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至今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4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今天的现代社会。
本文将从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四个阶段,探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的起源阶段,人类生活在原始社会中。
原始社会是一个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人们主要通过采集、狩猎和渔猎来获取食物,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非常简单。
原始社会的人们生活在小群体中,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随着资源的减少,他们会迁徙到新的地方。
二、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二个演变阶段,它出现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农耕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从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转向农业生产。
人们开始耕种土地,养殖家畜,由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剩余物质的产生,人们逐渐形成了家族、部落等更为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
农耕社会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首先是农具的创新,如耕牛、犁等工具的出现,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三、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三个演变阶段,它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发明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
工业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化,人们开始从农村迁往城市,形成了现代城市社会。
同时,交通工具的发展也进一步加速了社会的进程。
四、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当前演变阶段,它始于20世纪的信息革命。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递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网络搜索等方式获取各种信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信息社会注重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总结起来,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
在未来,人类社会可能会继续演变,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13064033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五段论
社会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性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斯大林认为,社会形态可以划分为五种,即历史五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依次经历了上述的五段论。
一、中国经历的原始社会,起自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直到公元前21世纪,由夏王朝的建立宣告结束。
二、随后,中华民族迈入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包括夏、商、周和春秋: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三、封建社会是对中国社会形态演变影响最大一个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2年),萌发于先秦,发展与秦汉,成熟于隋唐,强化于宋元,最终衰败于明清。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截止于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
四、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封建社会彻底完结,中国由此步入了短暂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1912年——1949年)。
五、1949年,中国共产党一举击退国民党,结束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建立,中华民族走入了又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主义。
在一步又一步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一步步的从最初野蛮的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社会。
或许到以后的某一天,还会有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今天的形态,但是人民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态永不会变,并将为之不懈努力。
五大社会发展形态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从猿类分化出来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
2、奴隶社会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是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4、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一个阶段。
资本主义(capitalism)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
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5、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最广大共识范围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有序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中国社会发生的十大变化
一、中国已从温饱社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彻底消除了贫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站上一万美元台阶。
二、中国已从生态污染较重的国家进入生态环境友好国家。
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美丽中国可期。
三、中国已从交通落后国家进入交道便利国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里程都已居世界第一,实现了村村道柏油路、水泥络,航空四通八达,极大方便了人民的出行。
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用品,而非奢侈品。
四、中国已从现金支付国家变成了无现金支付国家,人民交易支付的方式变得方便、快捷、安全、高效,极大地方便了民众。
五、中国已从信息较落后社会进入5G互联互通时代,人民充分享受到信息互联带来的便利。
全民获取的知识量呈爆炸性增长。
六、中国已从物流较落后社会进入物流发达时代,人民充分享受着物流高效、便捷、便利带来的红利。
在家吃便当、在家享服务不再是奢想。
七、中国已从社会保障较落后的社会进入全民社保的社会,人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八,中国已从住房短缺社会进入住房相对宽裕社会,居住条件的环境、面积、功能、舒适度都大大提高,住宅类型选择更加多样化。
九、中国已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成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第一贸易国。
贸易盈余稳据世界第一。
世界已离不开“made china”。
十、中国已从经济、科技、军事相对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科技、军事强大的国家,西方不断炒作的“中国威胁论”论调正是这种实力增强的现实反映,也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摘要: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
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决定社会基本面貌的。
