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介绍-课件PPT讲义(演示稿)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3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智能系统及应用、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业控制、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信息工程以及机电工程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造就能够胜任科学研究、高级管理和科技开发、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控制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集成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工业过程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工程、工业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等方面受到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基本训练。
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地掌握自动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2.树立较为全面的系统观点,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具有在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管理、技术开发和知识创新的综合实力;4.具有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5.获得有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主要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软件过程控制工程现代传感技术过程检测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特色课程自学或讨论课:过程检测系统DSP原理及应用原版教材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传感技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双语教学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软件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过程检测系统研究型课程:软件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型课程:自动化实验自动化技术系列讲座计划学制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60+4+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第二专业说明辅修专业课程设置最低学分为30,其中必修课程(标“*”号)27.5学分,其它专业课程任选2.5学分。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智能系统及应用、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业控制、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信息工程以及机电工程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造就能够胜任科学研究、高级管理和科技开发、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控制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集成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工业过程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工程、工业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等方面受到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基本训练。
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地掌握自动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2.树立较为全面的系统观点,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具有在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管理、技术开发和知识创新的综合实力;4.具有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5.获得有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主要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软件过程控制工程现代传感技术过程检测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特色课程自学或讨论课:过程检测系统DSP原理及应用原版教材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传感技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双语教学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软件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过程检测系统研究型课程:软件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型课程:自动化实验自动化技术系列讲座计划学制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60+4+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第二专业说明辅修专业课程设置最低学分为30,其中必修课程(标“*”号)27.5学分,其它专业课程任选2.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