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大二轮讲义:专题三 小说阅读 训练二
- 格式:pdf
- 大小:315.72 KB
- 文档页数:6
训练三描写艺术赏析练前提醒小说描写艺术的考查点主要放在写人和写景两方面。
1.写人艺术。
赏析包括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判断写人技巧,其技巧主要分正面描写(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细节等)和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与他人(物)衬托],应多角度判断,包括其他所有的手法都应考虑在内;二是概括写人效果,即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2.写景艺术。
赏析包括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指出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文中有这方面的词语;二是判断景物描写的技巧,应多角度分析,如观察顺序、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及修辞手法;三是重点分析描写作用,“作用”要从情节、人物、环境及主题等角度分析。
一、(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5分)阅读文签: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治水英雄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2019年高考江苏卷的现代文部分增加了实用类文本阅读,加大了阅读量。
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设置了2道单选题和1道简答题,体现了向全国卷命题靠拢的趋势。
预测2020年仍会沿袭对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点涉及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思、勾、串”三位一体——快速读文,节约时间平时的阅读是为了汲取知识,怡情养性;而应试时的阅读是为了快速地解题得分,所以阅读时抓住关键信息点才是最重要的。
平时的阅读,时间不是问题,可以悠着来;而高考时间有限,没法慢慢看。
因此需要养成“思、勾、串”三位一体读文本的习惯。
第一,思,就是宏观思考,在开始读文本前就思考三个问题。
1.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或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2.行文中作者为突显论点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3.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手段和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的,就是文章依照怎样的顺序谋篇布局、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也就是文章是怎样论证的。
这样带着问题读文,能让心静,心静则神凝。
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洞悉秋毫,明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结果只能雾里看花,越看越花,误入陷阱,不能自拔。
只有心静下来了,才能发现细微之处。
部分选项信息虽说全都来自原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有的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做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马虎不得,要细之又细。
思考则心静,心静就能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和解题状态,不心浮气躁,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第二,勾,就是微观勾画。
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养成“筛选勾画”习惯。
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边阅读边筛选勾画关键词句。
1.关键词(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专题一小说阅读近三年江苏卷命题与考情分析题目信息考点分布年份选文类型客观综合情节结构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品味语言概括主题表现手法探究意蕴2019 《表妹》中国现代小说√√√2018 《小哥儿俩》中国现代小说√√√√2017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外国小说√√√√1.材料选取,近三年来,主要以小说为主。
选文多是在1 200字左右的文本。
选文的字数有所减少,减少了阅读量。
