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户型面积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居住建筑类表3)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房屋建筑专业)一、指标定义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核算和管理。
技术经济指标有助于检验建设工程各项指标的实际水平,在实际工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建设工程的规范、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二、分析指标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共分为三个部分:工程规模部分、人工费部分、材料费部分。
工程规模部分指标名称单位说明土方开挖万m³指土方开挖的总量。
本指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地形、基础设计、建筑风格和环保要求等因素。
地基基础万m²指建筑物的地基面积,也就是该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本指标可通过工程设计方案和地质勘探报告预估。
建筑面积万m²指建筑物总面积,包括地上、地下层数。
该指标由总平面图和立面图决定。
房间数套指建筑物内的房间总数。
该指标决定于建筑的设计方案和房间布局。
层数层指建筑物的总层数。
该指标主要由设计方案决定。
人工费部分指标名称单位说明人工费用万元包括工程总工资、劳动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工资按工程计价规范进行计算。
施工人数人指工程所需的总人数。
数量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综合考虑来确定。
材料费部分指标名称单位说明水泥消耗量吨指建筑物中水泥的消耗量。
可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图进行预估。
钢材消耗量吨指建筑物中钢材的消耗量。
可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图进行预估。
沙子消耗量万m³指建筑物中沙子的消耗量。
可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图进行预估。
砖头消耗量吨指建筑物中砖头的消耗量。
可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图进行预估。
三、使用方法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的使用方法如下:1.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相关设计图纸,预估出各项指标的数量;2.按照预算和施工计划要求,核算各项指标的成本和总量;3.在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过程中,逐步对比实际完成情况和预估指标,发现和解决问题;4.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对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更新和修订,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总户数2236(户)机动车位3262(个)非机动车位3622(个)建筑密度22%容积率 3.05绿地率40.04%建筑占地面积23524.71绿地面积43885其中夹层非机动车库9662.9物业管理546地下室生鲜超市3003.26仓储用房2309车库137874.9地下建筑面积153396.06其中住宅面积295506.15幼儿园面积576.31公共卫生间(住宅)242.82社区文化、体育536.08商业29458.483317.06配套设施社区卫生服务393.7生鲜超市598.45社区用房777.28物业管理净用地面积108624.43总建筑面积484802.39地上建筑面积331406.33经济技术指标表(户)(个)(个)%504%4.71852.96.260974.96.066.15.0632583.14.432.396.33社区用房777.28(㎡)物业管理净用地面积108624.43(总建筑面积484802.39(地上建筑面积331406.33(536.08(㎡)商业29458.48(㎡)3317.06(配套设施社区卫生服务393.7(㎡)生鲜超市598.45(㎡)地下建筑面积153396.06(其中住宅面积295506.15(幼儿园面积576.31(㎡)公共卫生间(住宅)242.82(㎡)社区文化、体育地下室生鲜超市3003.26(仓储用房2309(㎡车库137874.9(建筑占地面积23524.71(绿地面积43885(㎡其中夹层非机动车库9662.9(㎡物业管理546(㎡建筑密度22%容积率 3.05绿地率40.04%总户数2236(户机动车位3262(个非机动车位3622(个4.43(㎡)2.39(㎡)6.33(㎡)6.15(㎡).06(㎡)32583.12(㎡)6.06(㎡).9(㎡)6(㎡).26(㎡)9(㎡)4.9(㎡).71(㎡)85(㎡)22%3.050.04%6(户)2(个)2(个)。
住宅小区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包括主要使用面积、辅助使用面积和结构面积三项。
在住宅设计中主要使用面积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起居室、餐室、卧室等面积的总和。
辅助使用面积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从属于起居活动的房间(厨房、盥洗、厕所、储藏室等)面积的总和。
结构面积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物所占面积的总和。
在居住区规划中,建筑面积用于计算建筑面积总量及建筑面积密度等指标。
2.建筑密度。
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基地面积之比,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的空地率和建筑物的密集程度。
3.人口密度。
分为人口毛密度与人口净密度两种,人口毛密度是按居住区或居住小区总用地计算。
通常作为计算城市规划用地的控制指标。
人口净密度按住宅用地计算,主要衡量居住密集程度和居住水平。
4.住宅建筑套密度。
包括住宅建筑套数毛密度及净密度,前者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后者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住宅建筑套密度反映在用地单位面积上的住宅密集度和居住环境质量。
5.住宅建筑面积密度。
包括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及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这项指标用以衡量住宅容量是否合理及控制住宅面积建设量。
6.住宅建筑净密度。
指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7.建筑面积密度。
又称容积率。
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面积(m↑2/ha)。
它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程度,容积率越高,土地开发强度越高。
容积率是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控制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8.住宅居住面积密度。
指居住区、居住小区或住宅组团内全部住宅可供居住的总面积(卧室、起居室、餐厅)与用地总面积之比(m↑2/ha)。
它反映每公顷居住面积数量。
根据人均居住面积指标可计算出人口密度。
9.住宅平均层数。
指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例(层)。
10.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
4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4.0.2 计算住宅的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应等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2 套内使用面积应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3 套型阳台面积应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应按其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4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5 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全楼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
4.0.3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套内使用面积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过厅、过道、贮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积的总和;2 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应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套内使用面积;3 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应计入套内使用面积;4 套内使用面积应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时,应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5 利用坡屋顶内的空间时,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0m的空间不应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空间应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m 的空间应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坡屋顶无结构顶层楼板,不能利用坡屋顶空间时不应计算其使用面积;6 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应列入套内使用面积中。
4.0.4 套型总建筑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面积,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应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2 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得出计算比值;3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计算比值所得面积,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2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大于3.00m时,应对大于3.00m 的所有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小于1.50m时,多出部分不应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0m时,多出部分应按1层计算;3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4 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常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共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常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建筑面积:建筑物各层面积总和,每层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勒角以上截面计算,包括使用、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公摊面积:1、公共门厅、过道、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房等为整座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商品房销售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分摊公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套内墙体面积 + 阳台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使用面积系数:用百分率表示,等于总套内使用面积之和除以总建筑面积。
