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_史晋川_第六章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8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3. 让学生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和分类。
2. 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3. 寡头垄断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4. 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5. 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点、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问题和政策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微观经济学》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选取典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
3. 投影仪、PPT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类、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就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问题和政策进行讨论。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案例,思考不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案例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深入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营机制。
3. 鼓励学生参加经济学相关的竞赛和研讨会,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微观经济学_史晋川_⾼级微观经济习题集习题集第⼀章1. 考虑理性偏好关系。
证明若意味着意味着,则是⼀个代表的效⽤函数。
2. 证明如果X是有限的,是X上的理性偏好关系,则存在⼀个代表的效⽤函数。
[提⽰:⾸先考虑个⼈在X中的任何两个元素之间的排序是严格的情形(即不存在任何⽆差异)构造⼀个效⽤函数来代表这些偏好;然后将你的论点扩展到⼀般情形。
3. 证明弱公理(定义1.C.1)等价于下述性质成⽴:假定。
若,我们必然有。
4. 证明若X是有限的,则任何理性偏好关系都⽣成⼀个⾮空的选择规则;也就是说,对于任意。
第⼆章1. 假定是满⾜弱公理、⽡尔拉斯定律和零次齐次性的可微需求函数。
证明若对是⼀次齐次的[即对于所有和,有则需求法则即使对⾮补偿价格变化也成⽴。
可以只证明这⼀结论的⽆穷⼩形式,即对于任意,有,如果这样做更为容易的话。
2. 证明若是满⾜弱公理的⽡尔拉斯需求函数,则⼀定是零次齐次的。
3. 考虑⼀个的经济环境,以及消费集为的⼀个消费者。
假定其需求函数为,,(a)证明在上是零次齐次的,并且满⾜⽡尔拉定律。
(b)证明违反弱公理。
(c)证明对于所有,有。
第三章1. 证明若是代表的连续效⽤函数,则是连续的。
2. 假定在⼀个两种商品的世界⾥,消费者的效⽤函数为。
这⼀效⽤函数叫作常替代弹性(CES)效⽤函数。
(a)证明当时,⽆差异曲线是线性的。
(b)证明当时,这⼀效⽤函数代表的是和(⼴义)科布⼀道格拉斯效⽤函数⼀样的偏好。
(c)证明当时,⽆差异曲线是⼀个“直⾓”;也就是说,该效⽤函数在极限处具有⾥昂惕夫效⽤函数的⽆差异图。
3. 令代表消费集,并假定偏好是严格凸的和拟线性的。
标准化。
(a) 证明对商品的⽡尔拉斯需求函数与财富⽆关。
对于商品1的需求的财富效应(参见2.E节)⽽⾔,这意味着什么?(b) 证明对于某⼀函数,间接效⽤函数可以写成的形式。
(c) 为简化起见,假定,并把消费者的效⽤函数写成。
但是,令消费集为,从⽽对本位商品的消费有⼀个⾮负性约束。
《微观经济学》教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2. 使学生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3. 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市场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与特征1.1 概念: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至少存在一个大的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1.2 特征:产品差异化、市场进入和退出障碍、不完全信息。
2.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2.1 垄断市场:一个卖家,多个买家,完全市场信息。
2.2 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卖家,多个买家,部分市场信息。
2.3 垄断竞争市场:许多卖家,多个买家,产品差异化。
3. 企业行为与市场均衡3.1 垄断市场:企业控制市场供给,设定价格。
3.2 寡头垄断市场:企业之间存在策略互动,共同决定市场价格。
3.3 垄断竞争市场:企业进行产品差异化,通过广告和品牌建设影响市场份额。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征、类型及其企业行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如电信、汽车等行业。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竞争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微观经济学》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电信、汽车等行业案例。
3. 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
2. 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和类型。
3. 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
5. 组织学生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竞争策略。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单元测试:进行一次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微观经济学》教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三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3. 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与特点定义: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至少存在一个买家或一个卖家,对市场价格具有显著影响的market structure。
特点: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卖家或买家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
2. 垄断市场结构定义: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由一家企业完全控制的市场structure。
特征: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商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无相近替代品,进入壁垒高。
3.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定义:寡头垄断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structure。
特征:市场上的卖家数量有限,商品或服务可能具有相似性,进入壁垒较高。
4.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定义: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有许多卖家,但每个卖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的market structure。
特征:市场上的卖家数量众多,商品或服务具有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5. 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率的影响资源配置: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因为市场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市场效率: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导致市场效率降低,因为卖家或买家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使得市场价格偏离竞争性市场价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点和各种市场结构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1. 让学生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需关系和价格决定机制。
3. 让学生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和分类2. 垄断市场的特点和价格决定机制3.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竞争策略4.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价格决定机制5. 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异同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点和价格决定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的影响,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
2. 讲解垄断市场的特点和价格决定机制,分析垄断市场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3. 讲解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竞争策略,分析寡头垄断市场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4. 讲解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价格决定机制,分析垄断竞争市场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5. 总结不完全竞争市场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分析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开展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析不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案例,比较其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的影响,进行小组间的竞赛和分享。