2.命题规律,涉及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多个层次。
3.考点设置,覆盖面相对比较全面,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品味语言、概括主题、表现手法、探究意蕴等多有涉及。
4.江苏卷整体向全国卷靠拢,对于文学类文本小说的考查形式,趋向于全国卷小说的考题形式,加强对小说客观题的训练,2019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考查选取小说体裁,在2020年高考备考中应加大备考力度。
一、(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
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位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酬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
本套资源目录江苏专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三小说文本阅读任务七练就审美技能赏析描写艺术教案江苏专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三小说文本阅读任务九探究主旨意蕴多角度深挖掘教案江苏专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三小说文本阅读任务八人物形象特点全面概括准确分析教案江苏专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三小说文本阅读任务六准确判断叙事特点全面分析叙事效果教案任务(七) 练就审美技能,赏析描写艺术任务情境同小说的叙事艺术一样,小说描写艺术也是审美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方面。
为此,要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构建起以叙事、描写艺术为主体的艺术技巧知识网络,二是在实战中练就审美技能,尤其是针对具体文本的具体技巧作出具体赏析,而不是说空话套话,这一点才是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阿古顿巴阿来阿古顿巴成为一个穷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他以自己的智慧使国王受到了惩罚。
他还以自己的智慧杀死了一个不遵戒律、大逆不道的喇嘛。
这些都是百姓想做而不敢做的。
所以,阿古顿巴智慧和正义的声名传布到遥远的地方。
人们甚至还知道他以一口锅换得一个贪婪而又吝啬的商人的全部钱财加上宝马的全部细节,甚至比阿古顿巴自己事后能够回忆起来的还要清楚。
人们都说那个受骗的商人在拉萨又追上了阿古顿巴。
这时,阿古顿巴在寺庙前的广场上手扶高高的旗杆。
旗杆直指蓝空,蓝空深处的白云飘动。
阿古顿巴要商人顺着旗杆向天上望,飘动的白云下旗杆仿佛正慢慢倾倒。
阿古顿巴说他愿意归还商人的全部财物,但寺庙里的喇嘛要他扶着旗杆,不让它倒地。
商人说:只要能找回财物,他愿意替阿古顿巴扶着这根旗杆。
阿古顿巴离开了,把那商人的全部钱财散给贫苦百姓,又踏上了漫游的道路。
他流浪到一个叫做“机”的地区时,他的故事已先期抵达。
人们告诉他:“那个好诈但又愚蠢的商人已经死在那根旗杆下了。
”他说:“我就是阿古顿巴。
专题二散文阅读1.江苏卷考查文学类文本,侧重于考查小说,近三年未考查散文。
2017年全国卷Ⅱ、Ⅲ分别考查了散文,其他地方卷如北京、天津、浙江把散文作为考查重点,但在2020年高考备考中依然把散文的复习作为重点,2019年江苏高考中对文学类文本考查形式也采用了全国卷形式,所以在备考中应该加强客观选择题的训练。
2.从选材看,所考的散文都是记人、记事或抒情类;从考查内容看,对句子含意的理解、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品线索结构、探究意蕴等,是考查的重点。
3.在复习过程中,要把备考的重心放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上,要注意储备相应的知识,如线索、思路、形象、内容、手法、语言特点等,从而快速读懂文章,熟悉典题,明白一般是怎么考的,努力提升阅读解题能力。
一、(2018·北京卷改编)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20分)水缸里的文学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训练二 叙事艺术赏析练前提醒赏析小说的叙事艺术是近几年小说考查的热点之一,赏析角度主要有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顺序、叙事线索、结构安排等。
答题时一要准确判断叙述的特点,尤其是判断故事的推进方式,如对话推进、虚实交织、抑扬手法、“欧·亨利式”结尾等;二要具体分析叙述效果,既要扣住叙述本身效果,又要结合这种叙述手法给全文情节、人物塑造、主旨表达及小说风格等带来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5分)阅读文签:微型小说+传承传统文化百鸟朝凤(节选)肖江虹①晒花节刚过,土庄又热闹了。
人们槐花串似的往焦三爷的院子里跑,扛凳子搬桌子的,遇上闲逛的路人,就有人招呼:“焦三爷传声了!”路上的人一听,一张脸就怒放了,随即融入队伍。
往焦三爷的院里迤逦而来。