※辅助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楼梯、走道、所占净面积的总和。
※结构建筑面积:建筑物各层中,外墙、内墙、垃圾道、通风道、烟囱(均为投影面积)等所占面积的总和。
※使用率: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板楼:80%;塔楼75%;写字楼70%;商场65%。
使用率与人流量密切相关,人流量大的地方,使用率低。
※实用率:套内建筑面积和住宅面积之比。
※商品房销售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分摊的功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套内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公用墙为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入非公用墙为水平投影面积计入套内使用面积为室内各居室面积,如壁橱等,以及不包含在结构面积中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
※公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 套内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 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和※公用建筑面积 = 整栋楼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与所用建筑用地面积(总占地面积)之比。
※建筑覆盖率:又称“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与规划用地之比。
※绿化率: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常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共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常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建筑面积:建筑物各层面积总和,每层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勒角以上截面计算,包括使用、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公摊面积:1、公共门厅、过道、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房等为整座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商品房销售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分摊公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套内墙体面积 + 阳台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使用面积系数:用百分率表示,等于总套内使用面积之和除以总建筑面积。
※辅助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楼梯、走道、所占净面积的总和。
※结构建筑面积:建筑物各层中,外墙、内墙、垃圾道、通风道、烟囱(均为投影面积)等所占面积的总和。
※使用率: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板楼:80%;塔楼75%;写字楼70%;商场65%。
使用率与人流量密切相关,人流量大的地方,使用率低。
※实用率:套内建筑面积和住宅面积之比。
※商品房销售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分摊的功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套内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公用墙为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入非公用墙为水平投影面积计入套内使用面积为室内各居室面积,如壁橱等,以及不包含在结构面积中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
※公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 套内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 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和※公用建筑面积 = 整栋楼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与所用建筑用地面积(总占地面积)之比。
※建筑覆盖率:又称“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与规划用地之比。
※绿化率: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设计规范技术层面住宅技术经济指标
套型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套内使用面积=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总和
1、各功能空间具体为卧室、起居室、书房、厨房、卫生间、餐厅、过道、储藏间、阴阳台、壁橱等
2、阴阳台以尽面积的1/2计入使用面积
3、套内内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4、套内不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5、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亦即使用面积以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的,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标准层总使用面积÷标准层总建筑面积
标准层总使用面积=各套型使用面积总和
标准层总建筑面积=该标准层全部面积
1、外墙结构外表面、柱外沿、相邻界墙轴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
2、从外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坡屋顶的计算
1、地沟板下表面与楼面的净高低于1.2(1.5甘)米的空间不计入使用面积;净高在1.2-2.1(1.5-2.2甘)的空间按1/2计
入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2.2甘)的空间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2、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单独计算,不得列入标准层使用面积和标准层建筑面积中,需计算总建筑面积时利用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反求。
建筑面积单位一体表和经济技术指标表摘要:一、前言二、建筑面积单位一体表1.定义与概念2.计算方法3.应用场景三、经济技术指标表1.定义与概念2.计算方法3.应用场景四、结论正文:一、前言本文将为您介绍建筑面积单位一体表和经济技术指标表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这两个表格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场景的详细阐述,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表格,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二、建筑面积单位一体表1.定义与概念建筑面积单位一体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单位的所有建筑面积的总和。
它包括单位内各类建筑的面积,如住宅、商业、办公等。
2.计算方法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我国采用的是“建筑红线内面积法”。
具体计算公式为:建筑面积= 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之和× 容积率其中,容积率是指建筑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3.应用场景建筑面积单位一体表主要用于衡量单位的建设规模,分析单位内部的建筑分布和利用情况,为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等提供数据支持。
三、经济技术指标表1.定义与概念经济技术指标表是一份反映建筑物经济技术性能的表格,主要包括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
2.计算方法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建筑密度= 建筑占地面积/ 用地面积容积率= 建筑总面积/ 用地面积绿化率= 绿地面积/ 用地面积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经济技术指标,如建筑完好率、维修工程量等。
3.应用场景经济技术指标表主要用于衡量建筑物的经济性能,评价建筑项目的投资效益,为开发商、政府等提供决策依据。
四、结论建筑面积单位一体表和经济技术指标表都是衡量建筑物性能的重要工具,分别从建筑面积和经济技术性能两个方面对建筑物进行评价。
建筑经济指标大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
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等。
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4)建筑物占地面积:以外墙(底层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构筑物占地面积以占地轮廓计算,但不包括铁路、道路,围墙及管线。
(5)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多层一般不小于退让5m,高层退让不小于10M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住宅户型面积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居住建筑类表3)
项目名称
楼号
户型名称
户型面积90㎡(或144㎡以上) 户型面积90㎡以上(或144㎡上)
套数 面积 (㎡) 小计 (㎡) 套数 面积(㎡) 小计(㎡)
合计
户型建筑面积所占总住宅建
筑面积比例
备注:
1、本表所述户型面积为房屋产权面积,包括户内面积、阳台面积、外半墙及
公摊面积。
承诺:
所报的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达到国家、省、市设计方案图纸编制内容及深度
规定要求。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及容积率按《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
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试行)》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的规定进行计算。
建筑面积按《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计算办法计算的地上建筑面积和地下需要分摊到地上
部分建筑面积之和。我们保证图纸和本表指标真实、准确,图纸和电子文件内容一致,若有错误,我们承担
全部法律责任。
注册建筑师(鉴章) 设计单位: (盖章)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