2. 举办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垄断企业、寡头企业、垄断竞争企业等角色,进行模拟经营和竞争策略的演练,增强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微观经济学》等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复习和深入学习。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和数据,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分析。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六章1、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本钱函数为STC=0.1Q3-2Q2+15Q+10。
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平衡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3〕厂商的短期供应函数。
解答:〔1〕因为STC=0.1Q3-2Q2+15Q+10所以SMC==0.3Q3-4Q+15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那么P=SMC,且P=55,于是有:0.3Q2-4Q+15=55整理得:0.3Q2-4Q-40=0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20〔负值舍去了〕以Q*=20代入利润等式有:=TR-STC=PQ-STC=〔55×20〕-〔0.1×203-2×202+15×20+10〕=1100-310=790即厂商短期平衡的产量Q*=20,利润л=790〔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P小于平均可变本钱AVC即PAVC 时,厂商必须停产。
而此时的价格P必定小于最小的可变平均本钱AVC。
根据题意,有:AVC==0.1Q2-2Q+15令,即有:解得 Q=10且故Q=10时,AVC〔Q〕达最小值。
以Q=10代入AVC〔Q〕有:最小的可变平均本钱AVC=0.1×102-2×10+15=5于是,当市场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
〔3〕根据完全厂商短期实现利润最大化原那么P=SMC,有:0.3Q2-4Q+15=p整理得 0.3Q2-4Q+〔15-P〕=0解得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的要求,取解为:考虑到该厂商在短期只有在P>=5才消费,而P<5时必定会停产,所以,该厂商的短期供应函数Q=f〔P〕为:,P>=5Q=0 P<52、某完全竞争的本钱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本钱函数LTC=Q3-12Q2+40Q。
试求:〔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本钱和利润;〔2〕该行业长期平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平衡时的厂商数量。
《微观经济学》教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教案章节:第一章垄断市场教学目标:1. 理解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3. 分析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和产量决策。
4. 探讨垄断市场的效率和福利损失。
教学内容:1. 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征解释垄断市场的概念讨论垄断市场的数量和价格控制能力探讨垄断市场的进入障碍2. 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介绍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概念分析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关系探讨边际收益曲线的特点3. 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和产量决策解释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探讨垄断市场的产量决策分析价格和产量决策的关系4. 垄断市场的效率和福利损失讨论垄断市场的效率损失探讨福利损失的原因和程度分析垄断市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入垄断市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征。
2. 通过示例和图表,解释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和产量决策。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垄断市场的效率和福利损失。
教学资源:1. 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征的示例和图表。
2. 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示例和图表。
3. 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和产量决策的案例分析。
4. 有关垄断市场效率和福利损失的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垄断市场定义和特征的理解。
2. 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掌握。
3. 小组讨论和报告,评估学生对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和产量决策的理解。
4.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对垄断市场的效率和福利损失的掌握。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具体的示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垄断市场的特征和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的关系。
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他们对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和产量决策的理解。
在评估方面,要综合运用课堂提问、作业、练习题和考试等多种方式,全面检查学生对垄断市场的掌握程度。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和区别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在经济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和特点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比较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和区别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类型的理解和区分能力第二章:垄断市场2.1 教学目标理解垄断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垄断市场的类型和区别了解垄断市场在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2.2 教学内容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点完全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比较垄断市场的类型:单头垄断和寡头垄断垄断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垄断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垄断市场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垄断市场的类型和区别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垄断市场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垄断市场类型的理解和区分能力第三章:寡头垄断市场3.1 教学目标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寡头垄断市场的类型和区别了解寡头垄断市场在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3.2 教学内容寡头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点完全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比较寡头垄断市场的类型:双头垄断和多头垄断寡头垄断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寡头垄断市场的类型和区别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寡头垄断市场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寡头垄断市场类型的理解和区分能力第四章:垄断竞争市场4.1 教学目标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类型和区别了解垄断竞争市场在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4.2 教学内容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和特点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比较垄断竞争市场的类型:品牌竞争和产品差异化垄断竞争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垄断竞争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垄断竞争市场的类型和区别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垄断竞争市场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垄断竞争市场类型的理解和区分能力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分析5.1 教学目标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分析方法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和利润最大化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对市场效率和资源分配的影响5.2 教学内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分析方法: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比较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和市场权力不完全竞争市场对市场效率和资源分配的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对市场效率和资源分配的影响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第六章:价格歧视和市场定位6.1 教学目标理解价格歧视的概念和类型掌握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和条件了解市场定位策略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价格歧视的定义和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和条件: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分割市场定位策略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应用:品牌差异化、产品定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价格歧视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价格歧视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市场定位策略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价格歧视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市场定位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广告和促销策略7.1 教学目标理解广告和促销策略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作用掌握广告和促销策略的经济学原理和效果了解广告和促销策略在不同市场结构中的运用和差异7.2 教学内容广告和促销策略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作用:品牌知名度、消费者需求广告和促销策略的经济学原理和效果:边际收益、市场影响力广告和促销策略在不同市场结构中的运用和差异: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广告和促销策略的作用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广告和促销策略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广告和促销策略在不同市场结构中的运用和差异7.