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分类)食品生产许可分类表
- 格式:xls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6
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类别编号产品类别编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位于QS代码第5位至第8位,编号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确定。
具体类别编号规定:粮食加工品小麦粉0101;大米0102;挂面0103;其他粮食加工品0104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0201;食用油脂制品0202;食用动物油脂0203调味品酱油0301;食醋0302;糖0303;味精0304;鸡精调味料0305;酱类0306;调味料:0307 肉制品肉制品0401乳制品乳制品0501;婴幼儿配方乳粉0502饮料饮料0601方便食品方便面0701饼干饼干0801罐头罐头0901冷冻饮品冷冻饮品1001速冻食品速冻食品1101薯类和膨化食品膨化食品1201;薯类食品1202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糖果制品1301;果冻1302茶叶及相关制品茶叶1401;含茶制品和代用茶1402酒类白酒1501;葡萄酒及果酒1502;啤酒1503;黄酒1504;其他酒1505蔬菜制品蔬菜制品1601水果制品蜜饯1701;水果制品1702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801蛋制品蛋制品1901可可制品可可制品2001焙炒咖啡焙炒咖啡2101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2201;其他水产加工品2202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2301;淀粉糖2302糕点糕点食品2401豆制品豆制品2501蜂产品蜂产品2601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2701其他食品其他食品2801需要办理QS的28类食品食品分类QS编号规则(1)《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英文字母QS加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QS为英文"Quality 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编号前4位为受理机关编号,中间4位为产品类别编号,后4位为获证企业序号.(2)受理机关编号。
参照GB/T 22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有关部门规定,受理机关编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前2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确定;后2位代表各市(地)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定,并上报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备案。
国家实施QS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录国家实施QS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录国家实施QS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录第一批:5类1、大米2、小麦粉3、酱油4、醋5、食用植物油第二批:10类1、肉制品:申证单元为4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2、乳制品: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硬质干酪)。
3、饮料:申证单元6个,即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其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4、味精:包括谷氨酸钠(99%味精)、味精(强力味精和特鲜味精)。
5、方便面6、饼干7、罐头食品:申证单元为3个: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8、冷冻饮品:申证单元为1个9、速冻面米食品10、膨化食品第三批1、糖果制品2、茶叶3、葡萄酒4、果酒5、啤酒6、黄酒7、酱腌菜8、蜜饯9、炒货食品10、蛋制品11、可可制品12、水产加工品13、淀粉及淀粉制品国家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目录一、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老五类”食品包括:1、小麦粉,包括所有以小麦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通用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
通用小麦粉包括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
2、大米,包括所有以稻谷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大米。
3、食用植物油,包括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和红花籽等植物油料制取的毛油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的半精炼食用植物油(一级油、二级油)和全精炼食用植物油(调和油、高级烹调油、色拉油)。
不包括芝麻油(香油)。
4、酱油,包括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
5、食醋,包括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
不包括保健食醋。
二、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新十类”食品包括:国家实施QS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录1.肉制品实施准入制度管理的肉制品包括4个发证单元:腌腊肉制品(咸肉类、腊肉类、中国腊肠类和中国火腿类);酱卤肉制品(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熏烧烤肉制品(熏烧烤肉类和肉脯类);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
食品生产许可(QS)申证产品目录
关于调整部分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公告(2010年第75号)(2010年7月26日):肉制品、饮料、罐头、冷冻饮品、酒类、特殊膳食食品、其他食品和食用酒精产品【至此,所有食品均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
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的公告(2008年第120号)(2008年10月30日):乳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
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的公告(2006年第202号)(2006年12月27日):食用油脂制品、其他粮食加工品、食用动物油脂、调味料产品、方便食品、
蜂花粉及蜂产品制品、速冻食品、薯类食品、含茶制品和代用茶、其他酒、蔬菜制品、水果制品、淀粉糖、酱油、食醋、糖、味精、饼干、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
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的公告(2006年第120号)(2006年8月25日):糕点、豆制品、蜂产品、果冻、挂面、鸡精调味料、酱类
第一批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发放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公告(2005年第102号)(2005年07
月26日):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糖果制品、茶叶、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