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
- 格式:ppt
- 大小:8.40 MB
- 文档页数:59
2023-10-29CATALOGUE目录•引言•地质概况•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是重要的地质矿产调查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复杂的地球物理特征。
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可以深入探究该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为矿产勘查提供重要依据。
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矿产勘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测量和数据处理等手段,获取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
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如重力、磁法和电法等,对数据进行综合解释和分析。
结合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成果,对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的地质构造、矿产分布和成矿潜力进行深入研究和预测。
研究区概况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座著名的火山山脉,具有独特的地质和自然景观。
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是指该山脉中段及其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复杂的地球物理特征。
区内主要分布有铜、铅、锌、金等矿产,且成矿潜力较大,是重要的地质矿产调查区。
02地质概况中生代中生代地层主要包括侏罗系和白垩系,以火山岩和沉积岩为主,形成了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
前寒武纪该地区地层主要由前寒武纪地层构成,包括古元古界和下中元古界等。
这些地层经历了多期次的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景观。
新生代新生代地层主要包括古近系和新近系,以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为主,形成了该地区广泛分布的砂砾石层。
地层特征断裂构造该地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分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
这些断裂构造控制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矿产资源的分布。
褶皱构造褶皱构造在该地区也较为发育,主要为复式背斜和向斜构造。
这些褶皱构造控制了地层的展布和构造形态。
构造特征侵入岩该地区的侵入岩主要分为花岗岩、闪长岩和流纹岩等。
这些侵入岩构成了该地区的主体岩石类型。
喷出岩喷出岩在该地区也较为发育,主要为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综合解释煤系地层陷落柱【摘要】本文综合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解释煤系地层陷落柱的形成机制。
首先介绍了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然后详细描述了煤系地层陷落柱的地质特征。
接着讨论了地球物理方法在解释煤系地层陷落柱中的应用及其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分析了地球物理方法的局限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地球物理方法在研究煤系地层陷落柱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地球物理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揭示煤系地层陷落柱的成因,为相关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煤系地层陷落柱, 地球物理方法, 地质特征, 应用, 对比分析, 局限性, 重要性, 发展方向1. 引言1.1 煤系地层陷落柱概述煤系地层陷落柱是指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煤体沉降而形成的柱状空间。
它通常位于煤层下方,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煤系地层陷落柱的形成不仅会导致地表沉降和地裂缝的出现,还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
煤系地层陷落柱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煤炭开采造成地下煤体的减少和压实,导致煤层上方的地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迫,从而形成了此种柱状空间。
煤系地层陷落柱通常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大小,其影响范围也会根据煤层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煤系地层陷落柱是煤炭地质灾害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煤炭开采工程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对煤系地层陷落柱的研究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综合解释煤系地层陷落柱,可以有效地了解其形成机制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煤炭开采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2. 正文2.1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参数来获取地下地质信息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电阻率勘探等。
地震勘探是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反射情况,推断地下地质结构的一种方法。
地震勘探可以提供地层的速度、密度等信息,从而帮助解释地下构造。
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张世晖1,刘天佑1,顾汉明1,邓荣来2(1.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2.河南石油勘探局,河南南阳 473132)摘要: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首先利用高精度重磁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初步确定火成岩的平面位置和深度,然后利用钻遇火成岩的已知测井资料,建立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在地震剖面上标定出火成岩并分析其波组特征,采用BP 神经网络进行火成岩的精细识别。
研究表明,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是提高反演解释精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综合地球物理解释;BP 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03)05-0383-04 巴彦浩特盆地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处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和祁连山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处,是叠置在贺兰山坳拉槽与华北地块大陆边缘上的一个盆地。
由于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多期岩浆活动以及盆地内存在多组断层的因素,导致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具有活动频繁、分布广的特点。
巴彦浩特盆地目前处于早期勘探阶段,钻井资料少,对地下复杂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了解程度不高,火成岩的存在对于布置新的参数井是一个不利因素。
