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是好的--青年文摘2007-8
- 格式:pdf
- 大小:47.87 KB
- 文档页数:1
善良的心(作者:王建兰)①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
多次求职碰壁,无奈只能像现在这样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
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谁能相信他,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②秋天,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散。
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根草。
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母亲的命,他自当竭尽全力为老板打工抵债。
出乎意料,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
他怀揣着这份温暖,一刻也不敢停留,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
临上火车,他对驱车来送他的老板递上欠条,不料被老板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
他听了,心动如潮。
他把那张欠条藏在贴身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一份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③半年过去了,再也没见到他的踪影。
年终工友们领工资时有人提起了他,言语里除了对他的不屑,更多的是对老板过分善良的感喟。
直到这时,老板才恍然想起,他的确是好长时间没有一个电话了。
④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不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的弟弟,背着半身不遂的母亲。
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
他一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的一所简陋的屋子里,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棚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损失。
⑤就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四十年一遇的风暴潮轻而易举地把养殖户多年经营的梦想和希望打得支离破碎。
天刚放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撞撞赶往场里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大池,老板不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老天能留给他一线生机,保住海岸边的育苗大棚。
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⑥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强地站立的大棚,仔细辨认,那分明就是自己的大棚啊。
青年文摘好的段落《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
青年文摘好的(一)1、一个人是不是存在比不在于他是否有一系列从出生到死亡的证明,而在于他是否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他的痕迹。
2、功利的心让我们在人生路上一直渴望成功,但是当我们成功时,就会发现:当初那颗功利的心早已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被完善了。
3、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猛烈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从这场“火灾”中抢点什么出来。
4、他已经很努力,很用心地想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羡慕的城市里的人,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一个梦想。
5、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的,都应该心存感激。
6、我多想自己一个人悄悄离去,对你的恨不留一点余地,而事实上是你去送我。
你帮我买了卧铺票,还塞给我几百块钱,上车前你还紧紧抱了抱我。
但这不再能够让我感到温暖。
胡枷,感情走了。
心中便只剩离念。
你送我上车,而后我望向窗外,看见你离去的,头也不曾回。
7、勇敢的意思并非无所畏惧,它意味着即使感到害怕,仍坚持去做该做的事。
8、过去,我上班习惯走那条大路,直且近,大部分人都习惯走这条路,由于车辆众多,人拥车堵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时候,我在直路上也要曲里拐弯地走,耗时费力,甚至停下来苦等,捷径就变成了远路。
9、如果你很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
如果它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如果它不回来,那么它根本就不是你的。
10、懂得转抓住机遇的人,即使被别人踩在脚下,也能拽住那人的鞋带爬起来。
11、如果你知道目标在何方,但还很遥远时,就不要老是翘首张望。
只要看着脚下,走你的路。
然后,终于有一天你抬起头,伸出手,发现目标已近在咫尺。
12、列车窗外的风景一排一排倒向后面,人生多么像窗外倒去的风景,匆匆而去,除了这倒去时的一些互依相惜的缘分,还能抓住些什么?13、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3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yǎ(1)号,有的是姓名。
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见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qīng(2)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chěng(3)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
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jī(4)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
