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施工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高层建筑施工工序高层建筑的施工工序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需要经过严格的规划和执行。
从地基施工到楼顶封顶,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精准的操作和协调。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高层建筑的施工工序。
一、地基施工地基施工是整个高层建筑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进行场地平整和挖土方,然后进行基坑支护和桩基础施工。
接着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和地下管道敷设。
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
二、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是高层建筑的核心工序,包括框架结构和混凝土结构。
首先进行钢筋加工和混凝土浇筑,然后进行柱、梁和楼板的施工。
随后进行外立面和幕墙的施工,最终完成楼层的逐层施工。
三、装饰装修工程装饰装修是高层建筑的点睛之笔,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美观和舒适度。
首先进行墙面和地面的粉刷和铺设,然后进行门窗安装和吊顶施工。
接着进行水电和空调设备的安装,最后进行家具和软装的搭配。
四、设备安装调试设备安装调试是高层建筑的关键环节,包括电梯安装、给排水系统安装、空调系统安装和消防系统安装等。
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五、竣工验收和交付竣工验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最后一步,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和鉴定。
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施、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检查,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和规定。
最终进行建筑的交付使用,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工序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合作。
只有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才能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未来的高层建筑施工可以更加科学和高效,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摘要: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经验,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技术措施经验总结1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给建筑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同时给施工安全管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经验,以供同仁参考。
2 高层建筑安全隐患分析建筑施工行业比较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是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和物体打击,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点。
①高空坠落——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从脚手架或垂直运输设施上坠落,从洞口、楼梯口、电梯口、天井口和坑口坠落,从楼面、屋顶、高台边缘坠落,从施工安装中的工程结构上坠落,从机械设备上坠落,其他滑跌、踩空、拖带、碰撞、失衡等引起的坠落。
②坍塌——沟壁、坑壁、边缘、洞室等的土石方坍塌,因基础掏空、沉降、滑移、地基不牢等引起其上建筑物坍塌,施工中的建筑物坍塌,施工临时设施坍塌,堆置物的坍塌,脚手架、井架、支撑架的坍塌,支撑物不牢引起的坍塌,强力自然引起的坍塌等。
③物体的击打——主要表现形式有:空中坠落物、崩块和滚动物体,触及固定或运动中的硬伤、反弹物的碰伤、撞伤碎屑、破片的飞溅伤害器具、硬物的击伤等。
④触电造成的伤害——起重机械臂杆或其他导电体搭碰高压线事故,带电电线断头、破口的触电,挖掘作业损坏埋地电线触电,电动设备漏电,雷击设备电闸箱、控制箱等。
⑤其他伤害——起重伤害,火灾爆炸伤害,中毒和窒息,烫伤、扭伤、中暑、高压作业伤害等。
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分析3.1 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项目中4层楼面以下搭设落地双排脚手架,以上则开始采用附着式整体升降脚手架(外爬架),当脚手架上升到结构高处(超过100m后),在脚手架使用状态时,增加架体的附墙拉结,所埋设拉结管件之间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6m,拉结时垂直方向不得小于4道(由架体顶端至底部)。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要求施工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1、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高层建筑的施工,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砌筑、装修、设备管线安装等工程量都要增大,同时工序多,十多个专业工种交叉作业,组织配合十分复杂,同时,由于工程量大引起的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粗钢筋连接技术、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技术,新型模板应用技术等。
2、施工准备工作量大高层建筑体积、面积大,需用大量的各种材料、构配件和机具设备,品种繁多,采购量和运输量庞大。
施工需用大量的专业工种、劳动力,需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同时,由此引起的施工场地狭小一般都是施工难点,如何有效分配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也考验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水平。
3、施工周期长,工期紧:高层建筑单栋工期一般要经历2~4年,平均2年左右,结构工期一般为5~10d一层,短则3d一层,常常是两班或三班作业,工期长而紧,且需进行冬、雨期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应有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才能缩短工期,减少费用,同时,还需制定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和预案以保证安全生产。
4、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层建筑基础一般较深,大多1~4层地下室,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以及深层降水,安全和技术上都很困难复杂,直接影响着工期和造价,采用新技术较多,如逆作法、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5、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高层建筑一般为45~80m,甚至超过100m,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施工中要解决好高空材料、制品、机具设备、人员的垂直运输,合理地选用各种垂直运输机械,妥善安排好材料、设备和工人的上下班及运输问题,用水、用电、通讯问题,甚至垃圾的处理等问题,以提高工效。
