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年人权益保障讲座
- 格式:pptx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33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讲座稿各位老年朋友,大家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此讲座以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中心,此中穿插小部分我国《民法通则》、《继承法》、《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讲解。
一、我国此次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原因。
(也就是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对旧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修订?)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1996年颁布施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1、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
1999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按照国际标准,成为老年型国家。
截至2010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
据预测,到“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平均每年要增长860万,老龄化水平提高到16%,到2025年突破3亿,2033年要突破4亿。
2055年前后达到峰值4.87亿。
2、困难老人数量增多。
目前,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2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约3300多万,这些老人对社会照料的需求日益增大。
3、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
目前我国出现了“2+4+1”的家庭结构,我国平均每个家庭只有3.1人,家庭小型化加上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城乡“空巢”大幅增加,目前已接近50%。
4、我国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在保障老年人权益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二由于国家和地方这几年来相继出台了许多惠老的政策和措施,需要上升到法律高度固定下来。
这个新形势、新情况就需要我们要有新办法加以解决。
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明确指出:适时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法律保障,是贯彻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老年人法律权益知识讲座尊敬的老年朋友们,我很荣幸能够在今天为大家做一场关于老年人法律权益的讲座。
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老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一部分:老年人基本权益的认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老年人拥有一系列基本权益,包括但不限于:1. 健康权益:老年人有享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包括义务医疗、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服务等。
2. 居住权益:老年人有享受合适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的权利,相关法律对于老年人的居住权做出了明确保护。
3. 教育权益:老年人有接受教育和提升自己的权利。
一些地区设有老年大学和各类培训机构,可以提供相关的服务。
4. 休闲权益:老年人有休息、娱乐、文化参与的权利,可以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和旅游等。
5. 经济权益:老年人有享受社会保险、退休金、福利和优待等经济权益的权利。
第二部分: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的注意事项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老年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增强法律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道自己的权益范围。
2. 注意合同签订:签订合同时,注意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特别是与自己权益相关的条款,如付款方式、退款条款等。
3. 维权渠道了解:了解维护自己权益的渠道和方式,可以通过咨询律师或相关组织来寻求帮助。
4. 加入老年组织:加入老年组织可以互帮互助、共同维权。
5. 提高维权意识:主动关注维权新闻,学会向有关部门举报或投诉。
第三部分:老年人家庭财产继承及赡养责任1. 老年人财产继承:老年人在有财产时应当制定遗嘱,明确财产的分配方式,以保证财产的合法继承。
2. 赡养责任:对于有赡养需求的老年人,子女有义务提供生活、抚养和经济上的支持。
如有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老年人拥有一系列基本权益,我们要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了解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以及与相关组织合作,都是重要的途径。
我们也应当加强互帮互助的力量,共同为老年人的法律权益保驾护航。
老年人权益保障之普法宣传讲稿
老年人权益保障之普法宣传讲稿
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主要的就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另外还有《宪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刑法》等,这些法律中都有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规定。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在实施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于2019年进行了修订,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9年7月1日生效。
下面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主,兼顾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我主要讲解两个问题一、老年人享有哪些权利,二、老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途径。
一老年人享有的权利
对于这个问题,先弄清楚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什么是法律上的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60岁以上的公民是老年人。
根据法律规定,老年人拥有的权益有7项之多,因为时间关系,今天主要讲解三种权利受赡养权,财产权,婚姻自由。
一受赡养权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本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也就是说,赡养人对老年人的赡养是无条件的。
1、赡养人
法律规定中的赡养人,主要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但也包括另外一些有赡养义务的人。
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四类亲属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一是老年人的配偶;二是老年人的成年子女;三是老年人的弟妹;四是老年人的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