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广告和促销策略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广告和促销策略在不同市场结构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政府和反垄断政策8.1 教学目标理解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掌握反垄断政策的概念和目标了解反垄断政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8.2 教学内容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市场监管、消费者保护反垄断政策的概念和目标:垄断、寡头垄断、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政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反垄断法、监管机构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反垄断政策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反垄断政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应用和效果8.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反垄断政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九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创新9.1 教学目标理解创新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重要性掌握创新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影响和作用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创新策略和竞争优势9.2 教学内容创新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重要性: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创新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影响和作用: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创新策略和竞争优势:研发投入、专利保护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创新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重要性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创新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运作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创新策略和竞争优势9.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创新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重要性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创新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0.1 教学目标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和特点展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10.2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和特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3. 让学生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和分类;2. 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3. 寡头垄断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4. 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5. 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点、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微观经济学》;2. 课件:制作相关章节的PPT课件;3. 案例材料:收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和影响;2. 讲解:详细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特点、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结合课件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概念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分析的能力;3. 练习题:布置针对本章内容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在现代经济中的具体应用,如互联网行业、电信行业等;2. 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下政府的监管政策及其效果;3. 引导学生思考不完全竞争市场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第六章计算题
1.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反需求函数为
P=150-3.25Q,求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2.假设垄断厂商拥有不变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且AC=MC=5,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Q=53-P。
求:(1)该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及相应的利润水平;(2)如果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价格和产量又分别是多少?(3)计算从垄断转向竞争的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3.假如某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往世界上的两个地方:美国和日本,其生产的总成本函数为TC=0.25Q2。
美国对该厂商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2P,相应地,日本的需求函数为Q=100—4P。
(1)如果该厂商可以控制它销往这两个国家的数量,为使利润极大,它应在这两国各销售多少数量?(2)在这两个国家,应对其产品如何定价?(3)总利润是多少?
4.垄断竞争市场中某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425q2+85q,其中q为月产量。
假设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该市场的整个行业调整。
如果行业中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某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q=300-2.5P。
试计算:(1)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2)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的长期均衡点的弹性;(3)若厂商主观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寻出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主观需求曲线。
5.垄断竞争市场中的长期(集团)均衡价格P*,是代表性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切点,因而P*=LAC。
已知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LTC=0.0025q3-0.5q2+384q,其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A-0.1q(A是集团内厂商数的函数)。
试求:(1)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的产量;(2)A的数值。
6.假设只有A、B两个寡头垄断厂商出售同质且生产成本为零的产品;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240-l0P,P以美元计;厂商A先进入市场,随之B也进入;各厂商确定产量时认为另一厂商会保持产量不变。
试求:(1)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为多少?(2)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相比,该产量和价格如何?(3)各厂商取得利润多少?该利润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时相比情况如何?(4)如果再有一厂商进入该行业,则行业的均衡产量和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有更多厂商进入,情况又会怎样?
7.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当产量为1~20时,P=25—0.25Q;当产量超过20时,P=35—0.75Q。
公司的总成本函数为:TC1=200+5Q+0.125Q2。
(1)说明该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什么类型? (2)公司的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这时利润(或亏损)多大?(3)如果总成本函数改为TC2=200+8Q+0.25Q2,最优价格和产量又是多少?