②土庄人等这个盛况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③无双镇的唢呐班每一代都有一个班主,上一代班主把位置腾给下一代是有仪式的,这个仪式叫“传声”,不传别的,就传那首无双镇只有少数人有耳福听到过的《百鸟朝凤》。
接受传声的弟子从此就可以自立门户,纳徒受益了,而且从此就可以有自己的名号。
总之,那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荣耀,它似乎是对一个唢呐艺人人品和艺品最有力的注脚。
④这个仪式最吸引人的还不是它的稀有,而是神秘,在仪式开始之前,没有人知道谁是下一代的唢呐王。
人实在太多了,师傅的院子都装不下了,于是屋子周围的树上都满满当当地挂满了人参果。
我和我的一班师兄弟坐在院子正中间,两边是我们的亲人,我父母还有两个妹妹都来了;我的师弟蓝玉坐在我的旁边,他的家人也来了,比我的父母还来得早些。
⑤师傅坐在八仙桌后面。
他一直在闷着头抽烟,很快,师傅的一张脸就不见了,他的半截身子都隐在一片雾障中,像一个踏云的神人。
我竟然生出一些隐约的幻意。
⑥良久,师傅才站起来,四平八稳地杵灭手里的烟袋,对着人群,平伸出双手往下压了压。
喧闹的人群瞬间就安静下来。
⑦“我快要吹不动了,可咱们这山旮旯不能没有唢呐,干够了,干累了,大家伙儿听一段还能解解乏。
所以啊!在咱们这地头,唢呐不能断了种。
我寻思了好久,该找一个能把唢呐继续吹下去的人了!”师傅咳嗽了两声,停了停,下面又开始有响声了。
这个时候我偷偷侧目看了看蓝玉,我发现蓝玉也在偷偷地看我,他的嘴角还淌着一些笑。
四目相对,我的脸刷就红了,像是心里某些隐秘的东西被戳穿了似的。
蓝玉的脸没有红,他的脑袋抬得更高了,像一只刚刚得胜的大公鸡。
我就升起一些不快,想还没见底呢,咋知道水底是不是石头?又想想,我的这班师兄弟里,也只有蓝玉最适合了,他人精灵,天分高,也勤苦。
反正最后是他我也不会惊奇的。
最后我觉得我那几个师兄也可怜,为什么师傅不全给传了呢?那样就整齐了,人人有份,个个能吹《百鸟朝凤》,焦家班、蓝家班、游家班,还不响亮死啊!⑧师傅又开腔了:“我们吹唢呐的,好算歹算也是一门儿匠活,既然是匠活,就得有把这个活传下去的责任,所以,我今天找的这个人不是看他的唢呐吹的多好,而是他有没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一个把唢呐吹进了骨头缝的人,就是拼了老命都会把这活保住往下传的。
”师傅对旁边的师娘点了点头,师娘过来,递给师傅一个黑绸布袋子。
师傅接过来,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抽出来一支唢呐。
远远地我就感觉到了这支唢呐该有的年龄了,铜碗虽然亮得耀眼,却薄如蝉翼,杆子是老黄木的。
⑨“这支唢呐是我的师傅给我的,他已经有五六代人用过了,这支唢呐只能吹奏一个曲子,这个曲子就是《百鸟朝凤》。
现在我把它传下去,我也希望我们无双镇的唢呐匠能把它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师傅举着唢呐说。
⑩院子里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我只听见我的师弟蓝玉的喘息声,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师傅手里的那支唢呐。
我相信这一刻的土庄是最肃穆的了,这种肃穆在无声息中更显得黏稠,我最后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了。
⑪我侧目看了看我的师弟蓝玉,他紧缩着脖子,脑袋花骨朵似的。
慢慢地,他的脖子被拉长了,成了一朵盛开的鲜花,花朵儿正期待着雨露的降临,焦虑、渴望在稚嫩的花瓣间涌动着。
蓦然,盛开的鲜花枯萎了。
几乎就在一眨眼间,正准备迎风怒放的花儿无声地凋谢了,花瓣起来了一层死灰,花杆儿也搓短了半截。
这朵刚才还生机蓬勃的花儿,转眼间铺满了绝望的颜色。
悲伤一下从我的心底涌起来,我的师弟蓝玉迅速地在我的眼睛里枯萎,他的目光慢慢地转向了我。
我能看懂他的眼神,有不信、不甘、绝望,当然,还有怨恨,可我看到的怨恨很少,很稀薄,星星点点的。
⑫这时候我父亲在旁边喊我:“你呆了,师傅叫你呢!”⑬父亲的声音像耍魔术的使用的道具,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槐花串似的”跑,有人喊“焦三爷传声了”,路人听后“一张脸就怒放了”,首段这些描写,巧妙地突出了焦三爷“传声”仪式的吸引力。
B.小说写蓝玉家人“比我的父母还来得早些”,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表明“我”的家人也来得很早,对“我”接掌唢呐班也充满着期待。
C.与师弟蓝玉相比,“我”的天分与专注都略有不如,但“我”最终被选为师傅的接班人,小说这样写隐含着作者对“德”“艺”问题的思考。
D.师傅家的“院子”是小说中表现人物的舞台,在这里,不同心态、不同身份的各色人物汇聚在一起,上演了一出传承传统技艺的民俗好戏。
答案 C解析 “与师弟蓝玉相比,‘我’的天分与专注都略有不如”错,文中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2.小说采用“我”的视角写“传声”仪式,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我”是“传声”仪式的亲历者,以“我”的视角来写,可以增强描写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2)以“我”的视角来写,可以使小说围绕“我”的观察集中描写仪式的主要环节,使行文紧凑。
(3)“我”的身份是徒弟,也是“传声”的竞争者,以“我”的视角来写,更能聚焦师傅和蓝玉在仪式上的表现,突出师傅和蓝玉的形象特征。