火成岩通常具有高密度、高磁性、高波速和高电阻率特征。
当火成岩厚度较大,分布范围较广时,在地震剖面上往往具有板状、弧状、蘑菇状或宝塔状的地震相特征[1],在重磁场中具有范围大、幅值高的局部异常,在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中也具有显著的高阻特征。
但是,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规模小,埋藏深,不具有显著的重磁场局部异常;根据钻遇火成岩的井资料及井旁地震道资料得出,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往往沿断裂上涌,顺层侵入,在地震剖面上没有典型的火成岩地震相特征,因而很难用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解释[2]。
运用高精度重磁、大地电磁测深、测井及地震资料进行火成岩的综合解释,可减少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反演的多解性,有效地提高反演解释的精度。
名词解释:1.褶积模型: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是当今地震勘探中三大环节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正演、反演和子波处理。
层状介质的一次反射波通常用线性褶积模型表示,即:式中:w(t)为系统子波;r(t)为反射系数函数,符号“*”表示褶积运算。
2.分辨率:分辨能力是指区分两个靠近物体的能力。
度量分辨能力强弱的两种表示:一是距离表示,分辨的垂向距离或横向范围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二是时间表示,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相邻地层时间间隔dt 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
时间间隔dt 的倒数为分辨率。
垂向分辨率是指沿地层垂直方向所能分辨的最薄地层厚度。
横向分辨率是指横向上所能分辨的最小地质体宽度。
3.薄层解释原理:Dt<T/4或Dh在l/8与l/4之间,合成波形的振幅与Dt 近似成正比,可用合成波形的振幅信息来估算薄层厚度,这一工作称之为薄层解释原理。
4.时间振幅解释图版:我们把层间旅行时差Δt与实际地层的时间厚度ΔT的关系曲线以及薄层顶底反射的合成波形的相对振幅ΔA与实际地层的时间厚度ΔT的关系曲线统称为时间-振幅解释图版。
5.协调厚度:在相对振幅ΔA与实际地层时间厚度ΔT的关系曲线上,ΔA最大值所对应的地层厚度称为调谐厚度。
协调脉冲。
6.波长延拓:用数学的方法把波场从一个高度换算到另一个高度,习惯上称之为波场延拓。
7.同相轴:各接收点属于同一相位振动的连线。
8.波的对比:根据反射波的一些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方法:相位对比、波组或波系对比、沿测网的闭合圈对比、研究异常波、剖面间的对比。
9.剖面闭合:相交测线的交点处同一反射波的t0 时间应相等,是检验波的对比追踪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
10.广义标定:是指利用测井、钻井资料所揭示的地质含义(岩性、层厚、含流体性质等)和地震属性参数(如振幅、波形、频谱、速度等)之间的对比关系,判别或预测远离或缺少井控制区域内地震反射信息(如同相轴、地震相、各种属性参数等)的地质含义。
《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地质矿产调查综合地球物理解释》2023-10-26contents •引言•地质概况•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是重要的地质矿产调查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复杂的地球物理特征。
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是地质矿产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地质信息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研究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的地质矿产调查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3研究还涉及对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结果进行验证和解释,为地质矿产调查提供可靠的依据。
研究内容与方法01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方法等。
02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重要的地质矿产调查区之一。
区内分布有广泛的长白山玄武岩,地层发育良好,构造复杂,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研究区还涉及多个河流流域和湖泊,地形复杂,给地球物理测量和数据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研究区概况02地质概况前寒武纪该地区地层主要由前寒武纪地层组成,包括古元古界和下中元古界的长白岩群。
这些地层主要形成于大陆裂解和地壳形成的时期。
地层特征中生代中生代地层包括侏罗系和白垩系,以火山岩和沉积岩为主,反映了古地理环境和构造活动的变化。
新生代新生代地层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以河流相、湖泊相和风成沉积为主,形成了广泛的松散堆积物。
构造特征断裂构造该地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裂包括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
这些断裂控制了地层的分布和变形特征。
褶皱构造褶皱构造在长白山地区表现不明显,仅在局部地区存在一些小型褶皱。
长白山玄武岩长白山玄武岩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岩浆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
这些岩石广泛覆盖在长白山地区,形成了厚达数百米的岩层。
其他岩浆岩除长白山玄武岩外,该地区还分布有少量中酸性岩浆岩,如花岗岩和闪长岩等。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代码0818)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东华理工大学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是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
该学科主要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1)矿产勘查与评价:主要研究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机制,探索矿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规律,建立成矿模式;研究科学有效的矿产预测、勘查和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利用专门的仪器接收来自地下各种物理信息,应用数学物理方法提取或分离有用信息,结合地质条件对有用信息进行解释,推断探测对象在地下赋存的位置、范围和产状。
它是地质矿产勘查和地质基础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3)地质工程:主要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领域的地质工程问题。
(4)核废物地质处置:主要针对高放废物的地质处置库选址、核素的迁移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研究方向1.矿产普查与勘探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地质工程4.核废物地质处置三.培养目标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领域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明显成绩;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注:①非学位课程的公共选修课中,素质教育课程有:体育(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太极拳等内容)、第二外国语、科学研究技能(论文写作方法、文献检索等内容)、形势政策解读与就业指导、创造学与创造性思维;②跨学科选修课程由各学院推荐一门课。