据此,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和相应的五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中国社会形态;历史分期;改革开放引言社会形态及其演变不但是历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切实地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未来社会的走向,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中国的社会形态及其演变,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马克思根据西方历史提出并由斯大林总结的五种生产方式论。
但是,这种学说是否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却一直受到怀疑,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曾有热烈讨论。
目前,这个问题重新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判定社会形态的标准与根据。
顾名思义,五种生产方式论主要是按照生产方式来判定社会形态的。
最近,刘泽华先生提出了分层次地把握社会形态的新设想。
他认为有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一是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形态问题。
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即阶级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关系。
它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
其二是社会控制与运行机制形态问题。
马克思说过,行政权力支配社会,这对认识中国传统社会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王权支配社会”。
其三是社会意识形态与范式问题,王权主义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刘先生按照这三个层次论述了中国社会形态的特点,但没有把这个问题和历史分期联系起来[1]。
尽管我不能完全赞成刘先生的具体论述,但他这种分层研究社会形态的方法可谓有识。
我进而认为,不但可以从不同层面把握社会形态,而且还可以把社会形态本身分为若干层面。
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
你知道吗,原始社会那可是人类最初的阶段。
那时候啊,大家一起打猎、采集,没啥私有财产的概念,都为了生存一起努力。
判断是不是原始社会,就看大家是不是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工具也简单得很。
再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出现啦!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要给地主交租。
判断是不是封建社会,就看土地是不是被地主掌控,农民是不是被束缚在土地上。
资本主义社会就不一样咯!工厂、企业到处都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给资本家打工挣钱。
这个社会形态的划分,重点看生产资料的归属和经济运行的方式。
怎么样,是不是对这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有点了解啦?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呗!一开始是原始社会,大家都光溜溜地在大自然里找吃的,一起住山洞,一起对付野兽。
这个时候,没有谁比谁高贵,没有谁能多占东西,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分,这就是原始社会的样子。
然后呢,到了奴隶社会,一些人变得特别厉害,能抓住好多人当奴隶,让奴隶拼命干活,自己享受。
要是看到一群人被另外一群人管得死死的,没有一点自由,那八成就是奴隶社会啦。
再往后走,封建社会来了。
地主们有大片的土地,农民们得求着地主给地种,还得交好多粮食。
就看土地在谁手里,农民是不是得听地主的,就能知道是不是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可就复杂啦!到处是工厂,到处是买卖。
钱和机器都在资本家手里,工人只能靠干活挣钱,还经常被剥削。
看谁掌握着钱和生产的东西,就能明白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要说的共产主义社会,那可美啦!东西多得用不完,大家想要啥就有啥,不用为了钱发愁,也不用争来争去。
虽然现在还没完全实现,但咱们可以想象那得多好呀!好啦,说了这么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你清楚点没?。
六个社会历史形态[作者:刘永佶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05-1-19 文章录入:admin ]1、哲学教科书中所谈唯物史观规定的历史发展的五个阶段,主要根据欧洲的情况,实际上,更多地是根据俄国。
2、实际上,马克思用“亚细亚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来规定社会形态的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或者“资产阶级的”,这些都是比较准确的,是概念性规定,而“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都不是准确的概念。
3、20世纪学术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1)原始公社社会论,在中国以郭沫若为代表;(2)过渡形态论,主要由苏联学者哈雷德提出,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的形态;(3)阶级社会开端论,由学者相川春喜在《历史科学的方法论》(1935年)中提出;(4)东方国家奴隶制度论,由吕振羽于1940年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所谓中国社会“停滞性”问题》一文中提出;(5)东方封建制论,由苏联学者歌德斯提出,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东方社会的封建制度;(6)东方或亚洲独特社会形态论,其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和苏联学者马加尔。
他们认为,氏族组织崩溃后,东方或亚洲没有过渡到奴隶制,而是进入一个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东方社会。
正是后一种观点在中国影响较大,或者说在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影响较大,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据此立论,将中国在20世纪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的启示,是明确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其根据就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关系,在于劳动者的权利和地位,在于统治劳动者的阶级,在于阶级统治的矛盾和关系,而不在马克思的论述。
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提法,是用来指称人类第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其特点就是“公社所有制”,他之所以用“亚细亚”这个洲名来称谓“公社所有制”,就是要说这种所有制不仅在欧洲有过,而且在现今的“亚细亚洲”的一部分地区还有残存。
五大社会形态是指什么
五种社会形态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划分社会形态的基本方法。
恩格斯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说”,即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雇佣劳动制(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1846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五种所有制形式的构想在《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都讲到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指出了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并且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
重新描述人类社会历史的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严格来讲,是人类的生存关系,就是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在生存生活中的关系。
生存资源的分配不公,改变了人的生存关系,尤其是其中的生产资料分配不公,改变了人的生产关系。
这种关系的改变,生存资源产生了私有财产,进而巩固成私有制,私有制产生了剥削,剥削产生了生存矛盾,生存矛盾形成了阶级。
阶级之间的生存矛盾就叫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是由于生存利益的不同或对立而引起的。
阶级矛盾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政治和思想方面。
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的阶级矛盾,又是经济方面阶级矛盾的表现和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各个社会的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