6、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一般施工场地较窄,常采取立体交叉作业、高处作业多,需要做好各种高空安全防护措施,通讯联络以及防水、防雷、防触电等。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相应的高层建筑施工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相比于普通建筑,高层建筑的施工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组织管理上都更加复杂化,难度也更大。
本文从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施工的几个关键点和组织管理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标签: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并且呈现出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发展趋势。
1 高层建筑施工的几个关键
1.1 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1.1.1 轴线的控制。
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对轴线进行有效地控制,我们可以先把一层的轴线控制好,在复核轴线的正确性之后,再以它为基准,预埋多块200*200*8mm的高板。
应注意的是要在它的最长纵横向预埋,并且还要准确地标出轴线的控制点,这样在二层及其它楼层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就有了参照。
将一层作为基准,把200*200mm的方洞也预设在每一层的相应位置,同时利用大线锤对下层的控制点进行引测,并利用相关仪器进行校正,放出各层的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1.1.2 标高的控制。
为了对标高线进行控制,我们可以在预控轴转心的洞口进行标高定位,并对其的定位进行复核,来提高标高的准确度。
同时要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洞口的模板支撑度也应加强。
我们还要防止由于细小误差的存在而使累计误差过大。
1.1.3 对垂直度的控制。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我们还要加强对它的垂直度的控制,我们在测量垂直度时可以采用吊线的方法先对高层建筑的四个边角柱进行垂直度的测定,保证高度的垂直度,在其达到100%的垂直后,再对其进行固定和加固混凝土。
等到四个边角柱拆模后,再以它为基准对整个平面的垂直度进行控制,此时还可以采用激光仪加重锤对垂直度进行校验,从而使垂直度的准确性提高。
1.2 基坑支护要提前确定基坑开挖的支护方案,这就需要考虑到基坑深度、环境以及土质等因素。
对于深基坑(h≥2m),要在周边安装防护措施,并且禁止将重物放在距坑槽1.2m的范围内。
同时,要采取措施避免基坑内及基坑边有积水存在。
施工時要时刻注意坑壁的变化。
1.3 脚手架在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工程实际需求以及施工工艺的特点来
搭设脚手架。
在这之前,首先要对脚手架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并形成计算书。
在架体与建筑物拉结上,要按照规范要求设计拉结点的位置,连墙件可以选择刚性或柔性。
为了确保安全,并防止施工作业中的高空坠物,应该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设置密目式安全网。
在脚手架的材质上,可以选择钢管Q235(3#钢)材质,具体规格为:外径48mm,内径35mm。
卸料平台要有独立的支撑系统。
1.4 模板工程首先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对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以及拆卸做出详细的要求,并对各工序进行合理安排。
另外,针对一些特殊条件,如季节性施工等制定出相应措施。
在设计模板的支撑系统时,要在充分计算的基础上形成施工图纸。
在安装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保证模板的稳定。
在拆除模板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先对非承重部分进行拆除。
1.5 施工用电高等建筑施工要按照两级保护,三级配电的标准设置电房;以TN-S系统作为施工现场中心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供电系统中心。
通过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使电阻值不超过规范的规定。
2 高层建筑施工的组织管理
2.1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作为工程管理人员要全面、完整、总体计划,认真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并贯彻《建筑法》,认真落实组织图纸会审,在施工过程中严把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规程,要对高层综合楼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按规范操作严把质量关、提高大项工程的合格率。
2.2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施工过
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保证质量实现工程目标,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
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质量的好坏。
组织者应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提升,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
2.3 施工配套工程的协调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原材料配件使用标准严,各方面工程施工协调配套,建筑工程结构复杂,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所以,对高层建筑安全网工程施工管理要严,标准要严,施工组织工作要求要更严密。
科技、管理及施工人员要持证和考核合格方可进场,严格按岗位要求选配人员,严格岗位责任制。
原材料及机械设备要经检验合格进场。
施工的各个阶段以其衔接,要严格按施工设计标准、工程质量和工艺要求施工。
严格施工组织,使施工过程紧密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房屋建筑质量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
因此,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每道施工的工序,保证施工的质量。
同时灵活地将建筑与结构统一以确保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平.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2]王联恩.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控制重点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11).
[3]胡小刚.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