一般情况下,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赡养的义务,但当老年人的子女全部死亡或生存的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老年人成年的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就有赡养的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之普法宣传讲稿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主要的就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另外还有《宪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刑法》等,这些法律中都有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规定。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在实施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3年7月1日生效。
下面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主,兼顾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我主要讲解两个问题:一、老年人享有哪些权利,二、老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途径。
一老年人享有的权利对于这个问题,先弄清楚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什么是法律上的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60岁以上的公民是老年人。
根据法律规定,老年人拥有的权益有7项之多,因为时间关系,今天主要讲解三种权利:受赡养权,财产权,婚姻自由。
(一)受赡养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本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也就是说,赡养人对老年人的赡养是无条件的。
1、赡养人法律规定中的赡养人,主要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但也包括另外一些有赡养义务的人。
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四类亲属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一是老年人的配偶;二是老年人的成年子女;三是老年人的弟妹;四是老年人的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
一般情况下,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赡养的义务,但当老年人的子女全部死亡或生存的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老年人成年的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就有赡养的义务。
在赡养人里面,有一类赡养人需要着重提及,因为关于这类赡养人的纠纷诉诸法院的还是比较多,那就是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这类赡养人。
继子女,指的是丈夫与前妻或者妻子与前夫所生的子女,继子女如果与养父或养母有抚养关系,那么继子女就如同亲生子女一样对老年人有赡养义务。
老年人健康保护知识讲座1. 背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健康保护变得更为重要。
因此,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些老年人健康保护的知识和方法。
2. 饮食与营养- 老年人的饮食需求与年轻人有所不同,要注意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物质。
- 多吃蔬菜水果,控制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 保持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和豆制品。
3. 锻炼与运动- 适度的锻炼和运动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车,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 增加力量训练,如举重和伸展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4. 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他人保持社交联系。
- 研究放松技巧,如冥想和深呼吸,缓解压力和焦虑。
- 寻求心理咨询或支持,如有需要。
5. 预防跌倒- 做好家庭安全措施,如清理地面障碍物、安装扶手和加强照明。
- 做眼科检查,及时更换合适的视力矫正用品。
- 使用辅助工具,如手杖或步行器,减少跌倒风险。
6.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
- 注意血压、血糖和胆固醇的监控。
7. 合理用药- 注意正确用药,遵循医生的嘱咐。
- 定期复查药物剂量和疗效。
-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酒精。
8. 提供照顾和支持- 关心和照顾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 提供支持和陪伴,保持沟通和互动。
以上就是本次讲座中介绍的老年人健康保护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取实用的信息,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老年人权益保障讲座1. 引言老年人权益保障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增强老年人对自身权益的认识和保护能力,我们举办本次讲座,旨在提高老年人对自身权益保障的认识,增进他们的法律意识,进一步促进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和尊重。
2. 讲座内容本次讲座将以以下几个方面为主要内容:2.1 老年人权益的概述在本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老年人权益的涵义,包括身体健康、人格尊严、社会参与、经济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我国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公约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做出的规定。
2.2 老年人法律知识普及在本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老年人在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如合同纠纷、遗产继承、医疗纠纷等,并传授相关的解决办法和维权技巧。
同时,我们也将介绍老年人可以依靠的法律援助和维权机构。
2.3 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在本部分,我们将探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的老年心理问题以及相关应对措施。
我们还将介绍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并提供相关社会资源的信息。
3. 讲座形式本次讲座将采取多种方式结合进行:•专家讲解: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老年人普及相关知识,并解答老年人的问题;•互动交流:安排互动环节,让老年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困惑,相互交流、启发;•资料发放:为参加讲座的老年人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供他们后续参考和学习;•活动宣传:通过社区、报纸等渠道宣传本次讲座,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