要求具有公共性、普及性(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的公共选修课程为《自然辨证法概论》),不能推荐专业性太强的课程。
地球物理方法介绍地球物理方法介绍地球物理,是以地球为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
这门学科自20世纪之初就已自成体系。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发展极为迅速。
它包含许多分支学科,涉及海、陆、空三界,是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球物理方法介绍,仅供参考。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简介【1】地球物理勘查简称物探.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以物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地球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具有快速、遥测、信息量大等特点,较易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是深部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也是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
基于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观测技术,物探方法一般划分为:磁法、重力法、电法(含电磁法).弹性波法(含地震法和声波法).核法(放射性法)、热法(地温法)与测井等7大类,和地面,航空、海洋,地下4个工作空域。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具有高精确度、高分辨率,探测深度一般为数十米到数千米。
目前的石油、天燃气和煤探井孔位的确定均以地震勘探资料为重要依据,在水文工程地质调查、沉积成层矿产的勘查、城市活断层探测以及地壳测深等工作中,地震勘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不规则块状硫化物金属矿体,采用散射波地震方法能够开展非沉积型金属矿勘查。
地震勘探的物理基础是岩石的弹性差异。
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情况,查明地下地层和构造的分布,为寻找矿产资源、探测城市活断层及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方法比较复杂,其基本原理可用回声测距来说明。
当我们前面不远处有一座直立的高山时,为了解我们到高山的距离,简单的办法是大喊一声,测定我们从发声开始到耳朵听到回声的时间,根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已知速度,就可以计算出高山离我们的距离。
用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埋藏在地下的目标,其原理大体也是这样,只不过是地下岩层和土壤要比空气不均匀的多,因而地震勘探也远比回声测距困难复杂的多。
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代码0708)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地球物理学学科是在我校传统放射性物探学科基础上,融合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方法,依据我校专业特色和定位,在面向国家核资源勘查需求、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策略调整、国家城镇化建设中环境与工程勘探需求及江西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求而设立的一级学科,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科已发展为涵盖资源勘查、地下结构探测、地球探测仪器研发、水域地球物理调查等领域的完整学科体系,形成了独有的一套方法、技术和理论体系,在核地球物理勘查与仪器、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等方面积淀了明显的学科特色,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成果。
二.研究方向1、核地球物理与仪器2、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3、勘探地球物理4、海洋地球物理三.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地球物理科学基础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地球物理学涉及的数理、计算机基础及重、磁、电、震、放射性等专业方法技术;能用外语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及撰写论文摘要,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能力;能熟练查阅中外文专业资料并撰写文献综述,了解地球物理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可独立的承担本学科的一般研究课题,能够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从事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科研、施工与管理工作。
四.课程设置(学术学位)五.课程简介(一)高等场论1.课程目标:掌握地球物理中的引力场、稳定电场、稳定磁场以及时变电磁场的性质、规律和相应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地球物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课程内容:从万有引力定律出发,导出引力位的泊松方程和它的定解条件,为研究重力场打基础;从库仑定律出发,导出电势的泊松方程和定解条件,进而介绍电势的拉普拉斯方程及定解条件;从安培定律和毕奥-沙伐尔定律出发,导出磁矢势的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引出泊松体的概念,为重磁数据处理补充部分理论基础;在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础上建立时变电磁场的波动方程,并重点讲解电磁场矢势和标势的波动方程及它们的定解条件。
一.实验目的熟悉UNIX基础知识;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加载方式;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流程和方法和掌握地球物理资料的常规解释方法;熟悉同相轴的追踪和断层的识别;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成果。
二.实验内容1.UNIX基础知识与工区建立;2.地震数据加载;3.测井资料加载;4.层位标定与追踪对比;5.解释成图;6.编写解释报告。
三.操作过程及步骤首先,进入Geoframe ,在上面的图标中打开Geoframe 4.0.3选Geoframe 打开该系统。
1.建立一个新工区1、在Project Manager中选Project Management 选Create a new project ,在Create a new project中输入工区名(名字不能以数字开头),密码(密码与工区名一致),验正密码,OK。
在storage setting中点OK。
系统问是否做地震工程延展(Create charisma project extension)选NO,→OK。
2、Edit project parameter中unit/coordinate:①display→set unit→选Metric→OK,set projectont→create出现Create Coordinate System对话框在其中的Projection中选UTM Coordinate system。
Hemisphere选项选Northern Tg。
UTM zone number写50→OK。
②Storage set unit→选Metric→OK,set projection→create,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UTM Coordinate system.选中Hemisphere 中的Northern Tg. UTM zone number 写50→OK。
2.3D地震数据加载1、应用管理对话框中(Application manager)选中用鼠标1键单击seismic 出现seismic对话框,在该目录中用鼠标1键双击IESX(多探测地震综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