(4)以“我”的视角来写,可以用第一人称自然而细腻地描写“我”的复杂心理,丰富“我”的形象。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 解答此题,可以从情节、人物、主旨、表达效果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从表达效果看,“我”是事件的参与者,能增强描写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从情节上看,“我”参与了仪式的主要环节,这样由“我”的视角来叙述情节,使行文紧凑;从人物形象上看,“我”和蓝玉都是师傅的徒弟,所以很自然地关注师傅和蓝玉的表现,这样就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第一人称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塑造“我”的形象。
3.小说中说,成为班主是“对一个唢呐艺人人品和艺品最有力的注脚”。
作为班主,焦三爷有着怎样的“人品和艺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热爱唢呐,以传承唢呐技艺为己任。
他认为吹唢呐是“匠活”,要世代相传;感到自己快吹不动了就及时“传声”。
(2)质朴明达,选新班主重视品行。
他选择新班主不唯技艺,而是选能“拼了老命都会把这活保住往下传的”。
(3)为人谨严,坚守民间技艺的传统。
对唢呐曲子《百鸟朝凤》,他严格控制使用和传播范围,只传给新班主。
解析 解答此题,可在文中勾画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句子,同时,还要注意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5分)阅读文签:微型小说+虚实对比画者的悲哀王鱼洋①李先生自认为算是个画家,他画了很多画,人物、风景,还有想象中的场景,可惜没卖出过几幅。
李先生总在想:是自己画得不够好吗?以前他有幸参加过一次画展,他的画夹在很多画家的画之间,很多看画的人站在他的画前,停留了很长时间,也会感叹一句:“这幅画画得不错,很有意境。
”可是最后看了画的署名后,最终没人买他的画,因为没人见过他的名字,于是没人确定他的画未来是否会增值。
②从此再也没有画室愿意为他展示画作,因为觉得他的画不会卖出去。
③他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坚持了两年,而后家人都劝他放弃这项事业。
④李先生看着自己快要接近于零的存折,也决定放弃画画了,虽然放弃画画就像让自己放弃生命一样难受,但他还是决定选择明智的放弃了。
他去电器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业务员。
过了一个月波澜不惊的生活后,他病倒了,因为他的身心都被巨大的空虚笼罩着,是一种离开了自己狂爱的生活像被抽走半条命似的空虚。
⑤他有气无力地在床上躺着,沉沉地睡去。
⑥突然他觉得自己的脑袋被什么砸了一下,于是他醒了,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小了,而且在一个小学课堂里。
只听见老师严厉地对他说:“李云!你怎么又在课堂上睡着了!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虽然李先生震撼了好一会儿,但他渐渐反应过来自己穿越回了自己的小学时代,也就是说,他要重新从小学开始成长了。
记得小时候他不喜欢学习,只喜欢画画,但是老师从来不说他画得好,只说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一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画画,甚至连市里的画画比赛也不让他参加,反而推荐了画画一般,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参加了比赛。
⑦但既然时光重来了,李云不想让悲剧重演,他努力学习,成为三好学生,虽然他不像从前那样在业余时间画大量的画,但是老师还是马上发现了他在画画上的天赋,并对他说:“李云,你真了不起,不光学习好,而且画画也很棒,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出息的学生,最近市里有画画比赛,你代表咱们班参加吧。
”李云对老师报以灿烂的微笑,虽然老师夸他的话听起来很是别扭。
而后李云顺利地考入了重点初中、高中、大学,但他此后几乎很少画画了。
⑧在大学毕业后,李云开始投入了如火如荼的IT创业。
李云的事业很成功,甚至进了中国财富排行榜的前十名。
⑨李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但他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就像是做蛋糕时自己用了很高级的面粉揉蛋糕,然后又用了很贵的烤箱将蛋糕烤熟,最后又用了精致的盘子将蛋糕盛在里面,但是却忘了在蛋糕中放糖,而糖才是蛋糕的灵魂。
李云开始寻找自己灵魂中的糖,可惜很长时间都没找到。
⑩直到有一天,李云参加了一个画展,看了那些形形色色的画,他的心灵似乎一下子被什么击中似的——重新升腾出一种巨大的愿望:我想画画。
⑪李云买了很多纸和染料开始重新画画,可是由于很长时间不画画了,手异常生疏,画了一幅又一幅,没一幅画得好的。
李云的秘书走进办公室看到李云的画,他试着揣摩李云的心意,想乘机讨好李云,自作主张地把李云的画放到拍卖市场上拍卖。
⑫当李云听说秘书把自己不成型的画拿去拍卖时,他有些生气,也有些惶恐,他想他的劣作拿到拍卖市场上一定会被嘲笑,第二天新闻会出现“李云不自量力拍卖难看画作”的头条新闻。