8.考虑下面的双寡头。
需求由P=10-Q给出,其中Q=Q1+Q2。
厂商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1(Q1)=4+2Q1和C2(Q2)=3+3Q2。
(a)假设两厂商都已进入了该行业,联合利润最大化的
产量水平是多少?各厂商将生产多少?如果两厂商还都没有进入该行业,你的回答将如何改变?
(b)如果两厂商的行为非常不合作,各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利润是多少?利用古尔诺模型,画出两厂商的反应曲线,并表示出均衡。
(c)如果串通是非法的但吞并却并不违法,厂商1会愿意出多少钱收购厂商2?
第六章计算题答案
1.垄断厂商总收益函数为,从而,
同时由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得
由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即
可求得厂商短期均衡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20 P=85
2. (1)该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函数为,从而
由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即,可求得 Q=24
将Q=24代入需求函数得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P=29
垄断厂商的利润
(2)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满足P=MC=5,代入需求函数得Q=48
(3)消费者剩余的变化量
3.(1)厂商的总收益函数为:
利润函数为: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解得:,
(2)将,分别代入美国与日本市场需求函数,即可求得该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在日本的价格
(3)将,代入(1)中的利润函数得:
4.(1)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而由长期总成本函数得
代入实际需求函数得:
求得长期均衡时的产量为:,
(2)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其主观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故均衡点的弹性为:
(3)若主观需求曲线为线性,又已知其斜率为
则得到主观需求曲线为:
5.(1)由已知的LTC函数可得:
,
再由主观需求曲线得
根据垄断竞争厂商均衡的条件:且即可解得:
,,从而
(2)
6.(1)由需求函数得反需求函数
A和B寡头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由两寡头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得其反应函数分别为
因此可求得:, ,
(2)若完全竞争,则由求得:Q=240,P=0
若完全垄断,则求得:Q=120,P=12
(3)寡头市场上:
完全竞争市场上:
完全垄断市场上:
故寡头市场上的厂商利润大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利润,但小于完全垄断市场上的
厂商利润。
(4)如果再有一企业进入,则该行业均衡产量Q=180,每家企业的产量为60,价格P=6。
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越多,则该行业的均衡产量越大(趋向于完全竞争时的行业产量240),每家企业的产量越小(趋向于完全竞争时每家企业的产量0),价格越低(也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0)。
7. (1)该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
(2)当时,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求得:,从而求得:
当时,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的,求得:,从而求得:
因此,公司的最优价格为20,产量为20,相应的利润为50。
(3)求解方法与(2)相同。
当时,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求得,从而求得
当时,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的,求得:,这与不符。
因此,公司的最优价格为20.75,最优产量为17,公司亏损55.5。
8. (a)若两个厂商已经进入市场,那么联合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应满足两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
由于题中两个厂商都为不变的边际成本(厂商1的边际成本为2,厂商2的边际成本为3),故要使联合利润最大,应由边际成本较小的厂商1生产,而边际成本较大的
厂商2不生产。
因而,利润最大化时满足: ,即
求得联合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4,全部由厂商1生产,而厂商2产量为0。
若两个厂商还都没有进入该行业,那么每个厂商都将市场需求当作自己的需求,从而根据独立生产,厂商1和2自以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
(b)若两个厂商的行为非常不合作,则符合古诺模型。
由得两厂商的利润函数:
两厂商利润的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且
由此求得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
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
进一步解得:,
(c)由于联合生产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为4,全部由厂商1生产,联合利润为12。
当有厂商2存在,并且两厂商不合作时,厂商1的产量为3,利润为5,故厂商1愿意花少于7单位的钱来收购厂商2。
若将题中的“成本函数”改“边际成本函数”,则解法如下:
(a)若两个厂商都已经进入该行业,那么联合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由已知的两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可推导出行业的边际成本函数(即供给函数)为:
,而由市场需求函数可得边际收益函数:
由,即得
相应地,可以求出
若两个厂商还都没有进入该行业,那么每个厂商都将市场需求当作自己的需求,从而有
根据可分别求得:
(b)若两个厂商的行为非常不合作,则其行为符合古诺模型。
他们共同面对的市场需求
曲线就是,两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分别为:
即:
得厂商1的反应曲线为:
得厂商2的反应曲线为:
由此求得:,
(c)如果串谋是非法的但是吞并不违法,厂商1收购厂商2愿意出的钱应小于“联合生产时的总利润减去不合作生产时厂商1所得的利润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