4. 讲座益处本次讲座对老年人具有以下益处:•提高老年人对自身权益的认识和保护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促进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和尊重;•传授老年人解决法律问题的技巧,提升他们的维权能力;•增加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资源。
5. 结语老年人权益保障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举办本次讲座,我们希望能够加强老年人对自身权益保障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关爱的社会环境。
老年人权益保障之普法宣传讲稿老年人权益保障之普法宣传讲稿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主要的就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另外还有《宪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刑法》等,这些法律中都有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规定。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在实施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3年7月1日生效。
下面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主,兼顾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我主要讲解两个问题:一、老年人享有哪些权利,二、老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途径。
一老年人享有的权利对于这个问题,先弄清楚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什么是法律上的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60岁以上的公民是老年人。
根据法律规定,老年人拥有的权益有7项之多,因为时间关系,今天主要讲解三种权利:受赡养权,财产权,婚姻自由。
(一)受赡养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本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也就是说,赡养人对老年人的赡养是无条件的。
1、赡养人法律规定中的赡养人,主要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但也包括另外一些有赡养义务的人。
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四类亲属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一是老年人的配偶;二是老年人的成年子女;三是老年人的弟妹;四是老年人的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
一般情况下,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赡养的义务,但当老年人的子女全部死亡或生存的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老年人成年的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就有赡养的义务。
在赡养人里面,有一类赡养人需要着重提及,因为关于这类赡养人的纠纷诉诸法院的还是比较多,那就是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这类赡养人。
继子女,指的是丈夫与前妻或者妻子与前夫所生的子女,继子女如果与养父或养母有抚养关系,那么继子女就如同亲生子女一样对老年人有赡养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护知识讲座咱今儿个就来讲讲老年人权益保护这档子事儿。
咱都知道,老年人那可是家里的宝啊!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为家庭、为社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不能到老了,还让他们受委屈呀!这就好比一棵大树,年轻时为我们遮风挡雨,等老了,咱也得好好呵护它不是?老年人有自己的权益,这可不能随便被侵犯。
比如说,他们有享受社会关爱和照顾的权利。
走在路上,年轻人给让个座,这多暖心呀!去办事儿的时候,能有个绿色通道,不用排长队,多方便呀!这都是应该的。
再说说养老金,这可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呀!得按时足额发放,可不能打折扣。
这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重要,要是养老金出了问题,那老年人得多着急呀!还有啊,老年人的健康也得重视。
现在不是有很多针对老年人的免费体检嘛,这多好呀!能早早发现问题,早早治疗。
就跟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咱老年人的身体也得时常检查检查。
咱也得提防那些专门骗老年人的坏蛋。
他们可狡猾了,一会儿说这个投资能赚大钱,一会儿又说那个保健品有多神奇。
咱可得多长个心眼儿,别轻易就上了当。
咱的钱那都是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可不能就这么被忽悠走了。
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呀!他们也想和老朋友们聚聚,唱唱歌、跳跳舞、下下棋啥的。
社区就应该多组织些活动,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这可不是小事儿呀,精神好了,身体才会更健康嘛!咱家里要是有老人,咱就得好好照顾他们。
多陪陪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别嫌他们啰嗦,那都是他们的人生经验呀!这就好比是珍贵的宝藏,得好好挖掘。
咱全社会都应该关心老年人权益保护,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呀!要是看到有老人遇到困难,咱能帮就帮一把。
这世界不就变得更美好了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这么做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晚年生活吧!让他们知道,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尊敬的人!。
老年人权益保障之普法宣传讲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年朋友: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一次普法宣传讲座,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的主题是“老
年人权益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权益保障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人是社
会的智慧库,他们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首先,我们要知道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重要性。
老年人的权益包括生活权、健康权、人
格尊严权、社会保障权等。
老年人的生活权是指老年人有权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必
需品,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平。
健康权是指老年人有权获得医疗保健服务,保持身心健康。
人格尊严权是指老年人有权享受与其尊严相称的待遇和尊重。
社会保障权是指老
年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权益,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其次,我们要知道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
老年人的权益保障。
其次,要加强普法宣传,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
第三,要加强执法力度,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第四,要加强社会关怀,为
