较高。
2.人口分布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面积总数(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3.人种与分布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北部。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南亚、北非、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中部,以及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二、语言和宗教1.世界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三、聚落与民居1.聚落的概念与类型聚落是人们居住、生产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
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聚落的分布与形态聚落多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如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口和沿海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而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3.民居特色与差异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居民与聚落专题总结汇报居民与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人们居住的地方和由这些地方组成的聚集体。
本文将从居民的特点,聚落的功能和重要性,居民与聚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汇报。
首先,居民是指居住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们,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特点。
首先,居民具有个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居民有着各自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最后,居民还具有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其次,聚落作为一种地理概念,有着以下几种功能和重要性。
首先,聚落提供了人们居住的场所,满足了居民的住宅需求。
其次,聚落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
还有,聚落也是人们进行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可以满足人们的社交和文化需求。
最后,聚落还能为居民提供安全和保障,形成社区共同体,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最后,居民与聚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
居民是聚落的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居住在聚落中,依靠聚落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
聚落则通过提供住所、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支持,维系居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居民也参与到聚落的建设和发展中,通过社区组织、社交活动等方式,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宜居的聚落环境。
总结起来,居民与聚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居民通过居住在聚落中,依靠聚落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
而聚落则通过提供住所、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支持,维系居民的日常生活。
通过共同构建和发展聚落,居民和聚落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总之,居民与聚落是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居民与聚落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社会。
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和关注居民与聚落的重要性。
第四章双基导学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哪个洲?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是哪个洲?2、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人口出现负增长又会带来什么问题?怎样解决世界人口增长问题?3、世界上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哪些地区是人口稀疏地区?4、世界上有哪三个主要人种?他们主要分布在哪此地方?5、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有哪些?他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哪种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是哪种语言?6、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你能说出这三大宗教的产生地吗?目前,它们各分布在哪些地方?7、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有什么不同?8、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强化练兵一、单项选择题1、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D、英国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动员最多居民与聚落2、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3、夏小雨收到在加拿大留学的姑姑用当地语言写给他的一封信,信的语言文字是()A、英语B、西班牙语C、汉语D、俄语4、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A、古代的城堡、庙宇B、自然山水风光C、皇家宫殿、园林D、历代著名雕塑、壁画5、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C、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D、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6、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A、亚马孙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黄河、长江流域D、青藏高原7、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是()A、人口、粮食、环境问题B、战争、和平、环境问题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D、人口、和平、环境问题某国家2008年初共有50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3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些回答8-10题。
8、该国2008年度的人口增长率为()A、20.1%B、-0.7%C、0.7%D、9.7%9、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B、人口老龄化严重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D、劳动力过剩10、该国最有可能位于()A、南亚地区B、非洲南部B、欧洲西部 D、南美洲11、地理环境影响聚落,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A BC D12、下列哪些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交通不便、远离水源D、气候恶劣、土壤贫瘠13、发源于中国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回教14、阿拉伯人喜欢白色的原因是()A、他们的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B、阿拉伯人聚落的自然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C、阿拉伯人是白种人D、白色是伊斯兰教徒崇拜的颜色15、关于人口发展的论述,正确铁是()A、人口增长速度快,劳动力充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人口增长多了,必将耗尽地球上所有的物质和能量C、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已变慢了,最先停止增长的是北美洲和大洋洲16、“房屋墙厚窗小,室内有壁炉,屋顶高耸”,具有这种特点的房屋主要分布在()A、热带雨林地区B、热带沙漠地区C、温带沿海地区D、中高纬度多雨雪地区17、我国新疆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绿洲上,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生活习惯二、综合题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乡村聚落类型属于村,在我国把他居住的房屋称为毡房。
(2)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区和青藏高原。
19、读某城市景观图,回答问题:(1)该图片显示的城市是,这里的气候类型是。
(2)水对该城市影响深刻,在这里的传统工具是。
(3)有人说:“城市在将来有可能被水淹没,成为海底世界”,你认为有可能吗?20、指出下列宗教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名称。
ABC (1)A 代表 教,B 代表 教,C 代表 教 (2)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都把 当作自己的圣城,伊斯兰教还把 当作圣城。
(3)基督教形成于 ,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 洲、 洲、 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 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部、非洲的 部和 部。
佛教创始于 ,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和 部。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南北半球划分,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半球。
(2)从纬度来看,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是 地区。
(3)从海陆位置看,人口大部分分布在 地区。
(4)A 地区的人口密度 (填“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 。
(5)B 地区和C 地区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米 人以下,其主要原因是 。
(6)D 地区至今无常住居民的原因是 。
(7)能否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ACDB第五章双基导学1、目前世界上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面积大小看,前六位的国家依次是哪几个国家?2、确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什么?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大洲?3、国界都是国家间通过谈判人为划定的,划分的依据有哪些?5、你能记住几个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它们的总部分别设在哪里?6、联合国中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哪几个国家?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7、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强化练兵(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发展与合作2、国际组织的作用主要是()①处理国际事务②发动世界大战③进行国际合作④处理国家内部矛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南北对话”是指()A、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的对话B、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对话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争端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有关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商谈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的主要差异是()A、自然条件B、政治地图变化C、社会制度D、经济发展水平5、现代经济正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A、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B、雄厚的科技力量C、洁净的环境D、便捷的交通6、下列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是()A、北约、世界贸易组织B、欧佩克、北约C、国际奥委会、世界贸易组织D、东盟、欧盟7、在联合国的协调下,中国海军参加了海外护航行动。
这种协调行为,体现了联合国的其基本宗旨是()A、南南合作B、南北对话C、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D、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8、经济全球化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①资源、技术共享②人才、信息共享③经济相互依赖④生产分工不明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的重要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奥委会B、国际红十字会C、世界卫生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10、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欧盟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二、综合题11、读“六个国家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顺序号写出六国的名称。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 ⑥_______(2)其中,国土面积居第四位的是,其国土跨越______洲和_____洲。
(3)六国中,陆地国土面积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是_______,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该国通用的语言是______。
(4)上述国家中,人口未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5)六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面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
(6)六国中属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发达国家是_______。
12.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0年,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主要由美、日、德、法、英等国的科学家共同参与。
1999年9月,中国积极加入这一研究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百分之一。
材料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
(1)材料提到美、日、德、法、英属于_________国家,中国属于________国家。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_半球。
所以习惯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商谈称为“_________”。
(4)材料一说明()A.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不需要“南北合作”B.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彼此间积极的交流与合作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已经没有差距了,不需要“南南合作”D.发展中国家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5)从图二中看出: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但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BAABC 6-10 CCBBB11-15 DBBBC 16-17 DC二、综合题18、(1)牧(2)放牧19、(1)威尼斯地中海气候(2)船(3)答:有可能,温室效应使大量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上的城市将被海水淹没。
20、(1)佛基督教伊斯兰教(2)亚洲西部欧美大洋洲阿拉伯半岛西部东南古印度东部东南21、(1)北(2)中低纬度(3)沿海(4)大气候温暖湿润,以平原为主,农业发达。
(5)10 B地为干旱的沙漠,C地为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6)终年严寒(7)不能第四章发展与合作答案一、单项选择1-5 BCDDA 6-10 CDADA二、综合题11、(1)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2)美国北美洲大洋洲(3)俄罗斯莫斯科俄语(4)中国(5)加拿大澳大利亚(6)美国12、(1)发达发展中(2)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3)北北南南北对话(4)B(5)80 22 20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