如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些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有人就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现在几乎是全民打工时代,我们的阶级矛盾是什么?我们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我们没有阶级矛盾,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体制内的人比体制外的人有优越感,常驻人口福利优先外来人口等等,这些都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在此讨论范围。
马克思当时划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强调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时,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闹革命时期,将无有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定性为无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定性为资产阶级。
工人与资本家就是这两大阶级的代表人物。
人类社会,在二百多年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近百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发展下,迈入人类生产力迅猛增长的新时代。
工业化社会早已不是当初的工厂化社会。
工人和资本家的划分,代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已太片面,跟不上新时代,不适应新社会,不能准确描述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间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历史时间轴:历史时间轴•原始社会:公元前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夏朝前•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公元前2070 -公元前475)•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公元前475 - 184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末、中华民国(1840 - 1949)•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49 - 1956)•社会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 - 至今)一、原始社会我国是世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乃至17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早期阶段。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公元前170万年~到夏朝前),它的历史可分为原始人群和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时期。
从考古角度看,原始社会相当于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主要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期,前者为打制石器,后者为磨制石器,另外,陶器的出现也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标志。
猿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后期为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的土地是公有制。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由全公社的人一起耕种,获得的产品在全体公社成员之间平均分配。
二、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
公元前21世纪,夏破坏了传统的民主选举首领的惯例,佣兵自立,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奴隶社会以国王为中心的官僚机构,军队、监狱等国家统治工具已经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奴隶主享有一切权力,奴隶只是奴隶主的一种会说话的工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买卖。
奴隶社会的土地是井田制。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述一、社会形态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三个主要阶段。
在奴隶社会中,以夏、商、周为代表的朝代相继兴起。
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奴隶成为统治阶级的财产。
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诸侯割据,中央政权弱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入封建社会的新阶段。
封建社会的特点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剥削,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体现。
清朝时期,中国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权受到外国势力的控制。
二、朝代简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奴隶社会时期的代表,商朝的王朝制度为后来的中国王朝奠定了基础。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时期出现了封建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分裂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5.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统一了大部分中国领土,实行封建制度。
6.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中国进入分裂的时期,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7. 隋朝(581年-618年):统一了南北朝,恢复了中央集权,实行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8. 唐朝(618年-907年):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统一了大部分亚洲地区,对外交往频繁,文化繁盛。
9. 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方辽金与南方南宋并存,科技文化发达,出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貌。
10. 元朝(1271年-1368年):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外族统治者,实行蒙古人的官僚制度。
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五个发展阶段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五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其高阶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上述五种社会形态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的。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从猿类分化出来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
2、奴隶社会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4、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一个阶段。
资本主义(capitali *** )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
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5、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最广大共识范围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有序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最终的标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五个阶段西方国家认可吗西方现在其实也不承认,因为马克思说资本以后就是共产,但是苏联完蛋了,直接说明了马克思的学说是错误的,我国就更不承认了,我国的史学界现在已经达成了共识,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适合于西方,不适合于中国,中国的封建社会之后直接是君主专制社会,后来又半封建半殖民,所以这个学说只适合西方,中国不是,而且西方也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