(1)(2)(3)(4)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4)古诗词中,戍边作战是一道悲壮的风景线。
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豪情壮志,我们可以体会到范仲淹“,”(《渔家傲》)的思乡之情和为国建功之志。
(5)词牌虽相同,风格却殊异。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雄心壮志以及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而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的“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通过描写清明时节斗草游戏后少女的内心活动和笑吟吟的神态,展现了少女的青春活力,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6)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请写出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上下相连的两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1)等.死,死国可乎(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时人莫之许.也 ( ) (4)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小的是美好的作者:张燕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16年第08期大约十年前,四环游戏小组创办的时间还不长,偶然在书店看到《小的是美好的——一本把人当回事的经济学著作》(以下简称《小的是美好的》)这本书,立刻被书名吸引,买了下来。
这是英国人舒马赫写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本书(译林出版社翻译出版)。
作者提出了全新的思考方向,全书基于对西方工业化的批判,提出如何生活才是值得的与快乐的命题。
舒氏提出了中间道路,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再步发达国家黑色工业的后尘,其结果必然带来资源耗费、污染加剧、贫富差距加大、南北冲突,甚至爆发恐怖主义的巨大代价。
不幸的是,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舒氏的预见逐一应验了,并且一再被现实验证。
舒马赫的新的发展道路以三个问题为中心:一是以人为中心;二是把发展作为一种循序渐进的进化,从教育等非物质问题入手;三是把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强调小的优越性,注重小巧的工作单元和善用当地人力与资源的地区性工作场所等。
经济社会就是人的社会。
《小的是美好的》不仅对经济学极富深意和颠覆性,对于其他学科也具有启发性。
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可以说是从另一种视角阐发了四环游戏小组存在的依据和四环行动的意义。
作者30年前的著作,今天读起来依然感到切中时弊、发人深省,真正的经典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效,而是极具前瞻性、预见性,历久弥新的。
四环游戏小组创办的出发点是流动的学龄前儿童,是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解决探寻一条途径,寻找不同于城市托幼服务形式的另一种可能。
四环是应农民工家庭化涌入城市而出现的学龄前子女的托幼服务需求而生,最初是零起步,没有经费和物质条件,我们就地取材、能者为师,基于库姆斯在《世界教育之危机》中倡导的非正规教育理念而创办起来的,如同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落,落地生根。
四环的实践受到孩子及其家长的欢迎,参与程度逐步加深,大学生志愿者也越来越认同,因而一直得到持续。
然而,一直以来这种非正规形式并不被理解,有人认为它不合标准,正在这时读到《小的是美好的》,感到能够相遇相知并受教大师真是一种机缘和幸运。
适合中学生订阅的报刊杂志第一部分:杂志1.《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邮发编号:12-60 杂志单价:¥季价:¥半年价:¥全年价:¥【刊物简介】《演讲与口才》(下半月)面向中学生办刊,以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和交际能力为宗旨,融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同学们在轻松中长知识,在趣味中添能力,在愉快中增技巧,在赏玩中学方法。
自2001年9月面世以来,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关注和好评,不少老师和家长来函、来电反映,这是一本值得向学生推荐,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校园思想道德建设的刊物。
特别推荐:《演讲与口才》(上、下半月)邮发编号:12-61 出版时间:半月刊单价:¥季价:¥半年价:¥全年价:¥【报刊介绍】中文名称:《演讲与口才》(上半月)英文名称:SPEECH AND ELOQUENCE 刊物简介:《演讲与口才》(上半月)创刊于1983年,始终以如何提高中华民族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己任,是探讨演讲、谈话、交际、论辩、求职、行业口才、主持技巧的名刊、大刊,是全国社科优秀期刊、首届全国期刊奖获奖期刊,是有志青年说辩的良师、交际的指南、求职的钥匙、成才的摇篮。
2.《杂文月刊》邮发编号:18-275 出版时间:月刊杂志单价:¥季价:¥半年价:¥全年价:¥【报刊介绍】杂文月刊是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书、报、刊、网杂文精品的综合类刊物。
上半月发“原创作品”。
3.《杂文选刊》(上半月版)邮发编号:12-130 出版时间:月刊杂志单价:¥季价:¥半年价:¥全年价:¥【报刊介绍】《杂文选刊》是中国当代颇具品位和影响力的期刊,也是目前读者十分欢迎、发行量稳居全国文学期刊及吉林省期刊之首的杂志。
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吉林出版局命名为“吉林名刊”;荣获“北方优秀期刊”称号。
(常规杂文):直言切谏,逻辑缜密、引经据典,逆向思“发现”独特,刚柔相济、命题新颖,理性审视。
评析《青年文摘》的发展(一)、发展状况:《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
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半月刊)。
(二)、主要发展历程:1981年1月《青年文摘》创刊,小32开本,季刊,创刊号发行23万册。
1982年改为16开本,半月刊。