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和帮助。
最后,每一个人都是老年人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尊
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
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老年人权益的真正保障。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老年人的权益保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老人普法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关于老年普法知识的演讲。
老年普法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老年人自身的权益保护,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老年人的普法知识普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我想和大家谈谈老年人的法律权益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法律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我们要意识到,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享有和其他公民一样的权益和义务。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和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关心老年人,多和他们交流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其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老年人常见的法律问题。
比如,在家庭财产继承方面,老年人经常会遇到子女不孝、财产被侵占等问题。
在医疗保健方面,老年人可能会遇到医疗保险报销问题、医疗纠纷等。
在消费维权方面,老年人可能会遇到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引导老年人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避免因不懂法律而受到侵害。
最后,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老年人普法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老年人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老年人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法律宣传资料、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点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法律素养。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新媒体手段,让老年人更便捷地获取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总之,老年人普法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老年人的普法知识普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享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温暖。
谢谢大家!。
老年人权益保护讲稿[法治讲座]老年人权益保护讲稿[法治讲座]一、侵害老年人权利的(一)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专家指出:直接占有老年人的现金、房产、存折、债券、股票、抚恤金等,近年来侵占老年人财产的趋势。
面对“赖账”的不肖晚辈,老年人该如何保护?前不久,上海市闸北法院判处了一例侵占老人存款的案例。
判决许某还其母吴老太钱款4.1万元。
几年前,75岁的吴老太回安徽老家居住。
临行前,女儿许某说想帮她保管其在上海的银行存折、邮政储蓄存折和身份证,以免老人不小心丢失。
想想有理,老人便同意了。
没想到仅过了几天,许某就取出本息挪作他用。
老人去年才知道这件事,催要了近一年,女儿拖着不还,直到引出这场官司。
(案例1、2)在子女直接侵害老年人财产的案件中,75%的老年人未向子女要借据,就子女赖账有恃无恐,老年人的官司手中借条而取证艰难。
今年7月,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审理了一起“不赡养继父,又怕无法继承财产,儿子竟鼓动86岁的老母亲与生活了40余年的继父离婚”的案件——孙老太太早年丧夫,独自拉扯4个孩子生活,后来组建了新家庭。
新夫赵某聪明手巧,靠在外做些小生意养活了9口之家。
数十年了,7个子女都长大成人且成家另过。
劳累了一辈子的老两口在卸下了抚养重担后,本应安度晚年。
可是,子女们怕将来得房屋财产,和媳妇们一撮合,竟威逼86岁的老母亲到法庭起诉继父,要求与已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老伴儿离婚并分割财产。
法院在查清事实后,对这群儿女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广州市南方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显示:在老年人再婚时并未子女支持的家庭中,“外来者”的权利往往不被。
以往的矛盾多在赡养问题上,近年来老年人再婚群体的又了新的问题。
例如,一方老人生病住院,子女们将“新老伴”挡在病房外,连起码的“探视权”都被剥夺;又如,子女故意将本可以调和的孩子教育、生活习惯等琐碎矛盾激化,表面上“不反对”老人再婚,却使再婚老人得同居探望的权利;再比如上面提到的王女士连“悼念权”都被剥夺。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制讲座稿各位尊敬的老领导:大家好!应老干局要求,今天作为领学人与各位老领导一起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既感到荣幸又感到有压力,因为各位有丰富的领导经验、人生阅历和家庭亲情及人性感悟,都是我学习的旁样,之前我认真做了准备,查找了一些资料,争取把这次学习组织好。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按照2012年末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共有63.02亿人,其中1亿人口以上国家只有11个,(中国13.17亿、印度10.5亿、美国 2.9亿、印尼2.35亿、巴西1.82亿、巴基斯坦1.51亿、俄罗斯1.45亿、孟加拉1.38亿、尼日利亚1.34亿、日本1.27亿),按照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即成为老年型国家的国际标准,我国在1999年就已成为老年型的国家。
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2012年10月提供的数据,未来20年是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最高年份将增加1400多万。
2亿老年人口数相当于印尼的总人口数,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日本各自的总人口数。
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家庭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老年人受到了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得到了较好的照应和赡养,过着幸福的老年生活。
然而,家庭的小型化、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为小皇帝和几代人的中心,尊老、敬老、养老观念也就越来越淡漠,在一些地区、一些家庭,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人口老龄化已成大势的情形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以法律为盾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乃至杜绝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事情的发生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