1983年改为月刊。
1984年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第二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当期杂志发行量达到123万册,此后一直跻身于全国百万大刊之列。
1985年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第三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参赛人数高达50万。
1990年6月本刊创刊100期。
同月举办“创新与发展”笔谈会向广大读者征求办刊意见和建议。
1991年6月举办第三届有奖阅读知识竞赛。
10月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创刊10周年茶话会。
1992年5月、10月分别举办《青年文摘》有奖阅读知识竞赛暨读者意见调查。
10月,首届民间文摘爱好者研讨会召开,评出“十佳文摘杂志”,《青年文摘》荣登榜首。
1999年1月《青年文摘/人物版》创刊。
4月,《青年文摘》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1998—1999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2000年1月获得由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并被评为“2000—2001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4月,月发行量达到156万册,创单期历史新高。
9月改为半月刊,以象征青春活力和健康成长的红、绿两色做为上下半月刊的视觉标识。
2002年3月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奖”。
同年11月起杂志内文由48页增至64页,定价3元不变。
2004年1月起杂志内文由64页增至72页,定价3元不变。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上传: 廖晓林更新时间:2011-9-24 阅读:406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江西临川一中廖晓林撰写1.短腿是这样伸长的——尖子生的培养札记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理”。
——题记2007年6月23日,高考分数查询开通后,人们第一时间传开了一个喜讯:临川一中高三(2)班的应届生吴振华同学以702分(语文121分、数学137分、英语138分、理科综合286分,加分20分)的高分位居全市理科排名第一、全省第二,录取清华是毫无问题的。
对于自己这份高考成绩,吴振华表示相对高一入学时有着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英语、语文发挥得不错。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更明白,老师们三年辛勤的汗水终于浇开了这朵璀璨的“状元花”。
我深知,吴振华是个很有前途的学生。
他基础较好,悟性也高,但学习上文理不均衡,对理科兴趣很浓,特别是对物理有着很高的天赋,而文科成绩却相对比较薄弱,刚升高中时语文和英语只有90来分,出现了“限制因素”。
对此,我个人集合全体任课老师的智慧,为吴振华精心研制了一个“伸长短腿”的教辅计划:一、因材施教,发挥其特长,继续培养他对物理的天然兴趣,让他参加物理竞赛培训,由物理学科骨干教师付建国担任主教练,悉心辅导,使他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争取清华、北大的保送指标;二、精心做好他的思想工作,激发他对英语、语文等文科的学习兴趣,根据他的学习情况精心定制短期、中期、长期计划和实施方案,使他能够全面发展。
由此,真正意义地做到了“培优”、“扶弱”、“治拐”。
我先是让吴振华担任物理课代表,使他保持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彰显个性;到了高二,又将他升为班上的学习委员,突出能力,同时兼顾各个学科的学习。
与此同时,班上还为他专门订阅了英语、语文等文科方面的报刊资料,如《杂文报》、《满分作文》、《高考作文向导》、《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以开拓他的视野,为他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北京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宵”本义为夜晚,是一个的形声字,声旁为“肖”,形旁为“宀”。
“宀”表意,它在甲骨文中写作,像房屋,表示入夜后人多在屋内。
元宵节是______节日。
它原本叫“上元节”,由于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都在晚上,所以人们更加习惯用“元宵”来代替“上元”,表示“上元节的晚上”。
元宵之夜,人们会食用象征团圆的“圆子”,因此这种食品也被称为“元宵”。
据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之后,一天听到北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在叫卖元宵,不由“怒发冲冠”,认为“元宵”与“袁消”谐音,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将元宵统统改名为“汤圆”。
但是这位短命皇帝不久便驾鹤西去,“元宵”的名称却没有因他而消失,直到今天大家还都这样叫着。
和“宵”字形相近的有“霄”。
只要把握住它们形与义之间的关系,识记和区分这两个字就不是难事。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怒发冲冠(ɡuān)“上”字的笔顺是:丨—B.怒发冲冠(ɡuān)“上”字的笔顺是:—丨C.怒发冲冠(ɡuàn)“上”字的笔顺是:—丨D.怒发冲冠(ɡuàn)“上”字的笔顺是:丨—【2】下列词语书写的一项是()A.气冲霄汉通霄达旦九宵云外B.气冲霄汉通宵达旦九霄云外C.气冲宵汉通宵达旦九霄云外D.气冲宵汉通霄达旦九霄云外【3】把下列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③②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4】下面是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根据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灯月千家晓下联:A.山野万里香B.秋高半月明C.笙歌万户春D.一街太平歌【5】文中谈到了汉字的谐音,谐音指的是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形、意思不同的词。
歇后语常利用汉字的谐音特点,例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取的就是“青”和“清”的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